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

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心如
圖書標籤:
  • 內科護理
  • 護理學
  • 圖解
  • 教材
  • 醫學
  • 臨床護理
  • 護理實務
  • 第二版
  • 疾病照護
  • 照護技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內科護理學是大專院校護理科係的必修課程,是有關認識疾病及其預防和治療、護理病人、促進康復、增進健康的科學。內科護理學在臨床護理學的理論和實務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它是臨床各科護理學的基礎與關鍵。
 
  本書能夠使大專院校護理科係學生培養和提昇病情的觀察力,掌握並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執行整體性護理,以及對內科常見急重癥的配閤搶救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整閤理論與實務,解決臨床護理的問題,並讓學生確實掌握專技高考護理師考試的命題重點,也為其他的臨床護理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臨床醫學研究前沿:精準診斷與治療策略 本書聚焦於當前臨床醫學領域中發展最迅速、最具變革性的幾個分支,深入剖析最新的診斷技術、分子病理學理解以及個性化治療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它不僅是一部理論參考書,更是為資深醫護人員、研究學者以及高年級醫學生提供實用指導的工具書。 --- 第一部分:心血管係統疾病的分子基礎與介入治療 本章節徹底更新瞭對動脈粥樣硬化病理生理學的認識,重點闡述瞭脂蛋白(a) [Lp(a)]、微小RNA (miRNA) 在血管內皮功能失調中的關鍵作用。 1.1 冠狀動脈疾病 (CAD) 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詳細介紹瞭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 (hs-CRP) 之外的新興標誌物,如血清澱粉樣蛋白A (SAA) 和各種心肌源性細胞外囊泡 (EVs) 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瞭如何利用這些標誌物進行極早期風險分層,特別是在無癥狀高危人群中的篩查策略。 1.2 結構性心臟病的新進展: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TAVR) 的進化: 深入探討瞭新一代瓣膜材料的耐久性評估、支架內結構退化 (SVD) 的預防措施,以及針對閤併嚴重主動脈瓣反流 (AR) 患者的專門手術方案。同時,詳細分析瞭TAVR術後持續性二尖瓣反流 (MR) 的長期血流動力學影響與管理。 左心耳封堵術 (LAAC) 的適應癥擴展: 闡述瞭在非瓣膜性心房顫動 (NVAF) 患者中,LAAC相較於口服抗凝劑 (OAC) 的風險效益分析。重點討論瞭特定解剖結構(如大型或多葉型左心耳)的處理技巧,以及術後抗栓治療的規範化流程。 1.3 心力衰竭 (HF) 的精準藥理學: 全麵解析瞭四聯藥物療法(ARNI、SGLT2i、Beta-Blockers、MRA)在不同射血分數下的聯閤應用模式。特別關注瞭HFpEF(射血分數保留性心衰)的治療瓶頸突破,包括針對心肌纖維化和澱粉樣變性的新型靶嚮藥物(如小分子藥物和抗體療法)的臨床試驗數據解讀。 --- 第二部分:腫瘤學的免疫革命與細胞治療 本部分集中於腫瘤微環境 (TME) 的複雜性,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知識來優化當前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 (ICI) 療效,並探討下一代細胞治療技術的挑戰與機遇。 2.1 腫瘤免疫微環境分析 (TME): 詳細描述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s) 的極化(M1/M2)在預測ICI反應中的作用。探討瞭腫瘤細胞如何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重塑TME,以逃避免疫監視。介紹瞭基於空間轉錄組學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對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TILs) 分佈模式的精確繪製技術。 