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35歲躺平樂活並不難,尋常上班族也可以辦到!

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35歲躺平樂活並不難,尋常上班族也可以辦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股素人(何宗岳)
图书标签:
  • 财务自由
  • 理财
  • 投资
  • 斜杠青年
  • 躺平
  • 职场
  • 个人成长
  • 省钱
  • 财富积累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學畢業生可以在十年之內達成財務自由?
  現在的不景氣完全不會影響你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一個月收入28000元的社會新鮮人,利用年化報酬率5%的工具投資,也可以在10年內達成財務自由?同時不受景氣、個人競爭力及投資能力的影響?
  
  只要你不要畫錯重點,認為高薪、高投資報酬率是財務自由的關鍵,以上目標是一定有機會達成的。因為財務自由的關鍵因素是節約。這操之在己。
 
  如果你認為每月存下70%的收入是非常人所能為,那本書也將告訴稍稍儲蓄率提升至30%(目前國人平均的儲蓄率是24%左右),並採用5%左右年化報酬率的投資工具(大盤是7%),45歲左右財務自由,其實是一般人就可以達成的。
 
  本書作者在讀完歐美及日本,有關財務自由的著作後發現,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在節約,其稍微像樣的投資報酬率(什麼叫像樣:5%)。
 
  以前述極端案例為例,如果一個月收入28000的年輕人,住家中,在家附近上班,他每月存款70%(花費8400元),這代表他工作一年,可以存23萬5000元,大約是3年的開銷,工作十年,若是報酬率為5%,可以存大約300萬4000元,大約是29年的開銷。
 
  在他工作十年後,將資金投入年化報酬率5%的投資工具(是什麼工具,作者有提出建議,當然報酬遠高於5%),那投資報酬平均每月可以得到12500元。超過開銷,你的錢永遠也用不完。
 
  以上內容很誇張,但是有人做得到。(其實如果你和父母同住,其實也不是那麼的難。)而且重點在於告訴你,財務自由的主角是節約。收入低,投報率不高,都不是無法克服的。
 
  以下是幾乎任何人都可以達到的情況,台灣民眾的儲蓄率大約是24%,設法提升到30%,收入及投報率不變。那在工作23年內(大約45歲),就可以存到433萬。之後每年的投資報酬,可以產生每月18000元的收入,你可以不工作,或至少生活壓力大降。
 
  如果你一生的平均月薪是38000,而你願意把儲蓄率提升到35%,而你又願意採用投報率8、9%的投資工具(如0050之類無腦工具),那麼你在45歲可以擁有千萬的資產。一生每個月可以有近7萬的資金可以花用。
 
  這樣是很難的事情嗎?
 
  哈哈!你可能會說,那不買房子嗎?在國外,這不是很大的問題,那些宣揚財務自由的大師很喜歡住拖車,到處玩耍。他們不需要房子。而華人多半奉行有土斯有財,沒有一棟房子,是無法接受的。
 
  好,繼續前面的例子,你在45歲時貸款買了房子,那時你不工作就可以每月擁有7萬元的投資收入,可以用以支應房貸。當然,有了房貸,你就必須持續工作,以維持生活品質。不過一筆7萬元的被動收入,會讓你的心踏實許多。
 
  本書告訴你達成財務自由的所有方法,如何輕鬆達成儲蓄率30%,如何提升投資報酬率。如果你想做,一定可以做到。
 
  你可以做一個酸民,嘲笑說啊,要會投胎,有個有房子的好父母才辦的到⋯⋯你也可以依據書中的做法,開始稍微多存一點錢,多花一些精力在投資上,換取更堅實的財務基礎。這一切取之於你。
 
