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改善108招(下)

精實改善108招(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清城
图书标签:
  • 精益生产
  • 改善
  • 效率提升
  • 流程优化
  • 管理
  • 工业工程
  • 生产管理
  • 持续改进
  • 实践指南
  • 工具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以豐田現場改善技術108招為藍本,結合工廠管理改善近三十年的工作經驗,透過文字與圖表並呈的方式,配合淺顯易懂的實際案例,全面系統地講述TPS管理技術。
 
  本系列書分上中下冊,共12章。每個概念都遵循“何謂?”“為何?”“如何?”以及“案例” 四個部份展開,同時每節結尾都研擬有「互動的題目」。
 
  本書除可供工廠經營者及現場管理者指導之用,亦可作為培育工廠管理人才及高等院校的教材,尤其適合工業工程、精實生產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參考。
 
本書特色
 
  ➢老闆的痛點1.我要企業轉型世界一流,2.AI導入智能工廠,3.我還要導入精實管理系統...... 《精實改善108招是人才培養的聖經》
 
  ➢經理人的痛點1.降低成本KPI壓力很大,2.沒時間教部下新staff,3.團隊上下沒有共同的改善語言......《精實改善108招可以幫你》
 
  ➢工程師的痛點1.我們上層根本不懂技術,2.市面翻譯書理論太多、案例太少......《精實改善108招彩色案例最多》
 
  ➢新進Staff的痛點1.我要系統性學習,不要碎片式,2.我要葵花寶典,我要成為精實專家、大咖......《精實改善108招是首選》
精益求精:企业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的实践指南 一部面向追求卓越运营的管理者、工程师与企业家的深度实战手册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效率与质量已不再是企业的加分项,而是生存的基石。面对日益严苛的市场竞争、不断攀升的成本压力以及对客户价值交付的更高期望,《精益求精:企业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的实践指南》正是为寻求突破性改进的组织量身打造的系统性工具箱。本书摒弃空泛的理论说教,聚焦于可操作性、可量化的落地方法,旨在帮助企业构建一个永不停歇、自我净化的优化引擎。 本书的结构旨在引导读者从战略高度审视精益思想,逐步深入到车间、办公室乃至供应链的每一个细节,实现从“修补匠思维”到“系统优化思维”的转变。我们坚信,真正的效率提升源于对浪费的根本性消除和对价值流的清晰认知。 第一部分:精益思想的重塑与价值流的洞察 本部分是全书的基石,它要求读者重新审视“价值”的定义,并理解精益不仅仅是“节约”,而是一种对客户需求的极致响应。 第一章:超越五十个工具——精益哲学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首先探讨精益思想的起源与演变,但重点放在其在现代服务业、软件开发乃至知识工作中的应用潜力。我们将深入分析丰田生产系统(TPS)的“两大支柱”——准时化(JIT)与自働化(Jidoka)在非制造环境下的转化路径。本章强调精益的文化基础:尊重人与持续改进(Kaizen),而非仅仅是工具的堆砌。我们将详细拆解“PDCA循环”的精髓,展示如何将其内嵌于日常决策流程中,使其成为组织DNA的一部分。 第二章:定义价值与识别浪费——价值流图谱的绘制与分析 浪费是精益改进的头号敌人。本章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七大经典浪费(TIMWOODS)及其在行政、研发和销售流程中隐藏的表现形式。例如,在软件开发中,“过度处理”表现为不必要的文档和功能;在财务审批中,“等待”则体现为层层汇报的周期。 核心内容在于价值流图(VSM)的实战演练。我们将提供详尽的步骤指南,指导读者如何绘制当前状态图(Current State Map),精确测量信息流与物流的时间、库存量与转化率。随后,重点转向如何设计理想状态图(Future State Map),通过设定目标周期时间(Takt Time)与建立拉动系统(Pull System),系统性地消除非增值活动。本章提供大量表格和图示模板,确保读者能够立即应用于自己的工作现场。 第二部分:构建稳健的基础——标准化与防错机制 任何高效的流程都建立在稳定、可预测的基础之上。本部分专注于如何通过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和内置质量(Built-in Quality)来夯实持续改进的平台。 第三章:作业标准的艺术——如何设计、实施与维护高效标准 许多企业推行标准却遭遇阻力,原因在于标准被视为限制创新的枷锁。本章将“标准”重新定义为“当前最佳实践”,并阐述如何通过团队协作来制定清晰、直观且易于学习的作业标准。我们将深入探讨作业指导书(Standard Work Instructions)的编写原则,包括三要素(动作、顺序、时间)的精确度量。