2.2 CAR-T/NK 細胞治療的優化與毒性管理: 實體瘤中的應用瓶頸: 深入分析瞭CAR-T細胞在實體瘤治療中麵臨的主要障礙,包括抗原異質性、免疫抑製性基質的穿透性問題。介紹瞭使用雙特異性或多靶點CAR結構來剋服腫瘤逃逸機製的策略。 異體細胞治療 (Allogeneic) 的發展: 探討瞭如何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Cas9)敲除TCR-α鏈和MHC-I分子,以提高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的安全性,並實現「現貨」(Off-the-shelf) 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2.3 抗體藥物複閤體 (ADCs) 的結構設計與遞送係統: 分析瞭新型連接子(Linker)技術的進展,特別是更穩定的可裂解/不可裂解連接子如何影響藥物釋放的特異性。討論瞭如何根據腫瘤細胞錶麵的抗原錶達密度來精確選擇閤適的抗體載藥比 (DAR),以最大化療效並最小化脫靶毒性。 --- 第三部分: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標誌物與早期乾預 本部分側重於阿茲海默病 (AD) 和帕金森病 (PD) 的最新病理學發現,並強調瞭在臨床癥狀齣現前進行精準診斷和預防性乾預的重要性。 3.1 阿茲海默病的液體生物標誌物 (Liquid Biopsies): 詳細比較瞭血漿中Aβ42/40比值、磷酸化Tau蛋白 (pTau)(如pTau181, pTau217)與傳統CSF檢測的診斷效能和可操作性。探討瞭血漿神經絲輕鏈 (NfL) 作為神經元損傷的廣譜標誌物在疾病進程監測中的應用潛力。 3.2 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癥狀與早期診斷: 深入剖析瞭嗅覺障礙、睡眠障礙(特別是REM睡眠行為障礙,RBD)與α-突觸核蛋白病理學之間的聯繫。介紹瞭利用皮膚活檢檢測周圍神經係統中的異常α-突觸核蛋白聚集體作為早期診斷工具的臨床驗證數據。 3.3 神經炎癥與小膠質細胞靶嚮治療: 闡述瞭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持續性神經炎癥的關鍵環節。討論瞭針對特定趨化因子受體(如CCR2/CCR5)或NLRP3炎癥小體的小分子抑製劑,以及它們在穩定神經元功能中的初步研究成果。 --- 第四部分: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診斷與新興病原體應對 本部分關注高傳染性病原體帶來的全球衛生挑戰,以及如何利用下一代測序技術實現快速準確的病原學診斷。 4.1 宏基因組測序 (mNGS) 在重癥感染中的應用: 詳細講解瞭mNGS在無法通過常規培養確診的發熱待查或閤併多重耐藥菌感染中的流程優化。涵蓋瞭樣本處理(血液、腦脊液、肺泡灌洗液)的標準化步驟、數據分析的生物資訊學管道(Pipeline)以及如何有效區分緻病菌與定植菌。 4.2 抗生素耐藥性 (AMR) 的機製與突破: 重點介紹瞭碳青黴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 (CRE) 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產生新機製(如新型碳青黴烯酶NMC-K、KPC-3)的分子生物學特徵。探討瞭溶菌酶、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作為替代或輔助抗生素策略的臨床轉化前景與監管挑戰。 4.3 新發傳染病的監測與應急響應: 基於近期人畜共患病爆發的經驗,分析瞭建立跨區域、多層次病原體預警係統的必要性。強調瞭對高緻病性病毒(如絲狀病毒科、冠狀病毒科)的結構生物學研究,為快速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提供結構基礎。 --- 本書特色: 聚焦前沿: 內容嚴格篩選,僅涵蓋近五年內在頂級期刊發錶並已展現臨床潛力的研究成果。 跨學科整閤: 深度融閤瞭分子生物學、生物資訊學與臨床實踐,為複雜疾病的綜閤管理提供多維視角。 圖錶詳盡: 輔以大量高解析度的機製圖、臨床決策樹及關鍵數據圖錶,輔助複雜概念的理解與記憶。 實用導嚮: 每一章節的結尾均附有「臨床轉譯總結」,直接指導如何將實驗室發現應用於床旁決策。 適用對象: 專科住院醫師、資深專科護理師、醫學碩博士研究生、臨床研究人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心如
 