本書特色       
              
  指出關鍵因素
 
  大家都想財務自由,但是都搞錯了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因素。
 
  一般人認為要財務自由就要在職場上成功或是善於投資,但是這兩者都有運氣的成分,不全操之於己。於是財務自由變的遙不可及。
 
  不過財務自由的真正關鍵因素在節約。而每個人對自己要花多少,存多少,有較高的自控能力,同時基本上並不會妨礙你在職場上的、投資上能力的精進。
 
  所以,你只要多省一分錢,就多往財務自由的方向多前進一步,要走多快,則看你的價值觀。
 
  不過你清楚的認知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就知道如何由正確的方向著手。你一樣的努力工作,一樣的學習投資的知識,但同時你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這樣你就朝財務自由的的方向前進了。
 
  方法明確可行
 
  提出基金投資的「3 選 2 買 3 賣法則」、投資ETF的「3 選 3 買 2 賣法則」。36種有助於將儲蓄率提升至3成的方法等,可以確實幫你達成財務自由的工具及方法。
 
  許多投資專家教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但是作者認為定期定額在市場下跌時,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在市場上漲時,則會提升成本,這怎會是好方法,因此他提出了新的方法。
 
  「3選法則(1)(2)(3)」是決定買何種基金,「3買法則(4)(5)(6)」是決定何時買基金,是目前坊間唯一的「參考價評估法」,「2賣法則(7)(8)」是決定何時賣基金。
 
  全書提出的方法及建議,皆明確而可行
 
  完整的相關資訊
 
  作者35歲感到不足,而放棄工作,出國留學。理工背景的他,對知識的追求嚴謹而細膩。因此對本書主題的相關資訊,都有細部的考究。
 
  例如許多基金的公布的報酬率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數據。作者發現有些沒有計入配息,有些假設配息直接再投入,前者明顯低估,後者則多數人辦不到。因此作者建議計算基本的累積報酬率時應以以下方法為之:
 
