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威廉斯小說燙金書盒典藏版附 no reason 聯名訂製立體大容量書袋:史托納、屠夫渡口、奧古斯都、只有黑夜

約翰威廉斯小說燙金書盒典藏版附 no reason 聯名訂製立體大容量書袋:史托納、屠夫渡口、奧古斯都、只有黑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約翰・威廉斯
图书标签:
  • 约翰·威廉姆斯
  • 小说
  • 文学
  • 经典
  • 烫金
  • 书盒
  • 典藏
  • 史托纳
  • 屠夫渡口
  • 奥古斯都
  • 只有黑夜
  • 联名
  • 书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一百零一歲誕辰,燙金書盒典藏版附 no reason 聯名訂製立體大容量書袋,一百零一套限量推出。

  深藍色厚磅書袋、米白色刺繡文字,35 x 40cm橫式布袋,立體底部6cm,
  放入四本書還有空間放雜物,加長背帶 68cm,輕鬆攜帶。


  They made love, and talked, and made love again,
  like children who did not think of tiring at their play.

  「他們做愛、聊天,然後做愛,
  像小孩子不會厭倦於他們的遊戲一般。」
  ——約翰・威廉斯《史托納》

  「城市的燈光越來越疏落,當下的街道也比較黑暗;而由於比較黑暗,它就更像一條無止盡的隧道。他看不見外面任何東西來確定道路有多寬;黑暗從計程車的車窗開始,往外無盡延伸。黑夜是一個固體,他們在挖掘一條通道,不顧一切。」

  被重新發掘的經典、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1922-1994)四部小說作品,繁體中文版歷時十年,完整出版。

  本典藏套組包含約翰・威廉斯生涯四本小說:
  _1948年出版《只有黑夜》Nothing But the Night
  _1960年出版《屠夫渡口》Butcher's Crossing
  _1965年出版《史托納》Stoner
  _1972年出版《奧古斯都》Augustus

  約翰・威廉斯的四部小說故事截然不同,1948年出版、作者在二次大戰服役於空軍時完成的第一本小說《只有黑夜》講述一名神經敏感且對生命感到虛無的年輕男子的一天;1960年出版的《屠夫渡口》敘述一個來自波士頓的年輕人,被愛默生的超驗主義搞糊塗後到美國西部荒野找尋生命意義;1965年出版的《史托納》勾勒一位密蘇里大學英文系教授寂寂無名、表面看起來不甚成功的一生;1972年出版的《奧古斯都》以羅馬第一位皇帝豐富多采的一生以及其改寫歷史的功業為主題。

  四部小說雖然故事背景迴異,同時也圍繞著一個核心主題,不管是哪個角色,其一生往往是他與外在世界的摩擦下所產生的無法預期的產物。那個外在世界可以是大自然,可以是文明社會,是科羅拉多州的荒野,是州立大學裡狹窄的教學大樓,是亞力山卓金碧輝煌的宮廷。在威廉斯的小說中,「個人的力量」和「命運的偶然」的摩擦,往往是一種侵蝕:其過程可以令我們自覺的形象變得模糊,成為一個陌生人。

  《奧古斯都》首度出版的次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小說獎,是他四部作品中唯一在他有生之年獲得公開讚揚的一部,而即便《奧古斯都》獲獎,威廉斯的作品仍未受到普遍廣大的注目、逐漸絕版,直到二十一世紀初,《史托納》法文版由法國國民作家安娜・戈華達翻譯出版、在英國獲作家伊恩・麥克尤恩盛讚、演員暨作家湯姆・漢克斯在美國時代雜誌封面大力推薦後,重新颳起炫風、在世界各地出版、再版,真正成為了暢銷經典。

  啟明出版於 2012 年開始委託台大外文系馬耀民教授翻譯,2014 年首次推出《史托納》即大獲好評,不僅獲選各通路年度選書,馬耀民教授的翻譯也讓讀者津津樂道,經多次再刷後,2016 年推出《屠夫渡口》、2018 年推出《奧古斯都》,並在歷經十年後,終於在2023 年,推出作者的第一本也是繁體中文版的最後一本小說《只有黑夜》。其間《奧古斯都》獲得2018 Openbook翻譯類年度好書獎,而馬耀民教授也於 2022 年獲得第34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首獎。

