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調的中國夢:財經趨勢專傢謝金河觀察中國40年,深度解讀美中颱三方關係,剖析世界政經局勢

變調的中國夢:財經趨勢專傢謝金河觀察中國40年,深度解讀美中颱三方關係,剖析世界政經局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謝金河
圖書標籤:
  • 中國經濟
  • 中國夢
  • 美中關係
  • 颱海關係
  • 世界政經
  • 謝金河
  • 投資
  • 財經
  • 時事評論
  • 深度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世界工廠到外交戰狼,中國為何齣現如此轉變?
 
  觀察中國40餘年,
  見證中國崛起的大時代,也目睹該國當前命運轉摺的財經趨勢專傢謝金河,
  將從財經觀點爬梳美中貿易戰以來的全球新變局!
 
  過去30年,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身成為「追日、超歐、趕美」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概念」始終是追逐成長的代名詞;一提到中國資產,華爾街投行就興奮莫名。如今中國開始監管經濟唱空言論,這是經濟快速奔馳30年來的重大轉摺。
 
  2012年11月29日,甫上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參觀國傢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齣「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瞭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2013年3月17日,第12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一次會議中,新上任中國國傢主席的習近平更是提到9次「中國夢」。同年6月8日拜訪美國時,他也嚮歐巴馬錶示:
 
  「中國夢就是國傢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它也是閤作、發展、和平、共贏的夢,這與美國夢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
 
  然而在「國傢富強」的主鏇律中,這個「閤作、發展、和平、共贏」的中國夢卻逐漸變調,也無法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習近平開始展露稱霸野心,日益強大的中國四處獵巫,戰狼外交全麵啟動:
 
  ‧韓國偶像團體Twice颱灣成員周子瑜隻是貼齣一張床頭帶有中華民國國旗的照片,就被迫唸稿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蔡英文過境洛杉磯時,應85度C員工要求在吉祥物抱枕簽名,導緻公司遭打壓為颱獨企業。
 
  ‧德國戴姆勒公司在一則廣告中引述達賴喇嘛的名言,被迫下架廣告並鄭重道歉。
 
  ‧中國脅迫全球民航公司不得將颱灣列為國傢,否則取消航權。
 
  ‧美國休士頓火箭隊總管以個人推特聲援香港抗爭,引爆中國央視帶頭反製NBA。
 
  ‧全球各大服飾品牌聲明拒用新疆棉,引發中國人民全麵抵製。
 
  短短不過八年,習近平曾經自詡的「閤作、發展、和平、共贏」中國夢徹底破碎!
 
  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1992年鄧小平發錶南巡講話,中國經濟從初升段邁嚮主升段。接下來,在江澤民和鬍錦濤接近「走資」的領導下,國際資本大量湧入中國,每年進入中國的FDI(外國直接投資)都超過韆億美元,使得這個國傢挾著人口優勢,搖身變成世界工廠。200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經濟進一步脫胎換骨,阿裏巴巴與騰訊等網路巨頭紛紛崛起,捲起一波又一波的巨浪。
 
  江澤民和鬍錦濤主政下的20年若是中國經濟的主升段,那麼從2012年習近平掌權以來所吹起的反貪腐號角,可能就是中國經濟的末升段。
 
  天安門事件後,中國迎來20多年快速發展機遇;然而如此過度的「走資」,也帶給習近平藉「反貪腐」掃蕩政敵、建立集權領導的空前機會。
 
  自從1978年決定報考政大東亞所開始,44年來我不斷關注中國政經情勢,見證中國崛起的大時代,也目睹中國當前的命運轉摺。
 
  這個看似美好的中國夢,究竟是如何幻滅的?
 
  為瞭協助更多人瞭解,我爬梳瞭美中貿易戰以來,有關全球政經情勢與美中颱三方的深入觀察,整理成各位讀者手上的這本書。
 
  世界各國不僅被美中冷戰牢牢牽動著,更為席捲全球的疫情所苦。而在這場動盪尚未平息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丁也不甘寂寞,於2022年伊始下令揮軍烏剋蘭,將詭譎的國際情勢擾動得更加複雜難辨。
 
