圖解總體經濟學:政策制定的脈絡(全新修訂版)

圖解總體經濟學:政策制定的脈絡(全新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菅原晃
图书标签:
  • 總體經濟學
  • 經濟學
  • 政策制定
  • 圖解
  • 修訂版
  • 教科書
  • 學術
  • 財經
  • 宏觀經濟學
  • 入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給想要瞭解國際經濟概況讀者的說明書!
總體經濟學不只是專家學者的事,一般人更要懂!

  由於俄烏戰爭、中國封控影響各電子大廠停工和貨運停擺造成原物料、能源、糧食和晶片短缺問題,再加上過去為疫情紓困進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各國紛紛產生通貨膨脹的結果。如果要避免惡性通貨膨脹或停滯性通膨,就非常考驗各國政府與央行的決策與智慧!

  各國經濟連動性頗高,牽一髮動全身,本書幫助讀者看透經濟學本質,並且理解其中之多樣性,教我們瞭解全球經濟脈絡的基本知識。


  不同層面的經濟表現和走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諸如定存利息、貨幣匯率等都是經濟市場下的產物。又如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為什麼FED的升息政策可以抑制高通膨?台灣為什麼也跟進升息?日本維持量化寬鬆政策對亞洲金融市場有何影響?本書以圖解與實例說明分析,自然掌握經濟與這個世界的「標準」。

  總體經濟學是自凱因斯《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發表後,快速發展的一個經濟學分支,是以整體國民經濟為對象,研究經濟的決策及其變動,以解決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波動、國際收支等問題,目的在於實現穩定的發展。

  個人的生活脫離不了整體經濟脈絡,瞭解了基礎經濟動向,才能理解整體經濟包括金融政策、貨幣政策,以及整體經濟模型的趨勢,進而掌握投資先機。

  本書結合「經濟現象的一般知識」內容,簡明扼要地說明這些「經濟學的專門知識(理論)」,以及經濟學史與眾多學說,循序漸進地解說經濟學的誕生,到非傳統的金融政策(安倍經濟學、美國的量化寬鬆)等內容,就是希望讀者能整體瞭解經濟學的架構知識。

  從第一章的GDP與貿易開始,瞭解GDP這個不可思議的結構──使抽象的整體經濟得以具象化,並理解其數值以及貿易順逆差、國際收支表等的意義。第二章以國債來看政府經濟政策的動向。國債是國民的財產,儘管已經很龐大的全球股票市場,仍然無法與國債市場相比較。本章從國債說明與經濟泡沫化、通貨緊縮、通貨膨脹,以及預算基本平衡的關係,並解釋了一些對於經濟所產生的誤解,目的即是為讀者建立扎實的概念。

  最後,第三章依次介紹推動時代變遷的經濟學理論,從經濟學的萌芽開始,到古典派的亞當‧史密斯「看不見的手」、大衛‧李嘉圖「比較優勢論」,邊際效用理論、勞動價值論,新古典派的供需曲線,以及凱因斯革命的總體經濟學誕生等,宏觀時代演進下的經濟理論變遷,透過此章奠定經濟學理論基礎。

本書特色

  1.GDP的意義:將抽象經濟概念具象化,從生產、分配、支出的三面等價關係,看出景氣變動的意涵。
  2.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由於經濟成長關鍵的勞動人口減少,勢必會影響經濟成長發展,又會對原有的年金制度帶來怎樣的衝擊。
  3.推動時代的經濟學:理論開啟時代、時代再進化理論,綜觀經濟學發展歷程,更能瞭解這個世界政策施行下的背景。
 