  現職:
  高美醫專護理科主任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係博士班
 
方宜珊
 
  現職:
  安泰醫院督導
 
  經歷:
  安泰醫院護士長
  安泰醫院護理師
 
  學歷:
  美國National Louis University(Evanston,Illinois,1988-1990)護理教育碩士
 
黃國石
 
  現職:
  安泰醫院麻醉科主任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主任級醫師
  臺大醫院主治醫師
  臺大醫學院兼任講師
 
  學歷:
  臺灣大學醫學士

圖書目錄

第一篇概論
第 1章緒論
1-1內科護理學概述
 
第二篇內科護理學核心係統
第 2章呼吸係統
2-1呼吸係統
2-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3支氣管哮喘癥(一)
2-4支氣管哮喘癥(二)
2-5肺炎(一)
2-6肺炎(二)
2-7支氣管擴張癥
2-8肺癌
2-9呼吸衰竭(一)
2-10呼吸衰竭(二)
2-11呼吸衰竭(三)
2-12結核病(一)
2-13結核病(二)
2-14結核病(三)
第 3章循環係統
3-1循環係統(一)
3-2循環係統(二)
3-3循環係統(三)
3-4循環係統(四)
3-5心力衰竭癥(一)
3-6心力衰竭癥(二)
3-7心力衰竭癥(三)
3-8心力衰竭癥(四)
3-9心力衰竭癥(五)
3-10心力衰竭癥(六)
3-11心力衰竭癥(七)
3-12心律失常及護理(一)
3-13心律失常及護理(二)
3-14心律失常及護理(三)
3-15心律失常及護理(四)
3-16心律失常及護理(五)
3-17心律失常及護理(六)
3-18心律失常及護理(七)
3-19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一)
3-20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二)
3-21心臟瓣膜病( Valvular Heart Disease)(一)
3-22心臟瓣膜病( Valvular Heart Disease)(二)
3-23心臟瓣膜病( Valvular Heart Disease)(三)
3-24冠心病(一)
3-25冠心病(二)
3-26心肌梗塞(一)
3-27心肌梗塞(二)
3-28原發性高血壓(一)
3-29原發性高血壓(二)
3-30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一)
3-31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二)
3-32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三)
3-3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四)
第 4章消化係統
4-1消化係統(一)
4-2消化係統(二)
4-3消化係統(三)
4-4消化性潰瘍(一)
4-5消化性潰瘍(二)
4-6消化性潰瘍(三)
4-7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一)
4-8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二)
4-9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三)
4-10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四)
4-11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五)
4-12肝硬化(一)
4-13肝硬化(二)
4-14肝性腦病(一)
4-15肝性腦病(二)
4-16肝性腦病(三)
4-17原發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4-18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
4-19上消化道大量齣血(一)
4-20上消化道大量齣血(二)
第 5章泌尿係統
5-1泌尿係統的架構(一)
5-2泌尿係統的架構(二)
5-3常見癥狀身體徵象的護理:水腫(一)
5-4常見癥狀身體徵象的護理:水腫(二)
5-5腎小球疾病(一)
5-6腎小球疾病(二)
5-7腎小球疾病(三)
5-8尿道感染(一)
5-9尿道感染(二)
5-10尿道感染(三)
5-11尿道感染(四)
5-12腎病癥候群(一)
5-13腎病癥候群(二)
5-14慢性腎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一)
5-15慢性腎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二)
5-16慢性腎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三)
第 6章神經係統
6-1頭痛( Headache)(一)
6-2頭痛( Headache)(二)
6-3頭痛( Headache)(三)
6-4頭痛( Headache)(四)
6-5急性發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Aidp)
6-6腦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
6-7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6-8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一)
6-9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二)
6-10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三)
6-11腦齣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一)
6-12腦齣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二)
6-13腦齣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三)
6-14蛛網膜下腔齣血癥(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一)
6-15蛛網膜下腔齣血癥(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二)
6-16癲癇癥(Epilepsy)(一)
6-17癲癇癥(Epilepsy)(二)
6-18癲癇癥(Epilepsy)(三)
第 7章類風濕關節炎
7-1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一)
7-2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二)
7-3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三)
7-4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四)
7-5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五)
7-6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六)
第8章風濕性疾病
8-1係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一)
8-2係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二)
8-3係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三)
8-4係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四)
第9章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
9-1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病人護理(一)
9-2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病人護理(二)
9-3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病人護理(三)
9-4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病人護理(四)
第 10章糖尿病
10-1糖尿病的定義
10-2糖尿病急性併發
10-3糖尿病慢性併發癥(一)
10-4糖尿病慢性併發癥(二)
10-5糖尿病慢性併發癥(三)
10-6糖尿病慢性併發癥(四)
10-7糖尿病慢性併發癥(五)
10-8糖尿病慢性併發癥(六)
第 11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11-1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一)
11-2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二)
11-3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三)
11-4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四)
第 12章肥胖癥
12-1肥胖癥(一)
12-2肥胖癥(二)
12-3肥胖癥(三)
第 13章骨質疏鬆癥
13-1骨質疏鬆癥(一)
13-2骨質疏鬆癥(二)
第三篇傳染病病人的護理
第14章傳染病
14-1傳染病(一)
14-2傳染病(二)
14-3傳染病(三)
14-4傳染病(四)
14-5傳染病病人的護理
14-6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一)
14-7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二)
14-8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三)
14-9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四)
14-10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五)
14-11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六)
第 15章愛滋病
15-1愛滋病之病毒感染(一)
15-2愛滋病之病毒感染(二)
15-3愛滋病之病毒感染(三)
第 16章流行性 B型腦炎
16-1流行性 B型腦炎(一)
16-2流行性 B型腦炎(二)
16-3流行性 B型腦炎(三)
第 17章狂犬病
17-1狂犬病(一)
17-2狂犬病(二)
17-3狂犬病(三)
第 18章腎綜閤癥齣血
18-1腎癥候群齣血熱(一)
18-2腎癥候群齣血熱(二)
18-3腎癥候群綜閤癥齣血熱(三)
第 19章細菌感染:傷寒
19-1傷寒(Typhoid Fever)(一)
19-2傷寒(Typhoid Fever)(二)
19-3傷寒(Typhoid Fever)(三)
19-4傷寒(Typhoid Fever)(四)
19-5傷寒(Typhoid Fever)(五)
第20章細菌感染:細菌性痢疾
20-1細菌性痢疾(一)
20-2細菌性痢疾(二)
20-3細菌性痢疾(三)
20-4細菌性痢疾(四)
第21章細菌感染:霍亂
21-1霍亂(一)
21-2霍亂(二)
21-3霍亂(三)
21-4霍亂(四)
21-5霍亂(五)
第 22章細菌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22-1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
22-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二)
2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三)
22-4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
第 23章原蟲感染:瘧疾
23-1瘧疾(一)
23-2瘧疾(二)
第 24章蠕蟲感染:日本血吸蟲病
24-1日本血吸蟲病(一)
24-2日本血吸蟲病(二)
24-3日本血吸蟲病(三)
第 25章鉤端螺鏇體病
25-1鉤端螺鏇體病(一)
25-2鉤端螺鏇體病(二)
25-3鉤端螺鏇體病(三)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431607
  • 叢書係列:圖解係列
  • 規格:平裝 / 432頁 / 19 x 23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護理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能適應現代醫療衛生事業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纔。學生的職業生捱規劃相當明確,技術應用能力較強應是職業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和優勢。因此,實務教學是護理職業教育中培養學生整閤能力的重要教學關鍵。
  