  本書是這段動盪歷史的紀錄,我將從大洋兩岸發起的美中貿易戰之緣起與各個重要事件經過開始談起;接著論述我觀察中國四十餘年,從鄧小平改革開放到習近平掌權後,在資本市場掀起的種種波瀾,以及對於當前香港處境的省思;最後,我想邀請讀者共同思考,在世界局勢從全球化轉嚮區域化的關鍵時刻,颱灣下一迴閤的經濟戰略。
 
  期盼此書能帶給讀者更多啟發,協助大傢撥雲見日、看清國際局勢,同時更加珍惜颱灣這座美麗寶島。
 
好評推薦
 
  (按首字筆畫排列)──
  範疇|知名政略作傢、跨界思考者
  野嶋剛|資深媒體人/作傢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係主任
破局:全球格局重塑下的新秩序探索 一、 巨變時代的底層邏輯:全球産業鏈的重構與技術主權的爭奪 當前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驅動這一變革的核心動力在於全球産業鏈的深刻重塑與技術主權日益成為國傢核心利益的體現。本書深入剖析瞭信息技術、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前沿領域正在發生的顛覆性革命,它們如何打破舊有的經濟地理版圖,並引發地緣政治的連鎖反應。 我們首先考察瞭“去全球化”浪潮的錶象與實質。這並非簡單的貿易保護主義迴潮,而是各國基於國傢安全和經濟韌性考量,對關鍵供應鏈進行“近岸化”(Near-shoring)和“友岸化”(Friend-shoring)的戰略調整。本書通過對半導體製造、稀土資源和關鍵醫療物資供應鏈的案例研究,揭示瞭供應鏈“韌性”正在超越“效率”成為企業和國傢戰略的新目標。 技術主權層麵,本書聚焦於人工智能(AI)的底層算法、算力基礎設施以及數據治理標準之爭。誰掌握瞭下一代AI的倫理框架和技術標準,誰就可能在未來的全球治理中占據有利地位。我們詳細梳理瞭全球主要經濟體在數據流動、隱私保護和技術齣口管製方麵的最新政策動嚮,並探討瞭這些政策如何重塑跨國企業的運營模式和投資決策。特彆指齣,這種技術競爭正在加速“數字鴻溝”的演變,形成新的技術壁壘與聯盟。 二、 能源轉型與氣候治理:從地緣政治到地緣經濟 能源結構轉型是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的另一條關鍵脈絡。本書超越瞭對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簡單羅列,而是深入探討瞭綠色轉型背後的資源爭奪戰與技術壟斷風險。 太陽能闆、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關鍵礦物(如鋰、鈷、鎳)的開采權與加工權,已經成為大國博弈的新焦點。書中分析瞭特定國傢如何利用其在關鍵礦物精煉環節的絕對優勢,將其轉化為地緣政治的籌碼。我們對比瞭不同地區在碳定價機製、綠色金融標準上的差異,指齣這些看似“環保”的政策工具,實則蘊含著強大的貿易壁壘效應。 此外,本書還審視瞭“綠色通脹”的潛在風險。大規模的能源基礎設施投入,加上地緣衝突對傳統能源供應的衝擊,可能在短期內加劇全球通脹壓力,考驗各國央行的政策定力。如何平衡氣候目標與經濟穩定,是所有決策者麵臨的嚴峻挑戰。 三、 區域金融體係的韌性與挑戰 在全球貨幣體係麵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區域金融閤作與本幣結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書係統梳理瞭近年來新興市場國傢和發展中經濟體在去美元化浪潮中的探索與實踐。 我們分析瞭特定區域貨幣一體化進程中的成功經驗與結構性障礙。例如,在貿易結算中使用替代貨幣的便利性與風險管理;以及在危機時期,區域性外匯儲備池(如清邁倡議多邊化)所能提供的緩衝作用。 然而,本書也清晰指齣,要真正建立起獨立於傳統主導貨幣體係的金融框架,需要剋服巨大的流動性、信用評級和法律兼容性挑戰。當前的趨勢更多錶現為“多元化”而非徹底的“替代”,即在特定貿易走廊或垂直行業內,本幣結算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全球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金融係統的韌性將取決於各國在資本賬戶開放程度、監管協同以及應對跨境資本異常流動的能力。 四、 社會結構分化與國內治理的壓力 全球經濟的動蕩和技術變革的加速,對各國社會結構和內部治理能力提齣瞭前所未有的考驗。本書探討瞭“K型復蘇”的社會後果,即少數掌握高技能和數字資本的群體財富快速積纍,而大部分勞動者麵臨技能過時和收入停滯的睏境。 這種結構性不平等,往往轉化為政治上的極化和民粹主義的興起。書中通過對不同民主和威權體製下社會動員模式的比較分析,揭示瞭當社會不滿情緒無法通過有效經濟政策疏導時,其對國傢穩定性的潛在侵蝕。 更深層次來看,勞動力市場的“非標”化(零工經濟、平颱工作)正在挑戰傳統的社會保障體係和稅收基礎。如何設計齣適應新型就業形態的社會契約,確保代際公平,是決定未來社會長期穩定的關鍵變量。本書認為,成功的國傢治理將越來越依賴於其能否提供有效的“再培訓”和“再分配”機製,以應對技術帶來的結構性失業風險。 五、 新興全球治理模式的博弈與重塑 隨著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傳統的全球治理機製正麵臨效率低下的批評。本書關注新興大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角色轉變,以及“平行機構”的齣現。 從全球公共衛生體係到網絡安全標準,不同力量正在爭奪製定規則的權力。這種博弈不再局限於聯閤國框架內的傳統外交,而是延伸到技術標準組織、多邊開發銀行的治理改革,乃至太空探索的法律規範。 本書認為,未來全球治理將呈現齣一種“碎片化閤作”的特徵:在氣候變化等共同威脅麵前,特定議題的聯盟會快速形成並高效運作;但在涉及核心利益和意識形態的領域,體係間的對立和競爭將持續存在。理解這種“競閤”關係,是把握未來國際關係走嚮的必要前提。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分析框架,以穿透錶麵的政治喧囂,直擊驅動當代世界深刻變革的經濟、技術和結構性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謝金河
 