  ((期末淨值+配息)/期初淨值-1)*100%
 
  跟著作者了解如何達成財務自由,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薪资奴隶的觉醒:通往财务自由的实操指南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如同陀螺般日复一日地在办公室与家庭之间奔波,薪资是唯一的生命线,而“财务自由”似乎永远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我们被困在“为钱工作”的循环中,时间被无限压缩,梦想被现实的账单层层包裹。本书并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一本直面现实、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蓝图的实战手册。它旨在唤醒那些已经习惯了“薪资奴隶”身份的普通上班族,证明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心态,在三十五岁左右实现“躺平乐活”并非痴人说梦,而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达成的目标。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财务自由并非要求你成为亿万富翁,而是达到一个临界点——你的被动收入能够稳定覆盖你的生活开支。一旦跨过这个门槛,你便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 第一部分:打破思维定势——重新定义“富有”与“自由” 在开始任何投资策略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进行一场深刻的内在革命。许多人对财富的渴望被社会灌输的错误观念所扭曲,认为“富有”意味着拥有豪宅名车和无尽的物质堆砌。 1. 认清你的“隐形贫困”: 我们将首先剖析现代工薪阶层最常见的财务陷阱:生活方式膨胀。随着收入的增加,开支也同步增长,导致你看起来收入很高,但储蓄率却不见起色。本书将引导你进行一次彻底的“开支解剖”,区分必要开支、渴望开支与陷阱开支,帮你精准锁定可以削减的“血液”。 2. 什么是真正的“躺平乐活”? 这里的“躺平”不是不工作,而是拥有选择不工作的权利。我们将详细计算你的“退休数字”(FIRE Number),这个数字基于你期望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是一个科学且可达成的目标。它帮助你摆脱“赚得越多,花得越多”的怪圈,将焦点从“赚多少钱”转移到“需要积累多少被动资产”。 3. 战胜时间的朋友——复利的力量: 我们将深入探讨爱因斯坦口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理解复利不是一个数学公式,而是一种生活哲学。越早开始,即使投入金额较小,长期的累积效应也会带来惊人的结果。对于我们这些起步较晚的上班族来说,如何最大化早期投入的效益,是本书早期篇章的重点。 第二部分:开源节流的实战手册——从月光族到储蓄专家 财务自由的基石是强大的储蓄率。没有足够的本金,再好的投资策略也无济于事。本书将提供一套务实、可操作的“储蓄倍增法”。 1. 极致的预算管理:从记账到自动化: 我们不会要求你成为一个苦行僧,而是倡导“有意识的消费”。介绍零基预算法(Zero-Based Budgeting)的变种,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工具实现收入的自动分配——将收入的固定比例(例如30%或更高)在发薪日当天自动转入投资账户,剩下的才是你可以支配的“生活预算”。 2. 职场“副业”的智慧选择: 对于工薪族而言,本职工作是主要的现金流来源,但增加收入的渠道可以显著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本书将分析几种适合上班族、投入时间少但回报率高的“副业”模式,例如知识变现、数字产品或利用现有技能提供咨询服务,强调如何将副业的收入全部用于投资,而不是提升生活品质。 3. 债务的清理与重构: 区分“好债务”(如低息的房贷)与“坏债务”(如高息信用卡债、消费贷)。提供一套详细的“雪球法”或“雪崩法”来系统性地消灭坏债务,确保你的现金流不被利息侵蚀。 第三部分:投资策略——打造永不停止的“印钞机” 这是实现财务自由最关键的一环。本书专注于中低风险、适合长期持有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投资工具,避免追逐一夜暴富的泡沫。 1. 核心资产配置:稳定增长的“复利引擎”: 对于绝大多数工薪族,我们推荐低成本、广分散的指数化投资策略。详细介绍如何选择适合亚洲投资者的全球股票市场ETF(如VT, VTI等),以及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我们将提供一个根据年龄和风险承受能力定制的资产配置模型,指导读者如何构建一个可以让你“睡觉也能赚钱”的投资组合。 2. 房地产的审慎考量:现金流还是资产增值? 对于许多亚洲家庭来说,房产是最大的资产。本书将从财务自由的角度,重新审视购房决策。重点分析“出租型房产”与“自住房产”的区别。如果选择投资房产,如何计算其净现金流,避免成为“房产奴隶”,确保房产是你的资产而非负债。 3. 股息(派息)投资流的建立: 股息是实现被动收入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筛选出具有稳定派息历史和强劲自由现金流的公司,构建一个可靠的“股息树”。目标是让每年的股息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足以覆盖你的年度生活开支。 4. 投资纪律与市场心理学: 投资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在市场波动(牛市和熊市)中保持冷静。介绍“定期不定额”(Dollar-Cost Averaging, DCA)的强大优势,以及如何设定明确的卖出规则(避免贪婪)和买入机会(避免恐惧)。 第四部分:三十五岁,开启乐活人生的倒计时 当投资组合开始产生可观的被动收入时,我们如何平稳过渡到“乐活”状态? 1. 衡量你的“自由度”: 持续追踪你的被动收入与生活开支的差距。讲解如何构建一个可视化的仪表盘,让你清晰地看到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并根据实际生活变化(如生育、换城市)调整目标数字。 2. 灵活工作与身份转换: 财务自由不意味着完全停止输出。许多人在实现目标后,会转向追求“热爱但不高薪”的工作,或者成为某个领域的导师和顾问。本书提供策略指导,如何在不依赖薪水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全职工作时间,将精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上。 3. 风险管理与遗产规划的初步: 即使实现自由,风险管理也不能放松。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保险工具(如定期寿险、重疾险)来对冲不可预测的风险,确保你的财务基础不会因为一次意外而崩塌。同时,简单的遗嘱和资产配置规划,能确保你的劳动成果能顺利传承。 本书献给所有仍在为房贷、车贷和日常琐事奔波的职场人士。它提供的不是一夜暴富的秘方,而是基于时间、纪律和科学投资的确定性路径。你不需要特殊的背景、高深的学历或天生的好运气,只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执行力。现在,是时候停止为别人创造财富,开始为自己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充满选择权的未来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股素人(何宗岳)
 
