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蜂誌

奔蜂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進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偶爾請天光雲影週末喝一杯,喝全部的夜,以壯形色。
偶爾請悲傷站好,為它整衣,以便漂漂亮亮地適應人生。
 
李進文首次跨域──詩與繪畫共舞。
 
釋放藝術的體例,打開意象的邊界,放寬詩,擴充美學。
他著眼於時代,時時保有真誠的玩心……
 
  奔蜂──取自《莊子》,即小土蜂。
 
  小小的土蜂也有自己的「誌氣」和「誌記」──人小心大又何妨?睏難做到的夢,纔是值得尊敬的夢,試著改變現狀,不循熟知的路線,即便迷路亦無悔。
 
  「自由體」的語字迅疾如小蜂,不停滯、不固著,亦不守規矩地飛舞,而其精短刺人,恰似蜂針!
 
  李進文透過詩與畫的並陳、結閤,或者即時互動,開闊詩意,想像力超展開。
 
  語字與圖像,或拮抗或敦睦,甚至共舞──他帶領意象團隊,切換視角,觀照他者,剪輯人生,鼓動戲劇張力,穿行於留白與空隙……。因為美的構成和達成,必須是一種意料之外、邏輯之中的動態平衡。
 
  他將不同的形式、觀念、感情融為一個複雜的綜閤體,一個詩的小宇宙。
  同時,透過寫詩與繪畫的儀式,尋找自己:
 
  天色是我的莫劄特,
  彈光陰,一路變奏。
  一路變奏,種種創作,
  皆是尋找自己的儀式。
  種種自己,每一種,
  可能比顏彩更多,
  可能比輕煙更瘦。
 
  《奔蜂誌》全書概分三捲,共181首詩。捲一〔有意圖〕,共選51幅彩畫與詩結閤,其下三個小係列:「謀畫詩」、「流露樣」和「動靜色」,圖文交響,跨域創作,以壯詩觀。捲二〔搗語聲〕,暗喻「島嶼聲」、「禱語聲」或「搗雨聲」,涉事亦涉世,調動視角,睹微知著,幽默自適。捲三〔瞇日子〕,直麵人生的憂疑,迴應中年的叩問,綠化字語的荒漠,且自尋常市聲開墾另類異音。
 
本書特色
 
  ․李進文現代詩「自由體」三部麯之最終篇章,亦最具挑戰。首度跨界,以畫作詩、以詩詮畫,兩相撞擊、提升、詰辯和再生。生活就是他的史詩,以多元技藝,寫齣島嶼的詩。
 
  ․意匠的心!跟著美術設計迴到紙書時光,感受視覺、觸感和氣味裡的溫度。自在而有機的排版,無固定模式,具動感,像詩;以裝幀創意迴應內容,如對話。書衣的小蜂,用牠微小的力量牽動湖麵的漣漪、掀起書本的摺角,讓我們閱讀,一同朝往奔蜂的誌嚮。書內頁三捲依詩畫內涵,採用王子雪嵩、日本書籍及彩虹色紙三種紙材印刷,以「有形」將讀者帶入「無形」的優雅、沉浸式的讀詩狀態。32開本,易於攜帶,隨性展讀,四處想像。
 
  ․榮獲國傢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補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進文
 
  一九六五年生,臺灣高雄人,曾任遠足文化、臺灣商務印書館、聯閤文學齣版社總編輯,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媒體記者等。著有《野想到》、《微意思》、《更悲觀更要》、《靜到突然》、《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等多部詩集和散文集,跨域著作有美術詩集《詩與藝的邂逅》、動畫童詩繪本《字然課》等。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閤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文化部數位金鼎獎等。

圖書目錄

自序──玩心
捲一,有意圖
〔謀畫詩〕
形狀/片刻之夏/夏夜之豬/當我討論夢……/魅/狐狸詩/那隻貓有一個夢/刺蝟和蒲公英/我是食夢貘/豪豬/海豹/樹懶的方法/夜,請進/窗前──雪鬆太平鳥/一隻鳥鎖定心間/孵月亮
〔流露樣〕
風箏/叢林時光/鞦天/遠方/窗與天涯/歧路/車過天涯/現象與觀念/弄孤獨/虎部彌撒麯/鳥或者臉譜/分內的事/輕煙的年/居所/鐵皮屋/和風念念/我走進園子裡/漾
〔動靜色〕
為瞭詩/稀微/世界的眼睛/盛夏/斟酌一些詞/龜山島/彩霞收工/小雨中的迴憶/花心/悲傷就是綻放/正嚮/容器自述/靜物/沉思/給點顏色/靜靜的/瓶花與貓

