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實戰 (Cloud篇):使用NodeMCU-32S/Arduino/LoRa/雲端伺服器建立專屬物聯網

物聯網實戰 (Cloud篇):使用NodeMCU-32S/Arduino/LoRa/雲端伺服器建立專屬物聯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聖泉
图书标签:
  • 物联网
  • NodeMCU-32S
  • Arduino
  • LoRa
  • 云端服务器
  • 实战
  • 开发
  • 教程
  • 嵌入式系统
  • 智能硬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結合NodeMCU-32S、Arduino控制板、LoRa收發器、雲端伺服器建立WiFi與LoRa物聯網,讓你不須自行維護伺服器、輕易監控物聯網。
 
  • 精選7朵雲 ‒ 雲端伺服器,運用MQTT、HTTP方法傳遞加密或未加密資料
  • 在每朵彩雲下,建立WiFi(前8章)、LoRa(後2章)兩種不同通訊方式的物聯網
  • 第7、8章介紹雲端SQL與NoSQL資料庫管理系統,物聯網資料不再稍縱即逝
  • 第9、10章運用LoRa技術建立物聯網,達到低能耗、長距離通訊
 
  閱讀本書後,你將學到
  • 有效運用雲端伺服器
  • 快速建立物聯網
  • MQTT、HTTP通訊應用
  • Arduino、JavaScript、Node-RED程式設計
  • SQL與NoSQL資料庫管理系統
  • LoRa通訊應用
 
  本書適用於
  • 大專院校「機電整合」、「專題製作」、「網際網路程式設計」、「物聯網應用」等課程
  • 高中、高職「微電腦應用實習」相關課程
  • 各級學校開辦「物聯網」探索課程
  • 創客玩家DIY物聯網、擘劃智慧住宅、智慧農場
 
本書特色
 
  • 充分運用Arduino豐富網路資源建立實用物聯網
  • 建立LoRa感測網路,擺脫WiFi侷限,不須申請,免費使用,是本書一大亮點
  • 運用Arduino IDE撰寫C++程式
  • 運用Visual Studio Code撰寫、部署JavaScript網頁程式
  • 規劃Node-RED流程監控物聯網
  • 以智慧型手機APP監控物聯網
  • 傳遞物聯網感測資料至雲端伺服器、儲存在雲端資料庫
图书简介: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应用开发实战:从硬件到云端部署 本书聚焦于现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核心挑战与前沿技术,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套从底层硬件交互到高级云端数据处理的完整实战框架。我们深入探讨了低功耗微控制器(MCU)的选择与优化、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精髓,以及如何利用成熟的物联网协议栈高效地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安全传输。 本书的结构设计兼顾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确保读者不仅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更能掌握“如何”高效地实施。我们将从硬件选型开始,详细剖析不同架构MCU(如Cortex-M系列)的资源管理、中断处理和功耗优化策略。重点内容包括片上外设(如ADC/DAC、PWM、SPI/I2C/UART)的底层驱动编写,以及如何利用DMA(直接内存存取)技术解放CPU,实现高吞吐量的数据采集。 在软件层面,本书将引导读者跨越裸机编程的局限,迈入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世界。我们将以FreeRTOS或Zephyr为例,详细讲解任务调度、信号量、互斥锁、消息队列等核心概念。读者将学会如何构建模块化、可维护性强的嵌入式固件,理解任务优先级反转、死锁等常见问题的排查与解决。此外,针对物联网设备对低功耗的严苛要求,我们专门设立章节讲解睡眠模式管理、唤醒源配置以及电源管理单元(PMU)的精细控制,实现电池寿命的最大化。 连接性是物联网的生命线。 本书将详尽阐述多种无线通信技术栈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我们不会停留在协议的表面介绍,而是深入到数据包的构建、错误校验(CRC)、以及MAC层与PHY层的交互。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我们将对比分析Wi-Fi(TCP/IP栈的优化与安全套接字SSL/TLS的移植)、蓝牙低功耗(BLE)的GAP/GATT服务模型配置,以及LPWAN技术(如NB-IoT/LTE-M)的窄带数据传输机制。特别地,针对资源受限的设备,我们将深入讲解UDP/CoAP协议簇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资源限制应用协议(CoAP)减少传输开销。 数据安全与韧性是工业级物联网不可或缺的支柱。 本书投入大量篇幅讲解嵌入式安全实践。内容涵盖安全启动(Secure Boot)、固件加密与签名验证、密钥管理(Key Provisioning)机制,以及如何在MCU内部利用硬件安全模块(如TrustZone或独立的加密协处理器)加速和保护敏感操作。读者将学习如何正确地集成和配置TLS/DTLS协议栈,确保设备到云端通信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向云端迈进:架构与集成。 理论讲解后,我们将重点转向云端集成。本书会详细介绍主流云平台(如AWS IoT Core, Azure IoT Hub, 或私有MQTT Broker)的接入流程,并针对嵌入式设备的特性,深入讲解MQTT协议的QoS级别选择、遗嘱消息(Last Will and Testament)的配置,以及Topic结构的命名规范与权限控制。我们还会探讨如何设计高效的设备影子(Device Shadow)同步机制,以应对设备离线与恢复连接时的状态管理难题。 数据流与边缘智能。 现代物联网要求设备不仅仅是数据采集器,更应具备初步的决策能力。本书将引入“边缘计算”的概念,讲解如何利用TensorFlow Lite for Microcontrollers或类似的轻量级框架,在MCU上部署预训练的模型进行本地数据预处理、异常检测或简单的控制反馈。我们将探讨数据上传频率的动态调整策略,例如基于变化率而非固定时间间隔发送数据,从而平衡实时性与网络带宽消耗。 系统升级与维护。 远程固件升级(FOTA/OTA)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本书会详细讲解实现可靠OTA所需的关键技术:分段式传输、A/B分区(Atomic Update)机制、回滚策略以及空中下载(Over-The-Air)的安全校验流程。读者将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个健壮的OTA框架,确保设备在升级过程中不会“变砖”。 本书适合对象: 1. 具有C/C++基础,希望深入学习低功耗嵌入式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工程师。 2. 希望掌握从传感器接口、MCU固件开发到安全物联网通信协议栈(如MQTT/CoAP/TLS)集成的开发者。 3. 对构建端到端(End-to-End)物联网解决方案感兴趣的电子、自动化或软件工程师。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独立设计、开发并部署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下一代嵌入式物联网解决方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聖泉
 
