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力量【書+牌卡】典藏盒裝版

當下的力量【書+牌卡】典藏盒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克哈特.托勒
图书标签:
  • 自我成長
  • 心靈勵志
  • 正念
  • 冥想
  • 當下
  • 生活哲學
  • 身心靈
  • 彩盒包裝
  • 附贈牌卡
  • 艾克哈特·托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當下的力量》一書+《當下的力量牌卡》一套,二合一超值典藏】

瓦解痛苦之身、超越心智束縛的永恆經典
隨時隨處抽一張,尋求心靈深處的當下指引!

  ★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盛讚:「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紐約時報》書籍排行榜Top1,全球超過33種語文譯本
  ★知名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奠定大師地位傳世經典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專文導讀推薦

  似乎沒人知道,人之所以活在這世上,
  就是為了要經歷一場深沉的內在轉化歷程。
  是此時此地的你,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開展,
  看看你有多重要!

  你常感到壓力很大嗎?你是否總在忙著追逐未來,讓當下淪為達成未來目標的手段?壓力來自於你身在「這裡」,心卻想要去到「那裡」;身在現在,心卻想要去到未來。如此一來,你和你的內在將分裂開來,而在這種分裂狀態中生活是錯亂又瘋狂的。

  無論身處何方,請全然安住。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地」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那你有三種選擇:離開它、改變它,或接納它。如果你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務必擇一而行,而且要在當下做出抉擇。然後,接受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沒有任何藉口,不帶負面情緒,毫無心智汙染,保持你內在空間的純淨。

  往往,採取任何行動都會比什麼也不做來得好──若你久困於一個不快樂的處境,那就更該如此。即便行動失敗,仍可從失敗中學習。如果什麼也不做,那就什麼也學不到。不採取行動是因為恐懼嗎?如果是,那就承認、觀察、專注於那份恐懼,全然臨在時也帶著它,這將會斬斷恐懼與你思維之間的連結。不要讓恐懼升起並進入你的心智當中,利用當下的力量,這樣恐懼就無法得勝。

  【50張牌卡簡介及使用說明】

  這副牌卡由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精選集結而成,內容分為五大主題:

  一、當下的力量(牌卡編號1-10)
  二、進入當下之門(牌卡編號11-20)
  三、臨在的力量(牌卡編號21-31)
  四、本體的喜悅(牌卡編號32-39)
  五、超越思維之上(牌卡編號40-50)