捲二,搗語聲
疫病時期/懷人/練功/病者思慮如刃/傳達/謐謐厭鞦聲/墓誌銘/說幽靈/我們/往事盎然/橄欖/夜跑/一個作傢/恐懼/綺色書/小睡/網路時代巧遇孔子/夜打掃/心動/死瞭的故事/雨日/到瞭某個時刻/不要有什麼/早前傍海/相隔離/濁光品/某個夏天水果攤/人物/確認瞭這些就繼續生活/老樣子,給自己/夢/浮世/鎖國以後/一天/詩樣子/撐/閤掌村/兼六園/茶屋街/金澤城/妙立寺/芭蕉山中座/山中溫泉/鶴仙溪/栢野大杉/無限庵/偏/情意/端午/簡訊/重訓/四月維夏/歎詞/選讀一座山/拉拉山/競選照片/銅像/被戒嚴的人/政黨/反抗/對話/緻隱地/空洞/在路上/還原/臺南/青春期和全美戲院/老虎日/經過幾天陽光/民生社區/床/艾莉絲.孟若/徒勞頌

捲三,瞇日子
火光每小時不斷更新/寫詩的方法/改善/自拍照/夜的路邊/山水/詩與麵包/微塵──讀楊牧/六月/大暑/王船醮/長成好看的宜蘭/慢悠悠/狗臉的歲月/觀點/一抹說法/金鞦/想/喜/星球紀事/形色/涉世景深/越山越輕/穿/意象/一個人/聖誕節可疑/鐵鏽圓舞麯/童話藍/起色/述說/你跟你心內的黑狗/漂亮的句子/編輯/後腦杓/婚/靠醉平衡/掛念/宵待草/圍爐/雪女紀/美學考/若沖畫捲/一與零/晨賴你/垂絲語/一言無以蔽之/念之深/心之境/去找龍貓/浮世繪/下午/天色變奏/異想之路/塗鴉筆記/且行且走光/野渡

圖書序言

自序
 
玩心
 
  1.星體
 
  十三世紀波斯詩人魯米(Rumi 1207-1273)說:「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恆在做的事情,都可以為你打開一扇通嚮精神深處,通嚮自由的門。」
 
  近十年,我的新詩創作另一主軸是希望完成「自由體」三部麯。最初構想,有點類似惠特曼《草葉集》內容包羅萬象,詩百科似的,釋放體例,模糊邊界,不馴於詩歌規則,如同麒麟──「其為形也不類」,卻自成生態係統,從臺灣土地的生活嚮外摺射,交響我的人間。這三部,包括已齣版第一部《微意思》(寶瓶文化2015)及第二部《野想到》(木馬文化2020),第三部就是《奔蜂誌》瞭,即便像一隻小土蜂(奔蜂)纔能有限,盡瞭力,就是我對詩的虔誠心意。
 
  自由體,「體」不是指體裁和文體,體是宇宙的星體。想像四十六億年前,太陽係和地球由無數「微粒子」凝聚而產生,其後,地球又經由無數的「微行星」撞擊、聚閤,終至成型。無數的微行星撞擊──是促使地球誕生的源起,這三部作品中的每一則都是「微行星」,它們相互碰撞,有的聚閤,有的再生,有的殞落,生命於焉肇始,這是三部麯創作的初心,原型的發生。
 
  第一部《微意思》偏重形式與內涵的自由,即興彈奏,類散文詩,題材繽紛,語字輕盈,意象華麗,亦含組麯式的極光(或吉光片羽),強調詩的「有意思」比「有意義」更有趣。第二部《野想到》進一步加入「故事詩」,重心擺在「有故事」的觀點、諷喻與微言深意。第三部《奔蜂誌》,我嘗試「跨域」,一部分結閤我的繪畫,讓自由體開放對話,開闊象徵,擴充詩,更欲使語字與圖像或拮抗或敦睦,甚至共舞,將不同的形式、觀念、感情融為一個複雜的綜閤體,說不定會再激盪齣另一個小宇宙;日本國寶級「狂言師」野村萬齋強調藝術必須:「著眼於時代而時時保有玩心……。」狂言講求實力與技藝至上,因此詩人白萩也說,「藝術之所以能偉大的呈現在我們眼裡,正是由於技巧的偉大。」然而──當我們到瞭有些年紀,若想繼續探索美好的事物,保有「玩心」最是要緊,它會令生命保持靈動。
 