  美國 Memphis 大學機械碩士。機械技師及冷凍空調技師高考及格。正職為冷凍空調工程設計與節能改善工作,有8項專利及11本冷凍空調著作。 
 
  1998年進入股市,只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就虧損套牢600多萬元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 
 
  2014年起,與卡小孜合著《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等6本理財書籍、另有時評分析《數據會說話?做伙來找碴!》及保險分析《買對保險了嗎?》各1本不同領域的著作。 ★終身學習理念:廣泛精讀、邏輯思考、比較分析、檢討改善」。 
 
  何宗岳 Facebook:6 次電視財經台錄影及30餘篇理財、保險與時評文章... 
 
卡小孜 
 
  7年級生。台灣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碩士。 
 
  閒暇時替股素人整理股市理財資料。2013年,將股素人的投資原型理念改良成股票收租法,2015年再創「定存股買前檢查表」。 
 
  2014年起,與股素人合著《股票收租法,我4年賺100%》、《我用4張表,存股賺1倍》、《收租股總覽1》、《理科阿伯的存股術(原名:收租股總覽II)》、《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 及《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等6本理財書籍。 
 
  平時忙於照顧2位小孩,無暇看股市行情,存股理財只是「每年2次」的股市打零工活動而已。 
 
  自小孩上學之後,重回職場,當個「財務自由」的平凡上班族。 

图书目录

前言:「一步一腳印,儲蓄為投資本」……… ……………………………
Chapter 1 躺平族:FIRE了!
01 存了一億圓,所以我辭職了!…………………………………
02 躺平族時代的來臨………………………………………………
03 「FIRE運動」的興起……………………………………………
04 「4%法則」vs.「25×法則」………………………………………
05 美國「FIRE族」的致富之道……………………………………
06 「FIRE運動」台灣行不行?……………………………………
Chapter 2 儉約生活三步曲:斷捨錢坑、改變習慣、儲存3成薪
01 「儉約生活」理念:Save Money、Save Earth!…………………
02 Step1:斷捨錢坑…………………………………………
03 Step2:改變習慣  ………………………………………
04 Step3:儲存3成薪……………………………………
05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
Chapter 3 財務自由:7分儉約行為+3分投資方法
01 薪水奴:一輩子賺多少錢?存多少錢?………………………
02 史上最強の節約達人:儲蓄比投資更重要……………………
03 理財第一步:量入為出、儲蓄優先、賺10存3…………………
04 勞工理財的起手式:勞退自提6%………………………………
05 投資目標:本金會增值、獲利夠開銷…………………………
Chapter 4 投資前先了解投資的工具與方式
01 常用的投資理財工具……………………………………………
02 保險是錢坑,並非保險兼投資的理財工具……………………
03 投資 vs. 投機 vs. 賭博…………………………………………
04 殖利率 vs. 累積報酬率 vs. 年化報酬率 vs. 平均報酬率   …
Chapter 5 基金投資的「3選3買2賣法則」
01   基金:買入前應先了解其風險性………………………………
02 基金績效排名的迷思……………………………………………
03 小資玩基金:單筆投資 vs. 定期定額…………………………
04 基金績效:「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資」? ………………
05 基金「3選3買2賣法則」之操作實務 …………………………
Chapter 6 ETF投資的「3選3買2賣法則」
01 ETF不是低風險的投資萬靈丹…………………………………
02 元大台灣50(0050)報酬率有2種,何者為真?……………
03 ETF「3選3買2賣法則」之操作實務…………………………
04 ETF績效:「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資」? ………………
05 高股息ETF之PK戰:1次/年 vs. 6次/年………………………
Chapter 7 收租型ETF:30檔成分股DIY
01 收租型ETF」的邏輯觀與222法則……………………………
02 14檔10年官方安穩配息股 ……………………………………
03 16檔10年殖利率≧6%收租股…………………………………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97042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7 x 23 x 1.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一步一腳印,儲蓄為投資之本」 
 