  隨卡附贈:「可折疊立起的擺放托架」,供您用來陳列自己喜歡的牌卡語句,亦可當作收納牌卡的卡盒使用。

  您可以將牌卡當作平日靜心冥想時的輔助工具,也可以在遇到煩惱或困擾之際,隨時隨處抽一張,尋求心靈深處的當下指引。

  延伸閱讀精選段落:每一張牌卡下方,都附有「延伸閱讀精選」引導,可依照其上標示的頁碼,進一步參照《當下的力量》書中的重點段落,做更進階而深度的學習。
《當下的力量【書+牌卡】典藏盒裝版》:一趟深度覺察與生命轉化的旅程 這套精心策劃的典藏盒裝版,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而深刻的工具,引領讀者從日常紛擾中抽離,回歸內在的寧靜核心。它不僅是一本書籍,更是一套整合了心靈智慧、實用指引與每日冥想輔助的完整體驗。 核心理念:穿越心智的迷霧,擁抱真實的生命 這套組合的核心,建立在一個顛覆性的認知之上:真正的生命力,只存在於「當下」。我們的痛苦、焦慮與恐懼,絕大多數源於對過去的執著或對未來的擔憂。這套工具的目標,正是提供精準的鑰匙,打開通往此刻的門戶。 書中的論述,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人類心智的運作機制——那個永不停歇、不斷評判、自我對立的「心智之聲」。它解釋了這個聲音如何成為我們內在平靜最大的敵人,並詳細闡述了「臨在」(Presence)的真正含義。臨在並非一種高深的冥想境界,而是對當下一刻全然的接納與覺察。 書籍內容深度剖析:心靈地圖的繪製者 這本領航書籍,結構嚴謹,層層遞進,引導讀者逐步瓦解對心智的認同,從而釋放積壓的情緒能量。 第一部分:揭示心智的牢籠 書籍開篇即直指核心,探討「疼痛的身體」(The Pain-Body)這一概念。它細膩地描述了情緒是如何在我們體內積聚,形成一個具有自我延續性的能量場,並在特定情境下被觸發,引發非理性的反應。讀者將在此部分學會區分「真正的自己」與「情緒的舊有模式」。 隨後,書籍深入探討「無意識的活動」。它解釋了為何我們看似在生活,實則多數時間都在夢遊,被舊有的制約性反應所驅動。這裡的文字極具穿透力,促使讀者開始對自己的日常言行產生「覺察的火焰」。 第二部分:進入「臨在」的入口 這部分是轉化的關鍵。書籍詳述了如何透過「專注力」(Attention),將意識的錨點牢牢地固定在當下。這包括了對呼吸的覺察、對身體感覺的觀察,以及對空間感的體驗。 一個重要的章節著重於「接納」(Acceptance)的實踐藝術。這並非軟弱的順從,而是強大的力量——一種不帶評判地允許事物如其所是的態度。當我們停止與當下對抗時,心智的阻力便會消融,能量得以釋放。 書籍還提供了具體的策略,教導如何處理突發的負面情緒或強烈思緒的湧現。它強調,不應試圖壓抑或消除這些感受,而是以一種溫和、好奇的態度去「觀察」它們的起伏與消退,從而剝奪它們的控制權。 第三部分:臨在的力量在生活中的體現 此部分將理論應用到實踐層面,探討了「臨在」如何重塑我們的人際關係、工作狀態乃至面對死亡的態度。 關係的轉化: 當我們不再用過去的框架去解讀伴侶或同事時,真正的連結才得以發生。書籍提供了如何傾聽「無聲的空間」,以及如何在衝突中保持內在寧靜的指導。 時間的擴展: 許多讀者常感嘆時間流逝太快。本書揭示,當我們完全投入於當下進行的活動時,時間感會自然地被擴展和深化,生命體驗變得更豐富、更飽滿。 牌卡:實時覺察的具體輔助工具 典藏盒裝版中搭配的牌卡,是對書本核心教義的實用延伸與即時提醒。這套牌卡並非用於占卜或預測未來,而是作為「心靈的錨點」,隨時將讀者的注意力拉回當下。 每張牌卡都蘊含一個簡潔有力的陳述或一個需要立即實踐的覺察指令。它們被設計成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被抽取: 1. 應對焦慮時: 抽取一張牌,上面可能寫著:「感受你的腳底與地面的接觸。」這立即將心智從對未來的擔憂中拉回身體的真實感。 2. 面對衝突時: 抽到一張提示:「在開口前,深呼吸三次,只覺察你呼吸的空間。」這為情緒反應提供了一個必要的緩衝區。 3. 進行日常活動時: 牌卡可能提醒:「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情,無論是洗碗還是打字,將它視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這套牌卡是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每天可操作的微小行動的橋樑。它們是心靈的「迷你導師」,散落在你的生活空間中,確保「臨在」的練習不會僅限於書桌前。 典藏盒裝版的價值與意義 這套典藏版不僅包含理論與工具,其裝幀與設計本身也體現了對深度轉化的尊重。它旨在成為一個長期的陪伴者,一個在心靈旅程中隨時可供參考的資源庫。 透過書籍對心智的解構與牌卡對當下的引導,這套組合承諾的不僅是短暫的放鬆,而是一種結構性的生命轉化——從被心智驅動的「反應者」,轉變為由內在覺察引導的「創造者」。它邀請讀者,放下追尋的腳步,真正開始「活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當代知名心靈大師,不傾向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他的教法與古代的心靈導師一脈相承,都是使用清晰明暸的語言來傳達一個簡單而深刻的信息:人可以在當下擺脫痛苦,進入自在平安的境界。

  生於德國,人生頭十三年在那裡渡過。倫敦大學畢業,在劍橋大學擔任過研究學者和導師。二十九歲那年,一次深邃的靈性轉化瓦解了他的舊我,讓他的生活道路徹底改變。

  接下來的幾年間,他致力於解釋、整合和深化這種內在心靈的變化。他的教導簡單卻深刻,傳遞出關於無時間性,以及古代靈性導師們意欲告知人們的真理:走上開悟之路,痛苦消失了,你將進入永恆的內在平安。

  目前廣泛在世界各地旅遊講學,努力把自己的領悟與意識力量帶給世界各地的人們。目前定居於加拿大溫哥華,著有:《當下的力量牌卡》、《當下的覺醒》、《操練當下的力量》、《一個新世界》等書。

譯者簡介

書籍譯者: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當下的力量》、《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文化與抵抗》、《現代主義》、《失意錄》、《回憶的餘燼》、《情感教育》等書。