更重要的是,我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标准更新与培训机制,确保标准能随改进而进化,而不是僵化。 第四章:防错法的实战应用——从设计源头消除错误的系统 “防错”(Poka-Yoke)的精髓在于让错误无法发生。本章将防错技术分为接触式、运动式和信息控制式三大类,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从简单的物理限制装置到复杂的电子校验系统。我们不仅关注制造环节的防错,还将大量篇幅用于知识工作的防错,如流程校验点、自动数据验证和审批流程中的强制性输入。关键在于教会读者如何通过“逆向工程”思维,追溯错误的根本原因,并设计出经济、有效的防错装置或程序。 第三部分:拉动、平衡与可视化管理 在本部分,我们将聚焦于如何实现流程的流畅化,从推式管理转向拉动式管理,确保物料、信息与工作任务在正确的时间到达正确的地点。 第五章:实现真正拉动——看板系统的部署与优化 看板(Kanban)是拉动系统的核心工具。本书不仅讲解了看板的基本规则(限制在制品WIP、拉动信号),更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看板(生产看板、取货看板、信号看板)在复杂供应链中的混合应用。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最优的看板数量,避免“信号污染”或“过度拉动”导致的库存积压。此外,本章还探讨了电子看板(e-Kanban)的实施策略,以及如何在看板体系中融入质量反馈回路。 第六章:流程的平衡与节拍化——Takt Time与生产线平衡 流程中断与瓶颈是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本章将Takt Time(节拍时间)作为衡量客户需求速度的标尺,指导企业如何围绕客户节奏来组织内部工作。我们将通过详细的步骤解析生产线平衡(Line Balancing)过程,演示如何通过动作分析与工作单元划分,重新分配任务,消除操作员之间的负荷不均。对于非物理流程,如服务交付或项目管理,本章提供了“任务流平衡”的方法论,确保关键路径上的任务能以一致的速度向前推进。 第七章:可视化管理的威力——让问题无处遁形 “看不见的问题就是不存在的问题。”可视化是精益文化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本章系统性地介绍了精益现场管理所需的各种可视化工具:从基础的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深化实施,到更高级的目视化管理板(Andon Board)、绩效看板(Performance Boards)和作业指引标识。重点在于如何设计“信息即时反馈”的机制,确保任何偏离标准的事件(异常)都能立即被相关人员发现和响应。 第四部分:持续改进的引擎——建立自我完善的组织文化 工具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本部分是关于构建一个积极、响应迅速的组织文化的指南。 第八章:快速解决问题与根本原因分析 改进的真正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敏锐捕捉和快速响应。本章详述了高效问题解决的结构化方法,包括“五问法”(5 Whys)的进阶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因果图(鱼骨图)系统地剖析问题根源。我们将介绍如何将问题解决过程标准化,形成一套可复制的“事件回顾与学习”机制,防止同一个错误在组织内重复发生。 第九章:A3报告法——结构化改进的思维框架 A3报告是一种强大的沟通和问题解决工具,它强迫思考者在有限的空间内,清晰、有逻辑地阐述从背景、现状分析到未来对策和实施计划的全过程。本章将详细拆解A3报告的九个标准模块,并提供跨部门应用案例,如研发周期缩短、客户投诉处理优化等。掌握A3法,即是掌握了一种将复杂问题转化为清晰行动步骤的思维利器。 第十章:精益领导力与全员参与的实践 精益改进绝非中层管理者的任务,而是领导层的核心职责。本章探讨了精益领导者应具备的关键特质:深入现场(Gemba Walk)、授权给予(Empowerment)和教练辅导(Coaching)。我们将指导管理者如何通过定期的“走动式管理”,而非仅仅依赖书面报告,来发现真正的挑战并激励团队成员主动参与到Kaizen活动中。最终目标是培育一种“人人都是改进者”的文化,确保改进的火花能在组织的每一个角落持续闪耀。 --- 本书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它不仅教授你“做什么”,更关键的是教你“如何思考”和“如何协作”,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量化提升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阅读本书后,您的组织将获得一套强大的方法论,以更少的资源,更快地,为客户交付更高的价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石清城
 
