琹涵靜心小語套書(給熟年的祝福帖+日子的恬淡與美麗)

琹涵靜心小語套書(給熟年的祝福帖+日子的恬淡與美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琹涵
图书标签:
  • 心灵成长
  • 生活美学
  • 人生感悟
  • 情绪疗愈
  • 熟年生活
  • 恬淡
  • 祝福
  • 正能量
  • 慢生活
  • 自我关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給熟年的祝福帖》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麼今天你要做什麼呢?
  我想一切如常。我一樣要在園子裡栽下希望。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的散文名家琹涵,用清麗雋永的文字,寫下與大自然的美好相遇,以及人世際遇裡的悲歡離合,令人感覺到心靈的撫慰,得到應對困頓的勇氣。
 
  她珍惜世間所有的美,一棵樹、一朵花、一片流雲、一抹微笑……歡喜時微笑,讓人感染心中的甜蜜,憂傷時微笑,鼓舞自己勇敢前行。人生如畫布,你是唯一的畫者,懷抱著心中的愛和夢,以繽紛的顏彩認真去畫,有時候畫是美,有時候不畫更美,空是另一種境界,留白天地寬。
 
  琹涵將熟年的生命智慧,化作一百二十幾篇清新小品,讓人聆聽生活高低起伏的音符,品嘗歲月酸甜的滋味,恍然領悟:歡樂有時,哀傷有時,繁華有時,衰敗有時,活在當下,才是至理。走到了黃昏的時刻,能捨就捨,能放下就放下,活得像天邊一朵雲,隨風四處遨遊,再無罣礙在心頭。透過琹涵優美的字句感受溫暖的祝福,不僅豐厚了我們的內心,更能篤定的面對生老病死,找到屬於自己的自在與豁達。
 
  【心語錄】
  ※心情也如歌
  我們歷經春夏秋冬,一如人生路上的離合悲歡,
  有多少歡喜的淚和哀傷的歌。
  不論四季如何運行,在我的內心,
  我要把所有的季節都過成春天。
 
  ※生活高低音
  靜靜的聆聽風鈴的清音,
  也看白雲悠緩的行過我的窗前。
  原來,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像一首歌,
  串串繽紛的音符流淌過我的心田,都是祝福。
 
  ※酸甜歲月好
  如果人生是畫布,
  應該慶幸:畫筆就在自己的手中。
  你是唯一的畫者。
 
  《日子的恬淡與美麗》
 
  好好的過日子吧!
  生如夏花是美的,死如秋葉又何嘗不美?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的散文名家琹涵,總是從大自然中獲取創作靈感,用優美雋永的文字,寫下日常的細膩覺察,使人感受到寧靜的心靈風景,獲得面對困頓的樂觀與勇氣。
 
  琹涵將日子的恬淡與美麗寫成一百三十多則溫情小品,每個字句都有解憂消愁的魔法,每個篇章都可以讀到人際應對進退的智慧。有快樂的心,走快樂的路,過快樂的日子,因為人間的苦太多,請記得,不要把自己的快樂也賠了進去。我們經常匆匆忙忙的過著日子,有時候順遂,有時候拂逆,有時候悲傷,有時候歡喜,在經歷過無數困頓的打擊和失去的痛楚之後,我們慢慢的找回了起始的初衷以及那個曾經流落、迷失的自己,失而復得,我們終究得以和自己重逢。
 
  她把生命裡曾經有過的苦楚與酸澀,經由歲月醞釀成一罈芬芳的酒,散發著迷人的芳香,中人欲醉。她讓人間的每一個善意,就像一朵美麗的花,綻放在人生的旅途上,繽紛的顏彩,使人眷戀。閱讀琹涵溫暖真摯的文字,讓人珍惜相遇的人,也不忘擁抱自己,不管往前看,往後看,向左走,向右走,都給自己找一個最好的出口,遇見幸福快樂。
 
  【心語錄】
  ※生活音符
  好好的過日子吧!
  生如夏花是美的,死如秋葉又何嘗不美?
  
