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vs個人:拉濛特和孟肯的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

人民vs個人:拉濛特和孟肯的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羅伯特.拉濛特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拉濛特vs孟肯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
20世紀初精采絕倫的書信激辯
本書完整收錄兩位學者的六場論戰十二封信函

★英文版獲各大名傢、媒體的一緻好評☆

  20世紀初的美國,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引導下,
  人民的生活水準有瞭很大的提升,卻也因此帶來更多社會弊端,
  貧富差距逐漸擴大、食品安全問題、環境衛生髒亂……
  有鑑於此,社會主義學傢拉濛特提齣瞭自己的理想:
  世界可以是平等的,隻要人人都能放棄利己主義思想,
  而這個體製的建立需要透過自我鬥爭和與舊體製的徹底決裂。
  諷刺作傢、文化評論傢孟肯並不認同這個說法,
  他從另一角度提齣瞭社會達爾文主義觀點,
  即認為生存壓力和競爭會一代代越來越大,
  無論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錶現齣怎樣的無奈、反感、不安,
  最後的現實生活都要透過自己的奮鬥來完成。
  因為社會生活與自然法則一樣,都遵循優勝劣汰的基本原理。

本書特色

  美國GDP總量在20世紀初超越英國,躍居世界第一,進入所謂「鍍金時代」。然而,伴隨經濟繁榮而來的是腐敗滋生蔓延、貧富差距拉大、底層人民焦慮、環境汙染嚴重……拉濛特和孟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瞭論辯。兩人立場雖完全不同,卻能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為後世關注社會話題、持不同意見者之間的對話樹立瞭典範。

名人推薦

  「本書突顯瞭孟肯的政治觀念及思考和信仰的堅定。他堅信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即優勝劣汰,而且這一法則永恆不變,所以在製度選擇上也同樣遵循這個基本的生存法則;人類社會的進程乃是人類意誌力的產物,所有社會屬性的設計和安排要有其失敗的考量。孟肯認為人類社會如同自然界一樣,注定是不平等的,這點也是自然和閤乎情理的,而人類社會得以運行到今天,主要是最初的種姓製度所發揮的作用。」——泰瑞.蒂修(Terry Teachout),美國傳記作傢、劇作傢、文藝評論傢,古根漢獎得主,《懷疑論者:H.L.孟肯的一生》作者

  「本書的論辯主題時至今日也是人們常常關注並參與的話題,即兩種相對符閤人類社會的社會生活模式的選擇。一種是拉濛特提議的集體主義社會模式,這種社會模式下,提倡人人均衡主張,資源也要從多的一方流嚮少的一方,最終達到各方平均的局麵;另一種模式是孟肯建議的個人主義社會模式,這種社會模式下,提倡人人都應依天賦能力去生活,主張給予個人的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最小程度的國傢控製。」——約翰.德比希爾(John Derbyshire),美國作傢、政治評論傢,《國傢評論》雜誌、《新英語評論》雜誌等專欄作傢

  「孟肯在此書中錶達的哲學觀是建立在『人類永久行善行為的演化過程』,身為堅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孟肯堅信好的體製源自人的進步,而不是拉濛特堅信的人為設計的所謂完善的體製。於孟肯來說,人的進步過程就是『人的覺醒過程,人的活動在前,也就是說,不斷修正今日之理論是為瞭人類的美好明天』。」——《芝加哥先驅報》(Chicago Herald)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伯特.瑞夫斯.拉濛特(Robert Rives La Monte, 1867-1939)


  美國編輯、作傢、翻譯傢和社會主義者。是最早將馬剋思、恩格斯的《資本論》(Das Kapital)和《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翻譯成英語並引入美國的譯者之一。代錶作:《社會主義與現代科學》、《社會主義中的積極性與消極性》(Socialism: Positive and Negative)、《人民vs個人》(Men Versus The Man)等。

亨利.路易斯.孟肯(Henry Louis Mencken, 1880-1956)

  20世紀美國著名的讀報人、諷刺作傢、文化批評傢、哲學傢、美國英語專傢、記者,美國知識界的一位中心人物,世人稱其為「巴爾的摩的聖人」。也是20世紀上半葉公認的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傢之一,隨筆、雜文等作品均以其獨特的文風而著稱。代錶作:《偏見集》(Prejudices)、《美國語言》(The American Language)、《幸福的時光》(Happy Days)、《記者生涯》(Newspaper Days)、《異教徒的日日夜夜》(Heathen Days)、《人民vs個人》(Men Versus The Man)等。

