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如何在人生路上做各式各樣的轉彎
吳在媖(兒童文學作傢)
在人生的旅途上,你擅長轉彎嗎?
我是大學快畢業時纔學會騎腳踏車的。一開始騎腳踏車要轉彎時,都需要繞很大一圈纔轉得過來,越來越熟悉之後,就可以在很短的距離順利地轉彎。
這本書讓我想到,我們的人生有很多時候都需要轉彎,但有些人遇到瞭人生的變化卻轉不太過來,就產生瞭很多的掙紮與痛苦。
這本有趣的小書讓我們看到,一位思路很有彈性的阿波,他如何在他的人生路上做各式各樣的轉彎,而這些轉彎如何精彩的改變瞭許多人的一生。
推薦您一起來看一看。先預祝您轉彎更上手。
看似迴到瞭原點的一段旅程,主角阿波和國王卻不再一樣
何聖理(文青聊繪本版主)
要瞭解一名大師,就必須收藏他所有的作品,纔能知道其創作脈絡與軌跡,而這些脈絡與軌跡,能幫助你梳理自己的生命。
以《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席捲全球數十年的藝術傢尤塔・鮑爾,創下瞭超過百萬冊的銷售紀錄,其實,拿到書的人,應該都對這小小的開本,有些驚訝,好像一顆小的核爆,竟然在你的育兒生涯中投下震撼彈。
以清柔淡雅的水彩為主要創作媒材,圖像容易親近小孩,也擅長以簡單淺白的文字與題材去述說具有深意,需要思辨的哲思,好作品必要的條件,都有瞭。
與孩子共讀時能帶來開放式的對話,自己讀時又能帶來反思,兒童也在能睜大眼睛,瞠目結舌的同時,悄悄地種下一顆種子,在未來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時,依然能不畏風雨地嚮上茁壯。
《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是大傢企盼已久的作品,尤塔・鮑爾又以一種開創性的敘事方式,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這就是藝術傢不斷求新求變,也是為什麼得以收藏的原因。
迴到圖畫書的本質,圖文共奏、翻頁效果都是必備的,加上可以被朗誦的文字以及可被閱讀的圖像。《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不隻呈現瞭這種藝術形式的本質,還在靜態中創造動態,在一個跨頁中,將畫麵分割為上下兩部分,以無字書的無聲特性,安靜地呈現瞭阿波與國王在同一個時間又不同空間所經歷的有點喧鬧的過程,雖然最後看似迴到瞭原點,然而,阿波和國王已經不再一樣。
除瞭阿波使命必達的軸線之外,國王在底片般的畫麵中同步開展瞭自己的故事。第一次看《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的時候,眼光肯定無法從國王的版位移開,那條看似支線的畫麵實在太引人好奇,勢必會想要立刻讀第二次,第三次看這特意鋪陳的小圖,可能又會發現新的訊息,例如:月相的改變,有時會與阿波的月亮相同,這些圖像上的錶現很含蓄,但隻要用心看,就會有所獲得,然後第四次、第五次……孩子若在閱讀中得到驚喜,就有可能引發他們自主閱讀的動機,好的讀物,總會讓人產生慾望去重複當下「發掘齣什麼」的成就感。
《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絕對能一翻再翻,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能從其中有所領會,進而發展齣新的對話,無論是他人,或自己,在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道路上,陪你走一段。
迴到原點,但一切卻有瞭不同
陳誌恆(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曾經過一個經驗:為瞭某個目標而忙碌奔波許久,看似每天有所進展,但最後卻迴到瞭原點,結局是什麼都沒變?
真的什麼都沒變嗎?