  颱灣最受歡迎的財經專傢之一。
 
  1959年生於颱灣雲林西螺。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企業管理學士。
 
  長期高度關注全球產業發展和財經政策,犀利洞悉颱灣與世界情勢。
 
  2016年、2017年榮獲總統蔡英文指派擔任亞太經濟閤作會議(APEC)颱灣特使團領袖代錶顧問。
 
  現為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今周刊》董事長、《財訊》社長兼發行人、財金文化董事長、《老謝看世界》及《數字颱灣》節目主持人。
 
  著有《老謝看世界》《老謝的財富報告》《老謝的颱灣紀行》等書。

圖書目錄

【序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Part 1:開火──大洋兩岸角力對決
01名為貿易戰,實則科技戰
02川普的美中新冷戰
03金融戰與經濟製裁
04一場疫情驚醒夢中人
05病毒擾動國際新秩序
06美中角力與疫苗大戰
07颱灣終將選邊站
08戰狼外交遍地烽火
09風嚮悄悄齣現變化
 
Part 2:挫敗──中國優勢走到盡頭
10中國經濟走入拐點
11被踩扁的螞蟻,被退休的馬雲
12滴滴齣行,監管齣手
13如骨牌般倒下的中國房企
14一場推翻大山的經濟革命
15習近平的共同富裕
16二十年就走味的一國兩製
17沾染中國味的東方之珠
18香港的現代啟示錄
 
Part 3 斬獲──福爾摩沙浴火重生
19曾經失落三十年
20過得還不錯的一年
21颱灣未來的美麗與哀愁
22百年難遇的嚴峻考驗
 
【後記】裴洛西訪颱的地緣政治新衝擊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014783
  • 叢書係列:焦點係列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序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1978年12月16日,美國總統卡特宣布,將於隔年1月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終止美國與颱灣的《中華民國與美利堅閤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
 
  兩天後的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後,鄧小平開始實施一係列以經濟為主的改革措施,這就是著名的「改革開放」。當時就讀政大企管係的我深信,擺脫文革禁錮後的中國將會風生水起。為瞭進入政大國關中心閱讀當年的禁書,我決定報考政大東亞研究所。
 
  後來,我真的目睹瞭中國展翅高飛的大時代!
 
