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成為更先進的工作者版本,創造雙贏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多年前我曾與彭建文老師聯繫、見面,當時邀約他出版《台積電的四十堂課》,雖然那時機未成熟,無法結緣。但彭老師後來在城邦集團陸續出了兩本書,而今第三本《思維的製程》出版了。
網路上的職場專欄免費文章何其多,讀者在閱讀後,除了吸收知識與訊息外,背後肯定還有未解之難題。因此我們再透過:書籍、實體/線上課程、講座等不同媒介,提供各種更深度的服務和方案,協助讀者解決進階問題。
這就是《思維的製程》出版的初衷。彭老師以任職台積電十年經驗及豐富的企業輔導實例為基礎,盤點所有工作者、管理者在職場中常遇到的麻煩事與問題,並提供可標竿台積電的解決方案。本書給了讀者一窺台積電式管理的機會,中高階主管也可以從制度上,培養持續改善文化,整備評估、執行的專案架構,深植創新基因。
在職場遇到困難時,往往容易陷入直覺反應,或者憑藉個人經驗行事,這樣處理簡單的小問題沒問題,但遇到具挑戰或複雜的大問題時就不易解決。本書從思維角度,不但從大方向上來提點讀者,同時也以具體的框架、表單,讓讀者能參照和活用。不只能協助公司改善工作流程和效率,作為個人,無論您是中高階主管,或者是經驗尚不足的工作者,都能改造自我。
職場裡,工作者必須遵守團體的規範和邏輯,也必須完成被交付的任務和目標。本書即是能更有效完成工作的關鍵工具,期望所有工作者能經由閱讀本書而自我成長、應用,鍛鍊成更先進的自己,以得到主管信任,進而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自主權,最終達成公司與個人的雙贏境界。
推薦序
從局內人角度,分享台積電基礎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姚詩豪
我在三十歲剛踏入顧問業時,就參與了台積電的系統導入專案。當時服務的公司與台積電的夥伴合作,要在台積內部建立一套專案管理資訊系統,用來回報進度與監控各類專案。這段經歷可說是我在職場二十多年來、數一數二珍貴的契機,至今難忘!
在專案初期,台積電對品質的高標準就給了我們一次震撼教育。我們安排了培訓,目的是向台積電同仁介紹這套新系統,並且講解相對應的管理概念。當時老闆指定了一位有外商半導體經驗的前輩當講師。但我建議老闆換人,原因在於這位前輩雖然對產業很有經驗,但他剛來公司,對系統還不熟悉,我很擔心被台積同仁打槍。但老闆覺得我多慮了,仍維持這項決定。
在上課當天,我擔任助教,這位前輩果不其然,在台上避重就輕,含糊其辭。這時馬上有好幾位台積電的學員舉手提問,希望講師解釋模糊之處。顯然講師的回答無法讓大家滿意,這時課程窗口就直接中斷課程,上台跟講師說:「老師您辛苦了,您分享的資訊,我們大概都已經知道了,為了不浪費彼此的時間,今天課程就先上到這裡,謝謝!」當時還是菜鳥顧問的我,雖然早已預見這樣的狀況,但真正發生在眼前時,我還是非常震驚。這原本是一整天的課程,至此才進行了三十分鐘!
