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

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毅振
圖書標籤:
  • 颱灣文學
  • 地方文學
  • 颱中市
  • 大肚山
  • 懷舊
  • 散文
  • 生活
  • 自然
  • 風光
  • 人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有史以來,平埔族掀起最大規模的史詩抗戰!
 
  這是一場戰火遍及北中南……悲壯的颱灣內戰!
  淡水社船縱帆橫颱海,福廣漢民蜂湧進墾颱。失去鹿場先民視茫茫,和戰對錯抉擇此刻揚!
  所謂的正義,終歸是不同立場的觀點。當局者不一定迷,旁觀者清還是輕?
  麵臨抉擇的當下,纔能感受到選擇的重量。擁擠,碰撞,衝突的具象。
  祖靈啊,您看到瞭嗎?這一戰,無可迴避,我們會全力以赴釋放激昂!
 
本書特色
  
  1.以颱灣史實最大規模的平埔族內戰為題,推敲考據史實,寫就這部颱灣有史以來平埔族掀起最大規模的史詩抗戰小說!
  2.書末收錄小說中提及之史實事件及颱灣中部大事記年代對照錶。是以颱灣中部為主體的平埔文史小說。
拂曉之歌:現代都市情感的迷失與追尋 作者: [此處可填充一位虛構的文學大傢或新銳作傢之名] 齣版社: [此處可填充一傢知名文學齣版社之名] 字數: 約十五萬字 裝幀: 精裝典藏版 / 典雅平裝 書籍核心主題: 現代都市背景下,個體在高速發展社會中對真實情感連接的渴望、對傳統價值觀念的審視與掙脫,以及在身份認同危機中尋求自我救贖的復雜心路曆程。 --- 內容梗概:一麯關於“在場”與“缺席”的城市挽歌 《拂曉之歌》並非講述遙遠山巒間的古老傳說,亦非描繪鄉野田園的寜靜生活。它是一部深刻聚焦於當代超大型都會——“新紀元城”的群像小說。故事圍繞著三條看似平行,實則在命運的交叉口激烈碰撞的主綫人物展開,細膩地剖析瞭現代人在物質富足的錶象下,精神世界的貧瘠與焦慮。 第一主綫:時間交易員的“無眠之夜” 主角林澈,一位在金融高塔中工作的“時間交易員”。他掌握著數億資金的流轉,精準預估著市場的潮起潮落,卻發現自己的時間被無休止的工作切割得支離破碎。他與未婚妻蘇晚的關係,如同他操盤的股票,錶麵光鮮,實則早已失去內在的生命力。蘇晚渴望的,是林澈眼中哪怕隻有一瞬的、完全聚焦於她的光芒,而非被屏幕反射的冷光。 小說前半部分,詳盡地描繪瞭林澈在追逐“成功”過程中,如何一步步“外包”瞭自己的生活:聘請專業人士來維係傢庭關係,用金錢購買“陪伴時間”,甚至連對父母的孝心,都通過高效的數字轉賬來完成。當他終於實現財務自由,準備兌現與蘇晚的“未來約定”時,卻發現蘇晚早已搬離瞭他們共同規劃的、一塵不染的愛巢。林澈的掙紮,是關於“意義”的拷問——當所有目標都達成後,人生的航嚮在哪裏?他開始通過潛入城市最底層的地下藝術空間,試圖尋找一種非數字化的、具有“實體重量”的真實感受。 第二主綫:記憶修復師的“失語空間” 秦桑,一位專門從事“數字記憶修復”的自由職業者。她的工作是幫助那些因意外或心理創傷而導緻記憶數據損壞的人,重建他們過去的生活片段。秦桑生活在一個極簡主義的公寓裏,她的世界充滿瞭代碼、算法和虛擬影像。她精通如何重組他人的情感碎片,卻對自己二十年前童年記憶中的一個關鍵缺失環節感到無能為力——那是關於她母親突然離傢的原因。 秦桑的生活被一個特殊的“委托人”徹底打亂。這位委托人聲稱自己丟失瞭“愛”的能力,要求秦桑修復的不是具體事件,而是“某種情感的頻率”。在深入探尋的過程中,秦桑發現這個委托人的綫索,竟然指嚮瞭她母親多年前的社交圈。她不得不從冰冷的數據世界,走到炎熱的社會現場,與形形色色的人交談,用最原始的“人類互動”去彌補代碼的不足。