  作者出身國瑞汽車公司(臺灣豐田),擁有超過三十三年的TPS實務及輔導經驗。近年來投身電子代工製造業,傳統玩具製造業,為兩岸少數橫跨汽車、電子、玩具、醫療等行業的專家。曾先後輔導美利達、中山廣盛、聞泰醫療、富士康、美的、比亞迪、酷派、新陽電子、臺灣Royal精密等知名廠商學習導入TPS,成效斐然。
 
  作者推動專精於廠管理各方面改善專案,如人(減員增效專案),設備(生產方式改造專案),料(供應鏈項目),法(標準工時專案),環(5S、目視化管理專案)等方面外,更擅長在企業中推動TPS活動,促進改善的文化的建立,降低成本,尤善培養TPS改善人才,改造製造工廠生產及管理模式。

图书目录

出版序 3
推薦序一/精實功夫,固本強基之道 4
推薦序二/學習精實生產,必讀的一本好書 7
推薦序三/前進之路,精益相伴 9
自序 11

第一章 自働化 14
第 1 節 人機分離 14
第 2 節 著著化生產及物品的自動取出 22
第 3 節 著著化工序間的物品搬運改善 30
第 4 節 NAGARA 化作業改善 34
第 5 節 設備自働化作業改善 37
第 6 節 將連動生產改為連結生產 43
第 7 節 設備小型化 51

第二章 質量保證 57
第 1 節 質量訊息整理 57
第 2 節 設置質量關卡 65
第 3 節 追求真因 68
第 4 節 防錯裝置 75
第 5 節 生產節拍控制器 pacemaker 88
第 6 節 安燈管理 92
第 7 節 定位置停止 98
第 8 節 AB 控制 103
第 9 節 工序間 WIP 定量控制 106
第 10 節 製作生產管理板 110
第 11 節 質量確認作業改善 118
第 12 節 外觀品質適正化活動 122
第 13 節 品質保證網絡 130
第 14 節 消除檢測裝置誤判 134

第三章 設備改善 140
第 1 節 分辨瓶頸設備 140
第 2 節 提升設備本體速度 146
第 3 節 設備開關一齊啟動 150
第 4 節 週期時間線圖 154
第 5 節 機器加工動作距離改善 157
第 6 節 MCT 變異低減改善 161
第 7 節 刀具交換改善 164
第 8 節 去除粉屑改善 168
第 9 節 整理設備故障訊息 175
第 10 節 掌握設備故障部位及發生的真因 181
第 11 節 裝著及鬆開故障解消 185
第 12 節 通用機器專用化改善 189

第四章 如何實踐精實改善 108 招技術 192
第 1 節 如何系統性精實運營生產線 193
第 2 節 如何降低 WIP 縮短生產 lead time 213
第 3 節 如何消除七大浪費 225
第 4 節 如何成功實施精實管理的五大關鍵要素 240
第 5 節 精實改善 108 招總一覽表 252
第 6 節 108 招改善評價量表 253
結束語 262
參考文獻 263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920582
  • 叢書系列:精實管理
  • 規格:平裝 / 263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出版序
 
邁向精實企業之路,一起成為精實傳承者
 
  相信很多企業在近三年對「高度變動」四個字都非常有感,不管是在公司體質或是人才的運用上,都變得混亂而失去穩健的步調。因國際時勢變動,造成供應鏈交貨不穩定;因產業變遷,人才培育不易,人才出現了斷層。台商回流快速擴廠,有些產業生產製造人才都是在對岸培育,而移回台灣,造成生產製造人才無法快速培育,使得生產線的流程、配置回復到最傳統的方式。也使得許多產業面臨製造成本增加,但無法回頭,只能往前進。在這關鍵時刻,唯有培育人才,正是最佳時刻。不做,體質競爭力無法提升。
 
  此時,精實改善的方法正是培育人才最佳解,精實最核心的價值就是人才再造。精實改善是將組織訓練成沒有贅肉(零浪費),且能規律運動(持續改善)的管理方法;使企業能達成二個境界,使公司資源利用率最大,在承平時期以小博大,遇到危機能力挽狂瀾,站穩腳步。
 
  中衛發展中心於 2000 年引起台灣精實風潮,在精實管理推動傳承上是屬於第三代;而 2020 年中衛發展中心與日本世界級精實大師「堀切俊雄」技術合作,由現場為主的精實,延伸成全方位的精實管理,欲能協助經營者打造世界最強製造現場,成為精實管理傳承第四代。中衛發展中心一路上秉持著「精實管理」傳承者的使命,在精實路上成為企業最佳夥伴。
 
