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伺服器應用開發:Linux上使用C/C++

高速伺服器應用開發:Linux上使用C/C++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文偉
图书标签:
  • 伺服器
  • 高速伺服器
  • Linux
  • C++
  • C
  • 嵌入式系统
  • 控制系统
  • 應用開發
  • 伺服控制
  • 即時系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提供多則跨平台網路程式設計實用案例,馬上提升您的即戰力!

  ★由基礎知識到高級開發技術,詳解Linux網路程式設計
  ★HTTP伺服器程式的開發設計
  ★FTP程式的開發設計
  ★併發聊天伺服器(多人聊天室)開發設計
  ★多人使用CS、P2P聯合遊戲架構伺服器設計開發

  本書涵蓋Linux網路程式設計從基礎到高級開發的基礎知識,重點講解技術性較強的TCP程式設計、UDP程式設計和I/O模型程式設計,同時對每個基礎知識,都從原始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詳細和透徹的分析,並對比較複雜和難度較高的內容,繪製原理圖進行講解。書中的範例程式,大多是從實例總結歸納而來,因此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本書從五大伺服器程式設計基礎技術開始,逐步深入到四大專案案例進行開發實踐,融合基礎知識和一些資料庫、跨平台介面程式設計知識,使得案例系統完整,且包含用戶端,如最後一章的併發遊戲伺服器,只要稍微修改,就可以升級做為商用軟體使用。

  通常網路程式設計書只會講解一個綜合案例,而本書提供了HTTP伺服器、FTP伺服器、併發聊天伺服器與C/S和P2P聯合架構的併發遊戲伺服器四大專案案例,亦可以作為課程設計和學生畢業設計的素材。
 
图书简介:《高速伺服器應用開發:Linux上使用C/C++》 本书聚焦于构建高性能、高并发的服务器应用程序,深入探索现代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的网络编程、多线程与多进程技术,以及优化服务器性能的关键策略。 在当今对响应速度和承载能力有着严苛要求的互联网应用领域,开发高效稳定的服务器软件是每位系统工程师和后端开发者的核心技能。本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实战导向的学习路径,帮助读者从底层原理出发,精通如何使用C和C++语言在Linux平台上设计、实现并调优那些能够处理海量并发连接的应用程序。 第一部分:Linux网络编程基础与Socket API精通 本部分奠定高性能网络服务开发的基础。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式的API调用上,而是深入探讨TCP/IP协议栈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细节,以及这些细节如何影响我们的程序设计。 1.1 深入理解TCP/IP与网络协议栈: 我们将剖析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背后的状态机机制,探讨拥塞控制算法(如CUBIC)对延迟和吞吐量的影响。重点分析Socket选项(如`SO_REUSEADDR`, `SO_KEEPALIVE`)的实际效果,以及如何利用这些选项来构建更健壮的服务。 1.2 Socket编程的精细化控制: 本书详细讲解了阻塞(Blocking)与非阻塞(Non-blocking)Socket的编程模型。通过源码级别的分析,展示如何使用`select`, `poll`, 以及更现代的`epoll`系统调用来管理成千上万的并发连接。尤其对`epoll`的边缘触发(Edge-Triggered)与水平触发(Level-Triggered)模式进行对比和实战演练,阐明在不同负载场景下选择最佳模式的考量。 1.3 协议实现与数据序列化: 除了标准的TCP/UDP通信,我们还将涉及如何设计和实现自定义的二进制协议。这包括高效的数据打包与解包技术,以及跨平台(如大端序与小端序转换)的数据表示处理。我们将探讨Google Protocol Buffers(Protobuf)等现代序列化框架在性能和互操作性方面的优势与取舍。 第二部分:并发模型与多核优化策略 服务器性能的瓶颈往往在于并发处理机制。本部分将系统性地介绍和对比几种主流的并发模型,并侧重于C/C++在线程管理和同步机制上的最佳实践。 2.1 进程、线程与混合模型: 深入对比进程模型(如经典的`Inetd`模式)、多线程模型(Pthreads)以及混合模型(如主事件循环+工作线程池)。分析每种模型的资源消耗、上下文切换开销和缓存友好性。 2.2 C++并发编程进阶: 利用C++11/14/17引入的并发特性,如`std::thread`, `std::mutex`, `std::condition_variable`,构建健壮的同步机制。我们将重点解决死锁、活锁和竞态条件等经典并发问题,并引入无锁(Lock-Free)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实现,例如使用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s)来设计高性能的队列和栈。 2.3 内存模型与缓存一致性: 理解x86/ARM架构下的内存模型至关重要。本书将解释C++内存模型中的`volatile`与`std::memory_order`(如`relaxed`, `acquire`, `release`, `seq_cst`)的实际意义,帮助开发者编写出不受编译器优化和硬件乱序执行影响的高性能并发代码。这直接关系到数据在多核CPU缓存之间同步的效率。 第三部分:高性能I/O与零拷贝技术 磁盘I/O和网络I/O是服务器性能的另一大挑战。本部分着眼于如何绕过或最小化数据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不必要的拷贝,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3.1 异步I/O(AIO)的实践: 讲解Linux内核中`io_uring`(作为现代AIO的首选)和传统`libaio`的编程接口。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耗时的同步I/O操作转化为异步操作,从而解放CPU资源,专注于处理更多的网络请求。 3.2 零拷贝(Zero-Copy)机制的实现: 系统分析`sendfile()`, `splice()`, 和`vmsplice()`系统调用的工作原理。重点在于如何配置服务器应用(如文件服务器或代理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拷贝技术,显著减少CPU开销和系统调用的次数。 第四部分:性能分析、调试与稳定性保障 开发出高性能应用后,验证和持续优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4.1 性能度量与剖析工具: 掌握使用Linux系统自带的强大工具集。详细介绍`perf`工具进行事件采样和火焰图(Flame Graph)生成,以精确定位CPU热点。使用`gprof`/`Valgrind`(特别是Callgrind和Massif工具)进行函数级别的耗时分析和内存剖析。 4.2 信号处理与服务优雅关闭: 服务器必须能够“优雅”地响应外部事件,如收到`SIGINT`或`SIGTERM`时,应能完成正在处理的请求后安全退出。本章提供健壮的信号处理框架设计,确保服务重启或停机时的平稳过渡。 4.3 内存管理与资源泄漏检测: 深入探讨C/C++的内存分配器(如`malloc`/`free`及其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实现)对性能的影响。教授如何使用AddressSanitizer (ASan) 和 LeakSanitizer (LSan) 在开发阶段捕获内存错误,构建长期稳定的服务。 本书的特点: 代码驱动: 所有理论讲解都伴随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可编译运行的C/C++示例代码。 Linux原生: 深度绑定Linux内核API和系统调用,避免过度依赖第三方库,直击性能核心。 实战视角: 内容组织紧密围绕实际生产环境中遇到的并发、延迟和吞吐量挑战展开。 目标读者: 具备C/C++语言基础,熟悉Linux基本操作,致力于构建高并发网络服务(如Web服务器、游戏后端、消息队列、高性能API网关等)的软件工程师和系统架构师。学习完本书,读者将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面向千万级连接的网络应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朱文偉