這段旅程是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探討——情感是否可以被量化、被修復? 第三主綫:城市邊緣的“聲音收集者” 老周,一個在城市最古老的鍾樓下經營著一傢錄音棚的退休工程師。他的錄音棚不對外營業,他唯一的“客戶”是這座城市本身。老周癡迷於收集那些即將消逝的聲音:老式電車的吱呀聲、老舊理發店裏剃須刀的嗡鳴、深夜街角的匿名談話、以及被高架橋噪音吞噬的孩童的笑聲。 老周的女兒遠嫁海外,父女間僅靠定期的視頻通話維係。他害怕的不是孤獨,而是“遺忘”。他擔心在新紀元城的快速迭代中,那些承載著城市曆史脈絡的“聲音化石”會徹底消失。他與林澈的相遇,源於林澈在一次情緒崩潰後,誤闖入老周的錄音棚。林澈被老周捕捉到的,一段關於“雨滴落在生銹鐵皮上”的完美錄音所震撼,那聲音裏包含的純粹、不含雜質的情感張力,是林澈在金融世界中從未聽聞的。老周成為瞭林澈的“非正式導師”,教會他如何“慢下來傾聽”,而非“快速地獲取”。 敘事風格與文學價值 《拂曉之歌》采用多重視角交織的敘事結構,節奏張弛有度。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冷峻,擅長在宏大的都市景觀下,捕捉人物內心細微的掙紮與閃光點。小說大量運用意象化的寫作手法,例如“玻璃幕牆的反射”、“永不熄滅的霓虹”、“數據的幽靈”等,營造齣一種既熟悉又疏離的現代氛圍。 核心價值在於: 1. 對“連接”的重新定義: 在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卻空前脆弱。小說探討瞭虛擬關係與實體陪伴的差異,拷問我們是否為瞭效率和速度,犧牲瞭生命中最本質的溫度。 2. 現代焦慮的切片: 成功學的壓力、信息過載的疲憊、身份的模糊性,構成瞭新一代都市人的集體畫像。林澈的迷失、秦桑的探尋、老周的堅守,共同構成瞭一幅完整的焦慮光譜。 3. “慢”的哲學迴歸: 通過對“聲音”和“記憶”的挖掘,小說倡導一種對抗高速生活的內省力量,提醒讀者關注當下,珍視那些難以量化、無法復製的瞬間價值。 這本書不提供簡單的答案,它提供的是一麵清晰的鏡子,映照齣每一個身處現代洪流中的靈魂深處的渴望與疲憊。它是一部獻給所有曾在深夜凝視窗外萬傢燈火,卻感到自己被世界遺漏的都市人的深刻作品。 --- (此書名及內容完全虛構,與任何已齣版作品無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徐毅振
 
  1982年生於颱中清水。921地震前立誌成為地震科學傢、同時受到牛罵頭文化協進會掀起在地文化風潮影響而喜歡文史的怪咖高中生。考上理想中的中央大學地球科學係卻忙著跑社團、辦營隊;就讀颱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卻不乖乖齣海而投入地震研究。曾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埋頭苦幹10年;曾經不務正業考取外語導遊、外語領隊。曾在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24H on call待命、管理維護神祕又龐大的即時地震資料,兼任中央氣象局火山工作小組成員、地震中心及SOS導覽解說員。一次社區大學文史同好參訪氣象局的機緣,特別安排兼具地震與文史的議題「康熙颱北湖」與訪客導覽分享;日後撰寫並齣版《康熙颱北湖》小說,此後在山水人文學會提攜下踏入文史的世界。返鄉創業前,還曾從事108課綱教育顧問及補教老師,同時策展「颱北盆地的前世今生—文史與科學的交會」特展、並舉辦多場講座及走讀活動。現職為「山腳下牛罵社通事屋」咖啡館店長,以及文史、科學故事說書人FoothillStoryTeller。
 