  精實改善 108 招書籍分為上、中、下,欲藉由精實管理書籍帶領企業往最正確的精實之路邁進。也能從中尋找企業在精實路上,一同成為中衛發展中心精實管理最佳傳承者;如同大野耐一的精神「若知改善會更好,必當堅持於完成。」。

謝明達/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 
 
推薦序1

  在寫這篇文章時,恰逢全球財富500強2021年度榜單發佈。2020年以來,全球經濟在疫情拖累下陷入了停滯,很多行業甚至在倒退中艱難掙扎,其中汽車行業累計銷售額下降10%以上。就像豐田管理方式最初為人們認識時的上世紀七十年一樣,當世界經濟再次陷入危機時,豐田再次以亮眼的業績向世人展現其豐田管理方式的偉大:豐田以銷售額256,722(百萬美元)佔據行業第一,雖然銷售額這個數值只是比大眾汽車的253,965(百萬美元)略高,但21,180(百萬美元)的利潤額則幾乎是大眾汽車10,104(百萬美元)的兩倍、平均資產回報率水平是大眾的3倍多、平均職工創利水平是大眾的近4倍!
 
  誠然,豐田作為一家世界級企業,成就其偉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無數次的聆聽包括豐田章男在內的豐田高管的分享交流後,你會發現:在豐田人的觀點里,百年豐田傳承至今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仍然豐田生產方式(TPS)。自上世紀90年代起,豐田生產方式被冠以「精益生產」傳至世界各地,其核心思想、理念、方法、工具被無數人提煉、總結、甚至是發展創新,「精益生產」早已成為世界管理學史上近五十年來最偉大的實踐與學術成果。
 
  2010年3月,國內較早熱衷於精益學習和實踐的愛好者們,在長三角地區共同發起成立了,以傳播精益思想為已任的社群組織—精益自主研協會,10多年間協會聚合眾多的精益機構、老師和愛好者們,一起為推動精益在中國的傳播與實踐而孜孜以求。本人作為協會的發起者之一,也作為在精益實踐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見證了眾多企業在實踐精益路上的起起落落,也見證了無數研友們在實踐精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
 
  2017年以來,於大部份企業而言,宏觀環境正處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最為錯綜複雜且最為艱難的時期。2019年之前,面臨的是中美貿易磨擦不斷,全球經貿格局面臨巨變:世界紡織服裝、消費電子等產業鏈、供應鏈有明顯向東南亞、印度遷移的傾向;更多的發達國家在意識到產業空心化所帶來的危機後,紛紛制出台產業政策促使本國的製造業回流,這種變化都不可避免搶奪國內企業的市場資源。2019年底開始,新冠疫情突然席捲全球,讓整個世界都孤立起來,慢下來甚至停下來,這也使得眾多行業的市場需求降到了冰點。原本已習慣於連續多年業績增長的企業,一下子進入低增長、無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經營狀態中。面臨各種複雜多變的困境,相當一部份企業在尋求脫困的辦法時,難免把「精益」當成解決一時之飢的快餐來吃,這些做法或多或少可以獲得短暫的效果,但是這種浮沙積塔式的成果注定難以維持太久,且會伴隨各種難以預料的副作用。
 
  所以無論精益的思想理論有多麼廣泛的傳播,想讓精益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有長效作用,或是深入一步,讓精益成為企業運營管理的主體思路,甚至是融入管理者的思維邏輯中,成為管理的基本常識和企業文化,絕對不是朝夕可成的數日工夫。因為精益企業,無法靠口號、靠運動、也無法寄希望僅通過請顧問花錢買得來。它需求企業在系統思維之下,組織、流程、績效管理的整體保障之下,一招一式、真刀真槍、穩扎穩打之下,才可以日積一步中不斷構築企業發展的管理基石,實現企業經營體質的整體強化與優化。
 