  名校計算機專業統招碩士,20年CC++、Java開發經驗。主導開發過密碼、圖形、人工智能等產品。精通Linux、Windows系統開發及數據庫開發技術。著有圖書《Linux C/C++服務器開發實踐》《Linux C與C++ 一線開發實踐》《Windows C/C++加密解密實戰》《密碼學原理與Java實現》《Visual C++2017從入門到精通》《OpenCV 4.5計算機視覺開發實戰(基於VC++)》《OpenCV 4.5計算機視覺開發實戰:基於Python》。

  作者常年從事最前線Linux伺服器程式設計,了解流行的Linux網路程式設計技術,並且擁有相關專案經驗。

图书目录

第1章  TCP/IP基礎    
1.1  TCP/IP協定的分層結構
1.2  應用層
1.3  傳輸層
1.4  網路層
1.5  資料連結層

第2章  架設Linux開發環境
2.1  準備虛擬機器環境
2.2  架設Linux下C/C++開發環境
2.3  架設Windows下Linux C/C++開發環境

第3章  多執行緒基本程式設計
3.1  使用多執行緒的好處
3.2  多執行緒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
3.3  利用POSIX多執行緒API函數進行多執行緒開發
3.4  C++11中的執行緒類別
3.5  執行緒同步
3.6  基於POSIX進行執行緒同步
3.7  C++11/14中的執行緒同步
3.8  執行緒池

第4章  TCP伺服器程式設計
4.1  通訊端的基本概念
4.2  網路程式的架構
4.3  IP位址的格式轉換
4.4  通訊端的類型
4.5  通訊端地址
4.6  主機位元組序和網路位元組序
4.7  協定族和地址族
4.8  TC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4.9  TC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相關函數
4.10  簡單的TCP通訊端程式設計
4.11  深入理解TCP程式設計
4.12  I/O控制命令
4.13  通訊端選項

第5章  UDP伺服器程式設計
5.1  UD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基本步驟
5.2  UDP通訊端程式設計的相關函數
5.3  實戰UDP通訊端
5.4  UDP封包遺失及無序問題

第6章  原始通訊端程式設計
6.1  原始通訊端的強大功能
6.2  創立原始通訊端的方式
6.3  原始通訊端的基本程式設計步驟
6.4  AF_INET方式捕捉封包
6.5  PF_PACKET方式捕捉封包