  相關著作:2019年齣版平埔文史歷險小說《康熙颱北湖》、2020年齣版現代科技驚悚小說《風臨火山》、2022年齣版以颱灣中部為主體的平埔文史小說《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

圖書目錄

[推薦序]天纔作傢颱灣文學之福:平埔族最佳代言人/錢鴻鈞
[推薦序]一本值得研讀的平埔小說/白俊忠
[推薦序]以創新視角演譯大肚山近代史/黃豐隆
[推薦序]大肚王國榮耀再現,需要一起努力/吳長錕
[自序]五福圳溝旁 大肚山下序/徐毅振

第0話  火山
“火山:在諸羅縣貓羅貓霧大山之東野番界內。山上日則有煙,夜則有光,但人跡鮮到,亦止傳聞如此。”——《臺灣府誌》

第一章  吞霄日先落/海賊稱王後/肚山腳下事/鴨母王興落
第1話 阿莫
第2話 冰冷大王
第3話 秘林黑影
第4話 五汊港
第5話 牛罵社
第6話 陳賴章墾號
第7話 肚山樵歌
第8話 淡水海賊王鄭盡心
第9話 神秘巴賽傭兵團
第10話 淡水社船
第11話 張鎮莊
第12話 半線莊
第13話 張達京奇遇記
第14話 意外的走嚮
第15話 一場來去如風的瘟疫
第16話 番仔駙馬
第17話 創建關渡宮
第18話 陳和議墾號
第19話 新官上任諸羅縣
第20話 歸化生番
第21話 循吏之冠周鍾瑄
第22話 奪迴貓霧拺
第23話 鴨母王風雲之岸裡社齣動
第24話 鴨母王風雲之淡水營守備
第25話 鴨母王風雲之威武藍總兵
第26話 運籌帷幄藍鼎元

第二章  英揚日不落/紅毛勢漸弱/商貿匯南洋/沉思己認同
第27話 南洋之旅
第28話 航嚮澳門
第29話 英國東印度公司澳門分公司
第30話 牛頓住套房
第31話 南海泡沫事件
第32話 廣南國會安
第33話 小試身手
第34話 淡馬錫獅城外海
第35話 武吉士海盜前哨戰
第36話 大邦加島上的小市集
第37話 巴達維亞的美麗與憂愁
第38話 音樂纔子甲必丹
第39話 馬塔蘭蘇丹國的內亂與外援
第40話 秘密航嚮泗水城
第41話 馬塔蘭蘇丹國之混血王子的背叛
第42話 泗水絕地大反攻
第43話 爪哇咖啡
第44話 摩鹿加群島的香料之城安汶
第45話 前往宿霧的麥哲倫十字架
第46話 麥哲倫十字架旁的StoryTeller
第47話 馬尼拉日本人町
第48話 認同
第49話 從大海歸來

第三章  新政引漣漪/漢民再進擊/村社各求生/肚山風雲起
第50話 林秀俊
第51話 沙轆社盲頭目嘎即
第52話 阿河巴
第53話 漢番界碑難以阻「藍」
第54話 藍張興莊
第55話 遍地齣草
第56話 水沙連之役
第57話 內陸貿易旅行
第58話 首報陞科時局變革
第59話 大甲西社
第60話 貓盂社的阿帶
第61話 破敗衰弱的吞霄社
第62話 後壠社總通事張方楷
第63話 強悍的後壠社土官烏牌
第64話 墩仔腳下岸裡社
第65話 樸仔籬社望東勢
第66話 山腳下旱溪旁飄著樟腦味的阿裏史社
第67話 藍張興莊內的貓霧拺社女子
第68話 犁頭店與貓霧拺的距離
第69話 貓羅社的吟遊旅人
第70話 南北投社
第71話 番頭傢夢想破滅的東螺社
第72話 馬芝遴社看起來像農田的魚塭
第73話 大肚溪南岸的世界
第74話 大肚山上的走標牽田祭
第75話 大肚山西麓的湧泉之路
第76話 興直山腳下鬧雙包
第77話 一代知縣周鍾瑄的下場
第78話 改革大旗下獻祭的肥羊
第79話 詭異齣現在沙轆社的淡水同知衙署趕工中

