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堂精華・評量(翰)數學一上[111學年]

國小課堂精華・評量(翰)數學一上[111學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奇鼎編輯部
圖書標籤:
  • 國小數學
  • 數學一上
  • 翰林版
  • 評量
  • 課堂精華
  • 111學年
  • 教材
  • 練習
  • 學習輔助
  • 診斷評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國小課堂精華・評量 (翰) 數學一下 [111 學年] 內容簡介 本書適用年級: 國小一年級下學期 適用版本: 配閤翰林版國小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科書使用 核心目標: 旨在精煉國小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核心概念,提供係統化的課堂精華歸納與階段性評量練習,確保學生能紮實掌握基礎數學技能,為後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 第一單元:時間的認識與運用(下學期重點延伸) 本單元著重於深化學生對時間概念的理解,從基礎的「鐘麵」操作延伸至實際生活情境的應用。 1. 認識整點與半點的再精熟: 時針與分針的協調: 強化學生辨識時針(短針)與分針(長針)在不同時間點的位置,特別是區分「整點」與「半點」的明確指針位置。 「幾時幾分」的讀寫: 練習使用國字與阿拉伯數字精確記錄時間,例如:「三點鐘」、「七點半」。 2. 分鐘的初步概念(如適用於版本): 若課本涉及分鐘的初步介紹,本評量將涵蓋 5 分鐘或 10 分鐘的間隔辨識,理解分針每走一格代錶「一分鐘」。 3. 日常生活中的時間序列: 順序與推算: 練習排序一天的活動(早上、中午、下午、晚上),並進行簡單的時間推算,如:「如果現在是三點,一小時後是幾點?」 「前」與「後」的判斷: 結閤時鐘圖形,判斷特定時間在特定事件發生之前或之後。 評量設計重點: 著重於圖形辨識與實際情境描述的轉換,避免過於抽象的計算。 --- 第二單元:數線概念的初步建立與二位數的擴展(重點深化) 一年級下學期將數感的範圍擴展至 100 以內,並開始建立數線的空間概念,這是未來四則運算的基石。 1. 數的再認識(20 至 100): 十位數與個位數的區分: 透過「滿十進一」的實物操作(如:小棒、積木),讓學生清晰理解 35 中「3」代錶 3 個十,「5」代錶 5 個一。 數的比較與排序: 熟練比較兩個 100 以內的數的大小,並能依序排列,著重於比較十位數優先的原則。 2. 數線的視覺化與操作: 簡化數線的繪製: 介紹一條簡單的數線,標示齣 0、10、20 等「基準點」。 在數線上定位: 練習將特定的數(如 42、67)放置在數線的相對位置上,體會數值大小的空間意涵。 3. 數的分解與組閤(加減法的基礎): 湊十法與平十法的前導概念: 練習將一個數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例如:78 可以看成 7 個十和 8 個一,也可以看成 6 個十和 18 個一。 評量設計重點: 結閤數的組成圖卡(如:百數錶局部或數線片段)進行判斷,確保學生理解位值概念。 --- 第三單元:加減法運算的突破(核心技能養成) 本單元是下學期數學學習的重中之重,重點在於突破「進位」與「退位」的睏難。 1. 兩位數的加法(不含進位): 直式計算的引入(非強製,視版本進度): 若課本已引導直式,則評量會包含簡單的直式練習,但強調「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的概念。 心算技巧: 熟練「湊十法」在 20 以內加減法中的應用,並延伸至簡單的十位數加法(如 30+40)。 2. 兩位數的減法(不含退位): 倒扣與找數: 練習利用實物或心算,理解減法是「拿走」或「剩下多少」。 加法驗證減法: 強化「加法是減法的逆運算」的關係(如:15-5=10,則 10+5=15)。 3. 跨越十位的加法(初階進位,如 18+4): 突破點: 這是難點所在。評量將設計大量此類題目,引導學生先補滿一個「十」,再進行相加(例如:18+4 → 18+2=20,剩下 2 → 20+2=22)。 4. 跨越十位的減法(初階退位,如 23-5): 「藉位」的概念前導: 著重於「不夠減」時,需要從十位「藉」一個十變為 10 個一來完成減法(例如:23-5 → 從 2 個十拿走 1 個十,個位變成 13,13-5=8,剩下 1 個十 → 18)。 評量設計重點: 題目設計著重於計算策略的選擇與正確性,並包含大量混閤瞭個位數加減法、十位數加減法及進退位初階題型的綜閤測驗。 --- 第四單元:立體形體與平麵圖形的再探討 延續上學期的基礎,本單元側重於觀察、描述與分類。 1. 立體形體的辨識與特性: 常見形體的操作: 包含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 數麵、數邊、數頂點: 練習清點不同立體形體的麵、邊和頂點的數量(特別是長方體和正方體,以區分其異同)。 2. 平麵圖形的組成與分解: 圖形拼湊: 利用基本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小圖形,嘗試拼閤成一個較大的圖形(如用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四邊形)。 線段的測量概念(非精確測量): 若課本有提到,將包含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或辨識「一樣長」的概念。 評量設計重點: 多使用實物照片或線稿圖,要求學生依據觀察結果進行分類或數數。 --- 第五單元:生活中的量測與統計初步 本單元將數學應用到實際測量和簡單的資料整理。 1. 比較長度: 非標準單位的測量複習: 再次使用「手掌」、「鉛筆」等非標準單位進行長度的比較與測量。 標準單位的初識(公分): 若課本已引入「公分(cm)」,則評量會包含簡單的讀數練習,如:數齣圖形長度為 7 公分。 2. 簡單的統計圖錶解讀: 象形圖的閱讀: 認識以「圖畫」或「符號」來代錶數量的統計圖錶(如:小人圖代錶幾個人)。 資料的提問與迴答: 根據圖錶,迴答「最多的是什麼?」、「最少的是多少?」等基礎問題。 評量設計重點: 著重於對圖錶資訊的快速解讀能力,以及對長度概念的直覺理解。 --- 總結與使用建議 本書的評量設計完全緊扣翰林版一年級下學期教科書的單元順序與難度分佈。它不是一本全新的教材,而是「提煉」瞭各單元中「最需要反覆練習與檢核」的核心知識點。每一章節後均附有綜閤性的課堂精華摘要,方便學生在複習時能快速定位學習重點,並透過適量的評量,確保學生能從容應對課堂中的隨機測驗與期中、期末考試。特別是針對計算能力的提升,本書提供瞭足夠的練習量來鞏固 100 以內數位的加減運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740400
  • 規格:平裝 / 21 x 30.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