  「那並不是一種靈,或者是肉的激情;相反地,它是一種包含了靈與肉的力量;更具體地說,它彷彿僅僅是一種愛。」

  約翰・威廉斯一百零一歲誕辰紀念,限量燙金書盒推出,珍藏不朽經典。

  史托納

  主人翁威廉‧史托納於十九世紀末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貧窮務農家庭中。他父親送他到密蘇里大學學習農業經營,但他卻意外愛上了與貧瘠農地天差地遠的英國文學,後來甚至成為了一位學者。不過,年復一年,史托納的生活遭遇一件又一件的挫折:脫軌的婚姻、父母的衰敗、家庭的暴力、愛女生命的消蝕,以及一段轉瞬即逝的燦爛愛情。淡薄堅忍的氣質,如何面對生命的種種衝擊?史托納在他不斷向自己內心追求的過程中,重新探索了純樸祖先們傳承下來的理智德性與靜默隱忍的力量。這些力量伴他面對一生無法逃避的孤寂。

  屠夫渡口

  1870 年代的美國,主角威廉‧安德魯受愛默生的影響,為了找回「人與自然最初的連結」從哈佛大學中輟前往美國西部。他來到了堪薩斯州一個名為「屠夫渡口」的荒蕪小鎮。當時牛皮大衣風靡美國的上流社會,使水牛皮買賣成為一樁可以讓人發財的生意。安德魯在鎮上結識了獵人米勒,得知了一 個關於一大群藏匿於落磯山脈山谷中美國水牛的傳說,安德魯想多認識荒野,便加入了追尋這群美國水牛的探險。這是一趟非常艱辛的旅程,但旅途的最終他們找到 了這片傳說中天堂般肥沃的山谷。到了那裡,他們開始放縱地屠殺水牛,投入在屠殺中讓他們忘了時間。冬天很快地籠罩了山谷,把他們困住,漫長的禁閉、孤立所 引起的焦躁、寒冷以及飢餓幾乎使他們發瘋。直到春天,他們才狼狽地回到屠夫渡口鎮,但他們回到的是跟他們一樣已經改變了的地方。

  奧古斯都

  故事自羅馬共和國統帥凱撒被刺殺揭開序幕,當時年僅十九歲的屋大維,接到舅公凱撒的遺囑指定他為養子和繼承人,曾經希望成為學者的少年,命運就此改變。收起情感,體弱多病的男孩屋大維與三位摯友一同踏上征途,善戰的阿格里帕、熱愛藝文的梅塞納斯,以及熱情洋溢的撒維第也努斯。他與敵結盟處理暗殺者,剷除暗中反動之親信、潛在的敵人,並利用已故親人的聲望和名號建立地位,進入權力核心;多次聯姻將女兒茱莉亞作為政治籌碼、指控通姦罪名,權謀擴展也悉心維護國家版圖;結束羅馬長期的派系鬥爭,並為羅馬帶來前所未有的自由。三十六歲時,冷酷無情的統治者,獲封歷史上為人所知的名字——奧古斯都。

  全書以書信體的形式,筆調樸實,不同角色各種立場輪番登場,夾雜回憶錄、日記、書信、私人便箋、軍令、請願書、會議記錄、傳單等,藉各人物之口側寫奧古斯都的一生,也同時建構出羅馬的風土民情,展演帝國與帝王的真實。最後,小說終於七十五歲的奧古斯都自述,回望走過的歲月,完全奉獻摯愛的羅馬,以及曾被他稱作「我的小羅馬」的女兒茱莉亞……

  只有黑夜

  亞瑟是一個神經敏感且對生命感到虛無的年輕男子。某天他收到久違未見的父親的來信。亞瑟對父親有著強烈的恐懼和厭惡,然而卻無法抑制與他見面的衝動。在他們會面之後,已是夜晚,亞瑟失魂地進到夜總會,他與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相遇,兩人喝著過量的酒、自然而然變得親密,但隨著他童年創傷的記憶浮現、勾起種種畫面。亞瑟的夜晚走向一場災難。