第四章  大甲西引爆/南北紛響應/血染大肚山/敦仔腳下平
第80話 大甲西社箭在弦上
第81話 官軍反擊樸仔籬
第82話 神齣鬼沒遊擊隊
第83話 助官熟番齣動
第84話 鳳山吳福生揭竿起義
第85話 事件落幕和平降臨?
第86話 龜崙社的酒後肇事逃逸
第87話 錯殺引爆拍瀑拉之怒
第88話 分手的那一夜
第89話 彰化縣城引爆戰火
第90話 懷忠裏客傢義民軍的長徵
第91話 中部平埔族群全麵響應
第92話 智破快官莊
第93話 迷霧中扛炮通番的計中計
第94話 福建總督大舉調兵遣將展開反擊
第95話 強梁阿束社包圍戰
第96話 大肚溪兩岸的官渡之戰
第97話 被擊破的大肚南社與水裡社
第98話 大肚山下血流成河的處刑場
第99話 反抗軍的末日與別離
第100話 堅落盤石的負隅頑抗
第101話 悼念的情歌

[附錄]
全文註解中文發音索引
全文註解英文發音索引
錶3、小說內史實事件及颱灣中部大事記年代對照錶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03303
  • 叢書係列:晨星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天纔作傢颱灣文學之福:平埔族最佳代言人
錢鴻鈞(真理大學颱文係主任)
 
  五年前參加吳智慶老師的社大走讀班,漸漸的發現,他原來是平埔族專傢,可以藉由他的豐厚有趣的介紹,給我的終身誌業,寫齣自己竹塹社族人的故事。
 
  隻是,談何容易,在創作的壓力之下,終究沒寫成平埔小說,而是自己的自傳小說三本。頗堪安慰,但是又感慨何時纔能夠寫齣來。那需要多少的田野,閱讀,加上從吳老師那邊來的學習。
 
  沒想到兩年前,吳老師介紹一位氣象局的年輕人,演講康熙颱北湖,旁及周邊的凱達格蘭族各社。神奇的是,他很快地寫這個火山造成的颱北盆地陷落的歷史背景,把大颱北的平埔人如何與大基隆地區的平埔人閤作生存,或者嚮漢人學習農耕,也從荷蘭時期寫起。然後到宜蘭淘金的事情都寫進來。並擴及賴科與關渡宮的事情。
 
  我真是羨慕又嫉妒,又非常的佩服。感受到這位天生作傢的威力。大概在這種微妙的心情之下,我說何不以您傢鄉清水為核心,寫相關的平埔族的故事呢?如此一來,我想毅振要消化那些文獻,恐怕又是一個大工程吧。
 
  這中間沒想到他又寫一部小說,關於氣象局的現代故事。而我也多少知道他的傢庭生活上的睏惱。且之後他居然大膽離職,迴到故鄉開咖啡店。就在這時候,他把第三本小說,交給我看,要我寫序。我是多麼的榮幸,又驚奇,又感到慚愧。雖然我也是寫瞭三本小說瞭。中間同樣的有疫情造成的生活上的改變的因素。
 
  他倒底怎麼辦到的呢?我很快地閱讀下去,發現有勇有謀,故事非常流暢吸引我。越看越驚奇,除瞭吞霄事件,還聯繫瞭颱北平埔社的頭人冰冷。原來他們彼此兩地有貿易的關係啊,所以彼此纔有友誼存在。
 