牌卡譯者:周群英

  台大政治系學士,清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兼職譯者。深受老莊、艾克哈特.托勒、傑德.麥肯納等人之觀點啟發,獲益良多。譯作有:《那一天,我放手愛自己》、《愛的奇蹟課程》、《卓爾,謝謝你毀了我的人生》等書。
 

图书目录

導讀  不能用大腦來讀的一本書  張德芬

作者序  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前言
本書源起
真理就在你內


第一章 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開悟的最大障礙
從心智的束縛中解脫
開悟:超越思維之上
情緒: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第二章 意識:擺脫痛苦的方法
別在當下繼續製造痛苦
過去的痛苦:瓦解痛苦之身
小我對痛苦之身的認同
恐懼的源頭
小我對圓滿的追尋

第三章 深入當下
別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終結時間的幻相
當下之外別無他物
進入靈性向度的鑰匙
取用當下的力量
放下心理時間
神智失常的心理時間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追尋藏在人生處境底下的生命
所有問題都是心智虛構的幻相
量子跳躍般的意識進化
本體的喜悅

第四章 心智逃避當下的策略
失落了當下:幻相的核心
普通無意識與深層無意識
他們在尋覓什麼?
瓦解普通無意識
從不快樂中解脫
無論身在何處,要全然地在
人生旅程的內在目標
過去無法在你的臨在中存活

第五章 臨在狀態
它不是你想的那樣
「等待」的奧義
在你臨在的默觀中升起的美
純粹意識的展現
基督:你的神性臨在本質

第六章 內在身體
本體是你最深層的自己
超越語言文字之上
找到你內不可見、不可摧毀的本質
與你的內在身體連結
透過身體進行轉化
關於身體的教誨
深深地根植內在
在你進入身體之前,先寬恕
你與未顯化狀態的連結
減緩老化的速度
強化免疫系統
讓呼吸帶你進入身體之中
有創意地使用心智
聆聽的藝術

第七章 進入未顯化狀態之門
深深地進入你的身體
氣的源頭
無夢的睡眠狀態
其他的大門
寂靜
空間
空間與時間的真正本質
意識清明的死亡

第八章 開悟的關係
從你所在之處進入當下
愛恨交織的關係
上癮關係與對完整的渴望
從上癮關係到開悟關係
把親密關係當成靈性修持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開悟的原因
瓦解女性集體的痛苦之身
放下你與自己的關係

第九章 超越快樂與不快樂,邁向平安之境
超越二元對立的更高的善
終結你的人生戲碼
無常和生命週期
使用與清除負面心態
慈悲的本質
邁向一個嶄新的世界

第十章 臣服的意義
接納當下
從心智能量到靈性能量
在人際關係中臣服
將疾病轉化為開悟
當災難來襲時
將苦難轉化為平安
受難之路
選擇的力量

致謝

【當下的力量牌卡編號】
1.第一優先
2.以當下為家
3.忘掉人生處境
4.撤除舊有模式
5.行動
6.覺察抱怨
7.接受你的選擇
8.沒有問題
9.完美的時刻
10.回應之前
11.留意間隙
12.保留注意力
13.從裡面感受身體
14.覺知本體
15.聆聽靜默  
16.下一個念頭  
17.觀察呼吸
18.暫停
19.上下樓梯
20.內在的動靜  
21.開悟  
22.貼標籤
23.三個選項
24.負面心態  
25.抗拒  
26.自在  
27.不要詮釋  
28.保持臨在
29.保持中立  
30.選擇開悟
31.撤除時間
32.空間  
33.不再等待  
34.對生命說「是」
35.自由解脫  
36.寬恕  
37.停止評斷  
38.內在身體  
39.停下來  
40.創造間隙  
41.思維與意識  
42.強迫性思考
43.新意識向度  
44.觀照者
45.心智噪音
46.擔憂
47.切換
48.當下的覺知
49.成為有意識的  
50.感受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85790
  • 叢書系列:藍光
  • 規格:精裝 / 288頁 / 14.8 x 21 x 4.0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導讀

不能用大腦來讀的一本書
張德芬


  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這也是一本百讀 不厭的書。每一次讀它,我都有新的收穫。這本書被形容為「靈性開悟的指引」,可是對我而言,《當下的力量》是教導我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可以 把日常生活中我們受的苦減到最低。每個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活得更好,過得更開心的人,都應該要讀《當下的力量》。讀了作者第二本書《一個新世界》的讀者,如 果覺得還不過癮,當然需要追本溯源找到這本讓作者一炮而紅的原始著作。

