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靠實」家中長大的寶貝之寶貝書
王理書 親子作家,資深心靈工作者
閱讀本書,有一種聆聽的閱讀感,不知不覺被吸引進去。充滿時空經驗,色澤與氣味,有趣的生活感受的飽滿,這奇妙的閱讀感,要怎麼形容呢?
身為作者15 年的好友,透過文字,感受到她的陪伴,許多我們共同旅行的記憶,生動地彈跳出來:在十多次一起旅行美國期間,隨口都是生活智慧的惠雯,煮飯也能講出一篇好聽的由來。我生病期間,端來一碗好湯給我,蘊含中藥與五行的智慧;心情不好時,她隨口說個故事的慧黠;抬頭看星星,通過一座橋,要去哪裡玩,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萬能導遊...... 這些被陪伴的點滴,就在閱讀時,再次湧現。 原來這麼濃厚的知識與情感資本,都在書本裡。
而閱讀經驗不只這樣,我幾乎在心靈之眼中看見童年生動的她,那個我尚未相遇的楊惠雯。我彷彿進入她的童年,很多話語(台語)、很多吃食、很多玩耍、很多民俗諺語的家族。 看天測溫度,看日出吹風,聆聽時節低語,依循節氣換衣吃食的家族。 我就這樣,隨著文字,被邀請去到那個台中的家,有老唱片、有陽光的樓上房間,有阿爸阿公、有長輩們呵呵笑著,談笑風生的家庭。
這本書是從台灣「靠實」家庭傳承出來的寶貝書,閱讀本書,要慢下來,讓生活的滋味回到生活裡,讓生活回到天地間,讓步伐放入季節中,讓幾千年的傳統智慧,用輕盈而溫柔,有趣又多元的方式,回歸心靈的生活方式。
內容好豐盛,隨意翻書,就能邀請到很溫柔又風趣的作者Ranra 來到耳邊低語。又能增廣見聞,讀著就會想要去吃點什麼東西,推開門出去走走。或是,嗅聞一下生活的氣味;或是,靜下心來,依隨書中提供的冥想,享受一番。
和她一起研習靈性知識的我,很驚喜那些知識在這裡化為鹽巴成為生活的調味了。處處有靈性卻有著不著痕跡的溫婉。非常推薦書中的靜心與冥想,跟著做,不知不覺就會靜了下來,回到宇宙天地的懷抱。
書中還談到不同節氣隨著氣溫或濕度,人們心理的自然傾向,會想要外出,會想要窩起來,會樂於早起,會自然地隨著身體的韻律想要賴床。我們可以怎麼思考?可以在這個節氣怎麼舒展心靈? 可以做些什麼事?曬曬棉被,去觀賞花草樹木,去吃點什麼水果...... 老實說,很難想像,若不是老靈魂,怎麼這樣年輕的女子,有著如此的豪情與深邃,柔婉與細膩。
最後,借用書中的小諺語:「冬至靜,五穀豐」來為此序結尾。 每個人的身心靈是一個整體,我們的靈魂從悠遠的時空中,一次次來到這裡,受到大地四時的款待與餵養,成為「靠實」的人兒,來此相遇、相愛、成長、養育、傳承。 我們的往外展現,是否能「五穀豐」,有賴於我們內在的「冬至靜」,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然後迎接很多的福氣,再傳遞出去給我們的孩子、我們所愛的朋友,山川和大地。 本書,是天地之人在其中悠遊與靜修的手冊與至寶。
推薦序二
在天地能量的流動中 享受生活
張明薰 J&S 星象研究學院 ﹝星象小提醒﹞ 作者,講師
世界上各種文化對於人如何與天地合諧共存,都有代代相傳的獨特智慧。但是不論在哪裡,太陽週期總是關注焦點:當日出方位逐漸北偏,白晝一天天變長,溫暖的天氣讓萬物開始活躍。日出方位來到最北,盤桓兩三天之後又轉往南,萬物在極盛之中開始走向收斂、當日出方位來到最南方,標示著最長的夜晚,就在收斂達到極致時,一元復始的氣機也開始發動。
太陽週期直接影響地球的呼吸節奏,周而復始。古人對太陽週期的觀察、感受與應用,就是節氣。但是關於節氣的傳統說法,有些並不適用,一來是因為台灣與中原地區的物候差異甚大,二來也因為氣候變遷,雨量與溫度變化和古代不同,條件不同了,對節氣的敘述也需要根據新的觀察與體驗去做調整,才能與時俱進。
作者Ranra 恰好是很適合做這項嘗試的人。身為有天賦的自然元素排列老師與身體風水調整諮詢師,對自然能量的感知力相當敏銳,本身具備充足的土元素與風元素,讓她毫無困難的接地氣,同時能將這些體驗轉化為文字或語言,以清楚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在本書中,Ranra 本身俱足的土元素歷歷可見。簡單來說,土元素不做虛浮的事,具體務實。她用心收集關於節氣的台灣俗諺,反映本地物候與生活經驗,如「小雪小到」和「大雪大到」反映烏魚群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大雪時則是大量湧入;「六月六,仙草水米苔目」,道出了小暑過後盛行的傳統消暑聖品,有些俗諺是當今有些長輩依然會講的,感受格外親切。
土元素的另一項優勢就是高度發展的感官知覺,Ranra 把這個優勢充分發揮在對身體的覺察與鑑賞食物上( 當然還有別的啦)。身體覺察的部分可以參考〈飲食與自我觀照〉單元,對食材的介紹看得出這不是一位簡單的吃貨,而是品味不凡的吃貨。行文風格流露著風元素的輕快流暢,一路如數家珍地介紹各地美好的季節景觀、色調與氣味,一邊提及各地特產,讓讀者感受到作者不是只做客觀事實的介紹,而是自己也樂在其中,讓閱讀成為一種放鬆與享受的經驗。歡迎大家跟隨Ranra 的導覽,在季節變化中感受身體與環境能量的變化,享受這些體驗所帶來的樂趣。
推薦序三
自我心靈省察之節氣生活指南
楊玉君 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我從事節氣的教學、研究已有多年的歷史,常常因為一般大眾對節氣的無知而感到十分挫折。絕大多數的人對節氣的自然性質感到陌生,甚至也不知道節氣的日期是依陽曆而定的這個事實。過去少數以節氣為主的著作,忽略了節氣內容應以在地氣候及生態為基準,而將古代中國的節氣物候視為放諸四海皆準的節氣內容,因而造成了更多的誤會,也讓人質疑:黃河流域的節氣與我何干?
