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文教育常用含V語素複合詞句法語義研究:內外互動與類例配合

國際中文教育常用含V語素複合詞句法語義研究:內外互動與類例配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保平
图书标签:
  • 國際中文教育
  • 中文語法
  • 複合詞
  • V語素
  • 句法語義
  • 內外互動
  • 類例配合
  • 語言學
  • 教育語言學
  • 華語文教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國際中文教育常用含V語素複合詞句法語義研究——內外互動與類例配合》上篇以「標準」、「大綱」所收常用的含VP語素合成詞作為考察對象,描寫其內部結構語義關係,並以語料庫的豐富語料作為印證,揭示含VP語素合成詞其後的修飾詞語與合成詞內容的語素存在的制約聯繫。下篇借助結構主義等現代語言學理論,借助資訊理論中的「編碼」、「解碼」理論,探討含V語素複合詞在詞類標注與配例上的印證關係,提出《現代漢語詞典》作為學習詞典在詞的「用法」上例證的配置原則。
图书名称:中华经典诵读与现代素养培养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本,特别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深厚、对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产生深远影响的篇章,如何与当代社会对个体综合素养的要求有效结合。全书以“诵读”为核心实践途径,系统梳理了从先秦诸子到唐宋辞赋,再到明清白话小说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典籍,分析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及治理智慧。 第一部分:经典文本的选编与解读 本书首先对中华经典进行了一次精审的分类与选编。我们摒弃了传统文献选本中过于侧重篇幅和难度的标准,转而关注文本的“当代价值激活点”。 第一章 礼乐文明的基石:《论语》与《礼记》的现代诠释 本章聚焦于儒家经典对个人修身与社会和谐的论述。我们详细分析了《论语》中“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将其置于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职业道德和公民责任的语境下进行再阐释。例如,“克己复礼为仁”如何对应于现代管理学中的自我约束与规则意识;“温、良、恭、俭、让”如何构建高效、友善的团队文化。 《礼记》部分则侧重于社会规范的构建。我们不再简单罗列古代的繁文缛节,而是提炼出其中蕴含的“秩序感”和“尊重感”。通过对“礼”的仪式性与情感性进行辩证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恰当的仪式(如正式的会议、重要的纪念活动)来提升群体凝聚力和个体对规范的认同。 第二章 道德哲思的深度:《孟子》与《庄子》的对谈 本章采取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两种主要的哲学路径。孟子的“性善论”与“浩然之气”被视为培养个体内在驱动力和道德勇气的基础。我们分析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面对商业诱惑和权力压迫时的现实意义。 庄子的相对主义和逍遥精神则提供了应对现代社会“内卷化”和精神焦虑的出口。书中阐述了“齐物论”如何帮助个体跳出固化的认知框架,以及“无用之用”对于创新思维的启发。我们通过现代案例说明,对既定价值的适度“疏离”,是保持心灵自由的关键。 第三章 诗性中国的精神图腾:唐诗宋词的审美教育 本部分着重于语言艺术的熏陶。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文化最璀璨的语言结晶,是培养细腻情感和高远志向的重要载体。我们精选了与自然、家国、友谊、生命哲思相关的诗词段落。 在解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时,强调其对现代人“亲近自然”需求的心理补偿作用;在分析杜甫的沉郁顿挫时,探讨其深厚的“悲悯情怀”如何转化为社会责任感;而对苏轼的旷达与豪迈,则视为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典范。本书特别强调,诵读这些作品并非背诵,而是通过声音的韵律和意象的关联,实现情感的共鸣与心境的提升。 第二部分:诵读的实践、技术与素养转化 本书的第二部分转向实践层面,探讨如何将经典的内涵转化为现代人的核心素养。 第四章 诵读的语音学与修辞训练 此章详细论述了诵读作为一种语言训练手段的科学性。它不仅关乎发音的准确性(声母、韵母、声调的规范),更侧重于节奏、停顿、重音的把握,这直接关系到文本意义的精确传达和情感的有效渲染。书中引入了古代“朗诵法”的精髓,如“气口”的控制,并结合现代气息训练法,指导学习者如何发出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此外,对经典中的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分析,旨在训练学习者的逻辑建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第五章 经典与批判性思维的对接 我们认识到,盲目推崇经典是危险的。因此,本书着力培养学习者对经典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这包括: 1. 语境化理解: 明确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避免用现代价值去苛求古人,或将古人的智慧绝对化。 2. 多义性探索: 鼓励对同一典故或名句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例如对“道可道,非常道”的不同哲学流派的诠释。 3. 适用性检验: 探讨经典原则在现代治理、商业决策、个人选择中的局限与潜力。 通过这种对话式的学习,经典不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激发深度思考的催化剂。 第六章 综合素养的构建:从诵读到言行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将“读进去”的文化内涵“走出来”。我们将诵读训练与以下现代素养的培养紧密挂钩: 表达力与沟通力: 熟练的诵读能极大地增强个体的公共表达自信和清晰度,这是高效沟通的基础。 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 深入理解经典,是构建稳定、健康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内在力量。 情绪调节与心性陶冶: 经典文本中蕴含的处世哲学和审美体验,是现代人对抗浮躁、实现内心宁静的有效途径。书中提供了“每日静心诵读”的模块化建议。 结语 《中华经典诵读与现代素养培养》是一本面向当代教育者、终身学习者和文化传播者的实践指南。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有深度且富于操作性的方法论,旨在激活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使其成为塑造新时代个体全面发展的坚实精神底色。本书强调,真正的经典传承,在于理解、内化与创造性转化,而非简单的复述。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曹保平
 
