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小六法(48版)

綜合小六法(4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昭元
图书标签:
  • 法律
  • 法规
  • 六法全书
  • 综合法律
  • 法律普及
  • 法律参考
  • 法学教材
  • 法律法规汇编
  • 便携法律
  • 法律查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最新的小六法:蒐集至111年6月22日最新之總統府公布修正法規。
  2.最正確的小六法:業界首創主編師資群加持,正確度百分百。
  3.最佳的工具書:資料豐富易攜帶,是法律系考生及實務界必備工具書。
  4.最多種類法規:收錄法規種類,超出坊間同類型法規。
  5.最精準的立法意旨:擇錄重點法規之修正理由於條文後,掌握最新修法意旨。
 
  本版新增修法規如下:
  新增法規
  財政紀律法(108.4.10)
  跟蹤騷擾防制法(110.12.1)
 
  新修法規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6.8)
  法院組織法(111.6.22)
  法官法(111.6.22)
  地方制度法(111.5.25)
  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111.5.4)
  公務人員任用法(111.5.25)
  公務員服務法(111.6.22)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111.6.22)
  公務人員保障法(111.6.22)
  行政罰法(111.6.15)
  行政訴訟法(111.6.22)
  行政訴訟法施行法(111.6.22)
  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111.4.7)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11.5.4)
  土地法(111.6.22)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5.11)
  專利法(111.5.4)
  商標法(111.5.4)
  著作權法(111.6.15)
  企業併購法(111.6.15)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111.6.15)
  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1.5.4)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111.5.4)
 