  「Your Money or Your Life」是 1992 年於美國首次出版,並有 20 餘種譯文版 的全球性暢銷書(作者曾應邀到多國演講);2016 年 12 月,日本出版的「1 億円貯 まったので、会社を辞めました」(存了一億圓,所以我辭職了),是當時在日本 暢銷逾 100 萬本的日文書,這兩本算是上班族的理財(非投資)勵志書籍,其共通 點是「不談投資獲利,而是談如何過低物慾、高儲蓄率的辛苦生活」,這種好像 是上一代人的儉約生活方式,已脫離現實的投資獲利需求,當年的台灣出版社, 可能認為這是沒有市場的冷門書,所以,當時在台灣沒有發行中譯本。 
 
  近 2 年來,財經媒體報導常出現的 2 個名詞是「財務自由」與「少年股神」, 快速致富是許多投資者的目標,以「Financial Freedom」上網搜尋,除了查到一本 書名「Financial Freedom」的暢銷書(台灣中譯本為「財務自由」),尚有許多的網 路文章,描述許多在 30 歲左右就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FIRE)」的成功實例, 再往前追溯,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運動的始祖,就是名為「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這本暢銷全球的書籍。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FIRE 運動雖然是以在 40 歲以前達到「財務自由、提早 退休」為目標,但是,卻認為投資應由「儉約生活」做起,再加上適當的副業與 投資,來增加被動收入,這與台灣財經媒體報導的「少年股神」、「財務自由」, 是靠著「權證」、「期貨」、「當沖」等投資工具與方式,而獲利千萬元的內容大相 逕庭,相差甚遠! 
 
  自從 2021 年 12 月金管會將「當沖證交稅減半政策再延長至 2024 年」之後, 財經雜誌、媒體陸續出現了不少「少年股神」,在短期間內賺百萬元、千萬元的 報導,「當沖」確實是缺資本又可能短期致富的投機工具,然而,把投機當投資 工具者,不會只賭一次而已,必然是愈玩愈大,投機玩久了,難免遇上大賠的時 候,第一次賺 10 萬元、第二次賺 20 萬元、...第 N 次賠千萬元,就血本無歸了。 
 
  上網搜尋「少年股神」,可看到不少財經媒體報導的「少年股神」短期投資 獲利的實績,但是,也看到一位署名「眠月」的 24 歲少年股神,在「Dcard 社群 平台股票板」上,PO 文「一次當沖輸掉大學 4 年存下的所有積蓄」,自述玩當沖, 曾經日賺 5 萬、10 萬元,最後卻將 50 多萬元的積蓄全部虧空,只剩下 113 元的親身經歷;另一則最近的相關新聞報導是:「台中 29 歲男深夜失足墜樓,疑似投 資失利...」,不知昔日的少年股神依然安在否?。 
 
  不同於上一本以退休理財為主題的拙作「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 本書是基於「用對投資工具、獲利事半功倍」的理念,探討常見的 10 種投資工 具中,哪些是適合以「本金會增值、獲利夠開銷」為目標的上班族之通用投資工 具。 
 
  「投資」就是為了「致富」,但是,讓某人致富的投資工具與方式,並不見 得適用於其他人,專業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與方法,均需要每日/每時地注意股市行 情的變化,隨時準備獲利了結或停損賣出,尤其是「當沖」,其輸贏多僅在±2%之 內,故絕對不適用於上班族,唯一可確定的是,愈快速獲利的投資工具,必然是 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躺平族:FIRE 了!」,由一本日文書「1 億円貯 まったので、会社を辞めました。」(存了一億圓,所以我辭職了)談起,敘述一位 18 歲高中畢業生,從未做任何投資,僅靠儉約生活,在 51 歲時共存了一億日圓, 就辭職不幹了,偶爾當義工隨性過活;到底一位僅高中學歷,工作 33 年,是過 怎樣的儉約生活,而存下一億日圓,可能嗎?2021 年日本≧65 歲夫妻之存款中 位數為 1,588 萬日圓(≒365 萬元台幣)。 
 