第7章  伺服器模型設計
7.1  I/O模型
7.2  (分時)循環伺服器
7.3  多處理程序併發伺服器
7.4  多執行緒併發伺服器
7.5  I/O多工的伺服器

第8章  網路性能工具Iperf
8.1  Iperf的特點
8.2  Iperf的工作原理
8.3  Iperf的主要功能
8.4  Iperf在Linux下的使用
8.5  Iperf在Windows下的使用

第9章  HTTP伺服器程式設計
9.1  CGI程式的工作方式
9.2  架設Web伺服器Apache
9.3  HTTP的工作原理
9.4  HTTP的特點
9.5  HTTP的消息結構
9.6  用戶端請求消息
9.7  伺服器回應訊息
9.8  HTTP狀態碼
9.9  HTTP狀態分碼類
9.10  實現HTTP伺服器

第10章  基於Libevent的FTP伺服器
10.1  Reactor模式
10.2  使用Libevnet的基本流程
10.3  下載和編譯Libevent
10.4  FTP概述
10.5  開發FTP伺服器
10.6  開發FTP用戶端

第11章  併發聊天伺服器
11.1  系統平台的選擇
11.2  系統需求分析
11.3  系統整體設計
11.4  即時通訊系統的實施原理
11.5  功能模組劃分
11.6  資料庫設計

第12章  C/S和P2P聯合架構的遊戲伺服器    
12.1  網路遊戲伺服器發展現狀
12.2  現有網路遊戲伺服器結構
12.3  P2P網路遊戲技術分析
12.4  網路遊戲的同步機制
12.5  整體設計
12.6  資料庫設計
12.7  伺服器端詳細設計和實現
12.8  客戶端詳細設計和實現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273203
  • 規格:平裝 / 632頁 / 17 x 23 x 3.7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目前圖書市場上,工作3~4年的Linux開發工程師能參考的實用型網路程式設計書不多,不少Linux網路程式設計書還從編輯器、編譯器如何使用講起,那些內容都是給學生或剛剛工作的人員看的,適用於未接觸過Linux開發的人。Linux網路程式設計最重要的基礎有兩點,一是Linux多執行緒程式設計功力,二是對網路通訊協定的理解。筆者以前撰寫的書籍對Linux基礎程式設計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也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回饋。很多讀者都問筆者:下一步想深入地學習Linux程式設計,應該看哪些書?我想,Linux程式設計的兩大就業領域中,一個是嵌入式開發,另一個是網路伺服器程式設計。前者目前書籍較多。而後者,尤其是有深度、符合應徵市場要求的從基礎到案例的網路程式設計書非常少!當前網路系統越來越複雜,應用範圍越來越大,迫切需要新的技術來應對新應用的挑戰。這一點可以從廣大應徵啟事上看得出來。網路程式設計難,難就難在伺服器程式設計。

  一本專門說明Linux伺服器程式設計的書,不但能幫助一般工程師提高網路程式設計能力,而且還可以為市場輸送更符合需求的工程師。筆者常年從事最前線Linux伺服器程式設計,了解流行的Linux網路程式設計技術,並且擁有相關專案經驗。

  關於本書

  本書涵蓋Linux網路程式設計從基礎到高級開發的基礎知識,重點講解了技術性較強的TCP程式設計、UDP程式設計和I/O模型程式設計,同時對每個基礎知識都從原始概念和基本原理進行了詳細和透徹的分析,並對比較複雜和難度較高的內容繪製了原理圖進行講解。書中的範例程式大多是從實際專案複習而來,有很強的實用性。

  本書從五大伺服器程式設計基礎技術開始逐步深入到四大專案案例進行開發實踐,融合基礎知識和一些資料庫、跨平台介面程式設計知識,使得我們的案例系統完整且包含用戶端,甚至稍微修改就可以上升為商用軟體,比如最後一章的併發遊戲伺服器。通常在網路程式設計書中,一般只會講解一個綜合案例,而本書提供了HTTP伺服器、FTP伺服器、併發聊天伺服器與C/S和P2P聯合架構的併發遊戲伺服器四大專案案例,可以作為課程設計和學生畢業設計的素材。

  本書適用的讀者

  本書由於技術全面、講解循序漸進、學習曲線坡度小、註釋詳盡,因此本書適用的讀者面很廣,可作為學校和培訓班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工程師自學教材。另外,本書需要讀者有C和C++的基礎,最好是C++11,因為本書的執行緒池用到的語言是基於C++11的。

  本書作者與鳴謝

  本書筆者為朱文偉和李建英。本書的順利出版,離不開清華大學出版社老師們的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雖然筆者盡了最大努力撰寫本書,但書中依然可能存在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作者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