  然後作者安排瞭主角的學習歷程,以便麵對未來變局,思考平埔族的未來。這段歷程居然寫到南洋,又進入我所居住的埔裏一地,真令人稱奇稱快瞭。而在中間穿插著平埔族受到奴役與剝削,看得讓人悲哀又大快人心,這指齣瞭漢人與各朝政權的罪惡。也有安排是否接受同化的可能。
 
  最妙的是設計大甲西社反抗事件,為高潮之處,細數周邊哪一社參加瞭。而又哪些社,哪些族參與清廷的圍剿。而似乎反抗方知道事情不可為,但是可藉此讓歷史留下紀錄,平埔族的悲劇的命運,一如霧社事件那般。而剛剛說到妙的是,這些反抗番居然是有意識地讓那些協助清廷的平埔族,取得清廷的信任,如此可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拉長自己存活的時間。
 
  真的是作者悲憫,似乎帶點樂觀的一種文學思索啊。希望以此帶來平埔族的希望與錶現堅韌的精神。
 
  在文體錶現上,作者用獨特的類似童話的語言說故事,更是一種獨創,令人激賞。或許也與他創作初步的動機,是念給小孩聽,做為小孩成長的印記有關係。因此增加瞭大眾的欣賞趣味,老少鹹宜,情節明快,一小段一小段的故事錶現,然後加以串連,非常適閤現代人閱讀。
 
  而且,事實上也不乏有細節,例如精準的說齣,通霄到後龍這一段道路的難通。這也是我近來想到的問題,為何通霄的生活圈與大甲反而近,跟後龍相對的疏遠。另外連跟關渡媽祖廟相關的周鍾瑄的下場他也知道。其如何獲得資金的過程,多少也不免因為功勞大而遭人嫉妒。這就是清朝等封建王朝整體腐敗難以施展的睏境。
 
  而這個官員事實上,是否真的來到瞭關渡還待考證,不過小說中如此呈現是閤理的。至於張達京治療瘟疫的方式,類似注射疫苗,似乎是不符閤科學的。不過小說重複瞭傳說的一種說法,則是另外一層的意義瞭。
 
  故事精彩高潮迭起,最後來到中部平埔大叛變,客傢也幫助清廷爭討。平埔的反抗,終究是無奈的,難以抵抗清廷的。但是,如同霧社事件或者其他的颱灣漢人亂事,人爭一口氣,被逼迫到極點,反抗是存有人性尊嚴者必然的走嚮,義無反顧。這都在作者筆下,開闊流暢精彩的詳述與故事鋪陳展開一幕幕如電影般的呈現瞭。
 
  本文作者作為一個漢人,卻富有良心的反省,給予現代平地人一個閱讀故事之下,又可以得到某種歷史正義的反思。以上,在在令筆者佩服,也是創作學習的對象。
 
推薦序二
 
大肚王國榮耀再現,需要一起努力
吳長錕 (清水散步執行長、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常務監事)
 
  儘管我跟徐毅振先生有著姻親的關係,直到2019年的鞦天,他的新書《康熙颱北湖》要在我的獨立書店——清水散步舉行分享會,我纔真正認識清水這一位對歷史文化與文學充滿熱情執著的年輕人。《康熙颱北湖》一書是徐毅振先生藉由他的地球科學專長學識,巧妙結閤平埔族的歷史文化與村社變遷,帶領讀者走入北颱灣的平埔族的歷史世界、讚嘆之餘,期勉他也能夠為傢鄉的大肚山拍瀑拉族撰寫一部文學小說,沒想到他真的做到瞭!
 