後來在客戶的建議下,老闆讓我主導後續的工作,這又是一次震撼教育!每次跟台積電的夥伴開會,我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甚至常熬夜準備。因為他們都會提出非常細節的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含糊之處。面對各種任務時,他們不但要搞懂如何執行,還要我講清楚背後的原理,我甚至需要拿起白板筆,在白板上驗算軟體的計算結果,核對無誤後,他們才放心!我雖然一開始非常緊張,但後來卻非常享受,能跟一群如此聰明又務實的人一起工作,真的相當過癮。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兩個星期的疲勞轟炸後,台積電的夥伴對我的態度明顯轉變了,看到我來就很開心,以前說話咄咄逼人的語氣,也變成好朋友般的親切。我有點不解這樣的轉變,直到後來一位台積電的工程師告訴我:「Bryan,因為你夠專業,所以過關了!」
這兩段經歷,讓我親身感受到台積電文化的兩個特色:「實事求是」與「專業至上」。我後來的職業生涯中,雖然服務過許多國內外知名企業,但像台積電這樣如此深植人心的文化,還真的從沒遇過。
很高興在台積電擔任主管多年的建文,親自從局內人的角度,告訴我們這樣文化背後的根基。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並不是商業雜誌常見的戲劇化故事,也不是創辦人的經營心法或崇高理念,反倒是分享了台積電內部的工作流程與管理方法,讓一般的主管或創業者也能學習與參考台積電的管理模式。這本書的題材市面少見,相當實用並具參考價值!
推薦序
面對劇變,最佳起點就是學習思維的良率與製程
人資小週末創辦人 盧世安
面對環境巨變,現在每家企業都希望成為學習型組織,讓企業能夠無痛轉型。但其實「成為學習型組織」是果,「擁有學習型員工」才是因。不過,更往前追溯,擁有「學習型員工」也是果,「建構學習型文化」才是因。再追根究柢下去,「建構學習型文化」也是果,「形塑學習型行為」才是因。然而,這一切改變都需要從「思維的改變」開始,所以「形塑學習型行為」也是果。就如同我們常說的企業要轉型,必須要奠基於學習型組織,但如果不依照上述以終為始的步驟,往往變革就無法具操作性,而不具操作性的變革,注定是失敗的。
無論是《思維的良率》還是《思維的製程》,建文老師寫書的最大特點,就是提供「操作性」,同時也撐起了管理層面廣闊的視野。也許您可以將前者視為建構良好思維的經線,而把後者當成架構良好思維的緯線。有了經線,我們可以對單一思維的脈絡有縱深的掌握,而理解了緯線,就能連結多元思維的切面,經緯縱橫,乃成其大,乃成其全。
其實思維的品質是最難控制的,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但正因如此,要如何提升同仁思維產出良率,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在組織能量發展上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創新議題上。從書中台積電的例子,我們可以深刻了解,創新不是期待員工的突發奇想,創新應該是一種制度上的要求,一種對員工行為的強化與賦能。不要期待能尋找到具有創新特質的員工,不要盼望員工會在重金獎勵下就踴躍創新。而是要珍惜、保護員工的冒險精神,並打造有助於創新正向循環的職場環境。
本書核心是提供一套系統化的分析與解決問題方案,這一直是很高難度的挑戰,但卻是建文老師的強項。我將本書提到的「課題達成型方法」的八個步驟先給大家看一下:
1主題選定與建立團隊
2 課題明確化與建立攻堅點
3 方策擬定
4 最適策追究
5 最適策實施
6 效果確認
7 標準化與落實管理
8 反省與今後的因應
這八步驟的內容與細節,我就不多闡述(請您買書來看),但只想強調,我認為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有效/有品質的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框架與流程的精準組合,這可以當成您閱讀本書的量尺,必定會讓您大有收穫。
此外,還可以從「職涯發展的維度」視角來閱讀本書。從本書一開頭,建文老師提到台積電文化中、影響他很深的的六個重要生命養分:願景要大、承諾、創新、持續改進、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不斷學習,這幾乎也可以當成是工作者在職涯發展的內功心法。而書中所提到的諸多方法與技巧都可以視為個人希望在職涯上有所發展的必要養成裝備。
在VUCA時代下,作為個人,我們要面對許多不確定性,最佳的起點就是學習,為了強化學習效益,就需要學習如何學習。作為領導者,我們面對不確定,最好的應對就是用行動代替焦慮,為了驅動組織變革,就需要變革;而學習如何變革的一切的起點就在維持思維品質的良率上。
推薦序
世界級競爭力魔法之拆解書
光合鮮活社企 營運總監與資深夥伴教練 侯安璐
身為夥伴教練,只能用驚嘆來形容!從二○一五年起,建文老師因轉型議題來參與個人教練會談專案開始,我一路協助建文老師從個人頂尖職業企業講師,逐步轉變為帶領一群台積電背景與志同道合的顧問講師團隊的執行長,繼而創辦系統性問題解決方法的「國際PJ法」品牌,接著完成心願──他期待用自己在台積電所得所學的所有功夫,幫助年輕職場工作者──書寫《思維的良率》。現在他更突破自己,在同時輔導多家企業與處理公司事務的繁忙日程中,完成了《思維的製程》!
