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6大洲、35座城市,都有我的足跡
我叫曹晟康,是一名普通的盲人,也是一名有很多「斜槓」身分的盲人。
不是我吹牛,只要你和我相處過就會發現,除了戴著墨鏡和拄著盲杖,在其他方面我看起來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我是一名盲人按摩技師,曾經在北京創業,經營過好幾家按摩店;我練過短跑、柔道,曾參加廣東省第五屆殘運會,奪得二○○公尺短跑項目的銅牌;我還練過帆船、帆板,是中國第一位盲人帆船帆板運動員。
雖然我的斜槓身分很多,但是最讓我自豪的,莫過於我是中國第一位盲人旅行家。從二○○八年獨自去拉薩旅行之後,接下來的每一年,我都會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去旅行。截至二○一三年十月,除了港澳臺,其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留下了我的足跡。
二○一二年四月,我第一次走出國門,用一年的時間遊歷了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印度、尼泊爾等亞洲國家;二○一三年十月,我開啟了美國之行,遊歷了十個州、十三座城市;二○一四年,我去了歐洲,觀光了九個國家;二○一五年,我遊覽了墨西哥、秘魯、智利等美洲國家;二○一六年,我終於來到了非洲大陸,不僅造訪了九座城市,還成了第一個登上「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的中國盲人。
截至二○一六年,我走遍了世界六大洲的三十五座城市,甚至有媒體人稱我為「當代徐霞客」。
你一定會問:「一個看不見的人肯定是沒有什麼安全感的,每天最擔心的不就是人身安全問題嗎?你為什麼敢出來旅行?如果撞上電線杆怎麼辦?被車撞了呢?遇到搶劫呢?」……
沒錯,只要你有時間,想出一百個在外旅行時足以殺死我的危險項目,都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我不怕。雖然我看不見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見我。
你又會問了:「為什麼你想讓世界看見你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說來話長了。讓我想想,從哪裡開始說起呢……
還是從頭說起吧!
推薦序
動起來,活出想要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比如我,就選擇用讀書這種方式與世界交流。對我來說,讀書是娛樂,是休閒,是學習,是事業,或者一言以蔽之,讀書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很幸運,從小就有很好的讀書環境,到現在,我還能憑藉讀書的愛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我有一個好兄弟,他就不一樣,他愛旅行。二○○八年,他隻身進入西藏,拉薩成了他國內旅遊的第一站,此後幾年,幾乎每一個省分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二○一四年,他踏出國門,用五年的時間走遍了這顆蔚藍色星球上的六個大洲。
可能你覺得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現在滿世界都是旅遊達人,恨不得個個都宣稱自己已經走遍世界。可是,我的這個好兄弟是一位盲人。他叫曹晟康。
古今中外的書看多了,很少會因為現實中的什麼事而驚嘆,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代人看來多麼了不起的人和事,可能不過是古人玩剩下的梗。但是面對曹晟康,我必須承認,我被震撼了。
我不想渲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式的悲情或悲壯,任何人,只需要瀏覽一遍他的簡歷,就一定會和我一樣,為他而驚,為他而嘆。這本書裡記錄了他那些令人驚嘆的經歷,我不說破了,留給大家自己看。
我更想說的是,曹晟康內在的生命力量。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乃至災難,有時,這些災難完全不是因為我們犯了什麼錯,我們什麼都沒做錯,但是,災難就是降臨了。古希臘人把這叫作「命運」,中國古人把這叫作「天意」。當命運把不幸降臨到我們的身上,我們該怎麼辦?這個時刻,就是決定人性高貴或平庸的臨界點。庸人選擇逆來順受,無論一邊哭天搶地,一邊接受;還是一邊自我安慰,一邊接受;抑或是一邊指天罵地,一邊接受,都是匍匐在命運的腳下。
曹晟康沒有。在他的字典裡,好像從來沒有「屈服」這兩個字,只有「我不服」。開按摩店、拍紀錄片、駕駛帆船帆板(編按:又稱風浪板,是一種使用滑浪帆板進行的水上運動,集合了帆船及滑水兩項運動的特點)乘風破浪,乃至環遊全球,一個盲人,活得熱鬧,活得精彩!
