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消防危險物品(3版)

圖解消防危險物品(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盧守謙
图书标签:
  • 消防安全
  • 危险化学品
  • 消防知识
  • 应急处理
  • 安全生产
  • 图解
  • 消防法规
  • 职业安全
  • 化学品安全
  • 消防培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 系統式章節,分類引導
  本書分6章,先從國內與日本危險物品場所火災,進行統計上分析,二者進行比對,以了解危險物品火災之問題原因。其次,以條文序列,分總則、危險物品與可燃性氣體軟硬體、消防設備設計條文作圖解,最後將上揭歷屆考題作歸類。

  2. 條文併解釋函,效果加倍
  各章節內文搭配消防署解釋函,進行圖文解說,使讀者輕鬆易讀,並於最後一章收錄相關歷屆考題與模擬試題,有助掌握命題重點。本書除上課教材外,也供考試用書,使準備應考讀者在考場上更能迎刃而解。

  3. 大量納入日本最新知識
  消防危險物品法規源自日本,編輯上也將其原文資料大量納入,並進行闡釋;並萃取日本原文書歸類圖表,一目瞭然,以享讀者。

  4. 30年火場經驗消防本職博士
  作者為消防本職博士,累積30年火場經驗,進行實務與法規理論之正確解析,並精心彙編易懂圖表,以追求一門優質之消防學科。
 
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与实践 作者: 王建民 教授 出版社: 科技建筑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3年 页数: 780页 定价: 188.00元 --- 内容概要 《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与实践》是一本面向土木工程、建筑设计、消防工程专业人士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权威性著作。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当代建筑消防设计领域的核心理论、最新规范要求以及先进的工程实践案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深入且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全球建筑业对安全性能日益提高的期望,特别是针对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地下空间、数据中心等复杂功能建筑的消防挑战,提供了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建筑防火基础理论到复杂系统集成的全过程,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尤其在火灾动力学模拟、风险评估方法以及智能化消防系统集成方面,具有显著的深度和广度。 核心章节与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建筑防火基础理论与规范体系 (约150页) 本部分奠定了理解现代消防工程的基础。它深入探讨了火灾的物理和化学本质,特别是针对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燃烧特性、烟气生成与流动机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火灾热力学与烟气控制: 详细分析了火灾荷载计算方法,包括热释放速率(HRR)的精确测定。重点介绍了烟气在不同空间(如中庭、走廊、楼梯间)的扩散模型,以及如何利用机械排烟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规范体系演进与解读: 全面梳理了国际(如NFPA、IBC)与国内主流建筑防火规范的发展脉络。本书特别强调了规范中“性能化设计”理念的引入与应用,指导读者如何从“遵循条款”转向“实现性能目标”。 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与应用: 阐述了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烟密度等级(SDR)以及热释放速率测试(如锥形量热仪)的原理和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确保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第二部分:被动防火设计与结构安全 (约200页) 被动防火设计被视为建筑防火的第一道防线。本部分聚焦于如何通过建筑构造本身来限制火灾的蔓延,保障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窗。 防火分区与隔断: 详细讲解了基于不同建筑高度、面积、使用性质的防火分区划分原则。