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中世紀卷】: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帶你搭時光機,見證人類重要時刻【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全彩插圖.三版)

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中世紀卷】: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帶你搭時光機,見證人類重要時刻【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全彩插圖.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維吉爾.希利爾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中世纪
  • 中小学
  • 历史故事
  • 全彩插图
  • 美国畅销书
  • 教育
  • 科普
  • 历史普及
  • 青少年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
跟著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
一起見證人類重要時刻吧!
 
\50位教育界人士、讀者一致推薦/
國中小學生必讀「跨領域」、「知識性」讀物
 
  ◎全球超過10,000,000人讀過的世界歷史,遍及美國、韓國、日本、中國
  ◎1924年首印後不斷再版,至今仍然是美國卡爾維特學校的明星課程
 
  世界這麼大、歷史這麼長遠,要記住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蹟,是不是覺得很難呢?
  原來歷史也可以這麼簡單有趣!
 
  Q1:絲綢是由東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查丁尼引進歐洲?
  Q2:紙張還沒有發明前,古代歐洲人要怎麼流傳文字呢?
  Q3:童話中的城堡,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隨處可見?
  Q4:在中世紀時,基督徒不只有做禮拜時才去教堂,而是天天去?
 
  擅長將知識化做篇篇動人故事的校長爺爺,
  以孩子的視角,帶你搭時光機一起見證人類的重要時刻。
  彷彿跟古人做朋友,嚴肅的歷史也瞬間變得親切可愛了!
 
本書特色
 
  1. 歷史事件導讀:每篇章皆有歷史事件導讀,提供該篇事件重點,讓閱讀更條理分明。
  2. 重點複習:整合各個時代重要觀念,看完校長爺爺的歷史故事,也能記下重要的歷史知識!
  3. 動動腦,想想看:故事後的動動腦小活動,檢查你是否真正了解這些歷史事件!
  4. 結合趣味故事的快樂歷史課:用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對歷史的興趣,進而建構基礎歷史概念!
 
  【閱讀關鍵與特色】
  ✏適讀年齡:無注音,適合9歲以上閱讀。
  ✏閱讀關鍵字:世界歷史、閱讀能力、哲思。
  ✏教育議題:閱讀素養、國際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學習領域: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
  ✏核心素養: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SDGs目標:SDG4優質教育。
 
得獎紀錄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文化部「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推薦書籍
  ★教育部「新生閱讀起步走計畫」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教育界人士強力推薦
 
  李裕光(台灣國際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家同(清華大學教授)
  鄭婉琪(之道學習創辦人)
  周鄭州(全人實驗高級中學)
  林光義(慧燈中學創辦人)
  李崇建(暢銷書《沒有圍牆的學校》作者)
  彭菊仙(親子教養書作家)
  劉旭欽(全國教師工會)
  謝國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前理事長)
  李秀貞(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
  張榮輝(中小學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
  唐光華(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
  呂理政(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葉建良(台南圖書館館長)
  花梅真(明德國小老師)
  連瑞琦(河堤國小老師)
  黃學仁(彭福國小老師)
  顏如禎(日新國小老師)
  何素琴(信義國小老師)
  
名人推薦
 
  「本書的作者抓住了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的精神,以兒童為本位,把人類的故事、數千年中外的歷史、浩瀚如大海的材料,篩選成有趣、易讀的童書,相信定能激發小學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是太好了!」──台灣國際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裕光
 
  「作者以總是能將引起閱讀興趣的口語轉換成文字,透過聯繫性歷史典故的向前推演,精確又自然的吸引了讀者眼光,特別是孩童們。這些跨越時空、語言、文化的故事,突破重重限制完成出版,我們慶幸全世界的孩童與一般讀者,得以透過閱讀這一系列書籍,自然的強化了歷史、地理、藝術素養。希利爾校長的著作真的值得推薦。」──全國教師工會理事長 劉欽旭老師
 
  「人類歷史複雜而豐富,如同大自然一般,是讓孩子產生好奇與探索的重要媒材。這套書的大綱脈絡鋪陳了重要的歷史點,又能在各個歷史點上以故事的方式生動呈現。孩子會喜歡,家長也可以跟著重讀歷史而有『原來是這樣啊』的驚喜。」──之道學習創辦人 鄭婉琪
 
