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軟體產品經理&職場內容創作者/小人物職場
成功的人生不是隻有一種樣貌,每個人都想掌握人生,走齣屬於自己的路,但過程中最難的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會發現你也不太懂你自己,隻有透過不斷嘗試、學習失敗、思維成長、改變自己,纔會發現成功的美好其實來自於過程中的麯摺,而不是任人擺布的一帆風順,當相信自己有掌握自己人生的能力時,便會知道自己的未來有無限可能。
已成為上班一族ㄉ圖文插畫傢/少女阿妙
齣社會幾年、正值26歲的我,還在拿捏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儘管迷茫,但也許再一眨眼30歲就要到來,《大學不知道》告訴瞭我們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觀,多逼自己一點、為自己所做的「關鍵選擇」投注努力。讓我們一起邁齣堅定的步伐,邁嚮未來吧!
我是啟夢創辦人,主要在協助高中生探索大學科係,解決迷惘的問題。這本書我誠摯推薦30歲以下的年輕人閱讀,包含剛進職場、大學生與高中生。
啟夢教育創辦人/許匡毅
作者有兩句話讓我特別有感——「人生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我本可以。」、「你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在我的觀察下,許多年輕人常遇到一個狀況:我想變更好,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本書提供許多超實用觀念與作法,讓我有一種如果我在高中時就能有這樣的思維該有多好的感觸!誠摯推薦你稍微翻一下書的內容,你就可以慢慢感受不一樣的自己。
蔡森創意創辦人、自媒體經營者/晚期WanChi
30歲的自我,是經歷社會訓練後,由底氣、原則塑造而成的雛形階段。作者運用邏輯圖錶與易懂文字,將親身經歷的階段課題轉換成方法模組的內容,引導讀者建構成長型思維。
推薦給30歲以前,或行走於自我旅程上的你,這本書將成為獲取靈感的最佳旅伴。一起在接下來,開始活成自己最理想的模樣吧!
自序
大學不知道,現在開始也不晚
感謝你打開這本書,在正式閱讀之前,我想先問你幾個問題:
你今年幾歲呢?
你想像過自己到30歲,會是什麼樣的畫麵嗎?
事業蒸蒸日上?結婚瞭?有孩子?
你過著自己理想的生活瞭嗎?
你不用著急迴答我,你隻需要問清楚你自己,問清楚你的內心。
我和大部分人一樣,在人生前25年的成長,都是抱著一種隨波逐流的態度,沒有計畫的濛頭亂撞,撞上什麼就是什麼,即便取得一些小成績,也經常依賴外部的運氣和機會。直到25歲那年,我選擇「滬漂」(按:離傢到上海),第一次對自己下狠手,刻意成長,收穫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為此,我將這10年的成長,劃分為三個重要階段:
■探索期:大學五年(2011年至2016年)
在大學那五年,是我增長學識、拓寬視野最重要的時期。
2011年,農村齣身的我,考上瞭省會城市的一所醫學院校,第一次離開傢鄉,去大城市求學。大學期間,我主修醫學和法律雙主修,每天幾乎把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閱讀各式各樣的書籍雜誌,充實自己各方麵的知識。因為對文字感興趣,機緣巧閤成為《中國青年報》的實習記者,有機會去全國各地做採訪,結識瞭五湖四海優秀的朋友,見到瞭一個更大的世界。
你對人生的勇氣,在於你行走的範圍。至今,我仍然感謝大學期間沒有受限於所學的專業,而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努力去拓寬眼界和格局。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他所能看到的世界。當你的視野被打開,纔會發現原來生命可以擁有那麼多種可能。
成長的開端,也就是相信自己擁有無限種可能。
■迷茫期:畢業兩年(2016年7月至2018年)
畢業那兩年,是我人生至暗的迷茫時期。和大部分剛走齣象牙塔的大學生一樣,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誤打誤撞進入一傢世界500強企業。但在進入該企業兩個月後,我就知道那種一眼似可望到盡頭的日子,實在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於是,我開始走上一條新的道路——考研究所。
但接連兩次失利,一度磨滅瞭我對人生所有的信心。如同作傢劉同所說的:「正在經歷的孤獨,我們稱為迷茫。經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為成長。」
二十幾歲,我們充滿對事業、方嚮、夢想的迷茫。但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停滯不前,不願意去尋找答案。
■逆襲期:滬漂三年(2018年至2021年)
2018年,在接連經歷國營企業「裸辭」、考研究所失利後,我獨自踏上滬漂尋找答案之路。而接下來的三年,也是我成長最快的時期,幾乎每一年都實現瞭階段性的進步。
這三年裡,我閱讀超過1,000本的書籍,購買超過100個知識付費產品,和超過200位菁英進行過深度交流,讓自己快速蛻變。這纔有瞭一點點小成績,逐漸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專訪過作傢餘鞦雨、中國一級指揮傢曹鵬、《奇葩說》辯手熊浩等各行業大咖,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平臺轉載,寫齣瞭上百篇超過十萬次閱讀量的爆款文,全網積纍瞭十萬多位粉絲,受齣版社邀約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以至於當初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同學再見麵時,都笑稱:「士別三年,妳的成長簡直天翻地覆,我們都隻有膜拜的份。」
自從去北上廣(按:北京、上海、廣州),有機會接觸許多專傢名人,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纔恍然覺得當初的想法有多狹窄。
20歲以後,格局的大小,視野的寬窄,纔是人生的決定要素。你可以不讀書、不冒險、不寫作、不外齣、不摺騰,但是人生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我本可以。
對於「90後」、「00後」(按:分別指1990年和2000年齣生的人)來說,如果你不在二十幾歲時逼自己一把,刻意成長,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優秀,人生會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刻意成長,纔能逆風翻盤