  有幸拜讀石清城老師新著《精實改善108招》上、中兩冊,如今下冊也即將與讀者們見面,非常榮幸為之作推序文。我與石老師於2015年相識,其後老師曾多次以公益老師的身份為協會的公益活動往來奔波,不辭勞苦,是協會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石老師系出台灣豐田,是最正宗的TPS實戰派導師,其多次在協會活動中的精彩分享,令廣大會員受益良多。因此老師在精益自主研協會會員中擁有廣泛的知名度與美譽度,並於2019年精益自主研第三屆峰會上被授予「精益大師」尊號。老師的學問廣博且務實,其多部著作為兩岸精益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智慧啓迪。就像本文所言的那樣,對於立志永續經營的企業而言,需要在系統的框架下,扎實地做好精益的每一步實踐;對於立志以精益實踐報國的精益愛好者,更要扎實學好精益的每一招、每一式。今幸得石老師將畢生實戰得的、正宗的TPS武功秘籍付梓公開,相信大家都能從中覓得精益實戰的「天機」。
 
  讓我們學會精實改善108招,共創美好未來!
 
精益自主研協會 會長
蘇州精益自主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總經理
俞世洋
 
推薦序2
 
學習精實生產,必讀的一本好書
 
  人生的智慧來自於四個方向:1)讀萬卷書、2)行萬里路、3)閱人無數、4)高人指路。在讀萬卷書中,選擇一本好書,是很重要的,因為人的【生涯有限,學涯無限】。而一本好書,關鍵重點在於作者的學經歷及書籍的內容編輯。
 
  作者具有工程學士(機械)、工業工程及高階企業管理碩士的學歷。他出身汽車產業,曾在台灣豐田(國瑞汽車)公司,工作 20年,期間內擔任 TPS推進部 經理。也曾在富士康科技集團(鴻海集團)手機事業群 FIH內,工作 5年,主導及推動 FPS 舵主訓練營(Foxconn Production System)專案,引進豐田現場改善理念及技術,以【學中做、做中學】的方式,一方面改善生產製程,一方面培育人才,其成果得到公司及客戶高度的肯定,後續也擔任集團FIH IE技術發展委員會主委工作。至今他已累積有 30多年 TPS實戰工作經驗,同時也是多家企業廠商的輔導顧問。另連結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開辦及主持 TPS相關系列的活動講座。在職場的工作中,他是一個優秀的專業經理人;在講座的課堂中,他是一個優秀的講師(副教授);在工廠的現場改善中,他是一個優秀的顧問。
 
  今日,我很高興閱讀了!作者出版的第4本書【精實改善108招】,本書內容以豐田現場改善技術108招為藍本,結合工廠管理改善的工作經驗。本書分(上)、(中)、(下)共3冊,共有12章。本書具有5項編輯特點:
 
  1) 完整性:依精實生產的應用場景,區分12類主題(章),共有108項單元(節/招)。
  ① 上冊內主題:生產流程的改善、快速切換、少人化改善、標準作業。
  ② 中冊內主題:物流及搬運、看板生產方式、人的動作改善、持續改善。
  ③ 下冊內主題:自働化、質量保證、設備改善、精實改善技術實踐。
 
  2) 邏輯性:在各項單元內(節/招),都用【何謂…?】、【為何…?】、【如何…?】、【案例】,四層架構來編寫,有助於讀者學習理解。
 
  3) 思考性:在各項單元內(節/招),都會有【思考】的小議題提示,可讓讀者反思所學的內容。
 
  4) 表達性:在各項單元內(節/招),除了文字敘述說明外,再運用【圖表及照片】,來加強內容清楚表達。
 
  5) 延伸性:在每冊後,都有【參考文獻】,可提供讀者有延伸進修的閱讀訊息。
 
  有感於:企業要成功導入精實生產活動,是需要主管與員工一起共同參與的。在推動上首先要有工作共識 >>【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力】。才能在過程中,同心協力去解決問題,如期達成目標。藉著研讀本書後,企業將會全面性了解精實生產技術的應用。如此企業可以快速建立活動的共識,也可減少摸索學習的時間。故本書是學習精實生產,必讀的一本好書!
富士康科技集團供應鏈  資深副總
​温元慶
 
推薦序3
 
前進之路,精益相伴
 
  “星月玩具”從在廣東東莞開始建廠起步,距今已經有30年歷史。三十年的歲月,星月從廣東發跡,逐步擴展事業到湖南,到現今已經成為擁有多個生產基地,以及佔地80畝的“藍山國際玩具城”的大型企業,成為世界著名品牌玩具的OEM代工製造認證供應商。
 
  星月生產的小玩具,看起來只是家長視同“止哭工具”的小玩意,卻是兒童成長的恩物。製造玩具的物料種類多,生產製程上靠人手工操作的工位多,能運用自動化的工位少,國內、國際質量標準嚴格,在生產出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的玩具過程中,如何能管控好物料,人工,產出效率,既嚴控成本,又達到質量標准,這可是不容易的啊!產出一台玩具車的過程也是如同生產一台真車一樣,在生產上控制成本難度非常的大!
 