好評推薦

  若是單純把《史托納》的故事條列出來,聽起來可能感覺晦暗乏味,而且有點太過悲傷。但事實上,約翰・威廉斯把史托納的小小人生寫成了一部非常非常美麗的小說。它像其他偉大的文學一樣,揭示了某種人類的真實。它的文句並不華麗,反倒像是一片玻璃,你可以直接看透它,看到它揭示的真實。這是本絕佳的暑期讀物,不論在旅館的房間,或是在沙灘上,它都會在讀者心中茁壯成長。《史托納》對於每一位喜愛文學的讀者都會是一個不平凡的發現。──伊恩・麥克尤恩/英國知名小說家,毛姆文學獎及布克獎得主(BBC廣播)

  《史托納》是一本單純關於一個人求學並成為教師的小說,但它也是一本每個人一生中難得能遇到、令人神魂顛倒的小說。 ──湯姆・漢克/美國著名演員(時代雜誌)

  如果說《史托納》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必然是關於愛,各種不同形式的愛及各種摧毀它的力量。 ──約翰・麥格翰/愛爾蘭知名小說家

  《史托納》是一部完美的小說。流暢的故事闡述和優美的文筆深深感動讀者,令人停止呼吸。──莫里斯・狄克斯坦/英國文學教授(紐約時報)

  不朽的經典。——尼可拉斯・勒札

  隨著《屠夫渡口》主人公一步步以模糊信念邁入未知的路程——像蒙著眼才能前行的牲口——或許我們會發現我們從未真正出生,卻已付出了昂貴的代價。——沈意卿

  在追尋自我的路上,追尋本身才是方向……我擱下筆來,《屠夫渡口》的餘韻仍在盪漾。——陳國培

  威廉斯重新創造了羅馬帝國,自尤利烏斯・凱撒之死到奧古斯都的生命終點,宮廷、元老院以及人們爾虞我詐,自一個孱弱男孩到一個在遠征途中險些送命的孱弱男人,再到一個看似冷酷無情的統治者。他採用書信體和多重視角,直到最後,所有的聲音猶如拼貼畫般融匯至主角的身邊。——哈羅德・奧根布拉姆/197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基金會執行主席

  《奧古斯都》的世界令人著迷,它的複雜、奢華、政治犬儒主義、民眾的輕信以及暴力酷似我們自己的世界。——紐約客》

  如果有人已準備好暫且把現代道德觀放在一邊,並獲得一點關於自己的知識,《屠夫渡口》這部關於一位老皇帝的小說會讓你有所啟發……這位令人震驚的美國作家展現了遙遠的生命如何與我們自己相似,這就是他的天才之處。——新政治家

  沉浸於《屠夫渡口》、《史托納》和《奧古斯都》,特別是《奧古斯都》,就是進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築,他無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機與救贖。——洛杉磯書評

  約翰・威廉斯的第一次嘗試取得了令人欽佩的成功。威廉斯先生有著異常靈敏的耳朵和異常敏銳的感知力。——聖路易斯郵報

  這本書作為對瘋狂的研究與康拉德・艾肯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寂靜的雪,秘密的雪》並駕齊驅⋯⋯是對精神疾病的一部實驗性但感人的描繪。——柯克斯評論