  我探索著種種可能:──該如何顛覆語言的規則?該如何讓詩具有魅力和個性並解除固定方法?該如何從容地走在險峻的深淵邊界?該如何安頓陌生與穎奇而不著斧痕?該如何布局大意象和小細節?該如何雜糅日常另闢新異?該如何反思進化?我邊寫邊提問,這三部麯是種種懷疑的過程,不是終點。
 
  2.美術詩
 
  關於繪畫,自知青澀,我畫畫是為瞭詩。以我的「詩想」繪齣我一個人的意味或意思,沒遠大計畫,不急於追求屬於自己的符徵。《奔蜂誌》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詩集加入自己的畫作,希望視覺與詩互涉,又可單獨存在,對詩跨域,一部分因著玩心、一部分為瞭放寬詩。
 
  詩與畫,有共通的藝術美學,本該相互砥礪。1950年代趙無極和具有神祕主義的詩人亨利.米修一起齣版過詩畫閤集。現代詩與繪畫始終緊密關聯,以詩詮畫或以畫作詩,兩相撞擊、提升、詰辯和再生。加西亞.羅卡《從橄欖樹,我離開:羅卡的十二首詩‧畫》由墨西哥超現實畫傢賈布裏耶.帕切科所繪;拉封登《寓言詩》則成為法國插圖藝術傢多雷(Gustave Doré)的幻想舞颱。
 
  1970年代,臺灣重要的現代詩社如《創世紀》、《現代詩》和《藍星》,與「五月畫會」、「東方畫會」和「現代版畫會」交流密切。它們在詩與畫的技藝美學,有齊心追索的理念。
 
  直到1980年代,尤其在1987年解嚴後,以結社交誼的方式較少瞭,但詩人與畫傢仍然有閤作,例如劉國鬆版畫與餘光中的新詩結閤,李錫奇的《浮生十帖》與創世紀詩人們的詩句相互詮釋,楚戈的油彩畫展《是偶然也是必然》則與他自己、管管、商禽、鄭愁予的詩作對話。
 
  臺灣許多詩人的詩集,也採用畫傢的畫作,例如洛夫名作《石室之死亡》封麵為莊喆所繪,周夢蝶《還魂草》封麵是席德進油畫作品〈周夢蝶畫像〉,侘寂安謐,頗似黃土水的雕塑《釋迦齣山》。《創世紀》詩刊的封麵更結閤過丁雄泉、硃沉鼕、洪根深等畫傢作品,《藍星》詩刊封麵亦使用楊英風、劉國鬆、硃德群等畫作。
 
  如今繪畫與詩,分別走嚮更多元、更自我個性的方嚮。我試著迴到詩畫同源的概念,兩者互為養分,分則獨立、閤則互動,亦即採取若即若離的方式,以免陷入「圖說」,讓詩與畫皆保有自己的小宇宙。這概念,源自於十年前我曾與高雄美術館有一次大型展覽閤作。
 
  那時高美館計畫推齣嶄新型態,迴顧臺灣美術與現代詩壇之間的跨界淵源,由我以高美館30件典藏作品為素材進行一係列的新詩創作,與民眾分享美術與文學跨界的結閤。這促使我認真思考詩(文學)與繪畫的關係。我將那次閤作的詩,稱作「美術詩」。
 
  詩與美術結閤的「美術詩」不單單以詩去詮釋美術作品、也不是附庸或服務於美術品,我的概念是詩與美術平行,同位階對話,展覽時呈現一種「即時互動」的關係。欣賞一件美術品就是再造一首詩,欣賞一首詩也會再生另一幅畫,沒有一件美術品是不隱含詩質的。
 
  雖然2021年三月之後我纔開始有規律地動手畫畫,即便僅是起步,但裡頭有我對詩的敬意、對美術的詩意。我對自己說,「至少我嘗試瞭!」 而「嘗試(一試再試)」,不就是詩的基本「實驗精神」?
 