  ※珍惜相遇
  越是短暫的停留,越令人想要挽留,
  稍縱即逝,多麼令人為之扼腕啊!
  
  ※流光逝水
  逝水無法回流,昨日也不能重返。
  那麼,還是讓我們仰望明日吧!
《岁月如歌:致敬生命中每一段旅程的智慧沉思》 一部关于时间、成长与内在安宁的深度对谈 在飞速流转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外部世界的喧嚣裹挟,遗忘了审视内在的风景。本书《岁月如歌》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度过时间”的指南,而是一次深刻的、对生命各个阶段进行细致描摹与温柔致敬的哲学漫步。它聚焦于那些被我们匆忙略过、却蕴含着最丰厚经验的时刻——无论是初入人生的迷茫,中年的沉稳,还是迈向成熟的豁达。 全书分为三个相互关联却又独立成章的板块,如同生命旅程中的三部曲,层层递进,引导读者重新校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 --- 第一部:时间的拓扑学——理解流逝的纹理 本部分着眼于时间在我们生命中投射出的复杂结构。它拒绝将时间简单地视为线性的向前推进,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回声、折叠与潜在可能性的立体空间。 核心议题: 1. “瞬间”的重量: 探讨了哲学家们对“当下”的理解,区分了生理上的时间(Chronos)与意义上的时间(Kairos)。书中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识别并抓住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刻”,将其从无意义的流逝中剥离出来,赋予其持久的价值。 2. 记忆的重塑工程: 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决定了我们如何构建未来。本章深入研究了记忆如何被情感、认知偏见和叙事需求所塑造。它提供了一套审视个人历史的工具,鼓励读者不再做被动记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的“历史编辑者”,学会如何与过去的伤痕和平共处,并从中提炼出坚韧的力量。 3. 期待与焦虑的辩证统一: 展望未来,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也常常是焦虑的源头。书中剖析了“希望”与“忧虑”这两种驱动力如何共同塑造我们的行动轨迹。重点探讨了如何将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转化为对可能性保持开放态度的燃料,从而实现一种“带着敬畏的期待”。 笔触特色: 叙事上,这一部分融合了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成果与古典哲学关于“永恒”的探讨,语言冷静而富有穿透力,如同X光片般,清晰地揭示了时间在个人心灵上留下的印记。 --- 第二部:成熟的炼金术——于复杂中寻觅平衡 如果说第一部是关于我们如何“感知”时间,那么第二部则聚焦于我们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行动”与“选择”。这一部分尤其关注生命进入中段后,责任、关系和自我认同的重叠与冲突。 核心议题: 1. 责任的重量与轻盈: 成年意味着承担起巨大的责任网。本书细致探讨了“义务倦怠”的现象,并提出了“弹性承担”的概念。它并非教导读者如何逃避责任,而是提供策略,教导如何在履行对家庭、职业和社会的承诺时,仍能保有自我探索的余地,避免被角色完全吞噬。 2. 人际关系的深层网络: 探讨了友谊、亲情和伴侣关系在生命不同阶段的演变。特别关注了“疏离的亲密”——即在物理上彼此靠近,精神上却渐行渐远的状态。书中提供了一系列深度对话的范本,旨在重建和深化那些在日常琐碎中被忽视的、真正滋养心灵的联结。 3. 技能的迁移与身份的迭代: 对于许多人而言,中年意味着职业的转型或身份的重新定义。本书提供了如何识别并激活“潜藏技能”(即那些未被正式职业认可、却在生活中磨练出的强大能力)的方法论。它强调,人生的下半场不是对上半场的重复,而是一次基于深度经验的身份“再编程”。 笔触特色: 这一部分采取了更具实践指导性的视角,融合了社会学观察和人本主义的心理洞察。它以一种务实而温暖的口吻,承认了生命中的许多两难境地,并引导读者在这些张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动态平衡点。 --- 第三部:宁静的基石——内在疆域的开辟 全书的收尾部分,回归到个体心灵最深处的寻求——即如何构建一个不受外部环境剧烈波动影响的、稳固的内在世界。这里的“宁静”并非指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动态的、具备强大适应力的平和。 核心议题: 1. “拥有”与“存在”的转换: 物质的积累往往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却难以带来长久的安稳。本章区分了通过“占有”世界带来的安全感与通过“体验”世界建立的内在确定性。它探讨了如何通过减少对外部验证的依赖,将价值体系的核心转移到“我能做什么”与“我能成为谁”之上。 2. 面对限制的哲学: 生命的成熟伴随着对自身局限性的深刻认知——无论是生理上的衰退,还是某些梦想的终结。本书以一种坦然的态度审视“接受”的真正含义。它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对现实边界的清晰界定,从而将有限的精力集中于那些仍有作为的空间。 3. 留白与沉思的艺术: 在一个不断要求我们“填满时间”的文化中,本书倡导“留白”的必要性。它系统地阐述了沉思、独处(非孤独)的价值,以及如何有意识地为心灵创造不被消费、不被记录的“间隙”。这些间隙,是生命能量得以重新汇聚的圣地。 笔触特色: 最后的篇章回归到一种近乎冥想的语调,语言变得更加精炼和富有诗意。它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对古代智者思想的现代解读,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坚实而宁静的路径。 --- 整体定位: 《岁月如歌》旨在成为一本陪伴读者走过生命中各个重要阶段的“良师益友”。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提问的深度和观察的广度。它献给所有渴望在奔忙中寻找意义、在变迁中锚定自我、并最终将生命活成一首和谐乐章的读者。这本书是一份邀请,邀请你放慢脚步,真正地去“活”你所拥有的每一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琹涵