内容深入到防火墙、防火隔板的结构构造要求,包括开口处理、耐火极限的确定与校核。 疏散设计与人流动力学: 这一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它不仅基于传统的流量计算,更引入了基于人流动力学(Pedestrian Dynamics)的仿真方法,用于分析复杂平面布局(如商场、交通枢纽)下的疏散效率和瓶颈分析。详细探讨了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的设计裕度与防烟处理。 结构耐火性能分析: 探讨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在火灾荷载下的承载力退化机理。书中提供了多种工程实用方法,用于计算保护层厚度、防火涂料的选型与施工控制,以满足不同构件的耐火时间要求。 第三部分:主动消防系统集成与优化 (约250页) 主动系统是现代建筑消防的核心技术体现。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各类主动系统的设计原理、组件选型、系统联动及集成优化。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FACP): 详细解析了地址式、模拟量感烟、感温探测器的技术细节与最佳部署策略。重点阐述了火灾报警系统与暖通空调(HVAC)、电梯、安防系统的无缝、可靠联动机制,强调了“零延时响应”的设计理念。 自动灭火系统: 对比分析了水喷淋系统(包括干式、预作用、雨淋系统)的设计要点,特别是针对高风险区域的精细化设计。同时,对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惰性气体)的灭火浓度计算、对电子设备的适用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排烟与加压送风系统: 提供了详细的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图解,包括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的切换逻辑。加压送风系统部分,着重分析了楼梯间、防烟前室的压力梯度控制模型,确保在火灾条件下,疏散通道的空气质量。 消防供水系统: 涵盖了消防水池容积计算、水泵房的冗余设计、高区供水增压技术,以及泡沫灭火系统在特定场所的应用。 第四部分:复杂功能建筑的消防挑战与解决方案 (约180页) 本部分侧重于前沿工程领域的特殊消防对策,体现了本书的前瞻性和实用价值。 超高层建筑的垂直防灭火策略: 探讨了超高层建筑中的分层救援、避难层/防灾中心的设置要求,以及利用高性能消防电梯进行垂直救援的系统集成。重点分析了垂直烟囱效应下的压力平衡技术。 地下空间与交通枢纽消防: 针对隧道、地铁站、大型地下商场的特殊环境,详细阐述了长距离火灾探测、独立通风回路的设置,以及在人员密集、疏散路径单一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与指挥系统。 数据中心与洁净厂房的保护: 聚焦于贵重资产保护。深入研究了对电子设备无损灭火技术的应用,如高精度探烟系统(VESDA)、气溶胶灭火系统以及精密空调系统(CRAC/CRAH)在火灾模式下的安全停机逻辑。 性能化设计与火灾模拟: 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在火灾场景模拟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CFD模拟来验证替代性设计方案(如大空间自然排烟、非常规喷头布局)的有效性,为工程师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工具。 本书特色 1. 深度与广度兼备: 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物理到前沿模拟的完整知识链条,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工程实例的广度。 2. 注重规范的解读与应用: 不仅罗列规范条文,更注重条文背后的设计意图,指导读者如何灵活、正确地运用标准。 3. 丰富的图例与案例分析: 书中包含数百张原创的系统原理图、构造节点图以及实际工程的对比案例,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 4. 前沿技术的集成: 系统性地介绍了物联网(IoT)在消防监控中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早期火灾识别算法等新兴技术在传统系统中的集成方法。 适用读者 建筑学、土木工程、消防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注册消防工程师备考人员 建筑设计院、消防设计院的结构、设备、建筑专业工程师 消防验收、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 需要了解现代建筑防火技术的业主代表及项目管理人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盧守謙