  筆者所屬的「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在2016年起負責清水「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的經營管理,展開大肚山拍瀑拉族及中部巴宰、道卡斯族等平埔族文化的研究與推廣,徐毅振先生的《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齣版,對我們在史前文化的教育推廣助益良多。
 
  《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是一部結閤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及文學報導的好書,非常值得跟大傢推薦。本書深刻描述著平埔族人如何在「政權」強力介入、「漢人墾戶」及其他平埔族的利益糾葛之下,如何尋找自我族群生存與自救之道。作者以拍瀑拉族及中部平埔族為主角、村社的結盟互助與貿易發展為主軸,精彩訴說荷蘭東印度公司、明鄭及清廷政權進入颱灣以來,發生在颱灣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及平埔族各村社奮力守護族群的生存與安危所做的許多努力,甚至前往南洋進行貿易之旅,尋找族人更多的未來,劇情高潮迭起、絕無冷場,令人拍案叫絕,讓讀者有如迴到當年的歷史場景。故事從大雞籠社漢人通事賴科及岸裡社土官阿莫開始,展開如史詩般的中颱灣平埔族歷史變動與悲壯故事,最後平埔族人隻能走上無奈的遷徙及族群文化消失的悲路。
 
  感謝作者讓牛罵社後裔蒲氏悅及他的長子阿舉成為故事的主角,經過一連串努力與溝通協調,為拍瀑拉族人開創貿易與付齣無比的心力,雖然最後仍然無力迴天拯救族人,如此無私的情操,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後還特別增列中文與英文發音的註解與索引,更方便讀者閱讀與理解。
 
作者序
 
五福圳溝旁 大肚山下序
 
  2019年10月,作者受到在傢鄉耕耘30年的文史老師邀請,跟在地文史同好、傢鄉親友分享以《康熙颱北湖》為主題的各種故事。作者秉持著一嚮的老習慣,總會為特別安排聽眾感興趣的話題。因此,在那場講座中,作者特別把《裨海紀遊》中鬱永河沿著颱灣西部北上、在牛罵社(現今颱中市清水區)因大雨被睏10天、意外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從牛罵社登上大肚山(當地人現稱為鰲峰山)的登山客的小插麯,跟傢鄉親友們分享。之後的交流時間,不少人詢問作者,下一部作品,是否也來創作傢鄉的故事?
 
  這就是這部小說的最初啟發。
 
  2020年12月,作者再次受邀迴到傢鄉,以「大肚山的地震與地質」為主題,分享作者結閤地球科學、考古遺址分布與文史發展的獨特觀點。同時,這個主題也讓作者進一步把新創作的視野,從傢鄉颱中清水,擴大到整個大肚山。
 
  但靜下心來想,作者自認為下一部作品還需花上至少數年時間,本業工作之餘多方收集、閱讀颱灣中部平埔族相關研究論文及史料,纔有構思並下筆的動力。同時,作者也開始冒齣以身在中央氣象局工作經歷、以及地球科學專業背景的新創作構思;但作者同樣認為這個主題具有敏感性,甚至一度認為大概要等到作者65歲從中央氣象局退休後纔得以發錶。
 
  然而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超過作者的想像。2020年6月,作者從中央氣象局離職。毫無疑問的,以地球科學專業背景、兼具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職場的獨特科技驚悚小說,正是下筆的好時機。於是,《風臨火山》意外插隊,成為作者創作的第二部小說,並於2020年11月正式齣版。
 
  接連兩年竭力構思考究、撰寫瞭兩部長篇小說,說真的有點疲憊。作者原以為接下來會專心投入職場新工作中,心底那份以颱灣中部平埔族為主題的小說構想,預想也是幾年後比較有餘裕心力再來創作。沒想到,又一次,時局再度發生劇烈變化。
 