  成長的歲月裡,她安靜、沉默、少有言語,整天看書。
  似乎是個孤僻的孩子,卻擁有很好的人緣。好人緣來自她個性中的天真和誠懇,長大以後,成了一個真誠而溫暖的人。
  朋友們常問她:「能不能下輩子、下下輩子、下下下輩子還依舊是你的好朋友?」她寬朗明淨、與人為善,是典型愛朋友的「水瓶座」。
  課堂上,她努力把學生教成了「愛書人」,畢業後的學生常來看她,相互推薦看過的好書,談書,也談人生,她說:「那是生命中最美的回報。」
  她走自己的路,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在文字中身心得到安頓,閱讀和寫作豐富了她的人生。
  她寫了很多清麗而雋永的好書,喜歡她的讀者無可計數。她以為,能在美好的文字裡相逢,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她是琹涵。
  大作家琦君曾稱讚琹涵:「性格美極了,如此純潔善良,勤於寫作,而沒有一點求名求利之心,太難得了。」
  她的性格之美也處處彰顯在字裡行間,讀其文,不免愛其人。

繪者簡介
 
蘇力卡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於法國進修藝術創作,曾擔任報社專職圖像設計,作品散見於報紙、雜誌、書籍,以及文化活動視覺繪圖。目前除了插畫工作,也以布料織品做為媒材,創作設計插畫印花圖案布料。
 

图书目录

《給熟年的祝福帖》
自序  星光與月色

Part1心情也如歌
母親的愛
人到無求品自高
追逐
有趣的日子
如果只要美麗
執禮
跟風一起跑
歡喜相見
往事如煙
她的好人緣
友誼無價
祝福
放下,需要智慧
走自己的人生路
走到人生黃昏
留下寂寞
鼓舞自己
在於選擇
走在夢想的路上
往日,我們總要問
被溫暖圍繞   
在安靜裡
眼前的幸福
以開朗的心情過生活
走吧,走吧
一條小河
所有的季節都是春天
讀詩歌,消溽暑
美麗的回報
留住美好
秋天的落葉
當你笑著
做快樂的自己
心放開了,一切也就過去了
內心的療癒
寬容似天空
心的歸向
值得感謝   
高高的椰子樹
回歸寧靜的生活
小小心願,大大祝福

