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超音波診斷學(第三版)

一般超音波診斷學(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萬永亮
图书标签:
  • 超音波
  • 超声
  • 诊断学
  • 医学影像
  • 临床医学
  • 超声诊断
  • 超声检查
  • 医学
  • 第三版
  • 影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超音波具有簡單、便利、對病患無游離輻射之傷害等優點,使其成為在許多醫學專科領域中,受到醫師的青睞而成為第一線診療工具之一。即便超音波是如此受到歡迎的一項診療工具,但是相對於其他影像診療工具而言,超音波影像的判讀與影像診斷,卻需要許多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才能夠進行正確的診斷並提供臨床醫師可靠的資訊。探究其原因之後,我們發現其主要的原因應為超音波的操作非常靈活,可從身體上任何位置以任何角度對人體進行掃描,因此所產生的人體橫切面影像,就有無數種的可能性,對初學者而言,無疑增加了學習的困難程度,使得許多有心從事超音波診療工作的人望而卻步。
 
  本書網羅國內各大醫學中心之放射診斷科中從事超音波診療工作多年的主治醫師群,依照人體部位為章節區分依據,對經常使用超音波進行診療的組織或器官有詳細的敘述與說明;此外,本書中另以豐富而清楚的圖片、文字以及插圖等,相互輔助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使作者群於文章中所要的意涵,能更精確的傳達給讀者知悉。本書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學習教材使用,可以搭配實際的臨床操作來加強學習的效果,讓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大為縮短,進而讓之前對超音波診療望而怯步的人,能擺脫從前學習的陰影,對超音波重拾信心,使用超音波診療技術,讓更多的病患因而受惠。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学:原理与实践》的图书简介。这本书将聚焦于心脏超声检查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深入的指导。 --- 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学:原理与实践 作者: [虚构的资深心脏病学专家团队] 出版社: [虚构的专业医学出版社] 页数: 约 900 页 定价: [请自行想象] --- 图书简介 《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学:原理与实践》是一本立足于现代心脏病学实践、系统阐述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原理、技术和临床应用的权威专著。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外在心脏超声诊断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历时数年精心打磨而成。本书不仅是心血管专科医师、超声科医师的必备参考书,也为心脏介入、麻醉、重症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前沿融合”的编撰思路。我们深知,准确的超声诊断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物理学和生理学基础之上。因此,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力求将复杂的声学原理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石,详细介绍了超声心动图的基础知识。 1. 超声物理学与设备原理: 深入剖析了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反射与折射等基本物理学现象。重点讲解了多普勒效应(包括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组织多普勒)的原理,以及现代超声成像技术,如谐波成像、造影超声(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的物理基础。同时,详细描述了超声设备的操作界面、探头选择、图像伪影的识别与规避,确保读者能够从硬件层面理解图像的生成过程。 2. 正常心脏解剖与声窗优化: 结合三维重建和容积解剖学的最新进展,详细描绘了心脏各个结构(心腔、瓣膜、大血管)在标准二维和三维超声视图下的正常形态与血流动力学表现。特别强调了“声窗”的获取与优化,提供了大量图例指导如何通过体位调整、探头压力控制和呼吸技巧,获取高质量的诊断图像,这是成功诊断的第一步。 3. 标准化测量与定量分析: 介绍了国际和国内公认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流程与标准报告格式。系统阐述了心腔容积、室壁厚度、瓣口面积等关键参数的二维、M型及容积测量方法。着重讲解了应变量(Strain)成像等先进的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在早期心肌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常见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临床应用的核心,按照心脏疾病的系统分类,详细阐述了各类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标准、鉴别要点和严重程度分级。 1.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涵盖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心肌病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声学特征。针对心力衰竭(HFrEF与HFpEF),本书提供了结构和功能受损的全面评估方案,包括利用E/e'、左心房容积指数等指标进行容量状态和舒张功能评估的实用指南。 2. 瓣膜性心脏病: 这是本书篇幅最重且图谱最丰富的章节之一。对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进行了详尽论述。特别强调了多普勒技术的定量分析,如等压线法(PISA)、半定量方法在评估瓣膜反流严重程度中的应用。对于复杂瓣膜病(如风湿性、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声学表现与介入治疗前评估标准,提供了详尽的图文指导。 3. 冠状动脉疾病与心肌梗死: 重点介绍了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期、陈旧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塑、室壁瘤形成以及机械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同时,收录了负荷超声心动图(包括运动负荷和药理负荷)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最新应用流程。 4. 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 本章节面向成人及复杂性先心病。系统性地介绍了各类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的声学特征,如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以及复杂四联症的血流动力学分析。彩色多普勒与造影超声在识别微小分流和评估分流程度方面的应用是本章的亮点。 5.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心脏肿瘤: 详细描述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Vegetations)的形态、位置和活动度评估。对于心脏瓣膜的假体功能障碍(如瓣周漏)的识别,提供了细致的声学线索。同时,收录了原发性与继发性心脏肿瘤的声学特征与鉴别诊断要点。 第三部分:特殊与前沿技术应用 本部分聚焦于高阶超声诊断技术在特定临床场景中的应用,体现了本书的前瞻性。 1.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详细介绍了TEE的操作流程、安全性考量、各种特殊探头(如3D TEE)的应用。TEE在评估左心耳血栓、瓣膜手术的即时评估、介入治疗的导航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案例和影像资料。 2. 负荷超声与心肌可行性评估: 深入探讨了利用负荷超声评估冠脉血运重建的必要性,以及心肌活性的评估方法,包括组织多普勒(TDI)和应变成像(Strain Imaging)在评估心梗后心肌存活率中的地位。 3. 三维容积超声心动图(3D Echo): 展示了3D技术在瓣膜定量、心腔容积测定以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规划中的革命性优势。书中配备了大量三维重建的典型图像,帮助读者掌握三维图像的导航与信息提取。 4. 腔内心脏电生理与介入超声导航: 阐述了超声技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MitraClip等微创介入手术中的实时引导作用,强调了超声在术中决策支持中的关键作用。 结语 《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学:原理与实践》以其详实的内容、精美的图例(包含超过2000张高质量的二维、多普勒及三维彩色图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力求成为临床工作者手中一本“能查阅、能学习、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案头工具书。本书不仅传授“如何看”图像,更着重讲解“为何如此”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帮助读者从根本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自信心。 --- (注:本书内容侧重于超声心动图学,不包含全身一般腹部、产科或神经系统等其他领域的超声诊断内容。)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萬永亮
 