  本書的編寫以職業技能訓練為目標,為創新教育和能力培養導嚮,整體性地呈現齣病患導嚮的護理理念,有效地融入瞭人文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理念,突顯齣瞭護理流程思考方式的基本架構和基礎實務能力的培養。
 
  本書突破瞭以往教材或者專著中插圖多為人工繪製的線條圖的缺點,以護理學專業基礎及專科護理的需求導嚮,精選瞭圖文配閤的精緻照片。
  
  本書內容涵蓋瞭內科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術和專科護理學操作技術,內科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術涵蓋瞭常用的操作技術,專科護理操作技術涵蓋瞭內科護理學常用的專業操作技術,對於每項操作中的關鍵步驟、重點和疑難步驟均以翔實的圖片加以詳細地說明,使本書深具立體感、真實感和清晰性,而使讀者便於深刻第瞭解和有效地掌握。
 
  在每項操作中的“技術基礎和說明”,從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等全方位角度對操作做係統性的解讀,使學生能夠確實做到“知其所以然”(Know why) 與知其然(Know how & Know what)。
 
  本書圖片精美,圖錶清晰,解說明確,切閤臨床護理的實際需求,能給護理專業人員相當程度的啟發和協助,既適用於護理學專業教學、實習及技術人員的訓練,也適用於護理學護理學專業評量和相關護理人員資格認證考試之用。
 
  隨著內科護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與發展,今天的結論是可能會在將來被某一新的研究結論所推翻,加之內科護理學所涉及專業領域相當廣泛,鑒於編寫時間相當匆促,疏漏在所難免,尚望敬愛的讀者諸君與海內外先進不吝指正。

用戶評價

评分

老實說,學護理,尤其內科護理,最怕的就是知識與技能的「斷層」。書本上教的標準處置,到瞭病房現場可能因為儀器型號不同、病患個別差異過大,導緻執行起來卡卡的。我希望這套圖解書籍,在處理那些較為複雜的技術環節時,不隻是放一張靜態的流程圖,如果能更進一步,像是加入一些「常見錯誤提醒」或是「這樣做會更好」的臨床小撇步,那就真的能體現齣「圖解」的精髓瞭。比如說,在做中心靜脈導管的護理時,除瞭標準步驟外,能不能特別標註齣哪些是「絕對不能省略」的無菌操作環節,並且配上圖示說明「錯誤的姿勢或手法會帶來什麼樣的風險」?這類型的設計,比起單純的理論說明,更能深入人心,因為它直接連結到瞭病患安全這個最核心的價值。如果這本書能做到「圖文並茂地預防錯誤」,那它就絕對是值得投資的好書。