好的,以下为您呈现一本名为《全球经济新格局: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的图书简介,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思考。 --- 图书简介:全球经济新格局: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虚构作者名,例如:李明德、张华] 出版社:[虚构出版社名,例如:东方智库出版社] 内容概述 《全球经济新格局: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一书,并非对既有经济学原理的简单复述,而是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史无前例的转折点——全球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刻剖析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新逻辑与新风险,为政策制定者、企业高管及关注全球动态的读者提供一套前瞻性的分析框架和实用的应对策略。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疫情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更是一次加速全球经济范式转变的“催化剂”。它暴露了过去三十年全球化模式的脆弱性,同时也孕育了区域化、数字化和绿色化三大结构性变革的浪潮。读者将在这本书中看到,世界正从追求效率最大化的“扁平化”全球体系,艰难地转向追求韧性和安全的“多极化”新格局。 第一部分: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体检 本部分首先对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即时与结构性冲击进行了细致的“体检”。 1. 供应链的“疤痕效应”与韧性重塑: 本书详细分析了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中断的传导机制,揭示了“单点故障”的严重后果。我们探讨了从“即时生产”(Just-in-Time)到“以防万一”(Just-in-Case)的库存哲学转变,并剖析了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为提高供应链韧性所采取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策略的得失。重点讨论了关键矿物、半导体等战略物资的再平衡问题。 2. 史无前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后果: 面对疫情的冲击,各国政府实施了空前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本书系统评估了这些干预措施的短期成效与长期副作用,特别是全球通货膨胀的回归、主权债务的急剧攀升,以及资产价格的扭曲。我们深入分析了“量化宽松”向“量化紧缩”过渡期的复杂性,以及这对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和汇率稳定构成的巨大压力。 3. 劳动力市场的“大辞职潮”与技能错配: 疫情永久性地改变了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认知,引发了发达经济体普遍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与“大辞职潮”。本书探讨了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如何重塑商业地产格局,并分析了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加速替代低技能岗位的趋势,指出了技能培训体系亟需进行的根本性改革方向。 第二部分:结构性变革的驱动力 在疫情的背景下,有三大长期趋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它们共同构成了未来全球经济的新图景。 4. 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式加速: 本书认为,疫情将数字鸿沟从“信息获取”层面的差距,升级为“经济参与”层面的结构性差异。电子商务、金融科技(FinTech)、远程医疗的爆炸式增长,不仅改变了消费习惯,更重塑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我们重点剖析了“数字主权”的概念,即各国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和规范新兴数字平台。 5. 绿色经济的强制转型与地缘政治交织: 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风险。本书强调,能源危机与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巩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紧迫性。我们详细分析了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等重大政策,是如何将绿色转型与产业补贴、贸易保护主义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绿色地缘经济竞争”。 6. 全球化逻辑的重构:从效率到韧性: 本书提出,未来的全球化将是“分层且有选择性”的。跨国企业不再盲目追求最低成本的生产地,而是更关注政治风险、合规成本和供应网络的可靠性。我们引入了“经济安全”的概念,讨论了关键技术领域的“去风险化”(De-risking)策略,以及技术标准和监管框架的碎片化趋势。 第三部分:风险预警与未来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未来五年,识别出最有可能颠覆现有经济秩序的风险点,并为政策制定提供操作性建议。 7. 新兴市场的债务悬崖与金融脆弱性: 在发达国家利率上升、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大量背负高额外债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偿债压力陡增的风险。本书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主权债务重组的国际合作困境,以及如何避免局部金融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8. 监管套利与技术治理的滞后: 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快速迭代,现有的国家和国际监管体系显得力不从心。本书呼吁建立适应快速技术变革的“敏捷监管”框架,以平衡创新激励与社会风险控制。 9. 政策协同的必要性与现实困境: 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如气候变化、跨国税收、未来疫情防范),国际合作本应加强。然而,本书也坦诚地指出了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主要大国在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的难度。我们探讨了“小多边主义”在填补全球治理真空中的潜在作用。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超越传统经济新闻报道,深入理解驱动全球经济变革的底层逻辑的专业人士: 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与研究人员: 为其提供评估风险和设计跨部门政策的全新视角。 跨国企业战略规划师与高管: 帮助他们理解市场准入、供应链布局和风险管理的新范式。 金融市场分析师与投资者: 洞察长期趋势,把握结构性资产配置的机会与陷阱。 经济学、国际关系专业的高年级学生: 作为理解当代全球经济复杂性的重要参考读物。 《全球经济新格局: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是一份对当前世界经济状态的冷静诊断书,更是一张指引未来航向的路线图。它要求我们放弃对“回归常态”的幻想,转而拥抱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但机遇同样并存的新经济时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菅原晃(sugawara akira)


  慶應義熟大學經濟學部畢業,並取得玉川大學研究所文學部(專攻教育學)碩士資格,現任教於北海道的公立高等中學。

  經濟學暢銷書作者,以解說、傳授簡單明瞭的經濟學本質架構而廣為人知,著有《圖解 個體經濟學》(WADAKAWA)、《從高中開始瞭解總體、個體經濟學》(河出書房新社)等長銷書籍。

特約審稿者簡介

孫曉君

  日本京都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畢業。曽任職於知名日商及美商公司從事行銷企劃及業務工作近20年,因緣際會走上翻譯之路,打開了另外一扇世界之窗,現為專職譯者。

譯者簡介

傅莞云


  2005年於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畢業後即赴日留學。
  2006年四月由日本文化外國語專門學校轉學至文化學園大學。
  2006年十二月取得日本語能力試驗一級。
  2010年於日本學園大學現代文化學部畢業。
  2010年取得日本語教師資格。

