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 

投資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文昌
图书标签:
  • 投资学
  • 金融学
  • 财务
  • 股票
  • 债券
  • 基金
  • 资产配置
  • 风险管理
  • 投资策略
  • 理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所謂投資,係指投資者提供現時所擁有之資產,以換取未來更多之資產。投資之報酬包括經濟學上從事生產活動之投資及金融活動投資學所稱之理財投資。本書之重點乃在投資學觀點之投資,尤其是有價證券之投資方面。內容包括投資基本概念介紹、金融市場制度與金融商品、證券制度與證券交易實務、投資理論與投資分析及衍生性商品之介紹等。 
 
本書特色
 
  1.全書導讀:文前提供全書導讀及相關教學資源,包含「股狗網」及各章相關網站。
  2.章節架構完整:全書及各章架構圖完整呈現,使學習更有邏輯條理。
  2.金融速報:章首個案從時事引導理論,學習更加生活化。
  3.時事案例:以最新多元新聞議題搭配學習,引發讀者共鳴和興趣。包含「FinTech金融科技5大應用領域」、「綠天鵝及灰天鵝」、「全球ETF將破10兆美元」等。
  4.歷史現場:作者以親身經歷分享重大歷史現場,一同見證投資歷史。
  5.投資辭典:專欄解說重要觀念,補充完整金融知識。
  6.豐富圖表:大量圖表輔助內文,史內容更加生動活潑、容易理解。並提供QR Code掃描,獲取即時資訊。
  7.章後、書末習題:包含選擇題、證照題及問答題,立即驗收學習成效。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与投资策略》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当前错综复杂的全球宏观经济图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分析框架与实用的投资决策工具。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国家或资产类别的考察,而是将视角拉伸至全球,探讨地缘政治变动、技术迭代、人口结构变迁以及气候变化等深层次驱动力如何重塑全球经济的运行逻辑与资产定价体系。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新范式——理解驱动力与风险点 第一章: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重构 本章首先回顾了过去几年全球经济经历的剧烈震荡,重点分析了供给侧冲击、需求侧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以及全球化进程的阶段性回调。我们引入“韧性经济学”的概念,探讨国家和企业如何建立更具抗风险能力的供应链和商业模式。核心内容包括:全球通胀的结构性根源分析,探讨其是否已从周期性现象转变为长期特征;以及央行政策范式的转变,讨论零利率环境结束后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局限性。 第二章:地缘政治与经济碎片化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成为影响资本流动和产业布局的关键变量。本章详细梳理了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态势,并将其拆解为对贸易、技术标准和关键资源获取的影响。我们运用博弈论模型分析了特定贸易摩擦的溢出效应,并重点关注“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近岸外包”(Near-shoring)趋势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远影响。投资者需要理解,政治风险溢价已成为资产定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章:技术革命与生产率悖论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清洁能源等颠覆性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本书不满足于对“热门科技股”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讨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整体经济的生产率增长轨迹。我们分析了“索洛悖论”在数字时代的再现与突破,探讨了技术投资的资本化与消费化之间的微妙平衡。重点分析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捕获机制,及其对行业集中度和监管环境带来的挑战。 第四章:人口结构转型与长期增长潜力 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参与率下降,构成了抑制长期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逆风。本章通过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的人口金字塔数据进行交叉对比,预测了未来二十年对医疗保健、养老金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如自动化)和移民政策来对冲人口红利衰减的影响,并评估了“长寿经济”的投资潜力。 第二部分: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与战术选择 第五章:主权债务风险与固定收益市场重估 随着全球利率中枢的抬升,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成为核心议题。本章对高负债国家(G7及部分新兴市场)的债务负担率、偿债成本和财政空间进行了压力测试。我们详细分析了不同久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并探讨了在利率波动加剧的环境下,如何利用信用债、通胀挂钩债券和可转换债券进行风险分散。固定收益投资不再是单纯的“避险”工具,而是需要主动管理风险敞口的领域。 第六章:股票市场的风格轮动与价值重估 本章摒弃了传统的价值/成长二元对立,提出在当前环境下,股票投资应聚焦于“定价能力”(Pricing Power)和“现金流质量”(Cash Flow Quality)。我们分析了不同行业在通胀和增长放缓环境下的表现差异,例如,哪些领域的资产可以有效转嫁成本,哪些则面临利润挤压。此外,我们引入了“无形资产价值”的概念,评估研发投入、品牌价值和知识产权在公司估值中的权重变化。 第七章:商品市场与通胀对冲策略 能源转型、矿产资源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气候事件的频率增加,使得传统商品市场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本书详细研究了工业金属(如铜、锂)作为“新时代能源转型催化剂”的角色,并分析了贵金属(黄金、白银)在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货币贬值方面的对冲作用。我们构建了基于供需基本面和政治不确定性的综合商品价格预测模型。 第八章:房地产与基础设施的再定位 全球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由高利率和远程工作模式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本章侧重于分析不同类型物业(商业办公楼、物流仓储、多户住宅)的分化走势。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本书强调了“绿色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长期增长驱动力,并详细介绍了公私合营(PPP)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与陷阱。 第三部分:投资组合构建与风险管理 第九章:多资产组合的贝塔与阿尔法分离 有效的投资组合管理要求投资者清晰区分可系统性捕捉的市场收益(Beta)和依赖经理人技能的超额收益(Alpha)。本章介绍了一种新的风险平价模型,该模型将地缘政治风险和气候风险纳入波动率计算框架。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构建低相关性的另类资产(如特定类型的私募股权和结构化产品)来增强投资组合的稳健性。 第十章:应对不确定性的压力测试与情景分析 面对未来难以预测的“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压力测试工具。我们构建了三种情景:深度衰退与滞胀、快速去全球化与区域冲突、以及AI驱动的生产力爆发。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调整对高贝塔资产的敞口,并确保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仍能满足流动性需求。 结语:适应永恒的变革 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多重结构性力量相互作用的临界点。成功的投资者不再是预测未来走向的人,而是能够快速识别范式转变、并相应调整自身工具箱的人。本书旨在提供这种洞察力与工具,帮助读者在动荡中发现被市场低估的长期价值。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1 投資之基本概念
1-1 投資之意義與概念 
1-2 投資之要素 
1-3 投資與投機之區分 
1-4 報酬的來源─利率之意義與理論 