评分

我個人對於教材的設計哲學,非常看重「實用性」與「可攜帶性」之間的平衡。內科護理的範圍廣泛,從心臟、呼吸、消化到內分泌、血液腫瘤,每一科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如果《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能在確保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把每一章節的篇幅控製得宜,讓它不會厚重到讓人望而生畏,那會是極大的加分項。我常常發現有些參考書為瞭追求內容包羅萬象,結果把書印得像磚頭一樣,帶去醫院實習或值班時,根本沒辦法隨身攜帶,最後還是得依賴手機裡那些零散的 App 查詢。我期望這第二版能針對最新的治療指引和用藥原則進行全麵性的更新,特別是針對颱灣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病管理,比如糖尿病的足部照護、高血壓的整閤性治療,如果能有專門的「護理師執行重點清單」或是「衛教錦囊」,讓讀者可以很快地圈選重點並實際應用,那就超值瞭。

评分

這本《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我還沒機會翻到,但光是聽身邊護理科的朋友們在討論,就覺得這套書簡直是教科書界的救星。現在的醫學發展太快瞭,很多觀念和技術都跟著在跑,傳統的教科書有時候會顯得有點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尤其是在臨床實務上,光是用文字敘述,對我們這些需要大量視覺輔助的學習者來說,實在是有點吃力。我聽說這一版的圖解做得非常用心,不隻是把複雜的病理機轉用流程圖呈現齣來,連像是執行一個侵入性操作的步驟,甚至是病患衛教的重點,都能透過清晰的圖示來輔助理解,這對我們在準備國考,或是剛踏入病房時,那種麵對一大堆新名詞、新設備的無助感,肯定能大大降低學習麯線。我現在手上那本舊版的書,翻起來總覺得眼睛很花,圖文總得分開來看,效率差太多瞭。希望這本新版真的能讓內科的學習變得更直覺、更有效率,畢竟護理工作本身就充滿瞭急迫性,學習效率高,纔能更早地把知識轉化成照護病人的能力。

评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完美銜接課堂理論與臨床實務的內科護理聖經,畢竟,我們所學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記憶,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建立。我猜測《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在結構上,可能已經優化瞭對「疾病的整體照護概念」的鋪陳。例如,當介紹完急性腎衰竭的病生理學後,緊接著是否能無縫接軌到「初期、中期、後期」的護理重點轉變?或者在麵對多重共病患者時,如何進行優先順序的判斷與資源分配的協調?我特別關注的是,它在處理「跨領域」知識整閤方麵的錶現。護理師的工作往往是連結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各方專業的橋樑,如果書中能有專門的章節或圖錶來展示「護理師在團隊照護中的溝通與協調重點」,並配上實用的溝通腳本範例,那對於提升我們在臨床上的專業協作能力,將有不可估量的幫助。一本好的教科書,不該隻是單嚮傳輸資訊,而應該是引導學習者建構一個完整的、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思維框架。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醫學護理書籍,如果沒有點「梗」或「亮點」,很難在眾多參考書中脫穎而齣。我之前有幸在圖書館翻閱過一些關於內科專科護理的參考書,內容是紮實啦,但總覺得那種文字的堆砌感太重,讀起來就像在啃乾巴巴的學術論文,很容易讀著讀著就跑神瞭。我比較期待的是,這《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在編排上,能不能更強調臨床情境的連結性?譬如說,針對某一類高風險的疾病,它是不是能把「評估的關鍵點」、「可能會齣現的併發癥預警指標」,以及「護理師當下的應對措施」用一個類似決策樹的形式呈現齣來?這樣在臨床上遇到狀況時,我們纔能迅速在大腦中調齣對應的 SOP,而不是慌亂地在腦海裡翻找那些厚重的書本內容。而且,如果能針對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比如新手護理師、專科護理師)設計不同的重點提示或深入探討區塊,那就更棒瞭,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閤自己的學習深度,而不是一本書要應付所有場景,內容反而變得太過龐雜而失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