「看似迴到瞭原點,但一切卻有瞭不同」。這是我在閱讀《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這本繪本時,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
我想起,國小高年級時,被班導師選拔成為預備參加校內國語文競賽的選手之一。導師頗為欣賞我的作文能力,便每天給我齣一個題目,邀求我寫一篇約400字的文章。
每晚,除瞭迴傢作業與複習功課外,我還得撥齣時間與方格子奮戰。我們預測比賽可能的齣題方嚮,還嘗試各種不同的文體。
兩個月過後,導師公布正式選手名單——沒有我。我有些失落,努力瞭兩個月,每天堅持完成老師交代的寫作任務;放學後,我比同學還要更為忙碌。但最後,卻沒能代錶班上參加比賽。
結束瞭那段魔鬼磨練,日子迴歸正常。我以為,一切迴到瞭原點,那些努力也全付諸東流。
幾年後,我開始在不同的作文比賽得名;再更久以後,我開始齣版書籍,成為一位暢銷作傢。現在迴頭想想,當時那兩個月的辛勤忙碌,看似不瞭瞭之,如今卻是意義非凡。
或許,就是那些密集練習,讓我的寫作能力進階,也許還不到參加比賽的程度,但也讓我寫齣興趣來。未來再稍加雕琢,在適當的時機便有機會嶄露頭角。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有時候白忙一場,卻為自己磨練齣一身好本領。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句話說得真好。飛毛腿阿波有雙快腿,奉國王之命要傳訊息給鄰國的國王。一路上,卻發生瞭好多事情;而在此同時,國王也經歷瞭許多改變。在陰錯陽差之下,飛毛腿阿波沒去成鄰國,卻迴到瞭原來的國傢。
看似白忙一場,但在這過程中,阿波、國王,甚至整個世界,都發生瞭變化,而這些變化,也讓接下來的美好故事,得以展開。
別小看任何發生在生命中的小事,即使最終看似重要的任務沒有完成,但生命中的一些小小改變,在未來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這本讀物提醒我們,有時候,比起結果,過程或許更值得品味。就好像,國王在阿波迴來後,在壁爐旁靜靜地聽著阿波一路上的經歷一樣。
一本好的繪本或讀物,不會刻意告訴你什麼道理;而是在故事完結後,留下耐人尋味的伏筆,讓讀者各自解讀其中寓意。《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正是這樣一本繪本,值得大小朋友一同深思。孩子的視角和大人的視角或許有所不同,隻要帶著開放的心,親子都能從閱讀與討論中獲益。
走進飛毛腿阿波的柔軟視角,學會同理被協助者的需求
蘇明進 (老ㄙㄨ老師)
飛毛腿阿波好忙,到底他在忙什麼?
照理說,他應該忙著運送國王發齣的緊急信件纔對。照理說,飛毛腿應該跑得飛快,應該一下子就完成瞭國王交付的使命。
然而他真的好忙,忙著照顧傷患、忙著撿球、忙著幫忙當保姆顧小孩、忙著陪老山羊走路……忙到已經過瞭好久、好久,信還沒有送達鄰國;忙到國王都娶瞭王後、生瞭王子、還打瞭場戰爭,阿波纔把那封信送達,而且還迷糊的把信送錯地址。
唉呀,忙中有錯,照理說這位飛毛腿阿波是要被國王砍頭的。但是阿波忙的事情好特別,特別到國王整夜都饒有興緻的聽著阿波的冒險故事;特別到國王邀請阿波住在他城堡的庭園裡,這樣就可以每天一直聽著阿波訴說著沿途裡那些有趣又迷人的故事。
讀到這裡,我問我的學生們:「如果在路上你看到一位受傷的人,你會冒著被國王砍頭的風險,而停下腳步幫助他嗎?……你會停下來幫路人照顧小孩?幫忙撿球?陪老爺爺散步嗎?」
孩子們笑瞭,吱吱喳喳的說個不停:「有的會,有的不會。」
於是我更好奇瞭,在這些事件中,孩子會啟動幫助他人的行動準則究竟是什麼?畢竟童話故事太過夢幻,現實生活纔是我們所關注的。隨後,我和孩子們開啟瞭一場精采的對話。
這就是《好忙好忙的飛毛腿阿波》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觀點來詮釋阿波的行為,我們也可以從中釐清我們所在乎、更關注的事物為何。就在與孩子的對話中,我們逐漸走進飛毛腿阿波的柔軟視角,學會同理那些需要被協助者的需求,以緻於我們能夠學習成為一位伸齣溫暖雙手的給予者。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結局,當田裡的南瓜開始採收時,這一路上所有遇到的好朋友們:豬媽媽帶著豬寶寶們、老山羊拄著拐杖、國王身後跟著豬王子、鬆鼠兒子推著受傷的鬆鼠爸爸……全都一起過來田裡幫忙瞭。
同理心就是這麼一迴事,有時候我們以為同理心可能是單嚮的付齣與給予。然而,往往在故事的結局裡,我們纔明白:原來同理心是雙嚮的滋養,而我們纔是那個被溫暖、感到最幸福的人。
好忙好忙的阿波,用他的行動告訴瞭我們:忙碌,要忙在值得付齣的人事物上,忙在協助他人的實踐裡。跑得快、慢點到,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沿途的美景,這旅程中所遇的美好事物,這些同理他人、與人為善的歷程,纔是豐富我們人生的最美寶藏。
願意等待,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的世界
魏瑋誌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我們是否在每天上班、上學、接送孩子、寫功課、準備三餐,以及趕著讓孩子去睡覺中,一直忙碌著,就像是個陀螺般在打轉呢?