  威廉斯的復興令人無比欣慰:感覺像是在一個嚴重剝奪了正義的世界裡的正義:對這位充滿智慧、有遠見、幾乎無法寫出一句壞句子的小說家的正義。——洛杉磯書評
约翰·威廉斯小说烫金书盒典藏版附“No Reason”联名定制立体大容量书袋:史托纳、屠夫渡口、奥古斯都、只有黑夜 卷首语: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几颗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对人性、历史与存在意义的探寻之路。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便是这样一位巨匠。他以其深邃的洞察力、精准的笔触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关怀,构建了一个既古典又现代、既宏大又细腻的文学世界。本典藏版汇集了他最负盛名的四部小说杰作:《史托纳》、《屠夫渡口》、《奥古斯都》以及《只有黑夜》,并特别附赠“No Reason”联名定制立体大容量书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次沉浸式的、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这套典藏版不仅是文字的汇集,更是对威廉斯文学精神的致敬。烫金的书盒设计,庄重典雅,映衬着内容本身的厚重与价值。而与独立设计品牌“No Reason”合作定制的书袋,则将实用性与美学思考完美结合,体现了对阅读生活方式的尊重——阅读,并非仅仅是孤独的行为,它也需要承载日常的重量。 --- 一、 史托纳:孤独的大学教授与求索的生命本质 《史托纳》(Stoner,1965)是约翰·威廉斯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他最常被误解,却最终被世界重新发现的杰作。故事围绕着威廉·史托纳——一个出生于密苏里州贫瘠农场的男孩,通过对文学近乎虔诚的热爱,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授的平庸而伟大的一生展开。 这部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道德抉择。它的力量,隐藏在日常的重复、学术的纷争、失败的婚姻以及对教学与研究的执着之中。威廉斯以冷静而富有同情的笔触,剖析了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其狭小的象牙塔内,对抗平庸、对抗体制、对抗自我灵魂深处的虚无。 史托纳的一生,是关于“工作”与“爱”的辩证。他的学术研究是他生命的锚点,是他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唯一可靠方式。然而,当他面对婚姻的冰冷、同事的嫉妒和教学理想的幻灭时,他选择了一种近乎斯多葛式的坚韧。 小说深刻探讨了“意义”的来源。对于史托纳而言,意义并非来自世俗的成功或家庭的幸福,而是内在于对真理的探索和对文学之美的坚守。这种坚守,即使在遭受背叛和孤立之后,也从未彻底崩塌。阅读《史托纳》,犹如凝视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生存的本质困境时,所能达到的精神深度。它不是一本关于失败者的书,而是关于如何以尊严面对不完美人生的典范之作。 --- 二、 屠夫渡口:家族的罪与罚,西部的神话终结 《屠夫渡口》(Butcher’s Crossing,1971)将读者带回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西部,一个充满野蛮、贪婪与原始欲望的拓荒时代。故事的主角是威廉·安德鲁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出身东部上流家庭的年轻人,他厌倦了文明的虚伪,渴望在蛮荒中寻找“真实”的生命体验。 安德鲁斯被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皮货商人丁维迪所吸引,加入了一支前往洛矶山脉捕猎野牛的队伍。这次远行,与其说是一场商业探险,不如说是一场精神的堕落之旅。当他们屠戮了数以万计的野牛,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尸骸时,安德鲁斯心中的“野性”被彻底释放,同时也开始被吞噬。 威廉斯在这部小说中,以近乎冷峻的史诗笔法,揭示了美国西部神话背后的血腥现实。他毫不留情地描绘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掠夺,以及随之而来的道德沦丧。屠夫渡口不再是一个地理名词,它象征着文明与野蛮交界处人性最黑暗的深渊。 安德鲁斯最终发现,他所追求的“自由”与“真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奴役——对欲望的奴役。小说探讨了当社会约束被移除后,个体灵魂的脆弱性,以及暴力如何成为一种自我毁灭的仪式。其对环境、对暴力循环的描绘,在当代依然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 三、 奥古斯都:历史的洪流与个体的孤立 《奥古斯都》(Augustus,1972)是约翰·威廉斯对古典文学的一次雄心勃勃的致敬和重塑。小说以古罗马的奠基者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奥古斯都的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时间跨越了他从一个不被看好的贵族青年,到罗马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的漫长一生。 威廉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将奥古斯都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帝国缔造者,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孤独且极度理性的政治家。通过奥古斯都的私人信件、回忆录和内心独白,读者得以窥见权力的运作机制,以及维护一个庞大帝国的代价。 奥古斯都的“伟大”建立在无数的牺牲之上:亲情的疏离、爱情的缺失,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彻底压抑。他必须时刻扮演“父亲”、“元首”、“神祇”的角色,以至于在晚年,他已分不清真正的自我与被塑造的形象之间的界限。 小说细腻地描摹了罗马共和国向元首制转变过程中的政治斗争、阴谋诡计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它引人深思:一个为了“秩序”与“和平”而牺牲了自由的社会,其基石是否稳固?奥古斯都最终在孤独中完成了他的“神化”,然而,这种被历史强加的永恒,是否值得用一生的真实情感去交换?威廉斯的叙事,让这位历史巨人,重新拥有了血肉的温度和存在的重量。 --- 四、 只有黑夜:战争的创伤与记忆的迷宫 《只有黑夜》(Nothing but the Night,1965,早期作品,后经修订)是约翰·威廉斯早期对心理创伤和记忆复杂性的探索。故事围绕着一位年轻人在一战后,试图从可怕的战争经历中恢复正常生活,却发现记忆的伤痕远比可见的伤口更深。 这部小说通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早期文学描绘,展示了战争对个体精神结构的永久性破坏。主人公发现,现实世界与他记忆中的地狱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试图通过理性的分析来重构他的经历,但过去的阴影却以碎片化的、非线性的方式,不断侵入他的当下。 威廉斯娴熟地运用了意识流和多重叙事视角,使读者同样陷入一种迷失和不安的状态中。小说质疑了“真相”的可及性——当记忆本身已经扭曲变形时,我们如何能确定我们所感知的一切是真实的? 《只有黑夜》揭示了英雄主义的虚妄。比起宏大的战争场面,更令人震撼的是战争结束后,个体如何在无声的日常中,与自己内心的幽灵进行永无止境的搏斗。它是一部关于“幸存者内疚”和“记忆如何定义存在”的深刻寓言。 --- 典藏版特辑与阅读体验升级 本套典藏版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内容的经典,更在于形式的致敬。 烫金书盒设计: 精选优质装帧材料,采用典雅的烫金工艺,标题和作者名字在光线下熠熠生辉,既是对文学殿堂级作品的尊重,也使得整套书成为书架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No Reason”联名定制立体大容量书袋: “No Reason”以其简约、注重材质与结构的设计理念,完美契合了威廉斯作品中对事物本质的追问。这款书袋采用耐磨帆布与精心设计的内部结构,确保在携带四本沉甸甸的杰作时,仍能保持造型的挺括与舒适。其大容量设计,可轻松容纳这套书以及您阅读时所需的笔记本、钢笔或其他随身物品,使您在咖啡馆、图书馆或旅途中,都能拥有一个井然有序的“移动书房”。书袋的联名标识低调而富有品味,象征着对深度阅读生活方式的认同——阅读,是基于内在驱动而非外在理由的行为。 约翰·威廉斯的这四部作品,构成了对美国文学和人类精神史的一份重要贡献。它们共同探讨了:教育的局限、西部的幻灭、帝国的构建以及战争的遗留。 拥抱这套典藏版,就是邀请自己进入一场关于尊严、孤独、权力与救赎的深度对话。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4)