  大仁科學消防安全學程火災鑑識中心主任
  吳鳳科技大學消防研究所助理教授
  消防類全國考試命題委員
  三等高考、消防設備師、外語領隊、四等榜首
  中央警察大學入學消防榜首及第1名畢業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士林/彰化地方法院-火災鑑定案主持人
  公務人員簡任官等結訓
  英國FSC/美國DWF/美國TCC 結訓認證
  國際AOSFST期刊/ICSSMET研討會審稿委員
  消防安全PCB廠/石化廠輔導委員
  林火類農委會審查委員

陳承聖

  大安聯合消防檢修專業機構董事長
  傳家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
  消防設備師
  工業安全技師
  中華民國防災科技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義消總會中部聯絡人
  美國消防工程師協會台灣分會理事
  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兼任講師

  得獎:
  行政院頒
  第17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佳作
  內政部消防署頒
  97年度全國優良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專業機構
  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
  第一屆優秀消防設備師
 

图书目录

推薦序 
自序 
第1章 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火災分析
1-1 臺灣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火災統計 
1-2 臺灣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火災原因 
1-3 日本危險物品場所火災統計 
1-4 日本危險物品場所火災原因 
第2章 公共危險物品法規總則
2-1 法規修正重點 
2-2 法規沿革 
2-3 授權法源 
2-4 法源條文 
2-5 引用同等性能 
2-6 公共危險物品分類(一) 
2-7 公共危險物品分類(二) 
2-8 公共危險物品分類(三) 
2-9 可燃性高壓氣體分類 
2-10 製造場所定義 
2-11 儲存場所定義(一) 
2-12 儲存場所定義(二) 
2-13 儲存場所定義(三) 
2-14 處理場所定義(一) 
2-15 處理場所定義(二) 
2-16 名詞操作化定義 
2-17 消防安全設備引用設置標準 
2-18 會審同意制度  
2-19 儲槽合格證明 
2-20 副知消防機關及危險類別判定 
第3章 公共危險物品場所設置及安全管理
3-1 製造場所位置-安全距離(一) 
3-2 製造場所位置-安全距離(二) 
3-3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位置-空地(一) 
3-4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位置-空地(二) 
3-5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構造(一) 
3-6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構造(二) 
3-7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構造(三) 
3-8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設備(一) 
3-9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設備(二) 
3-10 製造及一般處理場所設備(三) 
3-11 第一種販賣位置構造設備(一) 
3-12 第一種販賣位置構造設備(二) 
3-13 第二種販賣位置構造設備 
3-14 設置標示板(一) 
3-15 設置標示板(二) 
3-16 儲存達管制量設儲存場所 
3-17 室內儲存場所(一) 
3-18 室內儲存場所(二) 
3-19 室內儲存場所(三) 
3-20 室內儲存場所(四) 
3-21 儲存第2類或第4類閃火點達70℃ 
3-22 建築物一部分供作室內儲存場所 
3-23 未達管制量50倍的儲存場所 
3-24 高閃火點室內儲存場所 
3-25 於2層以上高閃火點儲存場所 
3-26 管制量未達50倍的高閃火點儲存場所 
3-27 有機過氧化物等儲存場所(一) 
3-28 有機過氧化物等儲存場所(二) 
3-29 室內儲存場所不適用一般規定 
3-30 室外儲存場所一般規定 
3-31 硫磺儲存場所 
3-32 儲槽容積 
3-33 室內儲槽位置、構造及設備(一) 
3-34 室內儲槽位置、構造及設備(二) 
3-35 室內儲槽位置、構造及設備(三) 
3-36 閃火點40℃以上室內儲槽(一) 
3-37 閃火點40℃以上室內儲槽(二) 
3-38 室內儲槽幫浦(一) 
3-39 室內儲槽幫浦(二) 
3-40 室內儲槽幫浦(三) 
3-41 室內儲槽配管 
3-42 室外儲槽位置(一) 
3-43 室外儲槽位置(二) 
3-44 室外儲槽構造設備(一) 
3-45 室外儲槽構造設備(二) 
3-46 室外儲槽構造設備(三) 
3-47 室外儲槽防液堤(一) 
3-48 室外儲槽防液堤(二) 
3-49 室外儲槽防液堤(三) 
3-50 室外儲槽防液堤(四) 
3-51 高閃火點室外儲槽 
3-52 室外儲槽儲存特殊公告物品 