CH2 投資要素與報酬、風險之衡量
2-1 報酬之意義與衡量 
2-2 風險之定義與種類
2-3 風險之衡量、投資人風險態度與風險管理 
2-4 時間因素 

CH3 金融制度概論
3-1 貨幣之功能與貨幣供給 
3-2 貨幣政策與金融市場 
3-3 金融制度 
3-4 金融市場 
3-5 我國金融體系 

CH4 金融市場概況與發展趨勢
4-1 金融市場之分類 
4-2 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概況 
4-3 金融科技之發展與衝擊及金融市場之因應

CH5 金融市場之商品
5-1 金融商品種類及特性 
5-2 貨幣市場商品
5-3 資本市場工具

CH6 證券之評價
6-1 短期票券之評價
6-2 債券的評價模式
6-3 到期收益率
6-4 債券之存續期間
6-5 債券訂價法則(Bond-Pricing Rules)
6-6 影響利率因素
6-7 信用評等制度
6-8 股票之評價 
6-9 每股盈餘之預估 
6-10 特別股之評價

CH7 投資市場、投資理論、投資策略與實務
7-1 投資市場之創建與發展 
7-2 投資理論之發展
7-3 投資相關理論開創與諾貝爾經濟學獎 
7-4 投資之策略規劃與投資管理
7-5 投資實務之發展
7-6 量化方法之應用

CH8 投資組合、資本資產訂價與投資績效分析
8-1 前言
8-2 不同投資組合選擇模型概述 
8-3 投資組合分析
8-4 資本市場理論
8-5 套利訂價理論 
8-6 投資績效衡量 

CH9 股價理論與效率市場
9-1 股價變動之基本概念 
9-2 股價理論與效率市場假說 
9-3 行為財務理論 
9-4 影響股價變動之因素

CH10 公司之財務分析與公司治理
10-1 公司之經營與財務報表
10-2 營業活動績效分析
10-3 投資活動績效分析
10-4 籌資活動績效分析
10-5 綜合分析
10-6 自由現金流量分析
10-7 財務危機預測─財報分析比率之應用
10-8 公司治理

CH11 股價之技術分析
11-1 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
11-2 常用之技術分析工具– 均線與K線
11-3 常用之技術指標工具
11-4 股價趨勢與型態分析
11-5 策略交易的應用

CH12 股價之籌碼分析
12-1 券商分公司買賣日報表說明
12-2 長短期持股籌碼分析
12-3 消息面分析

CH13 我國證券發行制度與實務
13-1 證券市場的結構與機能
13-2 證券發行制度
13-3 證券上市、上櫃 

CH14 我國證券交易制度與實務
14-1 證券流通市場 
14-2 集中交易市場—臺灣證券交易所
14-3 店頭市場—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14-4 股價指數