  「要先給孩子史觀?還是史綱呢?或是只要講歷史故事就好了?這是我曾在體制外中學討論歷史課程的難題。如果當時看過《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就會找到答案了。這本書是絕佳的讀本、最棒的歷史教育書,我推薦給所有的孩子與關心歷史教育的父母和老師。」──《沒有圍牆的學校》作者 李崇建
 
讀者好評
 
  「讀這本書的感覺,真的很像是聽老爺爺說故事一樣。作者用聊天似的口吻,從人類尚未出現的時代開始說,說著說著偶爾還會拿現代人的眼光來個古今對照。如果真的能夠聽見他的聲音,我想那應該是渾厚、慈祥又幽默的聲音吧!說故事的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們有本事帶領著聽故事的人把他們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讓想像力馳騁、穿古溯今。」──Iris Psyche
《寰宇探秘:文明的演进与未来》 一、序言:在历史的洪流中锚定坐标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进行一次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深度旅行,探索人类文明从远古萌芽到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思想变革与文化交融。我们聚焦于那些塑造了今日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不朽的哲学思想,以及支撑起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发现。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年代记述,而是一场关于“我们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的深刻对话。 二、史前回响与早期文明的曙光 (约占全书篇幅 20%) 本卷首先将目光投向史前时代,探讨智人如何走出非洲,足迹遍布全球的迁徙史诗。我们将详细解析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成就,如拉斯科洞穴壁画所蕴含的早期宇宙观。 随后,重点将转向农业革命的深远影响。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如何催生了对土地、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的初步认知。我们不会仅仅罗列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而是深入剖析其社会组织模式: 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与法典: 探究乌尔第三王朝和汉谟拉比法典如何确立了早期国家治理的雏形,以及其对契约精神的早期影响。 尼罗河的永恒颂歌: 分析古埃及法老制度下的神权政治与复杂的丧葬文化,如何体现了他们对“永恒”的执着追求。 印度河流域的城市规划: 以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的先进排水系统为例,讨论早期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与和谐性。 黄河文明的礼乐制度: 考察商周时期“天命”观念的确立,以及青铜器所承载的礼仪与权力象征。 三、轴心时代的精神觉醒与古典文明的辉煌 (约占全书篇幅 25%) 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被称为“轴心时代”,人类思想史上群星闪耀。本部分将细致描绘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精神风暴: 1. 东方哲思的奠基: 儒家思想: 探讨孔子“仁”与“礼”的核心理念,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两千多年的塑形作用。 道家智慧: 阐述老庄哲学中“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及其对个体自由与政治哲学的潜在影响。 佛教的诞生: 剖析释迦牟尼的教诲,特别是“四圣谛”和“八正道”,以及其在印度次大陆的传播和演变。 2. 西方理性的萌芽: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 深入雅典的民主实践,解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他们如何构建了西方政治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的基石。 罗马的法律与工程奇迹: 分析罗马法(特别是《十二表法》)对现代法律体系的贡献,以及其在工程学(如渡槽、道路系统)上的实用主义精神。 四、帝国兴衰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约占全书篇幅 25%) 本章节聚焦于公元数世纪,探讨大型帝国如何整合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地域文明间相互碰撞与交流的复杂过程: 1. 欧亚大陆的连通: 详细考察丝绸之路的兴衰,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路线,更是技术、宗教(如景教、摩尼教)和瘟疫传播的通道。分析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在东西方世界所扮演的类似角色。 2. 拜占庭的坚守与伊斯兰的崛起: 探讨君士坦丁堡作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缓冲带,其保存的古典遗产的意义。同时,分析伊斯兰教的兴起如何迅速整合了中东、北非乃至伊比利亚半岛的知识体系,并在数学、医学和天文学上取得了超越同时代欧洲的成就。 3. 美洲前哥伦布文明的独立发展: 独立分析玛雅文明的历法与数学成就,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的复杂农业系统与宏大工程,强调世界文明发展路径的多元性。 五、转型时期的探索与新世界的开启 (约占全书篇幅 15%) 这一部分将处理公元 14 世纪至 16 世纪的巨大转折期,这是技术创新、经济重组与地理认知被彻底颠覆的时代: 1.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 重点分析但丁、达芬奇和马基雅维利等人物的作品,他们如何将关注点从神转向了人本身,重新发掘古希腊罗马的价值。 2. 科技的突破口: 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在欧洲的普及)如何成为知识传播的“引爆点”,加速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3. 地理大发现的后果: 并非简单赞颂航海家的勇气,而是深入探讨“地理大发现”对全球生态、经济结构(如重商主义的兴起)以及原住民文化造成的毁灭性冲击,引入“哥伦布交换”的概念。 六、思想的革命与现代世界的孕育 (约占全书篇幅 15%) 最终,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现代世界的思想基础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1. 科学方法的建立: 概述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工作,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构建了全新的宇宙观,挑战了既有的神学和哲学权威。 2. 启蒙运动的遗产: 讨论洛克、伏尔泰和卢梭等思想家如何系统地阐述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社会契约论,这些思想如何直接孕育了后来的政治革命。 3. 工业革命的初始冲击: 简要分析蒸汽机的出现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并对社会阶层、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为进入下一个时代——全球工业化时代——做好铺垫。 结语:历史的镜鉴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读者批判性思维,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多因性和非线性发展。通过审视过去人类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创新和如何犯错,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当下世界的复杂性,并对未来的方向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历史不仅是已发生的故事,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智慧之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維吉爾.希利爾(Virgil Mores Hillyer)
 