我很好奇,他是怎麼做到這一切的?我很直白地這麼問過他。因為在我看來,單單是克服對黑暗的恐懼,就已經很難了。很遺憾,他沒有給我留下一句「名人名言」,他好像自己也有點困惑,撓撓頭說:「想做就去做,就這麼做到了。」
我相信他的這個回答是真實的,包括他的困惑也是真實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人能明明白白地規劃自己的一切,或者把自己以前的經歷剖析得清清楚楚,因為世界本身就是混沌的。聽了他的回答,我點點頭,沒說什麼。我懂他的意思,因為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雖然他不能看見世界,但是可以讓世界看見他,曹晟康的人生是成功的。我覺得,成功的人生是可以複製的,複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就在曹晟康回答的五 個字中:「想做就去做」。就是要行動,才能突破生命的局限,活出想要的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有沒有行動起來—照著你「想」的方向,動起來。
曹晟康是徹底動起來了,短短五年的時間,足跡遍布六大洲、三十五座城市。在「動」的過程中會有困難,會遇到人世間的醜惡和美善。曹晟康用了幾年的時間,跑了幾個大洲、幾十座城市,所有過往彙集成這本書。他用行動演繹了:與命運講那麼多道理幹什麼,最終一切都將成為最好的安排。
樊登
(「樊登讀書」創辦人)
筆者序
心懷夢想的人,早已走在路上
二○一九年七月的一個深夜,躺在從上海開往北京的高鐵臥鋪動車上,聽著同艙的三個人發出此起彼伏的鼾聲,我預料之中地失眠了。
天亮之後,我就要去採訪本書的主人公,有著「當代徐霞客」之稱的盲人旅行家曹晟康老師了。臨行之前,我查閱了關於他的很多資料,比如看了紀錄片、新聞報導、他旅行中的錄音錄影、公開演講的片段等等。我整理了很多問題,但其中最讓我疑惑的,莫過於曹老師的那句勵志名言:「既然我看不見世界,那就讓世界看見我。」
為什麼要讓世界看見你呢?
我有點「狹隘」地想,如果我是一個盲人,比起被更多的人看見,似乎讓更少的人看見,才會讓我更有安全感吧?畢竟,我面對的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未知世界啊!
後來見到曹老師,聽他談起人生的種種經歷,我逐漸明白,曹老師就是這樣一個敢於「突破常理」的人:你說盲人待在家裡最安全,我偏要出去環遊世界;你說大部分盲人的職業是按摩師,我非要當個旅行家、運動員或者演講者;你說盲人能學習的機會有限,我偏要透過聽廣播、聽電視等一切方法,學習更多的知識。而這些突破常理的精彩故事,都被我寫進這本書裡了。
這本書就是希望告訴大家,每個人從一出生開始,都會或多或少受困於生命所給予的種種限制,這些限制與DNA有關,與家庭有關,與意外有關……。然而,如果我們以限制為由,被常理束縛,遲遲不願意行動,那麼即使有再遠大的夢想,也只能是空想。
冉求曾帶著畏難情緒對孔子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而孔子的回答是:“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編按:同「汝」)畫。」簡單來講,就是別人說你不行,你不一定是真不行。要知道,說你不行的那些人或許並沒有充分地瞭解你,而且你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你不行時,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上;但如果你自己說自己不行,那麼就真的很難達成自己的心願了。因為你的志氣已經沒了,開始為自己畫地為牢。
希望你讀過這本書之後,能夠認識並喜歡這位「不和世界講道理」的曹晟康老師,也希望你和我有一樣的體會:心懷夢想的人,早已走在路上。
宋瑤
二○二○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