3-53 地下儲槽位置、構造及設備(一) 
3-54 地下儲槽位置、構造及設備(二) 
3-55 地下儲槽雙重殼 
3-56 地下儲槽儲存特殊物品、容器檢驗及6類物品處理 
3-57 販賣場所安全管理 
3-58 保安監督人 
3-59 爆竹煙火法制化 
第4章 可燃性高壓氣體場所設置及安全管理
4-1 可燃性高壓氣體儲槽標準化定義 
4-2 可燃性高壓氣體容器標準化定義 
4-3 處理設備、儲存能力與處理能力標準化定義 
4-4 第1類及第2類保護標準化定義 
4-5 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場所安全距離 
4-6 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場所安全距離 
4-7 液化石油氣製造場所安全距離 
4-8 可燃性高壓氣體處理場所規定 
4-9 可燃性高壓氣體儲存場所規定 
4-10 液化石油氣分裝場及販賣場所 
4-11 液化石油氣儲存場所 
4-12 液化石油氣證明書 
4-13 液化石油氣販賣場所總儲氣量(一) 
4-14 液化石油氣販賣場所總儲氣量(二) 
4-15 容器串接使用場所(一) 
4-16 容器串接使用場所(二) 
4-17 液化石油氣容器標示 
4-18 液化石油氣容器檢驗 
4-19 液化石油氣容器檢驗規定 
4-21 液化石油氣容器標示 
4-22 液化石油氣灌氣裝卸 
4-23 液化石油氣分裝場 
4-24 舊有場所改善規定 
4-25 公告前合法場所改善規定 
4-26 法規發布 
第5章 公共危險物品等場所消防設備設計
5-1 適用場所(一) 
5-2 適用場所(二) 
5-3 製造或一般處理顯著滅火困難場所 
5-4 室內儲存顯著滅火困難場所 
5-5 室外儲存及儲槽顯著滅火困難場所 
5-6 一般滅火困難場所 
5-7 其他滅火困難場所與滅火設備分類 
5-8 選擇滅火設備 
5-9 第5種滅火設備效能值 
5-10 核算滅火效能值 
5-11 顯著滅火困難場所滅火設備 
5-12 一般滅火困難場所滅火設備 
5-13 其他滅火困難場所滅火設備 
5-14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場所 
5-15 加油站等設置第5種滅火設備 
5-16 設置防護設備 
5-17 室內消防栓設備規定 
5-18 室外消防栓設備規定 
5-19 自動撒水設備規定 
5-20 水霧滅火設備規定 
5-21 固定式泡沫滅火設備 
5-22 補助泡沫消防栓及連結送液口 
5-23 泡沫射水槍滅火設備 
5-24 冷卻撒水設備(一) 
5-25 冷卻撒水設備(二) 
5-26 泡沫噴頭規定 
5-27 泡沫滅火設備規定 
5-28 移動式泡沫滅火設備 
5-29 泡沫滅火設備水源容量 
5-30 加壓送水裝置 
5-31 二氧化碳滅火設備 
5-32 乾粉滅火設備 
5-33 第4種滅火設備 
5-34 第5種滅火設備 
5-35 警報設備設置 
5-36 標示設備設置 
5-37 可燃性高壓氣體場所滅火器 
5-38 冷卻撒水設備設置 
5-39 防護面積計算 
5-40 射水設備 
5-41 射水設備位置數量 
5-42 射水設備配管等規定 
第6章 公共危險物品等場所考題精解
6-1 歷屆選擇題 
6-2 歷屆申論題 
6-3 模擬試題 
附錄 爆竹煙火管理條例及施行細則
附1 爆竹煙火管理條例 
附2 爆竹煙火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附3 爆竹煙火製造儲存販賣場所設置及安全管理辦法(節錄) 
附4 爆竹煙火管理條例及施行細則歷屆考題 
參考文獻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434066
  • 叢書系列:圖解系列
  • 規格:平裝 / 468頁 / 17 x 23 x 2.3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3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臺灣制定公共危險物品法規(民70年)比消防法(民74年)還早,民國84年消防法大修改,納入日本防火管理(消防法第13條)與公共危險物品管理(消防法第15條),翌年(民國85年)臺灣正式實施防火管理,但公共危險物品並未跟進,至民國88年底消防署成立危險物品管理組,此由母雞帶領小雞作用,各縣市消防局紛紛從預防科成立出危險物品管理科,同年將危險物品法規大幅修正,從此臺灣公共危險物品之管理導入正軌。

  在六類物品上,臺灣天然礦產資源相當少,製造場所或處理場所亦相對少,而多以儲存場所來呈現,尤其第四類室外儲槽場所居多數,且以油類液體為首。在火災層面,自從臺灣實施防火管理人及保安監督人後,至民國96年臺灣火災死亡數已穩定控制(每年一百多人範圍),而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火災更得到可接受水平,這拜賜於保安監督人制度,當然也不得不感謝消防署主管科人員之默默努力。

  然而,公共危險物品法規僅是法位階第三命令層級,有些規定似宜有較強大法源(法制化)來支持,這可能是日後修正之重點。無論如何,臺灣公共危險物品災數,與先進國家比較,算是相對低,這與臺灣氣候有關,海島型國家濕度高,臺灣森林落葉層含水率多,火災少;而濕度高也使六類場所靜電(第四類除外)或粉塵爆炸災害率偏低。

  公共危險物品法規源自於日本,本書編輯上也大量參考原文資料來進行解析,並以相當時間於電腦繪圖上,無不希望以圖解式使讀者從複雜條文中,來暢通法規脈胳及掌握條理之思路。倘若本書對教學與實務上有些微貢獻,自甚感榮幸,這也是筆者孳孳不倦之動力來源。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