事實上,節氣是基於在地氣候及生態而發展出來的順天應時的生活態度,所以節氣無需尊古、無需依循傳統,而應觀察、記錄在地的當下,找出最能配合時令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應把黃河流域的節氣物候照單全收,而應該視24 節氣為時間的座標,關注台灣的各種季節與生態變化,從中發展適用於現代台灣的節氣生活觀。
是以,本書的出版是令人欣喜的方向。作者依台灣的時令及天候設計適用於本地風土的節氣行事,兼顧身心靈的健康,堪稱 一一節氣生活指南。
這一份節氣生活指南,不只告訴你當令應攝取的蔬果,也提供了中醫思維中與時令相關的補養知識,像是春養肝、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等順時養生的方針。作者又費心發想了配合時令的各種身體儀式,讓困於現代文明、遭受大量感官刺激的我們,藉由儀式來體察自己的內心,與內在對話。如果說過去的節氣著作多在觀察與配合外在的氣候與生態,本書開創的節氣新生活就是配合節氣時序而省察自我情緒的練習。不只是心靈與節氣韻律的合一,本書也關注應時生態中的美學,提示日常生活中可以閒賞的萬物情緻。
不管是想要認識節氣、認識生態或認識自我,有了本書的指引,就可以跟著24 節氣好好的生活!
作者序
跟著 24 節氣 好好生活
小時候我很喜歡把農民曆隨意拿來翻閱,上面會寫到節氣依陽曆編排,所以那時我對於節氣有些好奇,覺得節氣蘊含蠻多的智慧,我非常喜歡聽我的家人用臺語分享節氣俗諺,這些節氣觀察下來就好像星座,是一種天文地理觀察的統計學,但是它不只是這樣子;我是一個很喜歡把我所學的,無論是身心健康、靜心冥想,或是生活大小嘗試放進生活當中的人。2021年10月,我突然有個直覺,想把節氣變成人們可以去觀察自己的生活,來支持自己的生活、生命或者是情緒心理的一個參考依據,這份神奇的生活觀察不能只有我享受,而有了節氣團體的帶領,對我來說,這些可以回到生活面向的工具是很重要的。
大部分的節氣書鋪陳主要以中國俚語或現象敘述,我想要這本書多一點跟台灣土地上發生的故事結合,讓這本書更台灣氣一點,至少底氣很台灣味,跟整個台灣的環境能夠結合。這些年因疫情的緣故,人們很少能夠出國旅行,所以開始在島內旅行,包含離島,我也覺得把台灣文化跟著節氣一起介紹給人們是很美好的。希冀本書能像生活小密友一樣支持人們的生活,不是迷信因為什麼時節或外境一定會怎樣而已,而是真的有機會觀照自己的生活,看見在這段時間他們所需要注意的事情,讓自己的心情有點準備,讓自己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較少食用到基改食品。尊重整個自然的循環去過生活並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靈魂的聖殿,它讓我們可以在地球上做好多的事,照顧自己的身體是一件最基礎的生活小事。這些小事能有一本書來提醒是很重要的。
人們常說「天時地利人和」,在老天爺日月星辰移動間給的時間裡,運用該時、該地理、盛產產物的優勢,來支持自己內外在的和平安好,是老天爺賜與我們最有利又有力的禮物。隨著氣候與時代的演進許多智慧仍是歷久彌新的自然提醒。我希望透過結合台灣在地文化、物侯來滋養生活與24 節氣連結,並在現代人缺乏儀式感的生活中,建立支持探詢即時內在情緒力量;飲用對時食物的生活情緒。透過節氣,你會對於周遭所在生長的事物更有感覺,讓大自然活靈活現的與你每個月互動、融合。例如:冬天一過你就急著收大被子、厚衣服了嗎?你知道倒春寒是什麼時候嗎?春天後母心的天氣變化會到何時穩定點?早上觀察到什麼現象要帶雨具,都是節氣能告訴你的祕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