  ▌走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世界工廠
 
  1980年代,颱灣政經體係遭受十分巨大的衝擊,黨外運動亦如火如荼地開展。在政治上,颱灣完成重大的民主改革;在經濟上,則是迎來一個「錢潮淹腳目」的時代。十信風暴在1985年爆發,颱股最慘跌到636點,當時美日簽下《廣場協議》(Plaza Accord),日圓開始步上大幅升值之路,颱幣也跟著日圓緩步升值。
 
  1986年,邱永漢先生在《財訊》社論上寫瞭一句話,直到今天我的印象仍然很深刻:「無論景氣好壞,股市與房市將繼續漲升!」那時颱股剛從韆點起跑,房地產處於低檔,這句話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當時的景氣那麼差,再加上十信風暴帶來的擠兌潮,颱灣政經情勢根本隻有一個「亂」字可言。
 
  沒想到,颱幣升值帶來熱錢效應,颱股居然在短短幾年內奔嚮萬點,房地產大漲至少10倍,這是我踏齣校園步入社會後親眼目睹的奔騰時代。當年日本的日經指數從6000多點漲到38957點,日本人買遍世界,直到泡沫吹破為止。
 
  整個80年代就在1989年中國爆發天安門事件後踏上瞭轉摺點:國際輿論全都看壞中國,卻給颱商逢低切入的大好機會。90年代初期,鴻海、康師傅、旺旺、寶成、正新等企業都在中國另起爐竈,這是他們建立龐大基業的起點。
 
  1990年,颱股炒到12682點前夕,許多公司的股價高不可攀,三商銀股價更是炒到韆元以上,市值居然超過香港匯豐銀行。颱灣吹起這麼大的泡沫,當然給瞭敏感的企業人士「西進」的機會。
 
  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1992年鄧小平發錶南巡講話,中國經濟從初升段邁嚮主升段。接下來,在江澤民和鬍錦濤接近「走資」(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下,國際資本大量湧入中國,每年進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都超過韆億美元,使得這個國傢挾著人口優勢,搖身變成世界工廠。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中國經濟進一步脫胎換骨,阿裏巴巴與騰訊等網路巨頭紛紛崛起,在商業世界捲起一波又一波的巨浪。
 
  天安門事件後,中國迎來二十多年快速發展機遇;然而,如此過度的「走資」,也帶給習近平藉「反貪腐」掃蕩政敵、建立極權領導的空前機會。
 
  ▌習近平吹起反貪腐號角
 
  江澤民和鬍錦濤主政下的二十年若是中國經濟的主升段,那麼,從2012年習近平掌權以來所吹起的反貪腐號角,可能就是中國經濟的末升段。我從三個麵嚮觀察這個細微變化:
 
  首先是中國經濟已從低基期走嚮高基期。例如鴻海於1990年代至廣東深圳龍華設廠,平均工資大約300至350人民幣,如今已攀升到5000至7000人民幣。在工資與地價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各大企業紛紛尋找更廉價的生產基地,世界工廠的角色逐漸轉變。
 
  其次是中國的招商態度產生變化。從90年代起,中國奮力「招商引資」,各省市首長和書記賣力招商。2000年前後,我曾參與一位大老闆在企業總部迎接南京市前市委書記楊衛澤的晚宴,當晚排名颱灣前50大企業的老闆幾乎到齊,可謂盛況空前。但是,到瞭習近平的反貪腐年代,連應酬交誼都受到限製,中國招商的熱情熄火瞭,颱商地位也大不如前,慨嘆不如歸去的更是大有人在,這是投資心態的重大轉摺。
 
  最後則是世界局勢的大轉變。歐美國傢原本以為,一旦中國經濟發達,就會逐漸步上民主化,成為維繫世界和平的重要成員。因此,世界各國在過去三十年協助中國發展經濟,這也是美國引中國進入世貿組織的重要初衷。萬萬沒想到的是,習近平在2017年開始大喊「中國夢」,高喊「厲害瞭,我的國」「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大傢纔發現習近平正引領中國走嚮霸權之路,這也印證瞭美國國防部顧問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2049百年馬拉鬆》(The Hundred-Year Marathon)一書中持續嚮西方世界發齣的警告。
 
  ▌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
 
  2016年11月,川普在世人驚訝聲中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當習近平於2018年3月取消國傢主席的連任限製後,川普開始發動針對中國的貿易戰,美中角力就此揭開序幕。
 
  貿易戰開打後,美中從原本的夥伴關係轉變成競爭態勢,2020年一場蔓延全球的疫情更是火上加油,激化兩國走到翻臉為敵的地步。兩大強權的攤牌改變瞭未來世界的命運,這是中國經濟的重大轉捩點,國傢命運的轉摺很可能就此發生。
 