  首先,作者指出,我們人類受苦的根源是來自於我們的心智,也就 是大腦的思維(見第一章)。思維其實也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思維,反倒成為思維的奴隸,成為自己「強迫性思維」的受害者。作者在演講中曾經舉過一個很具體的例子:現在是半夜三點,你在溫 暖的被窩中,可是你氣得睡不著。引發你的怒氣的人早已安然入夢,那件事情其實也已經過去了,但是你的思想卻不放過你,一再地用它舊有的看事情的模式來解釋 那個人多對不起你,那件事會讓你多危險、多丟臉、多麻煩、多……想不完的!這就是病態的思維,停止不住的大腦思維,也是讓我們受苦的主要原因。

  大腦的思維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了我們的痛苦,我們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性焦慮和永遠在外在世界無法尋得滿足的肇因,也都來自於大腦的思維(第三章)。此 外,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我們遠離了真實的自我,是我們受苦的元凶。他稱真實的自我為本體(Being)。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我稱之為「真 我」,而這也是我們人類有孤離感,惶惶不可終日,始終不快樂、不滿足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失落真實的自我呢?作者的意見是:我們的大腦,創造了一個虛假的 自我——小我(ego),讓自己有「真實感」。而正因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實,所以它不停在外在的世界尋求認同,追求物質世界的滿足來壯大聲勢。可惜我們愈 聽從我們的小我,我們愈感到空虛和孤離。揮之不去的厭離感也油然而生,因為我們遠離、失落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遠離了作者所說的:本體。

  作者還提到了一個我們受苦的肇因:痛苦之身(見第二章)。痛苦之身是我們內在的一個能量場,它是我們過去未被合理的表達和適當的釋放,因而累積下來的負 面情緒能量場。作者描述的痛苦之身,好像一個寄居在我們身體之中的惡魔, 在它沉睡的時候,一切相安無事。可是,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順利,或是有相關的人事物激活了它的時候,它就會甦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會突然變了 一個人,出現言語或肢體的暴力行為。或是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一件小事情會引起情緒上的軒然大波。這就是痛苦之身被喚醒的結果。

  好了,我們有一個不能正常運作的大腦思維,常常給我們找麻煩。現在又來了一個痛苦之身,不時跳出來攪局。難怪我們的人生苦多於樂,而且常常身不由己。怎 麼辦呢?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好幾個非常實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源自同一個最基本的理論:活在當下。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東西,當下也是你唯一擁有的東 西。時間只是一種幻相,愈說愈玄了!其實,只要這樣想,就不難明白了。過去已經過去,不會再回來,但是我們多少人還是活在過去之中不肯放下?未來還沒有來 臨,你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你所能擁有的,不就是當下這一刻嗎?只要搞定現在這一刻,你就沒有問題了。未來就算一定會來臨,但是它也一定是以「當下」的 方式出現的,不是嗎?最怕的就是明明人在這裡,可是腦子跑到過去了,帶來了憤怒、傷心、悔恨、愧疚等情緒。或是人在此刻,腦子跑到未來,於是產生壓力、焦 慮、恐慌。

  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刻中,作者稱之為「臨在」(第五章)。臨在指的是有覺察地安住於當下。所謂覺察,就是觀察自己腦袋裡面 思維的能力,作為自己喋喋不休的思緒之流的觀察者。臨在的力量一來,你的喋喋不休就會停止。還有一個培養臨在、進入當下的方法,就是去關注我們的內在身體 (第六章),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的內在身體的能量場上。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可以試著把眼睛閉上,然後去感覺一下你的右手。此刻你看不到它,那你怎麼 知道它存在呢?你感覺得到它嗎?有沒有感覺到氣或是能量在你的指尖?書中有很詳盡的冥想方法,教你與你的內在身體做更多的連結,這樣就可以培養更多的覺察 力。

  作者一直強調「無意識」(unconsiousness)和「意識」(consiousness)的差別(第四章)。他認為,所 有人類的瘋狂行為,都是出自於無意識,受到我們從小被制約的人生模式操控。比如說,你對一件事情的反應、看法、做法等,通常都有一定的軌跡可循,但是你不 一定喜歡或贊同它們。所以某種程度來說,我們都是一個被灌好了程式的電腦。使用書中的一些教誨,練習作者提供的一些方法,便能夠增加我們有意識的部分,奪 回一些自主權。

