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幸福人生的祕訣
商誌雍教授是颱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目前也是颱灣大學心理輔導中心主任。筆者擔任颱大醫學院副院長並兼任醫學校區學務分處主任,在學生關懷的議題上,和商主任有許多共同討論的機會。我們也都是颱大醫院愛心團契的一員。聽過誌雍教授的分享,看過他的著作《來自父親的禮物》,知道他是非常有愛心、耐心,也對聖經心理學有相當研究的好醫師。很榮幸有機會為誌雍教授的新書寫序。
《逆嚮幸福》一書提齣八個逆轉選擇,指齣迎嚮幸福人生的祕訣,由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以實例提齣各種事件的發生與人們潛在心理因素與反應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能有更多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也接納別人,書中有很多智慧的話值得深思。
選擇放下過度自信:指齣在「成功」之後,一旦引發「過度自信的驕傲」,即會造成「失敗」,提醒我們不要認為自己絕不會驕傲;我們也需要檢討成功,聆聽忠告。誠如耶穌所言:「虛心的人有福瞭!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3)
選擇在失落中成長:強調我們不要壓抑悲傷,可容許自己有一段時間去經歷痛苦,需要經歷悲傷纔能走齣失落感,但要注意不要讓悲傷一直成為自己生命的中心。失落會讓人哀傷,但哀傷也是個機會,邀請我們進入生命的深處,更加認識自我內在的空缺,也因此願意去尋找能滿足內心的永恆之愛。「哀慟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4)
選擇管理憤怒之火:選擇管理情緒需要學習,否則會被情緒管理。書中提醒我們:不要複習傷害和憤怒,我們很容易不斷地迴想傷害和憤怒,以至於重複受傷,需要避免受此轄製。當人感受到外在刺激時,如果能先安靜一下,不立即發洩情緒,可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溫柔乃是能夠管控內心的憤怒,發揮積極的建設力量,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溫柔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5:5)
選擇傾聽內心的飢渴:每個人心中都有極大的需求,傾聽內心的飢渴可以讓我們看見需要,並為著需要而努力。然而有一種內心的飢渴隻有無限的上帝纔能填滿。因著這份飢渴使人願意尋求神,而得著真正的滿足。「飢渴慕義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6)
選擇在饒恕中得自由:饒恕就像是排毒劑,不饒恕會影響生理健康,人必須願意主動放下仇恨,選擇釋放對方和自己。選擇饒恕使人能健康而真實地活在上帝的慈愛恩典中。「憐恤人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濛憐恤。」(馬太福音5:7)
選擇充實而不充塞:清心就是立定誌嚮,專注做一件事。愛使清心成為一種享受,也使專注充滿瞭喜悅。清心是可以不忙亂,也能享受每一刻。「清心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5:8)
選擇拆解衝突的引信:化解衝突需要溝通。進行溝通時須注意仔細聆聽,不隻聽對方說瞭「什麼」,還要聽到對方「為什麼」這麼說。為瞭預防衝突,韆萬不要用毀滅性的話語互相攻擊,真的是很重要的提醒。夫妻相處最怕攻擊對方的父母或傢人。我和先生結婚已經三十七年瞭,在我們結婚之初,彼此就互相約定,無論有任何衝突或不同意見,絕對不能說「離婚」二字。在關係裡沒有「輸贏」,隻有「雙贏」,如果一定要在關係裡拚輸贏,結果就是雙輸。「使人和睦的人有福瞭!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馬太福音5:9)
選擇愛中有苦的滋味:愛的程度與忍耐的程度成正比。愛是充滿勇氣,主動麵對一切挑戰。耶穌為瞭堅持付齣愛而承受苦難。「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瞭!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10)
本書提供很好的人生哲學與智慧,可做為麵對個人情感、內心情緒的心靈雞湯。在與人相處的各樣人際關係中,書中皆有很好的審視與提醒,也指齣實際可行的方法。書中更藉著「幸福練習題」,讓讀者反思,不僅適閤個人閱讀,亦適閤團體討論,是很好的心理輔導教材與指引;同時也是建立良好關係,包括夫妻相處、親子關係和人際溝通的重要守則,值得再三反覆閱讀。
颱大醫學院副院長
陳敏慧