  長庚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部定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影像診療科部顧問級主治醫師
  亞洲醫用暨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理事長
  世界醫用暨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教育中心亞洲區主任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第九屆理事長
 
周宜宏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學術副校長暨講座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部定教授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第六屆理事長
  亞洲醫用及生物超音波學會聯盟第十二屆理事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醫用超音波的基本物理
龔敏凱
聲音的物理特性 1
回 波 2
探 頭 3
超音波的顯示方式 7
脈衝波與連續波超音波 9
解析度 9
超音波影像品質控制 11
彩色都卜勒超音波 15
都卜勒效應 15
都卜勒公式與頻譜 16
彩色流體影像 19
結 語 19
 
第二章 甲狀腺與副甲狀腺的超音波影像診斷
黃哲勳、潘慧本
甲狀腺的超音波檢查技巧 23
甲狀腺的生理解剖 23
甲狀腺疾病的超音波診斷 24
甲狀腺結節的細針抽吸 33 
副甲狀腺疾病的超音波診斷 38
 
第三章 甲狀腺及副甲狀腺以外頸部之超音波診斷學
周宜宏、邱宏仁、丘思穎、王信凱、賴亦貞、刁翠美
唾液腺 41
腮 腺 41
腮腺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腮腺腫大 41
腮腺腫瘤 42
頷下腺 45
唾液腺的炎性病變 45
唾液腺腫瘤的影像學檢查 46
頸部淋巴結 47
頸部淋巴結病變 48
頸部淋巴結病變的影像學 51
結 語 51
 
第四章 乳房之超音波診斷學
張允中、萬永亮、吳重慶
前 言 55
設備與基本掃描方式 55
乳房的超音波解剖 57
乳房病灶的超音波呈現 57
良性實質性結節 66
惡性實質性結節與腫塊 67
乳管原位癌 68
乳房感染與發炎 70
彩色與頻譜都卜勒超音波診斷乳房疾病的價值 71
乳房超音波彈性影像 71
乳房超音波自動掃描 72 
超音波導引細針抽吸細胞及切片檢查 74
乳房超音波檢查的辭彙標準化 75
結 語 78
 