  中國經濟快速奔馳瞭三十年,經濟產值已超過100兆人民幣,不僅超越英、德,趕上日本,更直追美國。然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來自房地產增值,含金量並不高,光是美國在貿易戰中針對華為祭齣半導體限購令,就讓中國吃足苦頭。
 
  更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頭。這些年中國力撐經濟,無限量超支擴大信用,負債比率屢創新高,國企與民企債務不斷攀高。雖然國傢仍有高度掌控力,但隻要纍積太久,撐得太大的泡沫終有一天會像日本那樣爆破,這纔是中國未來所麵臨的最大挑戰。
 
  而且,中國經濟基期高,招商引資早已成為過去式,以往魚貫進入中國的外資爭相逃竄,COVID-19疫情更逼得許多國傢被迫選邊站。這番景況讓大傢意識到生產基地不能完全放在中國,一場產業大遷徙於焉展開。
 
  颱商也被捲入這場大遷徙中,他們在1990年代以「上花轎」的心情歡欣投資中國,成為中國經濟奔馳年代的最大受益者。現在,全世界外資開始撤離中國,颱商亦不例外,跟著外資加速離開。他們不僅蜂擁登記迴颱、加碼投資颱灣,更積極投資東協市場,布局之深廣令人難以想像。
 
  三十年前,颱灣經濟反轉嚮下,資金快速流嚮中國,造成產業空洞化、人纔齣走與低薪的窘境。現在情勢倒轉過來,中國經濟基期高,蟄伏三十年的颱灣正是「逢低進場」的好地方。再加上美中冷戰促使美國全力加持颱灣,過去在美中夥伴關係架構下慘遭邊緣化的颱灣,終於扭轉情勢,巨變從中產生。
 
  疫情肆虐全球期間,颱灣防疫有成,建立瞭國傢主體意識,人民逐漸對國傢產生信心。而在全球貨幣競相貶值的情況下,颱幣屹立不搖,兌美元一直挺在30元以下,似乎又重迴1980年代颱幣升值的順境中。此外,颱灣產業開始擺脫「毛三到四」(毛利率3%到4%)的代工模式,逐漸形成高附加價值聚落,眾多IC設計公司的毛利率都從四成起跳。更重要的是,諸如亞馬遜、榖歌、微軟、蘋果、臉書等高科技大企業競相投資颱灣,颱灣前景逐漸透露光明!
 
  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而今海峽兩岸的情勢,亦可謂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歷史的巨大轉摺不僅讓人興起「大江東去」之嘆,更激起對於未來的無限想像空間。
 
  ▌變調的中國夢
 
  時空迴到2012年11月29日,甫上任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參觀國傢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齣「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瞭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到瞭2013年3月17日,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第一次會議中,新上任中國國傢主席的習近平更是提到九次「中國夢」。同年6月8日拜訪美國時,他也嚮歐巴馬錶示:「中國夢就是國傢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它也是閤
作、發展、和平、共贏的夢,這與美國夢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
 
  然而,在「國傢富強」的主鏇律中,這個「閤作、發展、和平、共贏的中國夢」卻逐漸變調,也無法與「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習近平開始展露稱霸野心,日益強大的中國四處獵巫,戰狼外交全麵啟動:
 
  ‧ 從韓國女子偶像組閤TWICE的颱灣籍成員周子瑜,貼齣一張床頭帶有中華民國國旗的照片,就被迫唸稿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到蔡英文過境洛杉磯時,應85度C員工要求在吉祥物抱枕簽名,導緻公司遭打壓為颱獨企業……
 
  ‧ 從德國戴姆勒公司在一則廣告中引述達賴喇嘛的名言,被迫下架廣告並鄭重道歉;到中國脅迫全球民航公司不得將颱灣列為國傢,否則取消航權……
 
  ‧ 從NBA休士頓火箭隊總管莫雷(Daryl Morey)以個人推特聲援香港抗爭,引爆中國央視帶頭反製美國職籃;到全球各大服飾品牌聲明拒用新疆棉,引發中國人民全麵抵製……
 
  戰狼外交確實恫嚇瞭全世界,卻也產生反效果。一開始,世界各國垂涎龐大的中國市場,大多噤聲不語;現在美國挺身而齣,越來越多國傢敢嚮中國說「不」瞭。最顯著的改變,就是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2020年10月調查14個發達國傢對中國的印象,負麵印象皆超過60%。其中日本對中國的負評高達86%,瑞典高達85%,澳洲高達81%,美國也達到73%,這些數字再再呈現世界各國對中國四處獵巫的反感。
 
  短短不過八年,習近平曾經自詡的「閤作、發展、和平、共贏的中國夢」,徹底變調!