  譯有《圖解失敗的科學:敗部復活生存手冊》、《圖解小文具大科學:辦公室的高科技》、《圖解個體經濟學:理性決策的基本功》等書。
 

图书目录

附錄 一目了然的經濟學地圖
前言│002

Chapter 1  GDP 與貿易
1-01「GDP」是什麼?│010
1-02 GDP的計算方式│012
1-03 GDP與通貨緊縮│014
1-04 GDP的三面等價 ⑴│016
1-05 GDP的三面等價 ⑵│018
1-06 GDP的三面等價 ⑶│022
1-07貿易順差=海外資產淨額│026
1-08對外資產淨額(Net External Assets)│028
1-09國際收支平衡表怎麼看│030
1-10全球經濟的主角│032
1-11日本不是貿易立國│034
1-12貿易順差是因經濟不景氣而增加│036
1-13貿易逆差國—日本│038
1-14日幣的升值、貶值│040
1-15日幣的升值與貶值哪個比較有利?│042
1-16產業空洞化│044
1-17全球的經常收支│046
1-18國際金融的三元悖論│048
1-19現貨交易為主的時代│050
1-20資本交易為主的時代│052
1-21募集海外投資的重要性│054
1-22逆差、順差是沒有意義的│056
1-23進口能源的費用增加是虧損?│058
1-24減少進口則GDP增加?│060
Column 1 稅收制度 1│062

Chapter 2  國債與日本經濟的動向
2-01何謂「借款」?│064
2-02政府的負債=人民的財產 ⑴│066
2-03政府的負債=人民的財產 ⑵│068
2-04政府的負債=人民的財產 ⑶│070
2-05國債是長期利息的指標│072
2-06國債發行│074
2-07泡沫經濟化後的不景氣│076
2-08通貨緊縮│078
2-09資金籌措方法的變化│080
2-10市場規模 ⑴│082
2-11市場規模 ⑵│084
2-12全球的市場規模│086
2-13金融政策│088
2-14國債即為日幣本身的價值│090
2-15若是國債價格暴跌的話?│092
2-16國債價格下滑=利率上升│094
2-17通貨膨脹稅│096
2-18調漲稅收│098
2-19基礎的財政收支(Primary Balance)│100
2-20增稅,也會增加赤字│102
2-21延遲是合理的原因│104
2-22國債的負擔不會轉嫁到未來│106
2-23將國債負擔轉嫁到未來世代│108
2-24未來,財政會破產嗎?│110
2-25小政府v.s.大政府│112
2-26金融資產—負債 ⑴│114
2-27金融資產—負債 ⑵│116
2-28金融資產—負債 ⑶│118
2-29日本是持續貿易順差國所以不會破產?│120
2-30日本是債權國,所以不會破產?│122
2-31日本的資產很多,所以不會破產?│124
2-32要活用1600兆日圓的家計資產?│126
2-33經濟成長的主因│128
2-34勞動力—人口 ⑴│130
2-35勞動力—人口 ⑵│132
2-36資本存量(Stock)│134
2-37全要素生產率(TFP)│136
Column 2 稅收制度 2│138

Chapter 3  時代演進下的經濟學
3-01社會契約思想│140
3-02亞當.史密斯—看不見的手│142
3-03亞當.史密斯—分工│144
3-04對亞當.史密斯的誤解│146
3-05比(三角形)理論│148
3-06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150
3-07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 ⑴│152
3-08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 ⑵│154
3-09邊際效用理論與勞動價值論│156
3-10馬歇爾的供需曲線│158
3-11供需曲線的導出│160
3-12美國的繁榮│162
3-13恐慌的發生│164
3-14集團經濟(Bloc economy)與金融規章│166
3-15納粹的經濟政策│168
3-16高橋是清的金融政策│170
3-17在凱因斯革命前的新古典派經濟學│172
3-18流動性偏好 ⑴│174
3-19流動性偏好 ⑵│176
3-20流動性偏好 ⑶│178
3-21總體經濟學的誕生│180
3-22保羅.薩謬爾森│182
3-23 IS-LM模型 ⑴│184
3-24 IS-LM模型 ⑵│186
3-25 IMF / GATT│188
3-26凱因斯學派的全盛時期│190
3-27美元危機│192
3-28 需求管理政策│194
3-29停滯性通貨膨脹│196
3-30日本第一│198
3-31米爾頓.傅利曼│200
3-32通貨膨脹=貨幣現象│202
3-33盧卡斯批判│204
3-34理性預期假說│206
3-35李嘉圖—巴羅等價定理與真實經濟周期理論│208
3-36總體經濟學的進展│210
3-37雷根經濟學│212
3-38自由主義者—弗里德里希.海耶克│214
3-39蘇聯的解體與國際化│216
3-40通貨膨脹目標制│218
3-41 NK(IS-MP)模型│220
3-42 NK(IS-MP-PC)模型│222
3-43新經濟的時代│224
3-44流動性陷阱 ⑴│226
3-45流動性陷阱 ⑵│228
3-46 GATT→WTO│230
3-47 FTA、EPA、TPP│232
3-48金融自由化│234
3-49次級貸款問題│236
3-50凱因斯政策復活│238
3-51零利率、量(質)化寬鬆│240
3-52安倍經濟學│242
3-53賽局理論│244
3-54行為經濟學│246
3-55價值觀│248
3-56資訊的不對稱性│250