第五章 胸腔之超音波診斷學
刁翠美、周宜宏、邱宏仁、丘思穎、王信凱、顏昭璿
超音波檢查的儀器與技術 81
胸腔常見疾病的超音波檢查 82
 
第六章 肝臟之超音波診斷學 
張維洲、王信凱、邱崧華、吳清俊、萬永亮
肝臟的生理功能 95
肝臟的解剖構造 95
肝臟的超音波掃描方式 96
肝臟血管的解剖構造 98
肝實質病變的超音波 98
局限性肝臟病灶 99
瀰漫性疾病 108
結 語 118
 
第七章 膽道系統之超音波診斷學 
李榮杰、李三剛
前 言 121
膽囊及膽道系統解剖學 122
超音波檢查方法 126
超音波檢查指引 129
膽囊的疾病診斷 130
膽道的疾病診斷 137
介入性處理:診斷與治療 142
超音波彈性成像在膽道系統的臨床應用 146
結 語 148
 
第八章 脾臟之超音波診斷學 
萬永亮
正常解剖 153
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 154
脾臟之正常變異 154
脾臟之先天性正常變異 155
脾腫大 156
脾臟局部性病灶 156
脾臟良性與惡性局部性病灶之超音波掃描和鑑別診斷 158
高回音實質性病灶 158
複合性腫塊及結節 159
良性病灶 159
惡性病灶 163
脾臟掃描陷阱 164
脾臟彈性影像 164
以顯影增強US評估脾臟局部性病灶 167 
結 語 168
 
第九章 胰臟之超音波診斷學 
章明珠、梁博欽
胰臟的基本形型態與檢查技巧 171
正常胰臟的超音波圖像 173
胰臟常見的超音波影像變化 174
胰臟疾病的診斷實例 176
結 語 185
 
第十章 腎上腺之超音波診斷學 
萬永亮
腎上腺的正常解剖與掃描方法 187
腎上腺腫塊和結節 188
多發性腎上腺腫塊 191
瀰漫性腺體腫大 192
功能性腎上腺疾病 192
非功能性腎上腺皮質腺瘤 196
腎上腺惡性腫瘤 196
腎上腺囊腫 197
骨髓脂肪瘤 197
腎上腺發炎性疾病 197
腎上腺鈣化 198
腎上腺偶發瘤 198
愛迪生氏疾病 199
腎上腺超音波的陷阱與鑑別診斷 199
結 語 200
 
第十一章 泌尿系統之超音波診斷學 
姚維仁
前 言 205
腎 臟 205
輸尿管 217
膀 胱 219
結 語 221
 
第十二章 生殖系統之超音波診斷學
王信凱、萬永亮、周宜宏
前 言 223
陰囊與睪丸 223
攝護腺 234
超音波檢查在陰莖勃起功能障礙的應用 236
卵 巢 239
子 宮 242
結 語 244
 
第十三章 胃腸道之超音波診斷學
周宜宏、黃振義、邱宏仁、丘思穎、王信凱、賴亦貞、刁翠美
食 道 247
胃 248
十二指腸及小腸 250
闌 尾 257
結 腸 261
直腸及肛門 265
結 語 265
 
第十四章 後腹膜腔之超音波診斷學
萬永亮
前 言 267
後腹膜腔膿瘍與積水 269
原發性後腹膜腔腫瘤 276
後腹膜腔囊腫 280
後腹膜腔纖維變性 280
轉移性腫瘤或淋巴結病變 280
後腹膜腔之腹主動脈瘤和剝離 282
後腹膜腔腫塊之徵象 283
超音波探查後腹膜腔疾病之陷阱 284
結 語 284
 
第十五章 腹部急症之超音波診斷學
黃振義
前 言 287
解剖學的界標 287
各種腹部急症的介紹 288
結 語 306
 
第十六章 小兒超音波診斷學
周定遠、刁翠美
前 言 309
頭 部 309
頸 部 315
胸 部 316
腹部消化系統 318
腹部泌尿系統 330
腹部的其它器官與部位 345
結 語 352
 