  所以企業的發展壯大,面臨人力,成本,品質等諸多挑戰,有幸在發展中,結識臺灣國瑞汽車TPS專家石老師,作為臺灣豐田的前TPS推進部負責人,石老師擁有豐田完整的理論知識以及豐富的實戰經驗。為了能夠學習到豐田先進的生產方法,星月玩具聘請石老師擔任星月工廠總經理,從此在工廠播種下“精益生產”的種子。
 
  在石老師的指導下,公司全面展開TPS的學習,使得全體的生產管理人員獲得了系統與全面的理論,並且展開了全方位的改善。豐田精益生產管理,不單是管理者手上的工具,更是統一員工在生產製程中從思維到行為一致的理念標準;運用石老師的《精實改善108招》內的種種招數,應用其中五個“why”,層別問題,找出真因,施以可行方案,時刻進行現場改善,全廠全面地減少八大浪費,隨時隨地考察糾正工位作業和動作,減省或調整人手,反復地持續不斷地去追求更好的改善,石老師的《精實改善108招》使得工廠在管理上獲得長足的發展,有力的支撐了企業的壯大!
 
  作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他富有利他精神,敬業樂群,一直致力於向業界推廣精益生產之道,是我們企業家學習的榜樣。最後,衷心企盼石老師的精益生產教育推廣全國開花結果!讀者們都可從書中得到很好的助益與啟發。
 
星月玩具(香港)有限公司
東莞星月實業有限公司
永州星月投資科技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鄭荔紅
 
自序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他活著就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他做到了,他改變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而小小的我也願在我的專業領域上,對海峽兩岸企業運用TPS提升企業製造與管理能力,略盡一分心力。
 
  在筆者過往輔導廠商的過程中,曾遇過不少選擇“不變應萬變” 的愚妄管理者,而有些確實有意推動改善的管理者,卻因為對TPS所知有限,而無法全面系統的推動改善,當然也無法有效地降低成本。有些管理者盲目追隨流行,下屬只好硬著頭皮為了改善而改善,結果往往顧此失彼,想要降低成本無異緣木求魚。
 
  前作《豐田式製造管理實踐之道》,主要針對在其他行業推展TPS的方法,提供我多年的工作經驗。接著《豐田式精益現場改善之術》是再三研究豐田公司的現場改善技術108招後,以之為藍本進行加工整理,補其不足而成的,注重講述具體的管理技術。而本書《精實改善108招》把改善技術每招如何做的具體展開作法,結合眾多案例及實務輔導經驗更加深刻的描述說明。
 
  本書的每一個概念循著“何謂……?”、“為何……?”、“如何……?”、“案例”的脈絡一一詳述,透過文字與圖表並呈的方式,全面系統地講述TPS管理技術,指出豐田式管理的終極方向——唯有建立強大有效的現場,製造業者才能永續經營、穩定獲利。
 
  實踐精實生產的這條道路,也許崎嶇險阻,但我們對精實理念及管理技術的信念,卻始終堅定不移,無論經營環境多麼艱困惡劣,吾輩仍將繼續前進。
 
石清城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我們這些在傳統產業中,面臨數位轉型壓力、但又必須維持穩定生產的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不犧牲產能的前提下,導入新的思維模式。這本書(下冊)的重點似乎更放在了如何深化和鞏固改善的成果,這一點非常符合我目前的需求。很多書籍都是講「如何開始」,但要如何確保改善後的效益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衰退,這才是考驗管理功力的真功夫。書裡提到的一些關於「持續審核機制」和「知識傳承系統」的建立,讓我深思良久。特別是它對「現場管理者的培養」提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強調管理者不應該只是問題的「解決者」,更要是問題的「發現者」和「教練」。這套觀念跟我們現在公司正在推動的「賦能」方向非常契合,但書中給的步驟和衡量標準,更加具體可行。它不只是告訴你「要賦能」,而是教你怎麼設計一套「保證賦能成功」的訓練架構,這份細膩度在市面上的管理書籍中是相當罕見的。