  接著是探討被中共當局下令封鎖言論的「躺平族」,以及在 1990 年代末期興 起的「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運動(FIRE 運動),存一億日圓、躺平族及 FIRE 運 動的共通點,並非投資理財,而是以力行儉約生活為第一優先,以「4%法則」為 生活準則,就可能在 40 歲前達到「被動收入高於生活支出」的境界,那麼,「FIRE 運動」在台灣行得通嗎? 
 
  第二章「儉約生活三步曲:斷捨錢坑、改變習慣、儲存 3 成薪」,參考美、 日達到「財務自由」的生活方式,歸納出 36 招的儉約生活方法,我們本身也是 「儉約生活族」,「儲存 3 成薪」是基本門檻,事實上,「FIRE 運動」成功者的儲 蓄率多高達六成以上,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在通膨率高於薪資成長率的年代,上 班族要如何自救? 
 
  第三章「財務自由:7 分儉約行為+3 分投資方法」,「上班 40 年,可存多少 錢?」,這是大多數薪水奴(上班族)的疑問,若以勞保局之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試算,30 歲起薪 3 萬元的勞工,工作 40 年在 65 歲退休時,總薪資大概是 2,420 萬元, 若以 20%的儲蓄率(2020 年台灣家庭之平均儲蓄率 24.5%)計算,40 年的存款總額 可達 885 萬元;若是起薪 4 萬元/月的上班族,工作 40 年約可存下 1,180 萬元。 
 
  本章談實務上如何一步一腳印,靠著「7 分儉約行為+3 分投資方法」,達到 「財務自由」的目標,我們不懂一夕致富的方法,僅依自己的「儲蓄、投資」經 歷,說明「財務自由」的方向,上班族不宜以成為「億萬富翁」為投資的終極目 標,而宜以「本金會增值、股利夠開銷」為目標,飼養金雞母、細水長流。 
 
  第四章「投資前先搞定投資的工具與方式」,是分析探討投資工具與風險,說明 「投資、投機與賭博」的差異;財經媒體之投資理財調查報告中,常見的投資工 具有 10 種:(1)銀行存款、(2)保險、(3)基金、(4)ETF、(5)股票、(6)不動產、(7)債 券、(8)外幣、(9)黃金及(10)期貨、權證、選擇權等(非資產型)衍生性金融商品等。 
 
  其中,常被認為投資工具的「保險」,其實是有風險性的錢坑;台灣的保險 滲透率,在 2019 年之前,曾蟬聯 12 年的「世界第一」,但是,台灣的人均 GDP 全球排行僅為第 37 名(2021 年),台灣近 3 年的九項家庭支出項目中,「保險」均 排名第 2(30 年前則是排名第 8),「保險」似乎真的買太多了。 
 
  第五章「基金 3 選 3 買 2 賣法則」,分析有 14 年投資基金經歷之上班族的基 金組合,從「單筆投資」轉為「定期定額」投資方式,其累積的投資績效也僅略 高於銀行定存利率而已。「定期定額」的績效真的優於「單筆投資」嗎?本章共 分析了 14 檔人氣基金,「定期定額」的勝率是「13 敗、1 和、1 勝」,想以「定期 定額」(傻瓜投資術)買基金的人,宜三思。 
 
  網路上可找到台積電、台塑等股票的建議價/合理價,但是,為何沒有任何基 金專家,可以告訴你任何一檔人氣基金的建議價/合理價?這就是投資基金的最 大盲點,基金專家可以告訴你如何挑選基金,卻說不出基金的合理買價。有人買 進人氣排名第 5 且獲獎連連的基金,卻套牢近 2 年,不知是否該認賠贖回?或是 持續「定期定額」買入?本章提出基金投資的「3 選 3 買 2 賣法則」,當你不知何 時買、何時賣基金時,可參考的此基金投資法則。 
 