  作者曹保平,男,江西都昌人,先後求學於九江學院、南昌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貴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兼職漢碩導師。2019─2020年間於韓國嶺南大學擔任交換教授,學術兼職:重慶市語言學會副會長、世界漢語教學會員。
    
  作者長期從事國際中文教育專業教學科研工作,先後教授「語言學概論」、 「《語法講義》研讀」、「現代語言學理論」、「國際漢語教學案例分析」等本科生、研究生課程,學術興趣為國際中文教育、漢語語言學等。

图书目录

前言   ii
 
上篇  複合詞研究的內部語義與外部功能互動 001
 
第一章  關於於複合詞內外互動研究 003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現狀和趨勢 003
二、複合詞內外互動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006
三、複合詞內外互動研究的方法 008
四、涉及的語言學理論 009
五、複合詞詞內論元結構的形態 016
 
第二章  含動語素屬性詞作定語狀語的句法語義制約 025
一、含動語素屬性詞作定語對修飾語的選擇 025
二、含動語素屬性詞修飾動詞作狀語的制約條件 032
三、複合屬性詞作修飾語的特點 035
四、屬性詞與「缺項說」 040
五、複合詞「自發」在句法結構中的內部語義考察 049
六、複合詞「主打」的句法功能及語義變化 055
七、漢語動詞原型結構與區別詞分析 062
 
第三章  複合動詞中的論元結構及其作定語的語義制約 071
一、複合動詞直接作定語的類別 071
二、複合動詞作定語與中心語的語義制約關係 077
三、複合動詞作定語的內部語義制約 085
小結 124
 
下篇  漢語學習詞典含動語素複合詞詞類標注與例證配合 125
 
第四章  關於詞類標注與例證配合的研究 127
一、詞類標注與例證配合的重要文獻 127
二、漢語詞類的描寫性與解釋性理論 136
 
第五章  複合動詞的詞性標注與例證配合 145
一、《現代漢語詞典》動詞條目及義項例證形式 145
二、動詞配例的類型及排列規律 149
三、動詞義項與例證的配合情況 155
四、配例不太能體現動詞的功能或特徵 166
 
第六章  含動語素屬性詞標注與例證的配合情況 169
一、關於屬性詞 169
二、《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屬性詞情況 176
三、複合式屬性詞組合形式 179
四、屬性詞義項和其他詞類義項共現 186
五、含動語素屬性詞標注與配例功能的照應 194
 