评分

我最近剛好在負責一個跨部門的流程優化專案,那個複雜程度簡直是像打一場游擊戰,各部門都有自己的地盤和SOP,想要整合起來簡直難如登天。本來還在煩惱要怎麼讓大家坐下來好好談,結果翻到《精實改善108招(下)》裡頭關於「價值流分析(VSM)」的章節,簡直是茅塞頓開。它不只是教你怎麼畫出未來的狀態圖,更細膩地描述了在台灣職場環境中,如何引導不同單位的夥伴,共同面對那些「看不見的溝通延遲」和「跨部門資訊斷層」這些非實體浪費。書中舉的幾個案例,雖然場景可能不是完全一樣,但那種「利益衝突下的協商技巧」和「如何用數據說服固執的資深員工」的方法,非常實用。我特別喜歡它用的一種「問題階層化」的分析法,把一個龐大、看似無解的優化目標,拆解成一系列可以被短期快速驗證的小專案,這讓團隊的士氣得以維持,也讓高層看到了持續進展。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一本「如何有效溝通和推動變革」的實戰手冊,遠超過它「精實改善」的表面標題。

评分

坦白講,我對工具書或管理書籍的容忍度其實不高,因為很多時候內容都太過理想化,缺乏真實世界的磨練痕跡。但這本《精實改善108招(下)》讀起來,真的能感受到作者是從一線搏殺出來的,字裡行間都帶著一種「實戰磨練出來的智慧」。特別是它在探討「全品質管理(TQM)」與精實方法結合的部分,讓我理解到,品質不是單獨一個部門的責任,而是整個價值創造鏈條上的內建屬性。書中分享的那些「跨領域的品質圈」的運作方式,非常適合台灣這樣中小型企業居多的生態,因為我們資源有限,必須把有限的人力發揮出最大的綜效。它沒有過度強調昂貴的自動化設備,而是著重於如何透過流程的優化和人員的協同作用,來達到近乎零缺陷的目標。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精實改善不一定是要砸大錢買新系統,而是要先學會用現有的資源,把人與流程的摩擦降到最低。總之,這是一本讓人讀完後,會馬上想穿上安全帽衝到現場去實踐的寶典。

评分

說真的,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想「108招?會不會又是那種拼湊起來、內容鬆散的工具書啊?」結果一翻開,那個細膩度完全超乎我的預期。它的章節編排很有邏輯性,不是一味地堆砌術語,而是像在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線,從問題的定義、到工具的選用,再到變革的推動與鞏固。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標準化」這一塊的探討。在我們台灣製造業,很多時候「標準」就是老闆或主管說了算,底下的人照做就好,但一旦主管不在,標準就自動「彈性化」了。這本書卻深入剖析了如何從基層員工的日常操作流程中,去共同建立那些「無法妥協」的標準,並且用一套有效的稽核循環來維持,這點對於長期維持改善成果至關重要。它強調的不是「寫出標準」,而是「讓標準成為習慣」,這種思維上的轉換,遠比學會一個新的看板(Kanban)系統來得有價值。整體閱讀下來,你會感覺到作者對於「人」在精實改善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度理解,這比單純追求數字上的KPI達成,要來得更有韌性。

评分

這本《精實改善108招(下)》的作者真的是把精實管理的精髓,用最接地氣的方式給我們呈現出來了!我光是看目錄就覺得很有感,畢竟在台灣的產業環境裡打滾久了,那些過去碰到的瓶頸跟痛點,書裡頭多少都有對應的招數。特別是它不只是空談理論,而是像一本武功秘笈一樣,把每一步驟拆解得清清楚楚,讓人覺得「原來可以這樣做!」我記得我之前在推動5S的時候,總是在人員抗拒和標準化執行上卡關,搞得大家灰頭土臉。但這本書提供的那些實務技巧,像是怎麼用視覺化管理工具來降低溝通成本,或者怎麼設計一個讓基層員工願意參與改善的激勵機制,這些都是教科書上看不到的真東西。它不只是教你工具,更教你怎麼在台灣特有的「人情味」和「慣性」中,把這些精實的觀念成功落地。讀完感覺自己像是被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顧問帶進了工廠現場,手把手教你怎麼把那些看不見的浪費挖出來。對於我們這些在中階管理職上,既要面對高層壓力,又要處理現場執行細節的戰士來說,這簡直是及時雨,讓人迫不及待想馬上回去實驗看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