Part2生活高低音
你是哪一種花?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一棵樹   
越冷越精神
薄荷

陶杯  
緣分是一本書
因為我喜歡
生日與工作
工作的場所
跟醫生聊天
忙人時間多
誠實面對
生活裡的真滋味
清音如歌
不留遺憾
害怕失去
讓陽光進來
當愛已成往事
放下的智慧
愛是陽光
如果沒有交集
有誰為你傷悲
新年快樂      
如果內心夠豐厚
喜見朋友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努力,是唯一的憑藉
她的哀傷
只剩下抱怨
對平凡的日子感恩
謝謝幾米
楷模
美麗的風景   
大雨直直落
如果得了這樣的病
在軟弱處剛強
慈悲喜捨
最後的孤寂

Part3酸甜歲月好
如果是一棵樹
隨風而去的小花
一朵花的存在
手上的畫筆
留白
失而復得
郵差先生來道別
路太長
正向思考
人有旦夕禍福
整形,為了美?
就在信心
堅強是必須
生命的鬥士
最後的告別
帶著感恩與歡喜告別
它,依舊在
寒天裡的溫暖
終於明白
故土的芬芳
熱情
不曾虛度的光陰
感謝時光
愛的回應
如果愛錯人
愛,必須付出
時光膠囊
人生不能重來
最好的日子就在前方
叩問
活著是一種美好
緩一緩,想一想
就爭氣吧
走過悲喜
誠實做自己
我想念我自己
人生的不確定
浮生
短如一瞬
如果時光倒流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雲淡風輕
最後的回望
讓善終成為最美的祝福

《日子的恬淡與美麗》
自序  相遇,是美好的緣分

Part1生活音符
春節長假
花鐘
小盒子
空籃子
方巾
我的鬱金香杯
筍子,筍子
紅麴正夯
窗口
花姿嫣然
鮮花
酢醬草

林間
傾聽樹的低語
大自然的撫慰
真誠的聲音
聽那歌聲
一起坐在大樹下
綠意深濃處
海邊
黃昏的海邊
橋上的黃昏
毛小孩
溫柔的眼神
花東之行
鄉間民宿躲熱浪
寒涼天氣
溫暖的力量
走在秋光裡
持續的努力
懷有馨香
另類?
一方寧靜
珍惜讀書
真正的吸引
舊書新讀
燈下讀詩
泰戈爾的詩
我愛格言
人間情味
樂觀以待
學習付出
是誰叩響了我的心弦?
過快樂的日子
如常,是幸福

Part2珍惜相遇  
吃西瓜的季節
有的愛,來自沉默
一起長大的朋友
山茶花
牽牛花
寬慰的話
不讓憂傷擊倒
分享快樂
微笑,如花之綻放
心如天空
宛如天籟
學日本舞
玫瑰朵朵
姊妹花
讓世界變得更好
歡喜相逢
開心果
長大以後的他們
跟美同在
如果失去記憶
你有讀書嗎?
人生中的偶遇
不可置信
主編與總編輯
有些事不能了解
無言的感激
溫柔的朗讀
心中話,老實說
吃素
那家便當店
董娘念書去
功不唐捐
如何知道?
曾經活在夢裡
圍城之內
如此分歧
善待他人
不能說的祕密
不再對每一天習以為常
夢裡相逢
在回首的時刻
無憾