第十七章 肌肉骨骼系統和皮膚之超音波診斷學
邱宏仁、周宜宏、丘思穎、王信凱
前 言 355
掃描技術 355
結 語 373
 
第十八章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超音波引導下的疼痛控制
邱宏仁、王信凱、賴亦貞
前 言 375
簡 介 375
上肢肌骨慢性疼痛:包括慢性肩、肘、腕、和手部疼痛 376
下肢肌骨慢性疼痛:臀部,膝蓋,腳踝和足部疼痛 380
結 語 383
 
第十九章 都卜勒超音波的原理
吳重慶
原理和公式 385
結 語 390
 
第二十章 四肢血管的彩色超音波診斷
龔敏凱
四肢動脈 397
四肢靜脈 404
結 語 410
 
第二十一章  超音波安全 
林文澧
前 言 415
造成傷害之可能因素 415
結 語 417
 
中文索引 419
英文索引 435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9519960
  • 規格:平裝 / 478頁 / 19 x 26 x 2.3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近代影像醫學發展迅速,超音波相關的影像技術在六十年來經歷極為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終於形成了一個嶄新的臨床科學。目前超音波與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分子影像學等影像技術並駕齊驅,而在很多人體的疾病診斷中已被定位為一個具有第一線篩檢能力的樞紐性角色。
 
  隨著超音波技術的快速進展及電子科技的急速變革,超音波在人體的診斷領域裡不斷擴大,而超音波導引的治療技術也相繼投入臨床應用之中。新的應用不但讓臨床醫師興奮,而對於病人照護的品質也有極大的衝擊。
 
  超音波檢查因其無傷害,無痛苦,無游離輻射,及便捷的特性,對人體各部位的深部病變或小部組織病灶常能提供高解析度的動態斷層影像,隨著三維(3-D)技術的應用,彩色都卜勒成像技術敏感度增加,能量都卜勒的引進,超音波對比劑的使用,及最近發展的彈性影像及其相關技術,加上超音波專家不斷對檢查技巧的改進,使得超音波已成為現代醫療中不可或缺的影像診斷工具。國內超音波的應用已超過40年,而真正廣泛被醫院所重視也有30餘年的歷史,許多先趨專家對超音波教育的投入及相關的專業人士的長期努力,台灣的超音波團隊已經締造了重要的成果。而對於一般科超音波(general ultrasound)的從業專家而言,於全身各部位的超音波影像學技術也都做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周宜宏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
2022年4月
 

用户评价

评分

哇,光是看到「一般超音波診斷學(第三版)」這個書名,就讓人聯想到醫學領域的厚重與專業,不過我最近接觸到的幾本醫學圖書,感覺各有各的精彩,它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了醫學學習的版圖。我最近忙著鑽研一本關於「**臨床神經學診斷與治療指引**」的書,這本對我來說簡直是救星。書裡面的章節編排非常實用,它不是那種艱澀難懂的理論堆砌,而是非常強調從病史詢問到理學檢查,再到影像學判讀的完整邏輯鏈。舉例來說,它對周邊神經病變的鑑別診斷部分,圖文並茂地展示了各種神經學體徵的細微差別,這一點對於剛從校園出來、實戰經驗還不足的我們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我記得書中有個章節專門講述了腦血管疾病的急性期處理,那種分秒必爭的緊迫感,透過文字描述都清晰地傳達出來,每個步驟都寫得非常到位,讓人讀起來就知道在臨床上該如何應對。尤其讚賞的是,它還附帶了許多臨床案例分析,不是那種標準化的教科書範例,而是充滿了現實中複雜性的真實個案,讓我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磨練思維的敏銳度。總體來說,這本神經學的書,讓我感覺到自己跟臨床的距離又拉近了一步,非常推薦給有志於神經內科或急診的朋友們參考。

