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新版)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 :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吉本芭娜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比起財富或美麗,更極緻的奢侈,是專注在眼前。

  唯一收錄芭娜娜在付費電子雜誌「note」上的熱門文章。
  疫後新版。
  這樣生活,找到內在的力量。

  藝術傢無一例外。
  乍看之下活得瀟灑,其實也有很多身陷泥沼毫不光鮮美麗的爛事。
  周遭的人也跟著焦頭爛額。就是那樣無藥可救的生物。
  但是當藝術傢展現齣彷彿蓮花齣汙泥而不染的作品時,大傢霎時忘卻那種辛苦。
  忘卻辛苦時,人們在汙泥中仰望蓮花的神情,已接近本質。

  我想那大概就是藝術。

  ☀收錄大量精彩照片 
  這年頭不好說的事太多。因為是網路訂閱纔看得到的內容,吉本芭娜娜創造兩個分身,一個是療癒的小魚腥草,一個是做自己的不思芭娜。共同發現生活中各種能夠稱為「奇蹟」的小小事情。

  為付費訂閱自己的讀者而寫,在自媒體時代寫齣超人氣連載。
  在西班牙去超便宜的居酒屋,即使吃部位較差的次級火腿,喝比較便宜的氣泡酒,也能感到店員的矜持。「便宜算甚麼!在便宜餐館當中我傢是最棒的,看到沒有!」唯有那種矜持,是沒錢也能擁有的,為何要放棄?
  ──但廁所還是很髒!(笑)

  自己的媒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收錄吉本芭娜娜的日常閒談與生活哲學

  試著這麼做,你也能找到內在的力量

  ■我是從一個人開始齣發,因為說齣口纔有瞭夥伴。
  ■要找迴自己心跳、呼吸、思考方式的步調,必須自己動手。
  ■能夠結束平凡的一天纔是最大的幸福。
  ■無論在哪一行,到頭來都得磨練實力與纔華,不斷付齣努力纔有用。
  ■幫助別人活齣個人風格,那纔是真正的療癒。
  ■唯有真正有纔華的人纔會替年輕人「加油打氣」。

  作者在筆記網站「note」上的頻道至今持續更新,人氣不墜。詳日文讀者歡迎付費訂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吉本芭娜娜


  1964年生,東京人,日本大學藝術學文藝科畢業。本名吉本真秀子,1987 年以小說《廚房》獲第六屆海燕新人獎,正式踏入文壇。1988年《月影》榮獲泉鏡花文學獎。1989年《廚房》、《泡沬/聖域》榮獲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同年《鶇》榮獲山本周五郎獎;1995 年以《甘露》贏得紫式部文學獎;2000年以《不倫與南美》榮獲文化村杜馬哥文學獎。2022年以《手套與憐憫》榮獲榖崎潤一郎獎。
 
  作品獲海外30多國翻譯及齣版。於義大利1993年獲思康諾獎,1996年的Fendissime文學獎(Under 35),1999年獲銀麵具獎,2011年獲卡布裏獎。
 
  著有《廚房》、《泡沬/聖域》、《甘露》、《哀愁的預感》、《蜥蜴》、《白河夜船》、《蜜月旅行》、《無情/厄運》、《身體都知道》、《N‧P》、《不倫與南美》、《鶇》、《王國vol.1 仙女座高颱》、《虹》、《羽衣》、《阿根廷婆婆》、《盡頭的迴憶》、《王國vol. 2 悲痛、失去事物的影子,以及魔法》、《王國vol. 3 祕密的花園》、《雛菊的人生》、《食記百味》、《王國vol. 4 另一個世界》、《橡子姊妹》、《甜美的來生》、《地獄公主漢堡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這樣那樣生活的訣竅》、《在花床上午睡》、《韆鳥酒館》、《原來如此的對話》(和心理學傢河閤隼雄對談)、《不再獨自悲傷的夜晚》、《馬戲團之夜》、《惆悵又幸福的粉圓夢》、《群鳥》、《把心情拿去曬一曬──小魚腥草與不思芭娜》、《不是看手機的時候──小魚腥草與不思芭娜》、《喂!喂!下北澤》、《想想下北澤》、《小幸福寶典》、《吉本芭娜娜解答交朋友的煩惱》等。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係畢業,日本築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多種。
 

圖書目錄

小事
禦宅族萬歲&生存必要的是什麼
街頭洋溢的小奇蹟
爭議性發言較多的一篇(因為適逢年底)
新年,新的可能性
悲哀的色彩
人生的夢想
昂貴又難吃
豐饒的城市
 
邂逅與發現
H二人組
地中海的感傷(高第的影子)
銀杏行道樹小夜麯(何謂醫生)
保持自我本色
總會有辦法的啦~
我是鶴光喲~
負麵女王健在!
偉大的人生
 
種種祕訣
懷念的前世(今生之內的)與瘦身
「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刻
世界在等著你
美與化妝的祕訣(人生的今天隻有一次。當那人展現本質時,美的祕密就會齣現)
身體都知道
大閘蟹的早晨
仔細想一想
重新來過
感冒生活
下定決心
何謂尊敬
變化纔是活著的真滋味
隻有眼前的事物存在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偉大的人生

今日小語

她孤軍奮戰,隻是一心一意創作,最後病倒,離開人世。為兩個同母異父的女兒留下精彩的纔華與精髓。

閤田佐和子小姐,就是這樣纔華洋溢的人物。

抽離人生的苦與樂,埋頭投入自己想創作的東西,一輩子都在專心描繪自認為美好的事物。

太過專心創作某種東西,那個作品不知不覺中自然會吸引他人。

她的作品就以這種自然的形式魅惑大眾,至今仍令人滿懷敬畏,毫不落伍地存在。

我很喜歡佐和子的女兒信代的作品,委託她畫過《盡頭的迴憶》及《關於她》等書的封麵。和作風奇特又美麗的她共事非常愉快,最重要的是,凡是她手指碰觸之物都會變成作品,果然是天纔,毋須用言語多做說明,她就能用一幅拼貼畫完美錶現齣我的小說主題(不知多少次讓我感到這樣根本不需要小說瞭嘛!)。

我心想,這對母女的纔華太可怕瞭!每次和她們見麵總是悠哉地大聊特聊食物、神奇療法、受騙的經歷、埃及超厲害等等話題,每每讓我甘拜下風。

我認為,藝術自有跨越各種領域的藝術特有語言。

走在藝術的路上,雖然各有各的個性與領域,但隻要看著那個人講講話,便可在一瞬間互相明白對方到底懂得多少,有多少本領。

所以就算來往不多,隻要彼此都在就夠瞭。

我想這大概是任何工作領域都有的事。

比方說編輯同行(笑)。

或者配線技師同行!

我們現在接收到的資訊多半是被「廣告」控製,所以日本無論有多麼厲害的作品,仍有太多人不知道。反過來說,有時會被刻意封鎖資訊不讓人知道。

因此許多藝術傢在經濟上很拮據,不過將來國內外應該會再齣現「大老闆」、「金主」的製度吧。因為真正過著有意義人生的那種有錢人,如果不從短時間內便可讓靈魂對等充電的「藝術」得到力量,就會活不下去。

不過,如果去佐和子的展覽會場,或早川義夫的演唱會、岡本太郎的紀念館這種「內行人都知道」的場所,總會看到很多人,其中也有剛認識那位藝術傢不久的年輕人熱心待在現場,看到這種情形,我就感到日本的前途沒問題,會打從心底鬆口氣。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