  美國傑出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酷愛歷史和藝術,喜歡旅行。出生於麻州韋茅斯鎮。哈佛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在紐約的白朗寧學校教了兩年書,隨後遷往巴爾地摩,擔任卡爾維特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希利爾創建的小學函授教育系統,即「卡爾維特學校體系」,惠及世界各地的政府雇員、領事、軍官和傳教士的子女。  
 
  當希利爾校長於1899年到美國卡爾維特學校走馬上任時,他還是年僅24歲的年輕人。然而,他有天生的教學異能,了解孩子需要什麼,知道如何講孩子才能明白,以及孩子成長的規律。
 
  希利爾校長認為,孩子們寫作、閱讀和數學的基礎必須扎實。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學生應當接受歷史、藝術、地理和科學的系統教育,意在培育熟悉周遭世界的全方位學生。希利爾深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立志為孩子編寫一套讀起來興味盎然的歷史、地理和藝術讀物,這便是這套書的由來。

图书目录

Part1 羅馬帝國時代(西元前100年~西元元年)
1. 羅馬帝國(1):世界的新霸主 
2. 羅馬帝國(2):羅馬人中最高貴的一位 
3. 羅馬帝國(3):被奉為神靈的皇帝 
4. 基督教的興起:天國、權力、榮耀,全是你的

Part2 基督教的崛起(西元元年~西元500年)
1. 羅馬帝國(4):血和雷 
2. 羅馬帝國(5):好皇帝和他的壞兒子 
3. 君士坦丁大帝:I_H_ S___V____ 
4. 北方的日耳曼人:野蠻的侵略者
5. 匈奴人入侵歐洲:當野蠻人遭遇世界霸主 
6. 英國與法國的崛起:新的地方和新的英雄 
7. 歐洲的修道院:什麼是善? 
8. 中世紀的埃及與北非:非洲的基督教王國

Part3 歐洲啟蒙時代(西元500年~西元1000年)
1. 伊斯蘭教的崛起(1):穆罕默德和早期伊斯蘭教 
2. 伊斯蘭教的崛起(2):阿拉伯的天下 
3. 新的羅馬帝國:兩個帝國和兩個皇帝 
4. 英國人的啟蒙時代:艾佛烈大帝的偉大發明 
5. 千禧年:世界的末日和盡頭

Part4 騎士的時代(西元1000年~西元1500年)
1. 封建制度:真正的城堡 
2. 騎士風度:淑女與紳士 
3. 北歐的維京人:海盜的孫子了不起 
4. 十字軍東征(1):偉大的歷險 
5. 十字軍東征(2):三個國王成一行 
6. 西非的三個王國:埋藏金子的地方 
7. 哥德式教堂:石頭和玻璃做的《聖經》 
8. 英國人民的公僕:沒人喜歡的約翰 
9. 馬可.波羅與中國:很會講故事的人 
10. 魔針和魔法藥粉:指南針和火藥 
11. 英法百年戰爭:歷史上最長的戰爭 
12. 新舊世界的交替:印刷術和火藥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21996
  • 叢書系列:A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7 x 23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總體來看,這本書散發出一種「想讓孩子們愛上歷史」的熱情,這點從書名就可以完全感受出來。在台灣,雖然我們對歷史的重視度不低,但「如何教歷史」常常是個難題。許多教材往往將歷史視為一種需要征服的知識領域,而不是一場可以參與的偉大冒險。如果這本由美國校長爺爺編寫的歷史書,真的能做到「用聽故事的方式」來傳遞知識,那麼它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借鑒。它教會我們,歷史不該是冰冷的文字,而應該是充滿生命力的故事。我希望,它在描繪那些影響人類進程的關鍵時刻時,能保持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引導孩子們去思考,即便在科技相對不發達的中世紀,人類依然在不斷地探索、創造與進步,這種精神才是歷史帶給我們最寶貴的啟示。