  有一個「未顯化狀態」(unmanifested)也是作者著墨甚多的地方(第七章)。由於作者很喜歡《老子》一書, 所以未顯化狀態可以比為「道」,就是在天地萬物成形之前就存在的混沌狀態,是萬物生命的源頭,但是它從未誕生,也未曾消失過, 而且無所不在(聽起來很像本體)。在它之中,沒有二元對立的好壞、對錯、是非、黑白。它是一個「一」的境界。相較於「已顯化世界」 (manifested),就是我們眼見的物質世界,未顯化狀態體現於「空」、「空間」以及「寂靜」之中。看起來很神祕,但是,如果我們愈常接觸它,我們 愈能感受生命的能量,也愈能在已顯化世界過得更好。書中詳述接觸未顯化狀態的一些方法,請讀者好好去體會、實踐。

  本書第十章,談到了「臣服」這個概念,可能很多人剛開始無法接受。其實臣服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蘊含著強大的行動力和正面向上的能量。我個人最喜歡第十章,因為裡面不但把臣服這個觀念講得淋漓盡致,更做了很多前面章節的總結和回顧。請讀者好好欣賞,細細的琢磨。

  這本書,就像我先前說的,不能用大腦來讀。在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從你的靈魂深處去感受那個似曾相識的感覺,去體會那個「看到真理就頓悟」的內在智 慧,在字裡行間去感受那個震撼你心靈深處的能量。它在國外剛出版的時候, 曾經長期蟬聯《紐約時報》心靈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我自己以它的主軸精神所撰寫的靈性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台灣的書市一直長銷,讀者反應十分熱烈,可 見真理是可以被認出來的。

  如果讀者朋友對於本書有任何的回饋或是疑問,歡迎上我的部落格(blog.sina.com.cn/tiffanychang)去坐坐,提提問題。我也很願意盡我所能的與大家分享心得、交流。

作者序

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就在初版六年後的今天,《當下的力量》繼續在轉化人類意識的緊迫任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本書由我筆下孕育而生,如今卻漸漸發展出它自己的生命和氣 勢,它已傳到了全球數百萬讀者手中。許多讀者來信分享,閱讀本書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由於信件愈來愈多、堆積如山,我很遺憾不能再一一回覆,所以想利用 這次出版平裝版的機會,向所有來信分享的讀者,致上最深的謝意。許多的分享都讓我深深動容,使我毫不懷疑,一場規模空前的意識轉化,正在地球上如火如荼展 開了。

  一九九七年, 溫哥華的那瑪斯特出版社(Nama s t e Publishing Ltd.)發行三千本初版時,誰也沒料到會有日後的盛況。出版第一年,讀者透過口耳相傳,得知這一本書的存在。那時,我每星期都會寄幾本《當下的力量》給 溫哥華的一些小書店,請它們代為銷售。做這件事帶給我強烈的滿足感,因為我知道,每一本都可能讓某個人的生命煥然一新。有些朋友甚至幫我散播到更遠的地方 (卡加利、西雅圖、加州、倫敦),交由一些靈性書店銷售。倫敦沃特金斯書店(Watkins,全球一家最古老、專賣形上學書籍的書店)的經理史蒂芬‧高特 里(Stephen Gawtry)讀過本書之後,寫信告訴我:「我預見這本書將大放異彩。」他的預言正確無誤,隔年《當下的力量》就成了「地下暢銷書」(如一位書評所形 容)。之後,它在一些書刊雜誌上獲得好評,銷量急遽增加;更在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她自己深受本書影響)的積極介紹下,變得家喻戶曉。出版第五 年,《當下的力量》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如今更有三十多種外語譯本,甚至在一直被當成是人類追求精神開悟發源地的印度,也相當受歡迎。

  我收到的信件或電子郵件不下數千封,多數是一般民眾寄來的,但其中也不乏佛教僧侶、天主教修女、受刑人,以及面對疾病或死亡威脅的人。有些心理治療師推 薦病人閱讀本書,有些則把我教的方法,整合到他們的治療方法中。許多來信者都表示,讀過《當下的力量》並依書中指導的實作後,他們的痛苦、煩惱大為減輕, 甚至消失不見。其中,最為讀者津津樂道的有:覺知到內在身體(inner body)帶來的驚人裨益,擺脫對過去和現在的自我認同而產生的自由感,以及放下對當下「如是」(suchness)的抗拒而產生的內在平安(inner peace)。很多人讀了不只一遍,而且每一次都獲得新的體會,覺得本書帶來的轉化力道不減反增。