推薦序二
一本以聖經真理為軸心的好書
能認識商醫師是我的榮幸。二○一三年暑假,他以訪問學者身分,全傢來到紐約一年。經過朋友介紹,來到我們的教會──紐約新城歸正教會。那時,我們一起在教會配搭,因為住得離教會很近,我們常有機會接觸,便成為好朋友,至今還保持聯繫,彼此代禱。他也把新城教會當作另一個傢,每當我們迴颱灣,他百忙中騎著腳踏車或搭車從颱大醫院來跟我們敘舊,每次見麵都有很好、很溫馨的分享。
我平時很留意講颱信息的分享,有幾次我邀請他在教會主日崇拜、福音茶會和退修會擔任講員,他的信息有很多優點,如真理紮實、簡潔、生動、親切、生活化⋯⋯等。文如其人,他的講道和他寫的書,以聖經真理為軸心,配閤專業臨床實例,使人很容易明白、吸收和應用。
處在現今多元、訊息萬變、充滿壓力的社會中,身為牧者,除瞭聖經真理、靈命成長、教會行政之外,在許多方麵都需要進修,需要具備多角度的常識、知識,纔能麵對來自會友們的問題。以愈來愈多心理、精神方麵疾病的求助者為例,所謂隔行如隔山,我常需要藉助專業人士,因此遇到相關問題時,我會打電話請教商醫師,他常提供我一些有效的幫助,並介紹我相關的書籍。我為他感謝神,在精神醫學專業領域裡,神為我們預備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素養、聖經真理清楚、愛主、愛人的醫師。
這本《逆嚮幸福》探討瞭一些人性的基本問題,如驕傲、失落、憤怒、飢渴、饒恕、衝突⋯⋯等。作者以生動的例證為前言,然後分析問題原因,再提供解方,中間穿插聖經中的例證或有關經文,使無法突破人性軟弱的人,找到有所突破的能源。若能將本書加以咀嚼、應用,相信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各章末瞭所附的練習題,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個人反思或複習,也可把它用在小組聚會上,信徒藉此可以彼此建造。
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細讀此書之後,我考慮列入節慶送人的禮物清單。讀本書就像「颱大醫師到我傢」,把它放在傢中,自己隨時可以閱讀,有時也可以藉人讀,何樂而不為!
紐約新城歸正教會退休牧師
蘇桂村
自序
隱藏的豐富祝褔
逆嚮幸福是什麼?從前有一位奧地利的心理醫生,他以專業輔導幫助瞭許多憂鬱癥患者恢復健康。一位美國人到歐洲旅遊,途中憂鬱癥宿疾發作,心情十分低落,經友人介紹去找這位心理醫生看診,希望獲得幫助,順利度過心靈低潮,以便能平安返國。心理醫生很為難,因為他隻會講德語,不太會講英語,而心理輔導需要透過語言的溝通與聆聽纔能達到效果,他該怎麼辦呢?
為瞭幫助個案,這位心理醫生隻能硬著頭皮,以十分有限的英語能力與個案交談。在輔導過程中,他經常說「Excuse me」及「Pardon」,請個案不斷重複說過的話,他纔能大緻理解對方所要錶達的意思。最後他勉強做完心理輔導,但實在沒有把握以他這種蹩腳的英語溝通能對個案帶來多少幫助。
過瞭不久,個案返迴美國,寄瞭一封信給這位心理醫生。收到來信時,醫生心想,糟糕!個案一定是不滿意上次的心理輔導,因為整個溝通的過程很不順利,他一定認為我是個庸醫,不但沒有得到幫助,反而讓情況更加惡化。心理醫生忐忑不安地打開信件閱讀,讓他意外的是,個案不但沒有抱怨和指責他,反而在整封信中充滿誠摯的感謝;個案覺得從上次輔導所獲得的幫助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因為他從未感受到有人那麼仔細地聆聽他所說的話,甚至反覆確認他所說的每一個字,全神貫注地瞭解和體會他內心深處的感受。在輔導過程中,個案覺得自己受到莫大的尊重,是一位有價值的人。從那次心理輔導後,他的情緒獲得改善,也順利返迴美國,因此特別寫信錶達對心理醫生由衷的感謝。
原本心理醫生有限的英語能力是輔導上的劣勢,然而「劣勢」不等於「壞事」,正是這種劣勢讓他更加專注聆聽對方所說的一字一句,他全神貫注的態度讓個案感到被尊重、被支持,因而獲得瞭莫大的幫助。
這就是一種「逆嚮幸福」,與我們原本以為的幸福方程式不一樣,是在錶麵的逆嚮,甚至是逆境下,隱藏著化瞭妝的幸福禮物。
一般人認為幸福方程式的要素包括成功、財富、聲望、權力等等,如果擁有這些要素,就等於擁有幸福。而聖經中的「八福」提齣截然不同的觀點,八褔是虛心、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清心、使人和睦,以及為義受逼迫等八個麵嚮,錶麵上這些似乎與幸褔無關,甚至是與幸褔不相容的逆境,聖經卻以深刻的洞見顯示其中所隱藏的豐富祝褔。
本書期待將「八褔」應用在與現代人習習相關的生活壓力和逆境中,進而享受逆嚮幸福的美好禮物。
本書得以問世,要感謝齣版團隊在整個齣版過程中的總體策畫與精心構思;也要感謝妻子洛琳和兩位青春期的孩子,因為你們的愛心和接納,讓我得以有力量,在生命的每一個逆嚮幸褔中,更深地體會上帝的恩典是如此長闊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