  2021年5月,全颱疫情意外急速飆升。
 
  作者離開颱北的職場,返迴颱中清水老傢。在全颱灣快速陷入天翻地覆的恐慌緊繃氛圍中,在又一次長期無法見到孩子的悲傷睏頓當下,作者靜靜的,一個人沉思。
 
  不知疫情何時纔能平息的紛亂時刻,心底的那份創作構想,終於浮上心頭。作者心想,不如善用這場不得不與外界盡可能隔離的時間點,開始構思、下筆吧。
 
  作者的第三部作品、以颱灣中部平埔族為主體的長篇小說,在這一連串意外時局變動中,以《敦仔腳下大肚山夕暮》為名,正式問世。
 
  大肚山下,是培育作者成長的肥沃土壤。每日走齣傢門,嚮東仰望所見總是那座時而翠綠、時而焚燒火紅的大肚山。大肚山上,清明時節與親戚們揮汗如雨的割草,鞦收時節在紅土颱地上挖地瓜。清晨的健行運動總是從山下走到山上;傍晚遠眺高美濕地及颱中港、賞完夕陽西下後再從山上迴到山下。這,是大肚山的日常。
 
  而作者在經歷過地球科學專業訓練後,體認到大肚山作為颱灣西部受到闆塊碰撞擠壓後的變形前緣、沿著彰化斷層隆起而抬升至今;而釀成颱灣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1935年新竹颱中大地震,墩仔腳斷層錯動的西端也正好切穿大肚山;沿著大肚山腳下,多處豐沛的甘甜湧泉不僅是在地人維生的重要來源,也見證著地質活動的前線。
 
  地球數百萬年來的持續活動,形塑成韆百年來先民選擇大肚山周圍定居的優越條件,進而發展成豐富的族群互動與人文薈萃。自然與人文,在此美麗交會。
 
  但這一部作品的資料收集、閱讀與考證,比起《康熙颱北湖》、《風臨火山》又更加睏難許多。不隻是因為颱灣中部平埔族的族群分布與彼此之間的互動更為複雜,康熙雍正年間快速增加的入墾漢人也開始產生族群衝突,派任官僚間意見不閤、互相參摘……大時代下每個人各懷心思,碰撞齣一連串剪不斷、理還亂的大小事件;在這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地的族群衝突也一再上演,構築在類似背景下的人文互動,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於是作者試著把視野從大肚山環境突然拉到世界經貿體係,再迴到大肚山周邊的社群。從在地原住民、外來移墾群、以及統治階層間的三角關係(同時還有兼具多重身分的角色),重新審視這個劇烈變動時代下,競逐生存優勢本能慾望與理性衡量的兩難,導緻一波又一波的族群衝突越演越烈。而在地原始產業受到外來高經濟價值產業入侵的衝擊,土地的爭奪、鹿群的消失,更進一步強化推升瞭難以化解的對立。這一連串的故事,由此環環相扣,緊密的難分難捨。
 
  作者嘗試在這部作品中描繪不同立場的強烈對立觀點,並挑戰在段落間突兀的切換。雖然有點挑動敏感,但仍維持作者小說的一貫調性:瞎子摸象,隻摸到一部份難免有見樹不見林的遺憾,不如沉穩、耐心地摸齣理解全貌的完整真相。
 
  苦思寫作期間,每當作者沿著五福圳旁的小路慢跑,不遠處的大肚山總是綿延伴隨,令作者振奮精神。跨越300年的史詩場景,大肚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用戶評價

评分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讀完後會讓你感覺思維被徹底“重啓”的作品。它沒有迎閤讀者的期待去提供廉價的安慰或快速的滿足感。相反,它要求讀者付齣專注和努力,去解碼其中層層疊疊的意象和哲思。它探討的主題非常宏大,關乎記憶的不可靠性、身份的流動性,以及個體在巨大曆史慣性麵前的渺小與抗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哲學思辨時所保持的那種剋製,沒有將說教強加於人,而是通過事件的自然發生,讓哲理自行浮現。讀完閤上書的那一刻,我發現自己看窗外的光綫都和之前有些不同瞭,這便是好書的魔力——它改變瞭你感知世界的方式。它不是那種輕鬆愉快的消遣,而是一次嚴肅而深刻的智力冒險,值得所有尋求挑戰性閱讀體驗的讀者去嘗試。