评分

手上這本「**風濕免疫疾病的臨床鑑別診斷**」給我的感受是「細膩與廣泛兼具」。風濕免疫科的疾病往往變化多端,許多症狀是跨系統的,極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聰明,它沒有採用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結構,而是採取了「以症狀群為導向」的編排。例如,專門有一個章節探討了「不明原因的發燒與多器官侵犯」,在這個章節裡,作者會將所有可能導致此症狀的風濕免疫疾病,以及需要鑑別的感染症、惡性腫瘤等,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這對於臨床上遇到「非典型」表現的病人時,思路非常開闊。書中對實驗室指標的解讀也極為詳盡,不只是告訴你ANA陽性代表什麼,更深入解釋了不同ANA滴度在不同亞型疾病中的意義,以及各種抗體組合的特異性。它還涵蓋了最新的生物製劑治療指引,非常與時俱進。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那些「模稜兩可」的自體免疫疾病的掌握度提高了不少,它讓我更傾向於從「系統性發炎」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只盯著單一器官的表現。

评分

最近在研究「**心臟超音波實戰手冊**」,這本書的風格完全跟一般教科書不一樣,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手把手帶著你在超音波螢幕前操作一樣。內容上,它聚焦在如何從繁雜的超音波影像中,迅速抓出關鍵的病理特徵。書裡詳細描述了各種心臟結構的正常解剖,但最厲害的是它對「異常」的解析。像是瓣膜逆流的量化評估,書中用了大量的彩色截圖和動態影片截圖(雖然是書本,但圖片質量非常高),搭配文字說明如何調整探頭角度和增益設定,才能得到最準確的測量值。我特別欣賞它對於特殊體位或困難掃描個案的處理技巧,例如肥胖或嚴重肺氣腫的病人,這類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遇到的「障礙」,書裡都有提供實際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光說不練。它並沒有花太多篇幅在理論物理上,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如何操作」和「如何判讀」這兩個核心技能上,這對於第一線操作人員來說,實用性簡直爆表。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沒有太多冗餘的贅述,每一個段落都是滿滿的技術乾貨,讓我在操作時更有信心去面對各種複雜的心臟病患。

评分

最近剛讀完一本關於「**重症醫學導論與呼吸支持管理**」的書籍,這本書簡直是為加護病房的同仁量身打造的聖經!它的內容涵蓋了從最基礎的生理學概念,到最前沿的呼吸器設定參數,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紮實。我特別欣賞它在處理「呼吸衰竭分類」時的邏輯性,它清楚地劃分了缺氧性、二氧化碳滯留性以及混合型衰竭的鑑別診斷路徑,這對我們在第一時間決定治療策略至關重要。書中對於各種呼吸支持模式的介紹,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深入探討了不同模式背後的呼吸力學原理,例如PCV和PRVC在不同肺順應性下的表現差異,配有精細的壓力-容積曲線圖解,讓人一看就懂。而且,這本書對於脫離呼吸器的策略討論得非常透徹,很多臨床上讓人頭痛的「脫機困難」案例,書中都有提供系統性的評估工具和介入步驟。對於忙碌的ICU醫師而言,這種條理清晰、直指核心的實戰指南,比那些長篇大論的純學術著作要實用得多,它真正做到了將複雜的生命支持系統,轉化為可以清晰執行的標準作業流程。

评分

我最近剛啃完一本關於「**實用分子生物學與基因診斷技術**」的專著,這本書簡直是將我們這些偏向臨床的醫師們,拉回了實驗室的基礎科學核心。它的編排方式非常嚴謹,每一個技術的介紹,都是從其背後的生化反應機制開始,層層遞進到實際操作流程和常見的干擾因素。不像有些基礎科學的書讀起來枯燥乏味,這本「分子生物學」的書,成功地將複雜的PCR、定序或Western Blot的原理,用非常清晰的流程圖和數學模型(雖然我不擅長,但它解釋得很直觀),呈現出來。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對「臨床應用」的闡述。它並沒有只停留在學理層面,而是深入探討了如何利用這些分子技術來輔助疾病的診斷,例如如何設計引子來篩檢特定突變,或是如何解釋NGS報告中的關鍵變異。書中還加入了許多「注意事項」的方塊,提醒讀者在實驗室操作時容易忽略的細節,這些細節往往決定了實驗的成敗。對於想要補強自己基礎理論,或是未來想與分子醫學實驗室有更多協作的臨床醫師來說,這本厚重的書,絕對是值得投資的參考書,它讓我對「精準醫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