Part3流光逝水
歲月的祕密
生命的儲蓄
生命的花瓣
走在山中
走在風中
因為風的緣故
就像逝水
仰望天空
雲飛水流
轉念後另見美景
曾經有過的苦楚與酸澀
無須記得往日的哀傷
在每個當下
再慢一點
單純的喜歡
給自己的禮物
告訴自己
靠自己,最好
做心情的主人
點亮心情
美麗在心田
讓陽光來到心中
慈悲的心
發現美
微小裡,也有美好
美好的力量
想見美好的未來
生生不息
本來的樣子
特質
善良
善良,是一生的財富
好好對待
還是要多結好緣
請給一個微笑
相信快樂
選擇快樂
願你快樂
只是一個故事
放下的智慧
危機與轉機
修行之路
在繼續走之前
人生的功課
怎樣過一生?
只留下感恩
相遇、別離和錯過
幸福在哪裡
遇見幸福快樂,我的祝福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505067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4.8 x 21 x 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給熟年的祝福帖》星光與月色


  我常想:到底我是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寫作呢?

  所有的文學創作都必須根植在生活的土壤裡,才能生長茁壯,一派欣欣向榮。散文寫作,尤其來自生活,歸於心靈,更是息息相關。

  然而,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美與醜,喧鬧與寧靜,崇高與卑汙……常是相互依存,甚至是一體的兩面。作家的責任在於剪裁與取捨。

  如果不以悲憫存心,如果不能讓這個世界更添真善美,為人心更增智慧和高潔的品格,那麼,寫作的意義在哪裡呢?

  文字之所以讓人敬畏,在於它是有力量的,甚至足以頑廉懦立,橫掃千軍。作家執筆為文,更應思之再三,審慎落筆。

  總是在於那一點誠敬的發心,文字才有可觀之處吧。

  那天,過完紅綠燈,正巧遇到鄰居媽媽。

  我和鄰居媽媽雖然住在同一棟公寓裡,由於彼此出入的時間不同,很難相遇。我們每次相遇,幾乎都在住家附近的馬路邊,很有趣。

  我問她:「前天清晨,我去散步時,走過鄰近的住家,看到有警察先生進出,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

  「不太清楚。只是聽說,有一戶人家從晚上十點多開始吵,吵個沒完沒了……」

  就怕是這樣,意見不合,無法相處,分手不易,彼此怨懟。

  也許是吵得太厲害,干擾了別人家的作息,經由報警,招來了警察。也許是更不堪,有人受傷送醫,終究不是美事。

  門裡門外,都是人生。有話好好說,怒目相視,酸言冷語,畢竟傷了和氣。然而,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其不幸。面對命運的作弄,我無言。

  希望我們今生結的都是好緣,惜緣果真有必要。

  完美,是我們的人生追求,然而,它像高懸的理想,和我們現實的生活是有距離的。

  現實的生活,充滿了柴米油鹽、疲憊憂煩與壓力,很難掙脫。於是,我們常不快樂的活著。

  仔細想想,人生的風景都是美麗的,不完美是好,殘缺是好,蜿蜒曲折也是好……

  可是,我們甚麼時候才能真正明白呢?

  當我們歷經了生命的風霜雨雪之後?當我們明白天晴天雨都有上天的祝福時?當我們清楚失敗是獲得,放棄是另一種擁有?……

  放下自己的得失心,無須處處計較,更不要過於看重失去,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老是怨天尤人,甚至艷羨他人,而是要埋首工作,只要夠努力,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

  追求完美,只是為了讓我們能不斷進步,讓我們能成為更好的人。

  努力了,問心無愧,就讓一切雲淡風輕吧。

  生命中的眼淚都一一澆灌了我們心靈的花朵,它將綻放出更大的美麗,繽紛了整個宇宙。

  《給熟年的祝福帖》是一本充滿了祝福和鼓勵的書,人生的挫折和困頓何其多,也提供了我們學習的契機,讓我們更成熟,有智慧,也成為更加溫暖的人。

  有人問:多少歲才算是熟年呢?

