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漠到雨林——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

從荒漠到雨林——新創之島的關鍵1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志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灣上一波科技創業浪潮,造就了如今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產業。然而2000年之後,台灣並未跟上全球趨勢,發展出軟體和網路服務的新創業模式。台灣的科技新創曾鮮為人知,環境資源宛如荒漠。在2011-2021年的關鍵10年間,經過眾人努力,從民間到政府,創育機構、企業、創投等陸續到位,新創生態系儼然成形,新創也開始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萌芽與成長,雨林般的新創生態,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新創的活絡發展,標誌著台灣經濟能否成功轉骨、接軌國際。本書由數位時代、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共同策劃,歷經一年多的研究,累積22位生態系重要推手的觀點分享,與詳實的文獻、數據分析,完整回顧台灣新創生態從無到有的關鍵10年,並指出邁向下一階段的路徑輪廓。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志仁
《數位時代》總編輯、數位時代PODCAST主持人。專研財經、科技和管理報導,曾一對一專訪全球上百位具影響力的財經、科技人物。

謝爾庭
數位時代 特約研究編輯
清大社會所畢,見域Citilens共同創辦人。專長於產業研究及多元形式的內容企劃及編輯工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新創社群的萌芽與成長

・從育成到加速

・中介機構的出現與專業化發展

・新創社群多元而緊密,促成交流與曝光

・探索永續經營模式,走向國際

第二章:政府角色轉型

・新創政策的轉型與創新

・從直接提供資源,到媒合與引導

・法規環境的轉變

・新創政策機制的未竟之路

第三章:資金量能回流與拓展

・早期資金量能的復甦

・資金來源多元化

・持續接棒,幫助新創發展的各階段投資者

・國際投資者何處尋?

第四章:企業參與新創成為趨勢

・企業尋找外部新創合作的3個動機

・成本與風險都低,企業加速器蔚為顯學

・企業投資外部創投機制仍在發展中

・企業參與新創是馬拉松,媒合只是起點

第五章:國際鏈結的探索與深化

・國際鏈結的一體兩面

・從引進創業模式,到新創登上國際曝光

・台灣新創出海的持續探索歷程

・國際鏈結的深化與基礎工程

・凝聚屬於台灣的國家新創品牌

第六章:台灣新創產業脈動及代表模式

・深入解讀2010年以來的熱門新創產業

・台灣新創代表領域

・軟體服務新創的共同特徵

・軟硬整合新創的共同特徵

第七章:啟動台灣新創生態再循環

・新創進入再循環階段

・老創投資新創

・新創環境應當加快迭代與試誤速度

・新創再循環如何加速?

第八章:轉變中的台灣新創生態系

・創業者圖像的變化

・台灣新創生態系的4大人才問題

・資本市場以全新眼光看待新創

・「深科技」成為熱門,將改變新創及生態系

・新技術及政經局勢,促使全球市場重新定位

 

图书序言

「十年前的台灣新創生態系,在台商全面西進中國後,幾乎只剩一潭死水。這段真空時期,現在回頭看,卻也是台灣新創打掉重練的關鍵時刻。本書深入探討在那看似平淡的十年中,一些讓台灣新創破繭而出的關鍵變革,也為茁壯中的台灣新創生態系,做了一次完整盤點,提煉出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簡立峰(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

觀察人類的過往軌跡,真正的要事並不常發生;行為的轉折變化需反覆爬梳方能一窺全貌。近代科技使人類生活快速演進,創新創業的變化正是代表。伴隨著新創、投資者、政府以及協力組織的活躍,越豐富的資料,就越提高「敘事人」與「紀錄者」的挑戰。從「談產業」轉變到「談生態系」,本書繼往開來,可謂是台灣新創界的史詩級巨作。
——徐慶柏(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图书试读

研究緣起:沒有圍牆的創業潮
 
文/王志仁(數位時代總編輯)
 
台灣的第一波科技創業潮,從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開始。
 
這主要來自政府規畫,從選定地點和產業領域、邀請在美國有相關經驗與技術能力的學人歸國、用國家資金並引入創投投資、輔以出口和稅務上的優惠等,鼓勵在園區內設立公司,同樣條件也向本地團隊開放,催生了聯電、台揚和全友,以及後來的友訊、智邦、台積電、華邦、旺宏和世界先進,和更多的半導體和資通訊公司。
 
竹科參考的是1960到1970年代的矽谷:因半導體的商用化起飛,有大量人才從研究機構和大學實驗室走出來,自行創業或加入新創公司,風起雲湧,形成 今日矽谷的雛型。
 
半導體帶動了個人電腦,個人電腦帶動了網路通訊,網路通訊帶動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帶動了電商、社交到最新的元宇宙,一波接一波。而創業需要各種資源,如資金、人脈、客戶、人才、媒體曝光等,也隨著矽谷的發展而成熟。
 
Fairchild是第一家指標性的半導體公司,曾參與其創業的Eugene Kleiner,後來離開找夥伴成立創投公司Kleiner Perkins,開啟了矽谷的創投風潮。Kleiner Perkins在1980年代投資過昇陽電腦,等到後來投資Google時,還把曾當過昇陽技術長的Eric Schmidt找去當Google執行長。同樣從Fairchild離開的還有Robert Noyce、Gordon Moore和Andy Grove,他們創辦了英特爾。之後一位從英特爾股票上市賺到錢的工程師Mike Markkula,成了蘋果的早期投資者,並介紹另一位業界名人Arthur Rock擔任董事長,讓賈伯斯和夥伴沃茲尼克從在車庫裡焊主機板到電子零件店寄售,轉而有了自己的公司。不久,時代雜誌一位編輯Michael Moritz因為報導矽谷,多次採訪蘋果和當地新創,感受到巨大的商業機會,之後改行加入紅杉資本(Sequoia)當創投,後來的代表作包含雅虎。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