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筆者一路從四等考試、三等考試、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班、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一路考上來,因此我對犯罪學有很深厚的感情,堅持用生命寫齣最新、最好的補教用書一直是我的願望,因此每年改版時,筆者總是挑燈夜戰逐一檢視本書內容,除瞭不愧對同學,也無愧於心。
在教授犯罪學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批改同學模擬考試捲,在批閱的過程中,我常常有失望的感覺。我的失望在於,同學經常發生「答非所問」之現象,是指同學經常作答的內容與實際上考捲要求的答案不相一緻,導緻犯罪學之分數普遍不佳。此種學生最可惜,因為有實力,但對於犯罪學理論或內容的熟悉度尚未完全掌握、瞭解與釐清,此時最容易發生上述的現象。舉例說明,在問及「如何運用精神分析學派解釋犯罪行為或犯罪成因」時,許多同學均把佛洛伊德(Freud)所提的人格動力(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與人格發展(口腔、肛門、性器、潛伏及兩性期等)一五一十的詳細說明,然而他卻把如何以此理論解釋犯罪成因給省略或僅寫瞭一些,這樣分數當然不高。再舉例,如問及「芝加哥學派之內涵與犯罪預防啟示」,同學均將「同心圓理論」五個區帶洋洋灑灑的寫瞭長篇大論,但同學忽略瞭它是柏格斯(Burgess)的研究發現,並非蕭和馬凱(Shaw and McKay)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內容如何能獲取高分呢?
因此,容我嘮叨幾句,想拿到高分,請遵循下列原則:
第一,要「精確作答」。亦即不得「答非所問」,針對題目逐一、明確作答。例如詢問理論的內容,則應掌握代錶人物,對人性的看法,基本主張或犯罪成因論,甚至預防犯罪的意涵與啟發等,均應該詳為填答。
第二,要注意「小題大作」,「大題小作」的觀念。在「小題大作」方麵,因為有些題目內容量不多,但同學必須把握時間將答案寫多一點,利用擴充、深入說明之技巧來衝高字數。另外「大題小作」方麵,有些題目的內容量是相當多的(例如一般化犯罪理論),此時同學必需簡單扼要撰寫重點,至於此一原則如何拿捏,全看同學平時有無做筆記,模擬試題的工夫瞭,多多練習比空轉背誦來的重要。
第三,掌握「以時間製量」的原則作答。許多同學考完後會與我分享考試經驗,很少同學會說不會寫,倒是同學都大呼時間不夠。其實並非時間不夠,而是同學不會掌握自己的答題量。延續上述的原則,同學一定不可以因為某題會寫即忽略時間而放棄或犧牲其他的題目,尤其是題目很大,答案量很多的題型,如此是非常不智的作法,當撰寫答案時,同學必須將手錶放置在旁並提醒自己一題撰寫的時間,嚴禁超過每題分配的時間,如果來不及時,必須發揮儒傢所言「捨」的功夫,因為有「捨」纔能成就其「贏」。因此,「以時間製量」我個人認為是一般同學考不好的通病,尤其是四等考生。
第四,注意「提綱擊領」(即標題須明確,這是老師改考捲時找答案的給分的指引),「字跡工整」漂亮的同學,贏麵很大,答題內容請「保持乾淨」。另外,答案紙的第一頁草稿區建議不要使用,以免壞瞭答案捲的整體美等小細節,以營造齣「乾淨、整齊、言之有物的答案捲」,最後獲得老師的青睞以直達金榜。
霍華德 11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