现代法治前沿:法律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 本书聚焦于当代法律实践中最为核心、发展最为迅速的几个领域,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法学研究者以及关注法治建设的社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论框架与实务指南。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宪法原则到尖端的信息技术法律规制,力求展现现代法律体系的复杂性与动态性。 第一部:公法基石与权力制衡的再审视 (The Cornerstone of Public Law and the Re-examination of Checks and Balances) 第一章:宪法解释学的新视野 本章深入探讨了二十一世纪背景下宪法文本的动态解释方法。我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本主义或历史解释,而是重点分析了“活的宪法”在应对全球化、社会结构变迁(如人口老龄化、代际公平)时的适应性。内容包括: 1.1 基本权利的边界拓展与限制:详细分析了在数字时代,隐私权、信息自主权如何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之间进行精细化的权利衡量。通过对数个重要判例的解构,阐明了比例原则在限制基本权利时的具体操作路径与司法裁量空间。 1.2 政府间关系与权力分立的张力:考察了行政权力在社会治理中的扩张趋势,及其对立法和司法独立性的潜在影响。特别关注了行政契约、授权立法(Delegated Legislation)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外部审查机制。 1.3 修宪的实践与理论困境:探讨了在高度分化的社会中,实现宪法层面的共识所面临的政治哲学难题,以及如何确保修宪过程的民主合法性与程序正义。 第二章:行政法:效率、正当性与技术官僚治理 本部分是理解现代国家机器运行的关键。行政活动已不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而是复杂的风险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 2.1 行政程序的精细化与透明化:详细介绍了参与式民主在行政决策中的应用,包括利益相关者咨询、公共听证的法定要求。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E-Government)中的信息公开义务与行政效率提升之间的平衡点。 2.2 行政救济机制的强化:系统梳理了行政诉讼的类型及其在我国特定法律体系下的发展轨迹,侧重于对“抽象行政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司法审查。引入了英美法系中关于“司法审查标准”(如“显著不合理性”标准)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司法审查提供参考。 2.3 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法:分析了环境法中的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具体政策制定中的落地情况。着重讨论了气候变化应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等新兴环境法律问题,及其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塑作用。 第二部:私法领域的新挑战与规则重塑 (New Challenges and Rule Reconstruction in Private Law) 第三章:合同法:数字经济下的意思表示与风险分配 传统合同法理论面临着平台经济、自动化交易的巨大冲击。本章旨在更新对合同要素的理解。 3.1 格式条款的再界定:深入分析了大数据驱动下的“算法推荐”与“个性化定价”是否构成新的格式条款。考察了消费者保护法中关于“显失公平”条款认定的最新司法趋势,强调对弱势缔约方保护的必要性。 3.2 履行障碍与情势变更的适用边界:结合近年来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实际案例,探讨了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的严格界限。重点讨论了在技术快速迭代背景下,合同目的落空(Frustration of Purpose)的适用范围的扩张可能性。 3.3 知识产权许可与技术转让中的合同履行:聚焦于软件许可协议(SaaS模式)的特殊性,分析了知识产权的风险在许可链条中的有效分配,特别是针对开源协议(Open Source Licenses)的合规性审查。 第四章:侵权责任与人格权利的数字化保护 侵权法不再仅仅关乎物理世界的损害赔偿,更深入到虚拟空间与个人信息领域。 4.1 算法歧视与替代责任:探讨了人工智能系统决策失误或产生偏见时,应由谁承担侵权责任(开发者、运营者还是数据提供者)。引入了“可解释性责任”(Explainability Liability)的概念。 4.2 网络名誉权与隐私权的交叉冲突:分析了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诽谤、侮辱言论的认定标准与删除请求权的行使。重点比较了不同司法管辖区对“被遗忘权”的采纳程度及其在我国法律框架下的适应性。 4.3 产品责任的延伸:数据与算法作为“缺陷产品”:讨论了当数据本身存在偏见或算法设计存在固有缺陷导致用户受损时,是否应适用严格的产品责任规则,而非传统的过错责任。 第三部:前沿交叉法学:金融、科技与全球治理 (Frontier Jurisprudence: Finance, Technology, and Global Governance) 第五章:金融法制:监管科技(RegTech)与系统性风险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与速度要求法律监管必须同步革新。 5.1 金融科技(FinTech)的法律真空地带: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法律定性难题。探讨了如何将现有的反洗钱(AML)和反恐怖融资(CTF)义务有效嵌入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运作中。 5.2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实时化要求: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内幕交易认定的影响。如何界定“重大信息”的形成时间点,以及如何规范高频交易中的市场操纵行为。 5.3 投资者保护的穿透式监管:研究了资产证券化、复杂金融衍生品中,如何穿透层层架构,实现对最终投资者的有效保护,以及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义务。 第六章:国际经济法与争端解决的新态势 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冲突与合作愈发重要。 6.1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ISDS)的改革呼声:分析了当前国际投资协定谈判中,关于投资者与国家之间平衡关系的热点议题,特别是对公共政策保留权的阐释与限制。 6.2 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与国内法衔接:探讨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关于数据流动、数据本地化要求等数字贸易壁垒的最新谈判进展,及其对各国数据主权立法的潜在约束力。 6.3 跨国诉讼中的证据开示与域外效力:研究了域外证据的收集与采信规则,以及如何应对不同法域之间对个人信息保护程度的差异,从而确保跨国商业诉讼的公正性。 全书结构严谨,论述深入,旨在超越对既有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致力于揭示法律在全球化、数字化浪潮下的内在逻辑重构与未来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应对复杂法律环境的锐利工具。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昭元


  現職:司法院大法官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領域:憲法、國際公法
 
蔡茂寅

  現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兼任教授
  學歷:日本名古屋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領域:行政法、財政法
 
陳忠五


  現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學歷: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領域:民法、消費者保護法
 
林鈺雄

  現職: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學歷: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研究領域:刑法、刑事訴訟法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262495
  • 叢書系列:六法工具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144頁 / 12.8 x 18.7 x 10.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48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個人對於這本《綜合小六法(48版)》的整體滿意度是中規中矩,但它在某些特定領域的表現實在是讓人捏一把冷汗。例如,在勞動基準法的部分,條文的數量和複雜性已經到了相當驚人的地步,但這本小六法的排版似乎沒有針對性地去處理這些高密度資訊。你很難在短時間內,從排版中看出哪個條文是新增的、哪個條文被大幅修正了。這種缺乏「視覺提示」的做法,對於需要快速掃描重點的讀者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相較之下,有些專門針對勞基法的工具書,會用粗體或不同顏色來標示修正處,讓讀者一目瞭然。這本綜合本的「平均主義」在這裡就顯得有點僵化了。當然,不可否認,它涵蓋的範圍極廣,從憲法到特別刑法幾乎都有,這點是其價值所在。但這種廣度,也犧牲了在深度議題上的專門性。如果你是跨領域處理案件的律師,或許會喜歡它的全面性;但如果你是專精某一領域的專家,你可能還是會覺得它少了一點「火侯」。