  繪畫和詩一樣,有時漫無目標,在漫無目標的過程中,纍積失敗的經驗夠多,就會有不錯的作品齣現。總是這樣,畫傢追尋生命中的節奏與符號,詩人開發獨有的音色和語言生態。但最重要的是,透過繪畫或寫詩的「儀式」,不斷地練習再練習,最終──為瞭找到自己。
 
  3.奔蜂
 
  《奔蜂誌》中的詩與視覺,我以篇幅最大的第一捲來實現,共選51幅彩畫與詩結閤。這個「第一次」的嘗試勇氣,或許日後能讓我敢於繼續探索新詩、精進繪畫吧?另外兩捲則糅閤更多真實和想像,在「自由體」之中。希望讓三部麯抵達《奔蜂誌》有一個活潑又多元的小句點。我常想,詩不能自以為有意義或創意,而是要與他人、與社會、與土地聯結,至少與自己的「心意」相聯結,方成意義或創意。 
 
  「奔蜂誌」,取自《莊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雞不能伏鵠卵」,奔蜂,小蜂也。意即細腰小土蜂的纔能有限或不足(如我)不能孵化大青蟲,而體型小的越雞也不能伏在天鵝卵上使其孵化,但我想像,奔蜂和越雞一定也有自己的「誌氣」和「誌記」吧!人小心大又何妨?睏難做到的夢,纔是値得尊敬的夢,試著改變現狀,不循熟知的路線,即便迷路亦無悔。自由體的語字迅疾如小蜂,不停滯、不固著,亦不守規矩地飛舞,而其精短刺人,恰似蜂針! 
 
  《奔蜂誌》全書概分三捲,共 181 首詩。捲一〔有意圖〕,其下三個小係列:「謀畫詩」、「流露樣」和「動靜色」,圖文交響,跨域創作,以壯詩觀。捲二〔搗語聲〕,暗喻「島嶼聲」、「禱語聲」或「搗雨聲」,涉事亦涉世,調動視角,睹微知著,幽默自適。捲三〔瞇日子〕,直麵人生的憂疑, 迴應中年的叩問,綠化字語的荒漠,且自尋常市聲開墾另類異音。 
 
  新詩自由體三部麯,從《微意思》、《野想到》抵達《奔蜂誌》,時間拉得很長,我如同島嶼上的奔蜂,體小、微不足道,但對詩亦有鴻鵠之誌(許是巨大的敬畏)。生活是我一個人的史詩,我用三部麯去體現平凡平淡中的多元詩藝,寫齣島嶼的詩,是為誌! 
 
  特別感謝聯閤報副刊和作傢宇文正這些年以不定期的小專欄刊載,讓我有瞭規律的動機去書寫和繪畫。並感謝國傢文藝基金會對《奔蜂誌》的創作補助。

圖書試讀

捲一  有意圖
【謀畫詩】
 

形狀
 
很多東西
沒綁好,例如:
雨絲沒綁好天意,
月光沒綁好深井,
細脖子沒綁好樹,
鞋帶沒綁好一條死路,因此
人間發生各種事故。
 
很多東西的形狀不固定,
會變形、隱形,
會消磨、鏽蝕、幻滅,所以
難綁,
永恆沒辦法綁他們,
(永恆這種東西又太固定
成不瞭氣候。)
 
你怎麼會因為你不成形狀
而憂傷呢?
一粒沙
和一個世界,
據說死後形狀一模一樣,
一樣難綁,因為
終究虛無。
 
你怎麼會以為你必須活成別人
眼中的形狀纔能抵抗歲月?
你怎麼會用你的形狀
解釋你的存在?
你怎麼會相信有色的眼睛?
 
今天夕陽的形狀
是野獸。
昨天野獸的形狀
是你的哀愁。
明天或未來一切的形狀
擠過頻寬
迴到光。
 

片刻之夏
 
你是穗狀的,穗狀的柔荑;而你的香氣、你的眉梢降半旗,敬悼撕心裂肺的日曆。時鐘咬走一天一月又一年,老天未打疫苗第一劑,自知到瞭危險的年紀。久未受理人類案件,抱歉你的祈禱隻能婉拒。牽掛遠距,你是無限花序。
 
你是繖形的,繖形的雨滴;而你的瞬息、你的詩句吹毀籓籬,你一念之間居傢可以天涯,你一念之間從臥室跨到海角,你一念之間廚具幻作熱鬧街衢。牽掛遠距,你是六月躁鬱。
 
午後陣雨,猛敲腦門,時光如稀客蒞至……。你靜靜地反身落鎖,心之方寸,口罩圍城之地。
 

夏夜之豬
 
風是非法的:偷渡
入窗,涼涼地動搖我幾兩肉、
幾斤心情。
我探齣窗,
以物價一般攀升的頸子
眺望天意──
 
多汁的夏夜,
豌豆星係活躍,緻密,
靈性老老地吹來,
窗簾一下又一下地掀開房間,
啊我聞到鬆露
就埋在蟲洞旁星爆區
(宇宙也像人一樣碰撞,
相互吞噬?)
 
而眼前
寂靜在樹枝搖曳,
而眼前
雜食的月亮
乾淨得像剛洗完澡的豬。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