  國立中興大學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退休教授
 
  機械技師
 
  專長:最佳化設計、嵌入式C程式設計、機構設計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Cloud 1:Arduino IoT Cloud
1.1 Arduino IoT Cloud
1.2 IoT Remote APP
1.3 建立Node-RED控制網頁
 
Chapter 02 Cloud 2:Blynk
2.1 Blynk
2.2 Blynk IoT APP
 
Chapter 03 Cloud 3:ThingSpeak
3.1 ThingSpeak
3.2 MQTT API
3.3 REST API
3.4 ThingView APP
 
Chapter 04 Cloud 4:HiveMQ
4.1 運用HiveMQ公共MQTT伺服器傳送訊息
4.2 運用HiveMQ MQTT伺服器傳送加密訊息
4.3 利用Node-RED存取物聯網資料
4.4 Virtuino APP
 
Chapter 05 運用LINE 聯網
5.1 LINE Notify
5.2 利用Node-RED 傳遞訊息至LINE
 
Chapter 06 Cloud 5:Heroku
6.1 Visual Studio Code
6.2 Heroku 應用部署
6.3 整合ESP32、Heroku、HiveMQ
 
Chapter 07 運用資料庫儲存物聯網訊息
7.1 WampServer 與MySQL
7.2 ClearDB MySQL
7.3 利用MySQL、ClearDB MySQL 儲存物聯網資料
7.4 MongoDB
 
Chapter 08 Cloud 6:AWS
8.1 AWS IoT Core
8.2 AWS DynamoDB
8.3 AWS IoT Core 與DynamoDB 整合應用
8.4 利用Node-RED 讀取DynamoDB 資料
 
Chapter 09 運用LoRa 於物聯網
9.1 LoRa 收發器
9.2 建立LoRa 感測網路
 
Chapter 10 Cloud 7:TTN
10.1 LoRaWAN
10.2 The Things Network
10.3 LMIC 函式庫
10.4 建立LoRaWAN 感測網路
 