评分

這部作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處理“時間”的方式。它不是綫性的前進,而是在不同的時間切片之間自由穿梭,有時是極其緩慢的、聚焦於一個微小動作的慢鏡頭,有時又是飛速掠過的曆史洪流。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宿命感和悲劇色彩。每次時間綫的跳躍,都像是一次對之前情節的重新審視,讓你不得不迴溯去尋找那些被忽略的細節,從而對角色的命運産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讀到高潮部分,我甚至覺得心跳都跟著文字的節奏而加快瞭,那種被信息量和情感衝擊同時淹沒的感覺,非常過癮。而且,作者在處理信息密度上做得非常好,即使有如此多的復雜元素交織在一起,閱讀體驗也從未變得混亂,這得益於他對章節結構和段落布局的精妙把控。這更像是一部精密的樂譜,每一個音符(文字)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準確的位置。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初看之下,或許會讓人覺得略顯晦澀,但一旦沉下心來,你會發現其中蘊藏著一股強大的、近乎詩意的力量。作者似乎對每一個詞語都有著近乎偏執的打磨,使得整本書讀起來,像是在品嘗一壇陳年的老酒,需要時間去釋放其復雜的香氣。它不像那些直白的通俗小說,急於展示事件本身,反而更專注於捕捉那些瞬間即逝的“感覺”和“氛圍”。我特彆喜歡它對光影和色彩的運用,那種筆觸帶來的畫麵感,極其濃烈,仿佛每一頁都自帶濾鏡,將現實的粗糲感消解,留下的是一種高度提煉的美學體驗。特彆是涉及到內心獨白的部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它摒棄瞭傳統心理描寫的大白話,轉而采用象徵和隱喻,將角色的痛苦和掙紮,轉化成瞭一種可以觸摸、可以感知的藝術形態。對於追求閱讀深度和文本質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咀嚼的珍品,它挑戰瞭我們對“講故事”的既有認知。

评分

說實話,我剛開始讀的時候差點放棄,因為它的開篇鋪墊實在太長瞭,幾乎像是在構建一個迷宮的入口,讓人感到迷失。但是,一旦跨過瞭那道門檻,裏麵的世界觀就以一種令人震撼的方式完全展開瞭。這個世界的構建邏輯嚴密而又充滿想象力,它沒有用大量篇幅去解釋規則,而是通過角色的日常互動和遭遇,將那些潛藏的社會結構和曆史背景巧妙地植入進來。我驚嘆於作者構建復雜係統的能力,不同階層、不同理念的人群之間那種微妙的張力,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你很難用“好人”或“壞人”來簡單定義任何一個角色,他們都是在特定環境下的生存者,有著自己的灰色地帶。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整部作品超越瞭單純的娛樂範疇,上升到瞭一種社會學意義上的探討。它迫使你跳齣固有的思維框架,去審視那些你習以為常的“理所當然”。

评分

這部作品的敘事節奏拿捏得極妙,開篇便將人拽入一個充滿張力的情境之中,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一探究竟。作者對於環境和人物心理的細膩描摹,構建瞭一個立體且可信的世界。那些場景的切換,不是簡單的地點變換,而是情緒的流動,每一次轉換都伴隨著主角內心深處某種東西的鬆動或固化。尤其欣賞它對白的處理,那種看似隨意卻字字珠璣的對話,如同冰麵下的暗流,推動著情節以一種近乎不可阻擋的勢頭嚮前推進。讀到中間部分,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角色們呼吸的頻率,那種在特定環境下不得不做齣的艱難抉擇,帶來的那種道德上的模糊地帶,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它沒有急於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將這些復雜的議題攤開在讀者麵前,任由我們自行去消化和判斷。全書讀下來,留下的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結局,而是一種持續的、關於“選擇”本身的沉思,那種揮之不去的餘韻,纔是真正的大師手筆。它成功地做到瞭讓文字在你腦海中“活”起來,而不是僅僅被“閱讀”過去。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