在寫本書之前,我曾發起過「天使讀者」(按:在創作平臺以訂閱的方式贊助支持自己喜歡的創作者的人)訪談,以及做過一個「百人助夢」計畫(免費幫助100人做成長諮詢)。據不完全統計,我和上百位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進行深度訪談,發現在成長過程中,至少40%的人在迷茫期,50%的人在自我懷疑期,10%的人在無計畫期。
迷茫期:沒有目標,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沒有動力。
自我懷疑期:覺得自己能力不行,想提升自己但不知道從何做起。
無計畫期:有明確的目標,但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去做。
不管你中瞭以上哪一點,其實都說明瞭一個問題:不少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看不清目標,沒有方嚮、沒有方法。那麼,如何破解這些成長的瓶頸點,在30歲之前,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答案隻有四個字:刻意成長。
什麼是刻意成長呢?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一株小樹苗想要長成參天大樹,必然離不開園丁在其生長過程中的修剪加工。一個人的成長也是如此,需要你在關鍵時刻逆著人性,丟掉暫時的安全感,去學習和掌握核心知識,纔能收穫一個不算太差的人生。大緻可以總結為三步:首先,你要覺察到自我的不足、待提升之處。其次,你要走齣舒適圈,找到可以解決不足之處的正確知識,不管是求教於人還是書本。最後,透過刻意練習,實現刻意成長。
就像我剛進入職場那段時間,當意識到朝九晚五的工作並不是我想要的理想生活。我選擇帶著極大的恐懼,去嘗試人生新的可能性。雖然我經歷瞭兩次考研究所失敗,後來又義無反顧的滬漂,反而讓我找到成長的正確道路。再經過三年的刻意成長,讓我現在擁有瞭足夠的底氣和能力,去迎接生活帶給我的任何挑戰。
韆萬不要小看刻意成長,見過很多人,經歷過很多事情,你就會發現,20歲至30歲,從時間維度上看隻有10年;但從人生發展的角度看,其實是你的「一生」,因為它基本上決定瞭你所選擇事業的方嚮,未來經濟的基礎,以及遇到美好婚姻的機率,絲毫經不起一點浪費。
成長模型,讓成功有跡可循
在即將步入三十而立的年齡,重新迴顧這10年的成長,我深知,成年人的世界裡,哪有那麼多逆襲,有的不過是有備而來、不甘平庸、敢闖敢拚的一腔孤勇而已。
事實上,我一直不太理解的是,我們學數學有課本的指南,學物理有老師的指導,可在人生這麼重要的事情上,卻缺少瞭關於成長的教育和指導。
我們在讀書的十幾年中,非常熟悉學校的環境和應對方法,知道如何學習纔能提高成績,知道如何考試纔能通關升級。可一旦走齣「象牙塔」,就很少有人能給予指引,隻能自己摸索前進,至於最後會探索齣什麼樣的道路難以預測。
成長可以複製嗎?答案是,成長,嚮來都是有跡可循的。因為我們今天所獲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與其獨自摸索著蹣跚前行,不如藉助過來人的經驗和智慧,照亮自己前進的路。
為此,我結閤自己過往10年的成長,做過的五十多位大咖專訪,以及上百位年輕人的諮詢,總結齣一個成長公式:
刻意成長模型=選擇X能力X槓桿
在成長模型中,第一個重要因素,叫做選擇。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作者 J.K.羅琳(J. K. Rowling)說:「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選擇決定命運,那麼是什麼決定瞭選擇?支撐每一次選擇的背後,是你對自我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
30歲之前,你第一要緊的事就是,透過認識自己,找到核心優勢。透過對社會認知的積纍,找到行業機會,成為抓住時代紅利的幸運兒。
如果說選擇決定你的上限,那麼決定你能走多遠,就是你的個人能力。在刻意成長模型裡,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能力。所有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在選擇之後全力以赴,用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讓自己的選擇變成最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槓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以藉用工具,讓你的成長加速;同時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功,你必須藉助一個神奇的東西——人際槓桿,將影響力複製放大。
因此,全書按照人生成長模式,分為六章,每一章都提供瞭具體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論,能夠幫助你邁齣改變的步伐,突破你當前可能的或大或小的人生睏境,去改寫齣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第一章:從我的個人故事齣發,分享如何認知自我,找到定位。
•第二章:我將和你一起去探索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它不在於知識含量,也不在於經驗,而在於思維能力。
•第三章:我將拆解高效的學習方法,幫你打通正確的學習路徑。
•第四章:我將和你一起拆解複雜的社交關係,分享如何透過個人品牌吸引優質人際關係。
•第五章:我將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告訴你,想要過好人生需要升級哪些認知。
•第六章:我將和你分享提高效率的輔助方法,以及直接上手的高效工具,讓你能夠掌控人生。
我們的人生,就像是一場牌局。每個人抽到的牌都不一樣,但這已成為既定的事實,不重要瞭。我們要做的,不是看到自己抽到的牌比別人差,就直接棄牌齣局。而是要想辦法盡最大努力打好自己手裡的牌,在現有的基礎上,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的活著,善良、勇敢、優秀,盡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讓自己和所愛的人過得更好。
村上春樹說:「當暴風雨過去,你不會記得自己是如何度過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是否真正結束瞭,但你已不再是當初走進暴風雨的那個人。」這就是暴風雨的意義。當你在二十幾歲時,就走過一段很難、很長的路,獨自穿越暴風雨。那麼恭喜你,30歲後的人生,絢麗的彩虹會齣現在天邊,陽光會穿越雲層普照大地,一切都會因為你而溫暖明亮起來。
無論世界如何,我們都要嚮著陽光生長,一步步成長為那個更堅強、更優秀、更耀眼的人,去照亮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