每件事情,如同列在清單上的代辦事項,要我們趕緊去完成。然而,在急著把清單上的每項任務都打勾的同時,是否忘記瞭享受當下與孩子相處的每分每秒呢?
如果我們的眼中隻有『任務是否能準時完成』時,當孩子拖到瞭時間、抗拒說不要、在床上聊天說不想睡覺時,我們就會很容易有情緒。
在嘗試達成任務的過程中,我們試著穩定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他的世界,或許會有著不同的發現。
不想寫功課,但還是願意坐在書桌前的堅持、該睡覺瞭,依然喜歡與我們分享的窩心、吃飯很慢,還是能把飯吃光光的負責。
這些內在的美麗風景,需要我們把時間給慢下來,就像帶著蝸牛去散步,一同享受著微風、看著藍天、沉浸在踏齣每個步伐的紮實感。
如同«飛毛腿阿波»一樣。
國王的包容與傾聽
«飛毛腿阿波»的故事裡,國王交代阿波一項任務,要把捲軸送去給鄰國的國王。不過,在送捲軸的旅途中,他遇到瞭許多需要幫助的動物,例如,受傷的鬆鼠爸爸、玩具球被河水沖走的小老鼠、因為育兒忙到沒時間購物的豬媽媽、需要攙扶的老山羊,還有,遇到好可愛的土撥鼠小姐。
雖然,送捲軸的任務延遲瞭,但是,阿波卻遭遇瞭許多美好的事情。
而且,負責任的阿波,被事情有所耽擱的同時,依然沒有忘記他的任務,努力著往鄰國邁進。
故事的最後,國王知道阿波沒有完成任務,並沒有生氣,反而很仁慈的用一整個晚上,聽著阿波所遇到的所有驚奇,還邀請在路上遇到的好朋友們,一同過來。
如果孩子的事情,沒能順利地完成,我們可以像這位國王一樣,是如此的包容,以及願意傾聽他的嗎?
讀繪本時的親子對話
與孩子共讀這本故事時,我們也可以多問問他,「如果是你,你會停下來嗎?」、「在旅途上,因為很多事情不斷低延後,你有擔心嗎?」、「你因為這些事情而耽擱瞭,最終沒有送到捲軸,你會後悔嗎?」、「迴到城堡後,看到的是我,有著怎麼樣的心情呢?」、「如果爸爸是這個國王,你希望爸爸怎麼對待阿波呢?」
相信孩子的答案,肯定會很有趣喔。
爸媽先照顧好自己
另外,繪本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阿波的冒險在進行時,底下也有著國王的時間軸,經歷瞭戀愛、結婚、生子、寵物貓走瞭…等,好多的事情。
這些圖案,沒有任何的字跟語言,傳遞著,其實大人的焦點,不用一直放在孩子身上。
等待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把自己給照顧好,迴歸到自己身上,或許,這就是國王之所以會如此包容與大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