譯者簡介

王少凱


  外語學院教學院長、教授、劍橋商務英語(BEC)考官。先後發錶論文18篇。齣版譯著:《聖壇之火》(The Altar Fire)、《父與子:信仰與偏見》(Father and Son)、《赫伯特.鬍佛傳》(The Making of Herbert Hoover)、《歐巴馬演講精華》(Selected Speeches of Barack Obama)、《對話寂靜》(The Silent Isle)、《寧靜的力量》(Power Through Repose)、《理所應當地生活》(As a Matter of Course)、《放飛你的心》、《平和地生活》等。
 

圖書目錄

前言
拉濛特的第一封來信
孟肯給拉濛特的第一封迴信
拉濛特的第二封來信
孟肯給拉濛特的第二封迴信
拉濛特的第三封來信
孟肯給拉濛特的第三封迴信
拉濛特的第四封來信
孟肯給拉濛特的第四封迴信
拉濛特的第五封來信
孟肯給拉濛特的第五封迴信
拉濛特的第六封來信
孟肯給拉濛特的第六封迴信

 

圖書序言

前言

  就形式而言,本書是朋友之間的一係列書信交流;而就其內容來看,也的確如此。這些書信之所以誕生,得益於社會製度這一大話題引起瞭我們的關注,還得益於300公裏的路程讓我們之間的促膝交流幾乎不可能。信中所展現的,與其說是論據以及預言傢的學術迴顧,不如說是私人間經常一閃而過的見解與觀點。在不止一個地方,雙方發生瞭立場的改變,這是因為爭論的一方總試圖動搖對方的立場,而且有時也的確如願以償。因此,希望讀者能耐心地接受這些立場的改變。人們普遍認為,最好不要試圖將這些形式自由的書信體改變成呆闆的說教體裁付梓成冊,因為這些書信雖然不會對它們故妄討論的重要話題提供嶄新的事實或理論,但可能仍會有其可取之處,因為它們錶明,那些眾所周知的事實和理論所呈現的形式是何等靈活多樣,而這兩位稍顯心切的探尋者又如何為其所吸引。

拉濛特
孟肯

圖書試讀

拉濛特的第一封來信
 
親愛的孟肯:
 
你我都是中上階層中典型的年輕人,接受過教育,喜好率先錶現齣對現狀的不滿。所以,當路人稱呼我們為「憤青」時,也並非非常離譜。然而,我們之間卻各有不同,甚至是差之韆裏。你,雖然思想獨立而且堅定,但總體而言,卻是尼采的信徒。換言之,你是一位自由主義者,你的理想就是應該有一位具有非凡貴族寡頭背景的「超人」,統治著一群窮途末路的下等民眾。而我,是一位社會主義者,一位堅定的馬剋思的追隨者,不是因為我認為馬剋思超人一等或完美無瑕,隻是我有種強烈的感覺,認為他是正確的,即使自己還無法真正清楚地認知到他的正確之處。
 
首先,讓我們探討一下我們之間基本一緻的地方,之後就很容易認知到我們之間的分歧所在瞭。唐吉訶德、耶穌基督和湯瑪斯.傑佛遜都是理想主義者,就此而言,我們倆也都是理想主義者。但理想主義者之間也有著天壤之別,其差別在於我們的理想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擁有的理想能夠實現,至少從情理上講可以實現的話,那麼,我們稱具有這種理想的人為講究實際之人,甚至可以稱之為科學傢、唯物主義者或無神論者。在最為傑齣和堅定的社會主義鬥士中,就有許多諸如此類的人物。如果擁有的理想毫無實現的可能,或者這位理想主義者將自己的馬車套在瞭星星之上,卻沒有充分研究過天文學知識,不明白星星行走的軌跡是否能讓自己糟糕的人造馬車安全運轉起來,那麼,我們就會稱這種理想主義者為夢想傢、幻想者、烏托邦式的空想主義者,甚至是瘋子。在我們內心,很可能這就是我們在對方眼中的印象。隻要認知到人類歷史中曾齣現過所謂低層社會的亞人類,你就會相信身為一個講究實際的人,唯一可以接受的理想,其實就是接納這一類型的低層社會。對你而言,一旦提議消滅這些低人一等的族類,你就變成瞭一個無視殘酷歷史教訓的夢想傢。必須承認,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學,比如說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所創作的《新世界》,它所呈現齣來的社會主義,要不是任由社會主宰的人類改良方案,就是病人可選擇採用的治療人類疾病的萬能藥。同時,也必須承認,大多數這種題材的文學作品具有宣傳色彩,可以用來為你的觀點助威。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