评分

這本關於世界歷史的書,光是書名就讓人感覺到一股濃厚的親切感,尤其是「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這個描述,立刻讓人聯想到那種娓娓道來、充滿智慧又帶著溫暖的敘事風格。我猜想,內容肯定不會是枯燥乏味的年代和事件羅列,而是像聽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講述家族故事一樣,把那些遙遠的歷史事件串聯起來,讓中學和小學生能夠輕易地抓住重點。這種「搭時光機」的比喻,點出了本書在編排上的巧思,它應該非常注重場景的重現和情感的連結,讓讀者彷彿親身經歷了那些重要的歷史時刻。對於台灣的教育環境來說,許多歷史書常常過於強調時間軸和地理位置,相對缺乏故事性和趣味性,因此,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深入淺出,將複雜的中世紀歷史脈絡變得生動活潑,那它絕對會是課堂之外極佳的輔助讀物,甚至能激發孩子們對歷史這門學科更深層的好奇心,而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

评分

看到「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這個標籤,老實說,身為台灣家長,心裡難免會有一點點的好奇和保留。畢竟不同國家的教育體系和歷史觀點本就存在差異,美國的歷史敘事角度,特別是在全球史的宏觀視野下,可能與我們習慣的史觀有所不同。但換個角度想,這或許正是這本書的亮點所在。它提供了一個「他者」的視角來看待中世紀的演變,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多元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非常有幫助。我尤其期待它在呈現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宗教影響,乃至於科技與藝術的發展時,是否能跳脫出傳統歐洲中心的敘事框架,納入更多不同文明的交流與碰撞。此外,「全彩插圖」這個細節在歷史書中至關重要,它不僅能抓住年輕讀者的注意力,更能透過視覺輔助,讓抽象的歷史概念變得具體化,讓那些哥德式建築、騎士裝備、或是當時市集的景象,能更生動地烙印在讀者的腦海中。

评分

對於習慣於快速資訊獲取的現代學童來說,一本厚實的歷史書籍往往需要強大的吸引力才能讓人願意捧讀。我推測這本書在排版設計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全彩插圖之外,是否還有搭配地圖、時間軸對照表,或是角色小檔案之類的設計元素,來幫助讀者梳理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中世紀的歐洲,處於一個文化融合與衝突的十字路口,宗教力量強大,同時也孕育了大學的雛形。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如何平衡描述歷史的嚴肅性與閱讀的趣味性。它能否在不犧牲歷史準確性的前提下,讓孩子們感受到那種探尋知識、穿越時空的興奮感?如果它成功地將那些看似遙遠的國王、主教、農奴的生活點滴描繪出來,讓讀者體會到古人的喜怒哀樂,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出了教科書的範疇,真正成為了一本啟迪心智的良師益友。

评分

這本「三版」的說明,暗示了它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和時間的沉澱,能夠不斷更新和修訂,說明內容的品質和適應性是受到肯定的。中世紀是一個漫長且充滿轉折的時代,從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到文藝復興的曙光,其間的歷史細節繁多,且常常被簡化或誤解。我好奇的是,面對如此龐大的知識量,這本書是如何進行取捨的?它會側重於哪幾個關鍵事件來勾勒出中世紀的輪廓?是聚焦於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力,還是更深入地探討封建制度的運作及其對後世的遺緒?對於中小學生來說,最困難的往往不是記住事實,而是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如果校長爺爺的說故事能力真的這麼厲害,那麼他一定能巧妙地解答這些「為什麼」,將歷史事件背後的邏輯和人性的掙扎呈現出來,而不是僅僅展示歷史的片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