CH15 金融創新與衍生性商品
15-1 金融創新與財務工程 
15-2 認購(售)權證 
15-3 存託憑證
15-4 期貨 
15-5 選擇權
15-6 交換(Swap)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039561
  • 叢書系列:大專商管
  • 規格:平裝 / 592頁 / 19 x 26 x 2.9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讀完這本關於投資哲學的論述,我忍不住要豎起大拇指,它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幾乎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娓娓道來他幾十年來在市場上摸爬滾打的心得。書中對於「價值觀與投資決策」的連結探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沒有過度糾結於複雜的數學模型,而是將重點放在「人性的弱點」如何扭曲我們的判斷力。作者用了很多生動的小故事,描繪散戶在市場狂熱時的貪婪,以及在恐慌時的拋售,這些場景簡直就像在我身上裝了鏡子一樣,讓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盲點。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秘笈,而是一本教你如何「避免快速破產」的聖經。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探討了投資決策中的倫理層面,提醒我們在追求報酬的同時,不能忽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這種從宏觀價值觀出發,再落實到日常選股的過程,讓整個投資行為變得更有意義,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遊戲。

评分

這本專門探討量化分析在決策輔助中應用的書籍,簡直是為我們這些科技背景出身的投資人量身打造的。它對「因子投資」的解析細膩到令人髮指,從最基礎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開始,一路深入探討到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動量、質量因子等如何進行正交化處理,以排除因子間的共線性問題。書中附帶的那些Python程式碼範例和回測結果,雖然我得花點時間消化,但那種實證數據支持論點的嚴謹度,確實讓人信服。它並沒有將量化模型神化,反而很坦誠地指出了當前因子失效(Factor Crowding)的風險,並提出了多因子組合策略中如何動態調整權重的建議。對於想要從傳統基本面分析轉向更科學化、更系統化投資方法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庫。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數理基礎,但回報是巨大的——它給你一套可以重複驗證、不受情緒干擾的決策流程。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關於全球宏觀經濟與固定收益市場關係的分析,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國際視野。它不是只看台灣央行的利率決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美聯儲、歐洲央行的政策動向,以及地緣政治對全球資本流動的影響。書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分析了殖利率曲線的倒掛現象,並探討了在不同貨幣政策週期下,不同期限公債的風險溢酬變化。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闡釋,它清晰地解釋了為什麼在量化寬鬆(QE)結束後,市場的流動性會出現短暫的緊縮,這對我們管理高收益債部位至關重要。相較於其他只談論股票市場的書籍,這本書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視角,讓我們明白,真正的財富管理,是建立在對全球經濟大盤穩健判斷之上的。讀完後,我看待國際新聞的角度都變得更銳利了,不再只停留在頭條的表面。

评分

這本書的見解真是讓我茅塞頓開,尤其是在談到資產配置的「動態平衡」時,作者的論述非常細膩且富有層次感。我過去總覺得資產配置就是固定的比例,但書裡強調的「市場情境下的應變」才是關鍵。舉例來說,當宏觀經濟數據出現轉折,比如通膨預期顯著上揚時,書中建議如何有系統地調整債券與股票的權重,並且搭配特定類型的金融衍生工具進行避險。這種結合了理論深度與實戰操作的寫法,讓初學者也能理解背後的邏輯,而資深投資人也能從中找到新的思維框架。特別是書中對於「黑天鵝事件」的風險定價模型分析,非常精闢,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過去對極端風險的認知。它不是那種只會告訴你「買入並持有」的膚淺讀物,而是教你如何在大環境波動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理性決策的指南。我已經推薦給身邊好幾個朋友,他們都覺得這本書真正做到了把複雜的投資學術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工具箱。

评分

坦白講,對於如何評估新創公司或未上市公司股權價值的章節,是我認為這本書最接地氣的部分。在台灣,創投與私募股權市場越來越活絡,但相關的估值方法書籍相對稀少。這本書沒有採用過於學究式的DCF(現金流折現法)模型,而是著重在運用市場類比法(Comparable Transaction Analysis)與風險調整後的期權定價模型(Real Options Valuation)來處理那些缺乏歷史營收數據的標的。作者甚至深入探討了「控制權溢價」和「少數股東折價」在不同階段新創公司估值中的實際調整幅度,這在實務操作上極具參考價值。它清晰地告訴我們,估值不是一個精確的數字,而是一個基於假設的區間判斷。對於想進入生技、科技領域進行早期投資的朋友們,這本書提供的框架與工具,遠比網路上那些零散的講座來得紮實可靠,它真正教會了我們如何「合理地」為尚未實現的未來價值定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