  第六章「ETF 3 選 3 買 2 賣法則」,談的是約在 2021 年下半年起,投資人數 (受益人數)持續上升的 ETF,尤其是以「高股息」為名的 ETF,令上班族為之瘋 狂,造成一股「定期定額」買 ETF 的熱潮,最近(2022 年 5 月)出現首檔「雙月配息」(每年配息 6 次)的新 ETF(00907),上市一個月就吸引 12,000 位投資人,是否 沖昏了頭?要如何選擇 ETF? 
 
  此外,元大台灣 50(0050)公開說明書之報酬率有 2 種,何種為真?累積報酬 率與殖利率,孰重?4 檔資產規模逾 300 億元之 ETF(0050、0052、0056 及 006208) 大 PK,孰勝?高配息瘋,每年配息 6 次 OK 嗎?配息可能來自收益平準金是啥? 買 ETF「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划算嗎?股市指數由年初 18,600 點的高點開 始下跌至 10月的 12,600 點以來,股市愈跌,買 ETF 的人卻愈多,ETF 宛如成為 散戶資金的避風港,ETF 真的是低風險的投資萬靈丹嗎? 
 
  第七章「收租型 ETF:30檔成分股DIY」,是以常識邏輯思考,仿「高股息 ETF」 由 30 檔成份股組成的方式,以追求每年穩定股息收入為目標,將資產分別配置 在 14 檔安穩獲利的「官方安穩配息股」和 16檔連續「10年殖利率≧6%之收租股」, 少了市售 ETF 的管理費、經理費等費用,可有較高的殖利率;本章訂定「收租型ETF 222法則」,並提供30檔成份股之近10年的股利、股價、殖利率及配息率等資料,供以安穩獲利為目標的存股族參考。   
 
  相信大多數上班族的投資理財目的,不是為了短期致富(賭博、投機)而成為暴發戶,而是希望找出一種能夠細水長流、安穩累積資產之道;因此,引發了 我們寫此本與前 4 本理財書不同內容之投資理財書籍,遵守紀律與原則,每年僅需在1/1及7/1前後30天,買賣2次股票,小富即可安穩得。 
 
  本書內容沒有深奧難懂的理論,而是以邏輯思考,比較分析網路上的公開資 料,歸納出上班族的投資四原則:「1風險最小化、2報酬最穩化(非最大化)、3 費用最少化及4方法最簡化」,以基金及 ETF 作為比較基準,創出「收租型 ETF」, 希望本書對於想以「本金會增值、股利夠開銷」為投資目標的務實薪水奴(上班族),有所 助益。 
最後,以股神巴菲特的三句名言,作為本書的結語:
 
  (1)買進股票之後,要假設明日起,股市將休市 5 年。 (2)如果你在乎明天股市是否開盤,是「投機」,反之則是「投資」。 (3)買股票的最愚蠢理由(dumbest reason),是因為股價正在上漲中。 
 
  誠懇叮嚀:投資必有風險,務必量力為之,本書之觀點與做法僅供參考,讀 者需自負虧損風險之責!