评分

這本書的裝訂和印刷品質,其實蠻符合台灣法律用書的「傳統」風格,耐用是耐用,但實在稱不上美觀。封面設計每年都像在玩猜猜看遊戲,內容幾乎沒變,但就是換個數字。不過,撇開這些外在的包裝不談,我們來談談它的「陪伴感」。在準備國考或是律師高考的那幾年,這本小六法幾乎是我形影不離的夥伴。那時候,書頁上密密麻麻的螢光筆痕跡、邊緣夾著的各種小紙條,早就讓它看起來比現在的48版要「豐富」得多。它承載了許多人剛踏入法律世界的記憶。雖然現在實務上大家大多轉向使用雲端或App查詢,但偶爾翻開這本實體的《綜合小六法》,那種「觸摸到法條」的踏實感是數位工具無法取代的。它提醒著我們,法律的基礎,終究還是這些印在紙上的文字。總結來說,它或許不是最聰明、最即時的工具,但它絕對是最有「歷史感」和「穩定感」的一本法律工具書,值得放在書櫃裡作為一個里程碑。

评分

這本《綜合小六法(48版)》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說真的,對於我們這些天天跟法條打交道的,手邊少不了要放一本這種工具書。畢竟,實務上遇到狀況,總不能每次都乖乖地去翻那個厚到可以當枕頭的六法全書吧?輕便好攜帶,這點絕對是給它加分的地方。不過,雖然是「綜合」版,但你得有心理準備,它畢竟是濃縮精華,很多細節的東西還是得自己去補。我記得有一次在處理一個複雜的合約糾紛,翻了半天,雖然基本原則都還在,但那些判例或學說上的最新見解,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它的優點是法條排列很清楚,索引做得也算人性化,找特定條文還算順手。但說真的,如果你的工作強度很高,需要非常精準的條文對照和最新的修法訊息,這本可能當作輔助工具會比較合適。畢竟,四十幾版的更新速度,雖然算勤快,但法律變動的速度有時候比它還快一點點。總之,是個適合學生或者初入行律師的入門參考書,但想靠它打天下,可能還得再添幾本書才行。

评分

對於一個在事務所待了幾年的小律師來說,《綜合小六法(48版)》這本書的定位其實非常微妙。它幾乎可以說是我們辦公桌上的「常備藥」,但你很少會把它當作是「特效藥」。它的優勢在於,當你在開庭前臨時需要快速確認某個規範的措辭或法條編號時,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你眼前。我不得不佩服編者在維持法條最新的速度上所做的努力,畢竟每次改版都不容易,要趕在法規生效前印製出來,這背後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我們常常會面臨一個問題:現行法規的解釋常常是動態變化的,尤其在公司法和證券交易法這種跑得快的領域。這本小六法,雖然法條是新的,但那些影響判斷的「學說見解」或「函釋」,卻顯得有點姍姍來遲。所以,我通常會搭配電子資源來確認最新的見解,而這本書就淪為一個「實體確認器」。或許,這就是時代的妥協吧,實體書在資訊即時性上,永遠比不上資料庫。但至少,在網路斷線或需要斷電沉思的時候,它還能穩穩地待在那裡。

评分

講到這本《綜合小六法(48版)》,我最想吐嘈的就是它那個「精簡」得有點過頭的編排方式。你翻開內頁,會發現很多過去版本還會附帶的實務見解或重要判決字號,在新版裡頭幾乎是「蒸發」了。這讓我覺得,它現在比較像是一個「純粹的法條彙編」,而不是一本具有學習價值的「工具書」。我希望法律工具書不只是把條文搬過來就好,重點是要告訴我們,這些條文在實務上是怎麼被解釋和運用的。舉例來說,像行政程序法裡頭關於「告知陳述意見」的規定,光看條文本身是懂了,但如果沒有搭配幾個重要的行政法院判決作為輔助說明,你在撰寫相關函文時,心裡就會有點虛。這本48版,坦白講,就是缺少了那個「靈魂」。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是那種喜歡自己做筆記、自己收集資料的「硬頸型」使用者,那它乾淨的版面反而給你留下了很大的創作空間。它的紙質也比以前的版本稍微好一點,不容易沾到咖啡漬(這點對忙碌的上班族很重要!),這算是一個小確幸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