Appendix 附錄
附錄 A Arduino IDE
附錄 B Node-RED
附錄 C JavaScript
附錄 D NodeMCU-32S
附錄 E Arduino Pro Mini
附錄 F 閘道器Gateway
附錄 G JSON 資料格式
附錄 H 電子零件清單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33154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台灣的技術書籍市場上,很多關於物聯網的書,要不是太偏重於某個單一的平台,不然就是內容過時得很快。這本《物聯網實戰(Cloud篇)》的優勢就在於它選用的技術棧相對平衡且具有前瞻性。它沒有過度依賴於某些特定時間點才流行的服務,而是將重點放在通用的協定和架構上,這讓書中的知識具有更長久的生命力。特別是對使用LoRa模組進行低功耗通訊的章節,它處理了許多LoRa新手常遇到的頻率干擾和封包遺失問題,並給出了實用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風格是那種非常實在的「工具書」,每一個程式碼塊、每一個設定步驟,似乎都在告訴你:「照著做,它就會動。」對於忙碌的專業人士來說,這種效率就是最高的品質保證。它成功地將複雜的物聯網堆疊概念,轉化為一套可複製、可維護的實戰手冊,絕對是工具箱裡不可或缺的一本好書。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接地氣」,它並沒有一開始就丟給你一堆複雜的演算法或深奧的網路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硬體連接開始,逐步引入更進階的無線通訊模組。我特別喜歡它在不同章節之間銜接的自然度,從簡單的Wi-Fi連線到LoRa的跳頻技術,每一步的過渡都顯得合理且必要。這讓讀者在學習過程中,能清楚地看到技術的遞進關係,而不是孤立地學習某個單點技術。對於想從實驗室原型階段邁向真正產品化的創作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它教導的思維模式,是關於如何設計一個健壯、能夠處理現實世界中各種不穩定因素的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在完美環境下運行的Demo。那種強調系統穩定性和資料一致性的寫法,顯示出作者對實際場景的深刻理解,這點是許多純學術性著作所缺乏的優勢。

评分

這本關於物聯網的書實在是太實用了,尤其對於像我一樣,想從零開始搭建自己專屬物聯網系統的工程師或創客來說,簡直是挖到寶了!書中對於硬體平台的選擇,像是NodeMCU-32S和Arduino的實戰應用,講解得非常透徹。它不是那種只會紙上談兵的理論書籍,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把理論付諸實踐。我特別欣賞它在介紹各種感測器介面和通訊協定時的細膩度,很多書上往往一筆帶過的部分,這裡卻用清晰的程式碼範例和電路圖輔助說明,讓人一看就懂,馬上就能動手操作。這種實作導向的寫法,大大減少了初學者在除錯時的挫折感。更棒的是,書中還探討了LoRa這種低功耗廣域網路技術的應用,這對需要遠距監控或需要電池供電的場景來說,簡直是救星。整體來說,它涵蓋了從前端硬體到後端雲端整合的完整生態系,讀起來完全沒有斷層感,是一種非常流暢的學習體驗,讓人感覺自己真的在「實戰」!

评分

對於像我這樣,本身對微控制器有點底子,但對「雲端整合」這個環節感到霧裡看花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及時雨。過去我寫的專案大多是本地端運行,一要上傳資料到網路上,就開始頭痛,各種網路庫的設定、TCP/IP的握手過程、安全憑證的處理,總是讓我卡關很久。這本書非常細心地將這些複雜的步驟拆解成易於消化的單元。它不僅教你如何「發送」數據,更教會你如何「接收」來自雲端的指令,實現真正的雙向控制。例如,在利用NodeMCU與特定雲端服務進行JSON格式資料交換時,書中提供的範例程式碼結構清晰,變數命名直觀,幾乎不需要自己摸索就能成功跑起來。這對於想要建立一套可擴展、具備遠端韌體更新(OTA)能力的物聯網系統而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架構藍圖。它讓雲端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黑盒子,而是可以被我們完全掌控的延伸觸角。

评分

老實說,市面上的物聯網書籍,要嘛太偏重硬體,要嘛只會炫耀最新的雲端框架,很難找到一本能夠平衡兩者,並且聚焦於「自建」的。這本《物聯網實戰(Cloud篇)》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它的Cloud部分處理得非常到位,作者沒有選擇只是套用現有的SaaS平台API了事,而是深入探討了如何架設和管理自己的雲端伺服器,這點對注重數據自主權和隱私的專業人士來說,是極大的加分。書中對於資料流的設計、MQTT協定的優化使用,以及如何確保資料在無線傳輸過程中的穩定性,都有獨到的見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處理異質性設備(NodeMCU與Arduino混合)的資料統一彙整策略,這在實際的專案中是經常遇到的難題。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顧問在做專案規劃,所有潛在的陷阱和最佳實踐都被提前點明了,讓我的專案規劃效率大幅提升,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追求「掌握核心技術」的開發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