《思維的製程》將《思維的良率》還沒說完的台積電功夫,進一步延伸、闡述,仍舊維持既有的精實文風,佛心地把他在台積電受過扎實邏輯分析問題解決的訓練內容,配搭編輯群的專業分類,為讀者提供全面性、高實務性、高可行性的解方。您可依個人需求,針對問題單篇或依序系統性閱讀。
此外,本書還寫下了建文老師台積電十餘年工作經驗,以及他十餘年在兩岸三地、東南亞等大中小型企業顧問與授課身經百戰所淬鍊而成的人生智慧。非常適合不同組織的領導管理者,甚或是未來有心成為領導管理者閱讀。書中內容能同時避免您與組織重蹈覆轍,也能協助您啟動兼具全面且務實的企業轉型基本功。
如同建文老師平時在企業輔導授課的風格,每篇文章都有生動案例與故事,非常易讀。您可以把這本工具書放在辦公桌案前,即看即用。當您遇到組織或工作專案中想不通的瓶頸時,就能藉此打通思維盲點。本書在手就像有一位照顧者和智者原型的慈心資深企業顧問講師在身邊,讓你能隨時詢問。
建文老師曾說自己是工程師出身,不是很會書寫,最多只是寫寫那種密密滿滿、看了一兩段就會讓人打瞌睡的技術專業文章。沒想到現在竟成了《商業周刊》網路專欄作家,好幾篇文章都有數萬人點閱率;《思維的良率》也在出版後連續兩年持續暢銷,還進入二○二二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選書(商業類)的行列中。這一切不正展現出他個人持續改善精進的過程與結果嗎?他真真切切地活出兩本書的核心精神!
如果你想要知道台積電公司如何讓全球看到世界級競爭力之神奇魔法,建文老師已經細細拆解在《思維的良率》和《思維的製程》兩本書中了。強力推薦給在職場與領導管理團隊,想要更上層樓的工作者一讀!
推薦序
本書為職場工作者與企業的卓越教戰手冊
振鋒企業總經理 林衢江
首先感謝也很榮幸能再次受到彭老師的邀請為《思維的製程》推薦,也藉此代表公司向彭老師長期對振鋒企業的教導與愛護,表達誠摯的敬意。
彭老師在上一本《思維的良率》中提及工作者思維的重要性,因為工作者的思維決定影響了一家企業經營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因此,具備正向的工作思維就能造就一位卓越的工作者,而有一群卓越的工作者才能打造一家卓越的企業。
《思維的良率》一書告訴我們要成為卓越的工作者,具備正向的工作思維只是最基本的關鍵要素,而《思維的製程》一書則是傳遞我們如何將正向的工作思維真正實踐於日常工作中。
彭老師於書中分享了他在台積電與從事企業顧問老師二十多年的實戰工作經歷,從如何培養自己成為具備正向工作思維的工作者開始,到如何活用、貫徹於工作中,最後成為卓越的工作者與企業顧問老師,這樣無私地分享對所有的讀者而言,真的是受益良多。
本書與一般工具書有很大的不同,在於彭老師是結合個人實際的工作經歷與多年協助企業解決問題實戰的顧問經歷,針對企業常遇到的經營管理問題,提供已實戰驗證過的方法論。我相信這樣具有實戰驗證的方法論,不僅能成為卓越工作者的教戰守則,也能為企業長期面臨棘手的經營管理問題,提供一個治本且可具體實踐的最佳解決方案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