用户评价

评分

從寫作風格來看,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群生活在資訊爆炸時代、注意力稀缺的讀者量身打造的。作者的文筆非常輕快流暢,完全沒有那種傳統財經書的嚴肅或教條感,讀起來像是在聽一個幽默的朋友聊天,但聊的內容卻是能改變人生的重要課題。他擅長使用比喻和對話式的陳述,讓複雜的財務概念變得像看漫畫一樣輕鬆易懂。例如,他把「資產」和「負債」的區分,比喻成你家院子裡是種會生金雞的蛋,還是種只會吃飼料的鴨子,這種畫面感強烈的描述,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這種輕鬆又不失深度的敘事手法,對於那些平時忙到連晚上都懶得看書的社畜來說,簡直是福音,隨手翻幾頁都能吸收新知,完全不會感到壓力。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嗯,老實說,第一眼看過去,會覺得「又是這一套?」那種中年焦慮感油然而生,但仔細瞧瞧那個標題,35歲躺平樂活,這簡直是我們這種卡在房貸、車貸、育兒開銷中間的ABC世代的終極夢想啊!作者選擇的切入點非常接地氣,沒有講那些遙不可及的投資神話,反而是從最基礎的「上班族」身份出發,這點非常加分。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它不像市面上那些財經書動不動就叫你辭職去創業、去當包租公,它更像是身邊一個有點經驗、有點存款的朋友,拍著你的肩膀跟你說:「嘿,別慌,有方法的。」那種感覺讓人覺得:「對耶,也許我真的可以不用一輩子為錢賣命。」書裡提到的那些生活化的例子,像是為了省下幾百塊的停車費在外面繞了半小時,或是為了年終獎金默默忍受主管的白眼,完全就是我的日常寫照,看得我頻頻點頭,心想這作者根本就是安插在我辦公室的臥底吧!這種強烈的共鳴感,是很多空泛理論書給不了的實在感。

评分

最後,我想聊聊這本書帶給我最深層的心理影響,它販售的其實不是「財富」,而是「選擇權」。在台灣,我們的社會結構似乎預設了人生的路徑:努力工作、買房、養家,然後期待退休後能過得好一點。但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岔路口。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財務自由」,並不是指我要變成郭台銘那樣的億萬富翁,而是指我擁有「對抗生活突發狀況」和「拒絕不喜歡的工作」的能力。這份能力,讓我在面對老闆的無理要求時,心裡多了一份底氣;讓我在規劃家庭旅遊時,不再需要斤斤計較;甚至讓我開始認真思考,下一個十年,我的生活重心到底應該放在哪裡。這種從被動接受命運,轉為主動設計人生的心態轉變,才是這本書最無價的貢獻,它賣的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種嶄新的人生劇本。

评分

翻開內頁,我原本預期會是一堆複雜的理財公式和K線圖,結果看到的卻是滿滿的實用工具和心態調整的章節,這完全顛覆了我對「財務自由」的刻板印象。最讓我驚豔的是作者對於「極簡主義」在財務規劃上的應用,他不是鼓吹你吃土過活,而是教你如何區分「想要」和「需要」,進而砍掉那些無形中偷走你薪水的隱形開銷。比如說,他細膩地分析了「面子消費」和「時間成本」的換算,讓我深刻體會到,有時候我們為了買一個名牌包或最新款的手機,付出的遠不止於標價上的數字,還包括了犧牲掉的休假、加班時數,甚至可能是與家人相處的品質。這部分的論述非常縝密,不是那種「省錢就好」的口號,而是深入到價值觀層面的探討,引導讀者重新審視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對於一個從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向上、追求物質成功」的台灣人來說,這種觀念的轉變,無疑是一劑清醒劑。

评分

接下來要提的,是它在執行面的細節處理,這本書的「可操作性」真的做到了極致。它沒有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真的給了一套從零開始的SOP。我特別留意了它關於「被動收入」的建構部分,很多書都把這塊寫得天花亂墜,好像只要照做,下個月就能開始領股息。但這本書的作者很誠實地指出,初期累積的被動收入可能微薄到連一杯咖啡都買不起,需要的是耐心和複利的時間軸。他甚至具體列出了適合我們這種時間有限的上班族可以入門的幾個管道,並且提醒了每個管道潛在的風險點,這份誠懇和務實,讓讀者在開始規劃時就能降低不切實際的期待,反而更容易堅持下去。我已經開始動手試著建立自己的「微型」現金流組合了,那種掌握自己未來方向的感覺,真的比單純領薪水來得踏實多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