小結 197
參考文獻 199
附錄A  國際中文教育相關動詞類論文 212
附錄B  含動語素複合詞 266
後記 282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509171
  • 叢書系列:小學研究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第一版及其修訂版,在世界各地推廣使用,對國外大中小學的各類漢語教學工作起重要的指導作用。《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準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於2021年7月1日實施,對外國中文學習者的中文技能和水準等級作了新的表述,是學習、教學最新的規範性參考依據,也為研發HSK(漢語水準考試)3.0版提供了最直接的參照。兩本指導性的《大綱》、《標準》所列詞彙表,是教學、教材編寫、測試選用詞彙的重要參考標準。
 
  本書擬對兩種指導性《大綱》、《標準》詞彙表中含V語素的複合詞的句法語義功能作探討,對照《現代漢語詞典》所列詞目詞條的標注及例句進行分析,幫助教師及學習者比較深入地瞭解它們的用法,為中文教學提供參考。
 
  本書分上篇和下篇兩部分,共6章。上篇為〈複合詞研究的內部語義與外語功能互動〉,包括三個章節,下篇為〈漢語學習詞典複合詞詞類標注與例證配合研究〉,包括三個章節。
 
  第一章 關於複合詞的論元結構
  第二章 含動語素屬性詞作定語狀語的句法語義制約
  第三章 複合動詞中的論元結構及其直接作定語的語義制約
  第四章 關於詞類標準與例證配合的研究
  第五章 複合動詞詞性標準與例證配合情況
  第六章 含動語素複合詞與例證的配合情況
 
  本書得到了重慶市教委社科規劃項目「面向國際漢語教學的複合詞內部論元結構與外部句法語義功能互動研究」(21SKGH145)和四川外國語大學科研項目「漢語學習詞典中含VP語素合成詞內部句法語義結構及其對所飾詞語的制約」(sisu201704)、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重點學科的經費支持,特表感謝。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看到書名後,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大概不是我這種非科班出身的讀者會隨手拿起來看的類型。它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放在大學圖書館最深處、需要戴老花眼鏡才能看懂的專業著作。不過,如果能從書中找出一些關於「語素」和「句法」如何影響學習者理解的實用觀點,那或許會對提升我的中文口說和寫作有莫大的幫助。我猜測它在處理「內外互動」這個部分,或許會提供一些不同於傳統教學法的視角。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方式,我很好奇會不會像傳統學術著作一樣,充滿了大量的圖表和數據分析。對於我們這些想了解中文語法如何影響國際學生學習的讀者來說,最怕的就是理論講得太深奧,卻缺乏具體的教學案例來輔助理解。如果能像書名暗示的那樣,「類例配合」做得好,那它就能成為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實用性的好書。希望它不是那種只看不用的理論聖經。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相當硬核,光是「V語素複合詞句法語義研究」這幾個詞,就讓人聯想到需要具備紮實的語言學基礎才能好好閱讀。我猜測,書裡肯定會深入探討中文裡那些動詞開頭的複合詞(比如「研究」、「學習」這類詞彙)在不同句子結構下的意義變化,以及它們在跨文化教學中的應用。對於正在鑽研中文教學法的老師或研究生來說,這應該是一本必備的工具書。光是想像他們如何細緻地拆解這些詞彙的結構,就覺得很有深度。

评分

哎呀,最近想找本關於中文教學的書,看到書名《國際中文教育常用含V語素複合詞句法語義研究:內外互動與類例配合》,光是這個名字就覺得非常「學術」,一看就知道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對我這種普通愛好者來說,可能需要先做點功課才能消化。

评分

老實說,光看書名,我完全無法預測裡面的內容會不會讓我感到枯燥。不過,「國際中文教育」這個主題對我很有吸引力,因為我身邊有許多外國朋友正在學中文。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突破性的見解,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某些中文結構對非母語者來說特別難以掌握。如果它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複雜的語言現象,那這本書的價值可就非同小可了,絕對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中文推廣的朋友們參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