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獲商業周刊1823期書摘推薦★
一本全麵揭露美、中、日、俄、英等大國
長年鬥爭「海洋控製」背後真正的原由
從爭海爭港、到爭貨櫃
從較量海軍軍備、到比拚海底的護國神山
透過海權和海經的全麵爬梳,掌握改寫全球商業的運作模式
全球九成以上的商務和能源貿易,都依賴「海洋運輸」。當一個四十英尺鋼製貨櫃在亞洲裝載二十噸貨物,可以無遠弗屆送到世界各地時,誰是最後真正龐大利益的獲利國,引爆瞭全球海權利益的大鬥爭。
為瞭親眼目睹這個「新海洋時代」,作者規劃瞭十天的海洋航行,他搭上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船「快桅集團馬德裏號」,穿越世界爭議最大的西太平洋海域:新加坡海峽、南海、菲律賓海、和東海。而那次航行的海域構成瞭本書的每一部分。
深探海軍、商業運輸、數據電纜、海底能源和氣候變遷
如何相互作用,如何牽引人類未來
本書不隻討論海洋,更以海權背後的經濟為主軸,更細談貨櫃、深海能量、海軍軍備、商業運輸、數據電纜、海底能源開發和氣候變遷……等等議題。海洋播映齣時代的變動,也顯露齣歷史的陰影,更是觀察全球化地緣政治變化的稜鏡。而控製海洋,纔能掌控未來世界的經濟和大權。
本書從三個主要論述切入:
1,經濟(全球商務模式)
全球化的商務流通九成依靠海運,海上貿易透過以兆計算的貨運船經過大西洋和太平洋,流通全球。不僅揭示瞭其龐大的海洋利益,更因保護海上貿易需求,引發全球海軍軍備競賽。
2,政治(海洋地緣政治和角色)
世界海洋政經變化加劇美、中抗衡。從南海到太平洋,兩方勢力如何管理海軍競爭,將影響21世紀上半葉的世界局勢。本書深入探討全球化地緣政治的變化與角力狀況。
3,現代通信與能源問題
海洋對「現代通信」和「能源問題」,至關重要。 現代商業:互聯網、金融、智慧手機與海洋密不分分,全球九成數據都是通過海底電纜傳輸。海洋也在能源問題上扮演要角(海底的石油、天然氣),而開發影響造成的炭的排量和塩的吸收,更影響到地球的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正影響地球生態的每一個層麵,如何在溫暖氣候中生活和工作,也將成為未來大國首要的課題。
本書一開場,便呈現一個戲劇性的畫麵:由「站立在熱帶雨林中的一個貨櫃箱」揭開序幕,華麗地展演瞭,所謂海上貿易是現代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在熱帶雨林的中央,我們看到瞭證據。事實也證明瞭散裝航運已經改變世界經濟、且正在改變世界政治。
幾個世紀以來,海洋是帝國爭奪霸權的大棋盤。早在核子時代,「空軍力量」和「飛彈係統」主宰瞭我們對安全的憂慮。就美國而言,經濟主要由國內生產驅動,北美大陸縱橫交錯的卡車和鐵路,是商業運輸的主要模式。
然而,這一切都變瞭。
全球九成以上的商務和能源貿易,都與「海上流動」密不可分。 本書作者布魯斯‧瓊斯 (Bruce D. Jones) 指齣,自十六世紀以來,各國一直存在地緣政治力量的爭奪。貿易的互連因素(90%的產品透過海運外銷)、軍事安全、對新能源的尋求,以及環境變遷造成海水上升(大部份的海軍基地在海平麵),揭示未來超級大國的命運與世界海洋變化息息相關。
我們這個時代麵臨瞭軍事力量、經濟主導地位、氣候變遷,三大地緣政治鬥爭。這三大鬥爭正在「海洋之上」、「海洋之內」和「海洋之下」展開。而最終主宰海洋、進而設定未來世界經濟條件的,則是最強的世界霸主。
專業推薦
■海上的商業利益,使美中競閤劍拔弩張,兩岸問題因而詭譎多變。颱灣當前首務,是掌控颱海周邊海域,纔能確保國際通信網路安全。—— 陳永康|國防部戰略諮詢委員
■立體的海洋不隻具有戰略、交通的重要性,也是無盡資源、能源寄藏的所在。強權虎視眈眈,險招盡齣,無所不用其極,自肥圖利。即使不加入、不介入,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置身度外。――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瓊斯一直以研究國際事務為他的終身誌業。幾年前,他靈光一閃,發現要瞭解現在和未來世界最新穎且富有啟發性的途徑,都指嚮海洋。實際上,他發現水的力量。瓊斯並不侷限待在華盛頓特區的布魯金斯辦公室中埋頭分析,還涉入駕馭浪濤的領域,他乘坐貨櫃船越過南海和東海,在大港碼頭、海軍基地、北極搜取資訊、以增進瞭解海洋如何關鍵著人類的未來。—— 蔔睿哲|美國在颱協會前理事主席
■為何美國與其盟邦不理會中共的不滿或反對,一再宣示在颱灣海峽享有航行與飛越自由,持續派遣軍艦通過此「國際水域」;為何美國一再強調「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涵蓋存有領土爭議的東海釣魚颱列嶼;又為何美國不斷派遣軍艦和軍機駛入南海、飛越其上空,執行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FONOPs),呼籲中共不要在南海搞軍事化、不要試圖改變南海的現狀,以及至今,中美南海博弈不但沒有停止跡象,反而競爭對抗持續加大?本書由世界海洋的角度檢視美中等大國間的政經權力鬥爭,對任何有興趣瞭解國際地緣政治和美國海權戰略構想的讀者 ,這是一本值得詳讀的著作。—— 宋燕輝|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退休
■一個國傢的核心利益,與其以軍事、經濟、貿易、科技等手段來運用海洋資源的能力息息相關。以古鑑今,認識海洋,方能理解大國博弈的歷史,及人類文明的未來方嚮。布魯斯·瓊斯以恢宏的視野,淵博的知識,遍及世界各地的行腳,全麵且深刻地勾勒齣新時代錯綜複雜的海權麵貌,在牽一髮而動全鈞的世界,他的分析尤其至關重要。—— 溫洽溢|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顯示誰控製瞭海洋,誰就控製瞭世界!本書戲劇性的從亞馬遜叢林一個貨櫃箱開啟序幕,生動地描繪貨櫃運輸對全球商貿活動的影響,再從海軍力量、能源與商務運輸、數據通訊、氣候變遷等議題,解析海權的全貌,以及美中在這些議題的競閤關係。—— 邱坤玄|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
■這是一本令人大開眼界的傑作。是什麼因素真正驅動著我們地錶底下的世界?瓊斯以極其清晰的方式,呈現齣令人驚嘆的知識,從戰略、環境和暴力角度探究塑造未來世紀的深層潮流。它堪稱是研究海洋版的《人類大歷史》(Sapiens)。—— 歐逸文 (Evan Osnos)|美國國傢圖書獎得主
■布魯斯‧瓊斯生動地展示海洋上發生的事情如何決定瞭陸地上發生的事情——從使我們的世界經濟暢通無阻的龐大貨櫃船隊,到加劇美、中兩國之間緊張局勢的海上競爭。他以生動的文字帶領讀者展開非凡的環球航行,從深崁在挪威北部峽灣的潛艇基地,到上海附近填海造地建成的世界最大貨櫃港口,再到紅海中攸關世局安危的一個小島。在此過程中,我們見識瞭主宰全球大洋的的各式各樣人物。—— 丹尼爾‧耶金 (Daniel Yergin)|普立茲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