註釋│252
後記│256
參考文獻│258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11010
  • 叢書系列:雜學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關於總體經濟學的書,我找了好久,畢竟現在市面上那種很學術、很枯燥的教科書實在太多了,看了頭昏腦脹。這本的封面設計就給人一種「好親近」的感覺,圖文並茂的排版方式,讓我這個對經濟學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人,也能夠比較輕鬆地掌握一些比較核心的概念。特別是對於那些想要了解政府政策是如何運作,以及為什麼會有那些看似很抽象的經濟指標,像是GDP、通膨率、失業率等等,它都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我記得有段提到央行的利率決策,書上不是直接丟出複雜的公式,而是用一個家庭在做借貸決策的比喻,一下子就懂了政策背後的邏輯了。這種「解構」複雜理論的寫法,真的非常適合想要建立完整經濟思維框架的讀者,它不只是給你魚,更教你怎麼去釣魚,讓你看到政策制定的來龍去脈,而不是死記硬背一堆名詞。對於想在日常討論中插上幾句話,展現自己對國家大事的關心,但又怕詞不達意的人來說,這本簡直是救星。

评分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拿捏得非常巧妙,它既沒有淺薄到像是國小生的讀物,也沒有深奧到需要經濟學碩士學位的背景才能進入。它的「全新修訂版」這一點,也讓我特別有感,畢竟經濟情勢是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的,舊的政策案例可能已經不再適用。我特別欣賞它在探討近年來全球面臨的「低通膨/低利率」困境時,所呈現的分析視角。它不是只照本宣科教科書上的內容,而是加入了一些較為現代的觀點,像是數位經濟對傳統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挑戰。這顯示作者在編寫時,確實有考慮到讀者可能遇到的現實問題。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在讀書時不斷發出「原來如此!」、「怪不得!」這類感嘆的人,那這本書絕對能滿足你的求知慾。它讓你對「政策制定」這件事,從一個旁觀者,轉變為一個有能力分析其潛在後果的觀察者,格局瞬間被打開。

评分

說真的,台灣的教育體系,尤其在高中和大學初期,對於經濟學的教學常常偏重在模型建構和數學推導上,結果就是一堆學生學完之後,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現在油價會漲?」、「為什麼政府要發振興券?」。這本「圖解」系列的優勢,就在於它完全跳脫了那種「純理論」的窠臼,它把總體經濟學的宏觀視角,拆解成可以被理解的步驟。我看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大工具的對比,那種橫向比較讓你看得很清楚,當政府面對經濟衰退時,兩種工具的發力點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是什麼。尤其是在探討國際收支平衡那幾章,它用了一個很巧妙的圖表來呈現資金流動的關係,這比單純看文字描述要清晰太多了。對於那些已經出社會工作,但偶爾會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事討論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快速且紮實的「再充電」管道,讓你能夠用更科學、更系統性的方式去解讀新聞頭條。

评分

過去我看過幾本號稱「圖解」的經濟學書籍,結果圖文只是點綴,核心內容依然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讓人非常挫折。但這本完全不一樣,它對圖表的運用是真正起到「輔助理解」的作用,而非單純的美化。舉例來說,它在解釋「總體供給與總體需求模型」(AD-AS)時,不僅畫出了曲線,還清楚標示出各種政策衝擊(例如能源價格上漲)會如何推動曲線移動,以及對價格和產出的影響。這種視覺化的引導,對於我們這種屬於「視覺學習型」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個人覺得,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橋樑,連接了抽象的理論和具體的社會現象。對於想要從事商業分析或對金融市場有興趣的人,能夠理解政策的脈絡,就能更好地預測市場波動,這本書提供的就是這種內建的預測能力基礎。

评分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流暢,很少有那種為了學術嚴謹性而犧牲閱讀體驗的情況。它給人一種很誠懇的感覺,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拉著你的衣角,慢慢地把你帶入複雜的決策室內部。我特別喜歡它在章節結尾處設計的「政策思辨」小單元,它不像教科書那樣給出標準答案,而是拋出幾個開放性的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不同利益團體在特定政策下的立場差異。例如,在討論貨幣寬鬆政策時,它會讓你思考,對於房貸族和定存族來說,這個政策的影響為何南轅北轍。這種訓練批判性思考的設計,遠比死背政策名稱來得更有價值。總之,這是一本不僅讓你「知道」總體經濟學在講什麼,更能讓你「感受」到政策制定者在決策時的權衡與掙扎的優秀讀物,絕對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國家經濟命脈的朋友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