  環顧今日的世界舞台,人類的集體 心智正處於極度失調狀態,這點從每日的電視新聞報導就可窺見。然而,人類集體心智愈失調,就有愈多的人體悟到,若不想招致自身和地球的毀滅,就必須立即展 開根本的改變。對於改變的需求,加上已有幾百萬人準備好迎接一種新的意識狀態,是締造《當下的力量》大肆風行的最佳時空背景。

  當然, 這並不表示,每個人都以肯定的態度對待本書。在許多人和多數媒體當中,舊有的意識模式仍然根深柢固。凡是完全受到思維主宰的人們(這些人會不由自主和喋喋 不休地在腦子裡囈語),必然無法看出《當下的力量》的精義。有些熱情的讀者把本書寄給親友,卻驚訝和失望地發現,對方覺得本書一無是處,讀了幾頁就讀不下 去。另外,雖然全世界有幾百萬人覺得,這本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但《時代》雜誌竟形容《當下的力量》是「聽不懂的胡言亂語」(Mumbo jumbo)。這也難怪,因為它要揭發的就是「小我」的運作方式,這必然會激怒「小我」,並引發小我典型的反應——抵抗和攻擊。

  雖然受到一些誤解及批評,不過本書在全世界引起的反應,近乎還是一面倒的正面迴響。我深信,未來一定還會再有幾百萬人受本書吸引,而《當下的力量》也將繼續對促進新意識的升起,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艾克哈特.托勒
二○○四年四月十九日於溫哥華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值得称赞。在如今充斥着大量电子屏幕的时代,能捧着一本实体书,感受纸张的纹理,眼睛在清晰的文字间游走,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放松。书中的留白处理得当,不会让人感到压迫,文字的密度适中,非常适合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读者。我发现自己会忍不住在一些特别有感触的句子下面轻轻地做个标记,那种物理性的互动,拉近了我与作者思想之间的距离。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逻辑,层层递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的认知框架。它不是让你一下子就“顿悟”,而是通过持续的、温柔的熏陶,慢慢地重塑你的思维习惯,让人感觉进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评分

那个随附的卡牌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我通常对附带的小玩意儿不太抱期望,但这一套卡牌的质地和插画风格都极其出色,触感温润,图案简洁有力,没有丝毫的廉价感。我尝试在每天早晨随机抽取一张,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去观察我当下的感受和周围的环境,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它们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像一个温柔的提醒者,在你快要跑偏的时候轻轻拉你回来。这些卡片似乎捕捉到了书中核心观点的精髓,让那些理论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每日练习。对于那些需要具象化练习来巩固学习效果的人来说,这套卡牌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它让“活在当下”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了日常可执行的行动。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沉甸甸的,很有质感。那个盒子设计得非常用心,色彩搭配和图案都透着一股宁静致远的感觉,光是看着它放在书架上,就能让人心情平和不少。迫不及待地打开,里面的内容物摆放得井井有条,书和那套卡牌都各自有专属的凹槽,显得非常精致。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接下来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珍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会是一种享受。对于注重仪式感和品质的读者来说,这个典藏盒装版绝对是物超所值,它为整个阅读和实践过程奠定了非常积极的基调,让人愿意花更多时间去沉浸其中,去感受它所传递的能量。

评分

我给这本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给我带来的持续影响。这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会时不时地想要翻开重温的“工具书”。我发现自己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会本能地想起书中的某些原则,比如观察而非评判,接受而非抗拒。这种内化的改变,才是衡量一本书价值的最高标准。而且,这个典藏版的设计,也让它非常适合作为礼物送给那些生活节奏过快、身心俱疲的朋友。你送出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关于“停下来”的邀请函。它成功地将深奥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人人可用的生活智慧,让“觉察”成为一种可以掌握的技能,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评分

我得说,我以前对这类强调“当下”和“正念”的书籍抱持过一些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空泛。然而,当我开始接触这套东西后,那种怀疑立刻烟消云消了。它的文字非常具有穿透力,直击人心最深处的焦虑和不安。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实却又充满力量,没有太多高深的哲学理论,而是用生活化的例子,一步步引导你放下对过去的回溯和对未来的过度忧虑。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会停下来,深吸一口气,那种感觉就像是常年紧绷的神经突然得到了一个温柔的释放,真的非常奇妙。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工具和视角,让你在日常的喧嚣中,找到一个可以安放自我的锚点,非常实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