  一般的答案是:三十五歲以上。

  如果你還年輕,遲早會走上熟年的階段。如果你已熟年,想來一定有很多的思索和心得,而這種種的省思,也將豐美了你的人生。

  這本書是一份愛的禮物,也是給你以及給我自己的祝福。

  特別要謝謝蘇力卡,她的用心插畫,也彷彿是另一種雋永的訴說。

  更要謝謝編輯晶惠,是那樣的認真,才有如此近乎美善的書。

  親愛的讀友,當你打開了這本書時,我的感謝和祝福也深藏在其中,像閃耀的星光,也像掩藏不住的美麗月色。

琹涵寫於二○二○年暮春

《日子的恬淡與美麗》相遇,是美好的緣分

  但願,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美好。

  那時,青春正飛揚。    

  有一年,我們到海邊玩,朋友們嘻笑的鬧著。

  我獨自走在沙灘上,留下了一行腳印。

  一行腳印,看來有一點孤單,卻另有一種特立獨行的美,我覺得也很好。世間事有時都太紛紜了,那麼,若能簡單明白,也未嘗不好。

  大學時,我們還曾經到頭城露營,一群大孩子嘻嘻哈哈,好不快活,青春是這般的迷人,我們的歌聲嘹亮直上雲霄。

  往後,也曾有幾次到海邊玩,走長長的沙灘,一個人或一群人,都各有各的好玩和有趣,也未必一定要如何。後來,又去過關島,也去了其他的小島。

  有陽光的所在,走長長的沙灘,還真是越曬越黑了,會更健康嗎?希望是。

  沙灘上的腳印很難持久,一陣浪潮過來,就把所有的痕跡抹去,什麼都留不下來。人生也可以這樣嗎?只要及時行樂,沒有永恆?

  想一想,你願意要一個沒有長久記憶的人生嗎?那有多麼的悲哀……

  畢業以後,我到鄉下教書多年,那是一個純樸的小鎮,夏天時,常有荷花迎風招展。

  恬靜的歲月,美如詩篇。

  我記得,長大以後的他曾經寫了這樣的一段文字給我:「生命是塊拼圖,相遇的每一個人事物,都是需要的。其中善意的相遇,讓生命更加美麗,就像老師。」他一定不知道,這竟然成了我教書生涯中最動人的稱譽。宛如春天的風,帶來了無數的繽紛;也像是夜空中的星光,燦爛了我人生的圖騰。

  「謝謝!」我真心這麼說。

  是的,他們都曾經是我花園裡的小小蓓蕾,迎著晨風,閃著朝露。那時候,我太年輕,相遇時的真心相待,我也以為理應如此,我沒有想到幾十年以後,我們還會相逢,他們還贈給我,無數燦爛美麗的花朵。

  我非常驚詫,簡直無法相信這是我教學的豐美成績。

  或許,我在寫作上也是如此。

  從年少時開始,我孜孜矻矻的寫,不曾放下手中的筆,我聽不到掌聲,也不曾有人稱揚,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後來,出書,寫專欄,得獎;然而,寂寞依舊,或許,所有的喝采聲都在遙遠的他方,像那記憶裡遠處的濤聲?

  我在安靜的夜裡寫作,不曾停歇。我夠幸運,仍然年年出書,即使書市的景況寒涼,多少優秀的作家都有點灰心了。

  我還在寫。

  想起我在天上的母親,是她細心帶領我走上閱讀和寫作的路,給了我更好的人生;還有我的學生和讀者,是他們的愛,鼓舞了我願意持續不懈的努力。

  是的,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美好。

  大文豪泰戈爾在他的〈漂鳥集〉裡,說:「我不能挑選那最好的,而是最好的選擇了我。」在歷經紅塵悲歡的今天看來,我的確是被最好的所選擇。

  我有多麼的幸運!