  出生及成長於美國德州。威廉斯雖然在寫作和演戲方面頗有才華,卻只在當地的初級學院(兩年制大學)讀了一年即被退學。隨後威廉斯被迫參戰,隸屬空軍,在軍中完成了第一部小說的草稿。威廉斯退役後找到一間小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說,並且進入丹佛大學就讀,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從1954 年起,威廉斯開始在丹佛大學任教,直到1985年退休。在這段期間,威廉斯同時也是位活躍的講師和作者,出版了兩部詩集和多部小說,著名的小說有:《屠夫渡口》(1960)、《史托納》(1965)及《奧古斯都》(1972)。《奧古斯都》於197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譯者簡介    

馬耀民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外文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現任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曾任台大外語教學與資源中心主任(2006-2012)。博士班時候開始從事翻譯研究,一九九七年完成博士論文《波特萊爾在中國1917-1937》並獲得博士學位。多年來在外文系除了教授西洋文學概論、歐洲文學史、文學作品讀法外,翻譯教學也是他關注的重點,一九九六年開始連續教授翻譯與習作至今,從未間斷,曾領導外文系上具翻譯實務的老師先後成立了大學部的翻譯學程及文學院翻譯碩士學程,整合了台大豐富資源,讓台灣最優秀的學生獲得口筆譯的專業訓練,貢獻社會。他從碩士班修業其間即開始從事翻譯工作,除刊登於《中外文學》的學術性文章外,也曾負責國家劇院每月節目單的英譯工作,以賺取生活費,並奠定了翻譯教學的實務基礎。他從前年開始已經放棄教授文學課程,而專注於翻譯教學上,希望於退休前為翻譯教學能有更積極的付出,現教授翻譯實作、中翻英、文學翻譯,公文法規翻譯,以及在翻譯碩士學程開設筆譯研究方法。翻譯出版著作包括《史托納》、《屠夫渡口》、《奧古斯都》及《北海鯨夢》,《奧古斯都》獲2018 Openbook翻譯類年度好書,《北海鯨夢》獲第34屆「梁實秋文學大師獎」翻譯大師獎首獎。

图书目录

史托納
屠夫渡口
奧古斯都
只有黑夜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86971
  • 規格:盒裝 / 1628頁 / 15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