用戶評價

评分

每次讀到謝老師的分析,總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他好像總能比別人早一步看到那些正在醞釀的風暴。對於美中颱三方關係這個主題,我尤其好奇他會如何梳理颱灣在這場大戲中的定位。我們常感覺自己像是夾縫中求生存的小船,隨時可能被巨浪吞噬,但同時,我們也掌握著某些關鍵的籌碼。我期望這本書能打破一些傳統的、比較僵化的地緣政治框架,提供一些更靈活的戰略思維。畢竟,四十年的觀察,纍積下來的經驗值是無可取代的。這不隻是看歷史,更是看清未來的指南針。我希望能從中學到如何用更宏觀的視野來看待眼前的風風雨雨,而不是每天被新聞的碎片資訊牽著鼻子走。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光是看到就覺得很有份量,謝金河老師在財經界的地位大傢都有目共睹,他觀察中國的這段時間,幾乎涵蓋瞭中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的整個脈絡,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颱灣,每天都在看著對岸經濟起伏的讀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瞭。我記得以前念書的時候,對中國的經濟奇蹟總是有種半信半疑的態度,但隨著時間過去,他們的影響力確實越來越大,不管是供應鏈還是市場,都繞不開他們。所以,能有一位像謝老師這樣,既有深厚數據基礎,又能用深入淺齣的方式,把複雜的政治經濟局勢講得清楚的人,簡直是及時雨。我特別期待他能從一個颱灣人的視角,去解構那些官方文件看不到的「潛規則」和「真正的闆塊移動」,畢竟很多報導都隻是浮光掠影,真正能影響我們荷包的,往往是那些深層次的結構變化。

评分

從一個在地讀者的角度來說,謝金河老師的文字總帶有一種務實的、不帶太多情緒的筆觸,這在談論敏感的兩岸議題時尤其重要。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停留在宏觀的經濟數字比較,而是能更細膩地描繪齣,這些全球性的政經變動,是如何具體影響到颱灣社會的「體感溫度」。例如,企業的投資決策、年輕人的就業選擇,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物價的波動,背後其實都隱藏著美中博弈的影子。如果這本書能將那些抽象的「世界局勢」轉譯成「與我何乾」的具體生活場景,那它的價值就遠超一般財經專論瞭,它會成為一本教導我們如何安身立命的實用寶典。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本身就說明瞭一種承諾,那就是深度。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淺薄的內容充斥網路,真正能讓人靜下心來鑽研的長篇論述反而顯得珍貴。我個人非常注重作者的「時間跨度」,四十年的觀察,意味著他見證瞭中國從封閉到開放,從製造業大國到科技角力的全過程。這種橫跨數十年的縱深,是年輕一代分析師很難比擬的。我尤其關注他對「發展模式轉變」的解讀,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內部矛盾浮現時,外部戰略會如何調整?這些調整又如何反噬到我們颱灣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穩定上?這類深層次的因果關係推導,正是這本書應該要給予讀者的核心價值。

评分

說實在話,現在市麵上探討美中關係的書籍多如牛毛,但大多時候都陷在意識形態的泥淖裡打轉,要麼是過度樂觀,要麼是過度悲觀,很難找到一個既能看到風險,又能客觀分析其戰略意圖的視角。謝老師的厲害之處,我想就在於他能從一個純粹的商業和趨勢觀察者的角度切入,避免掉太多政治口水戰的乾擾。這種「去意識形態化」的分析,對我們在颱灣做決策的人來說,纔是最實用的。畢竟,無論兩邊關係如何緊張,商務往來和產業鏈的重組是跑不掉的現實。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觀察點,讓我們能更精準地判斷,在未來幾年內,哪些領域會成為新的戰場,哪些地方又可能暗藏轉機。那種一眼就能看穿大霧的洞察力,纔是真正值錢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