  如今,《日子的恬淡與美麗》在寧靜的冬日裡出版,寫的是我今生一路行來和人事物的種種相遇,愛和感恩是心情。

  只因在這一生的流光中,曾經與你相會,或長或短,都彌足珍貴,於是,記憶的田畝裡,便開出了最美的花,芬芳處處。

  除了由衷的「謝謝」,我無法再說其他了。

琹涵寫於二○二二年初冬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結構編排十分巧妙,前後呼應,層層遞進,讀起來絲毫不覺得枯燥。它不是那種一次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值得反覆咀嚼、每次都有新收穫的寶藏。我最欣賞它的一點是,它從來不販賣焦慮,而是提供「解方」。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中年人來說,最需要的不是再被打雞血,而是如何安定下來,優雅地過好餘下的日子。書中的許多觀點,都像是為我的人生困惑找到了對應的鑰匙。它教會我如何更真誠地面對身邊的人,如何用更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命的起伏。總之,這是一本充滿智慧與溫暖的指南,它不只是教你「如何生活」,更是引導你「如何好好地活著」。推薦給所有正在尋找心靈歸屬感的朋友們!

评分

翻開這本書的瞬間,就被那種沉澱下來的氛圍給吸引住了。它不像一般市面上的心靈雞湯,充滿了空泛的口號,而是真正有厚度、有底蘊的文字。作者的筆觸細膩且充滿生活感,讓人感覺不是在閱讀一本「書」,而是在聆聽一位老朋友的真誠傾訴。尤其對於「熟年」這個階段的體悟,寫得太到位了!誰說年紀大了就只能接受衰老和遺憾?書中提醒我們,歲月沉澱下來的,是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清晰的自我認知。它鼓勵我們勇敢地面對過去的錯誤,並將之轉化為未來的養分。閱讀的過程,我常常會停下來,望著窗外發呆,腦海中浮現出許多過往的畫面,然後帶著一種釋懷的微笑繼續讀下去。這本書就像是為我們這些走過半生的人,量身打造的一份溫柔的肯定書。

评分

這套書的文字風格簡直是絕了,那種古典的韻味和現代的通透感結合得恰到好處。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描述景物和心境時,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彷彿空氣中都瀰漫著一種淡淡的書香和花草的芬芳。它引導我重新審視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比如陽光灑在舊木地板上的光影,比如雨後泥土的清新氣味。在這樣快速變動的社會裡,我們太常追求「新」與「快」,卻忘了「慢」與「舊」裡蘊含的恆久價值。透過閱讀,我彷彿暫時脫離了網路的喧囂,進入了一個屬於自己的靜謐空間。這本書更像是一種儀式感,每天固定時間與它相處,就是在為自己的心靈進行一次深層的SPA,讓人感覺非常療癒,也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更踏實的期待。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尤其是它對於生活哲學的闡述,簡直是說出了我心坎裡的話。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追求著外在的光鮮亮麗,卻忘了內心的寧靜才是真正的富足。書中那些溫柔而堅定的文字,就像是一股清流,慢慢滌淨我心中的塵埃。它不像那些勵志書籍,用激昂的口號催促你前進,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長者,輕聲細語地引導你慢下來,去感受每一個當下。我特別喜歡作者對於「放下」的描繪,那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智慧,明白有些事情,強求不來,順其自然反而能迎來更美好的結果。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步調慢了下來,看世界的角度也變得更柔和、更包容了。這本書很適合在清晨或睡前閱讀,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喘息。

评分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書還有點猶豫,怕內容過於說教或老套。但才翻了幾頁,我就發現自己完全錯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巧妙地將深奧的人生哲理,用最平易近人、最貼近日常生活的例子表達出來。它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謙卑地與讀者一同探討生活的本質。像是描述「如何與自己和解」那一段,作者用了好幾個生活中的小場景來鋪陳,讓我瞬間理解了,原來內心的紛擾,往往源於對自己過高的期許和不願接納的現實。這本書提供了一種非常實用且溫和的自我療癒方法,它不是要你變成一個完美的人,而是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並且在這樣的基礎上,找到內在的安穩。這對我來說,比任何成功學都要來得有價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