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媽咪的健康寶寶飲食法:從寶寶過敏 、感冒、挑食各種飲食問題的專業建議,到如何料理寶寶粥和 BLW手指食物,70道讓媽媽輕鬆準備的副食品,給孩子健康營養的每一餐

營養師媽咪的健康寶寶飲食法:從寶寶過敏 、感冒、挑食各種飲食問題的專業建議,到如何料理寶寶粥和 BLW手指食物,70道讓媽媽輕鬆準備的副食品,給孩子健康營養的每一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孫語霙
图书标签:
  • 副食品
  • 宝宝辅食
  • 儿童营养
  • 过敏
  • 挑食
  • 感冒
  • BLW
  • 手指食物
  • 食谱
  • 育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讓媽媽輕鬆做、寶寶健康吃的寶寶副食品營養專書

營養師媽媽的親身實踐
從副食品的基本營養知識
到傳統副食品與BLW手指食物如何雙管齊下
並解答寶寶飲食上的疑難雜症
挑食、過敏、沒有食慾的時候該怎麼辦?

讓媽媽們可以用輕鬆省力的方式
幫寶寶轉換副食品
還告訴你寶寶外食怎麼吃,零食米果如何選……
以及70道營養師專業搭配的副食品食譜
讓寶寶健康滿分活力滿點

  「我想告訴讀者,這本書不是要『教你』怎麼育兒,而是以營養學的概念為基礎,自身經歷為輔,統整出一套適合現代家庭,讓媽咪及寶寶都受惠的飲食方法。」~營養師  孫語霙

  本書要陪你一起度過寶寶副食品階段,
  與其太過小心翼翼地把自己逼到身心俱疲喘不過氣,
  還不如以不違背營養學概念,但能夠輕鬆執行的方法,
  讓寶寶能夠吃得開心,媽媽也能少點壓力,這樣兩者兼顧的方式,
  才是現代媽媽養育健康寶寶的最好方法。

本書特色

  ●從基礎開始,了解寶寶的營養需求
  ●提供傳統副食品和寶寶自主進食(BLW)並行的方法,媽媽們不用選邊站
  ●最容易實踐的寶寶飲食方法,外食零食也能吃到營養
  ●整理出寶寶常見的飲食問題,找出替代飲食與解決之道
  ●營養師專業設計,以簡單好做為基礎的的分齡副食品食譜

 
育儿新知与实践:开启宝宝健康成长的饮食新篇章 本书旨在为新手父母提供一套全面、科学且实用的婴幼儿喂养指南。我们深知,从宝宝添加辅食的第一口米糊开始,每一个喂养的决定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本书避开了常规的食谱罗列,转而聚焦于构建一套适应宝宝个体差异的、长远的健康饮食哲学,并辅以大量基于循证医学的喂养策略。 第一部分:理解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添加的科学基石 本章将深入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大儿科权威机构推荐的辅食添加原则。我们不会简单地告诉您“什么时候开始”,而是重点解析宝宝的生理成熟度指标——何时宝宝的消化系统、运动技能和对新食物的兴趣已做好准备。 1. 辅食添加的黄金窗口期解读: 深入剖析纯母乳/配方奶喂养到辅食过渡的关键时期,详细阐述吞咽反射的消失、对食物的抓握能力以及消化酶的成熟度如何影响辅食的引入顺序。我们将用清晰的图表对比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变化,帮助父母准确把握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添加带来的潜在风险。 2. 过敏原的科学引入与管理: 针对新生代父母对食物过敏的普遍担忧,本章提供了最前沿的过敏原引入策略。我们详细讲解了“早期、频繁、多样化”引入高致敏性食物(如花生、鸡蛋、鱼类)的最新指南,并解释了背后的免疫学原理——为何延迟引入反而可能增加过敏风险。同时,本书也提供了详细的家庭过敏原筛查记录表,教导父母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系统性地监测宝宝的反应。 3. 铁、锌与维生素D:关键营养素的补充时机与来源: 随着宝宝生长速度加快,母乳或配方奶中逐渐无法满足对某些微量元素的需求。本书重点分析了铁缺乏对宝宝认知发展的影响,并提供了非依赖强化食品的天然富铁食物清单,及其最佳烹饪处理方式,确保营养的最大化吸收。对于维生素D,我们结合不同地理区域的日照情况,提出了个性化的补充方案建议,而非一刀切的剂量指导。 第二部分:喂养模式的深度解析与个性化调整 现代育儿推崇尊重宝宝的自主性。本部分将重点介绍两种主流且相互补充的喂养模式,并指导父母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1. 传统勺喂法的精细化操作: 即使在推广BLW的当下,传统喂养仍是许多家庭的首选。本章着重于如何优化勺喂过程,例如,如何判断宝宝的饱足信号(Satiety Cues),如何避免“强迫喂食”对宝宝未来饮食习惯的负面影响。我们特别设计了“情绪化进食识别卡”,帮助父母区分生理饥饿与“嘴馋”或“无聊”时的进食需求。 2. 自主进食法(BLW)的风险规避与技巧深化: 针对选择宝宝主导式离乳(BLW)的家庭,本书提供了远超“切成手指状”的基础指导。内容涵盖:如何安全地准备食物的质地(避免过硬或过软导致窒息风险)、如何应对初期的高浪费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设置(如高脚椅的角度、餐具的选择)来提升宝宝的进食参与度。本书专门设计了一套“BLW食物安全等级测试”,帮助父母在准备不同成熟度食物时进行自检。 3. 应对挑食与食物固执期的策略: 挑食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阶段。本章侧重于心理学和行为学在喂养中的应用。我们提出了“接触定律”——食物需要多次曝光才能被接受,并指导父母如何创造“无压力”的用餐环境。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桥梁食物”(Bridge Foods)来过渡到新食物,以及如何利用叙事和游戏来增加食物的吸引力,彻底告别“藏在西红柿里的胡萝卜”的策略。 第三部分:针对特殊情况的饮食调适与营养支持 本部分专门针对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饮食挑战,提供专业人士的实践建议。 1. 消化敏感与肠道健康管理: 探讨宝宝常见的胀气、便秘和稀便问题,并分析这些现象与辅食种类(如麸质、乳制品)的关系。本书提供了一套“三日排除饮食记录法”,指导父母如何在不影响营养摄入的前提下,温和地识别潜在的消化不适来源。我们强调了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在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中的作用,并推荐了适合婴幼儿的天然发酵食物来源。 2. 疾病恢复期的营养支持策略: 针对宝宝感冒、发烧或肠胃不适后的食欲不振,本书提供了恢复期的“营养重建食谱侧重”,而非单纯的退烧粥。重点在于如何通过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如骨汤、富含维生素C的天然食物)来快速补充能量和免疫力,并指导父母如何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结构,避免营养倒退。 3. 素食与特殊饮食结构的营养考量: 对于采取弹性素食或纯素食喂养的家庭,本书提供了详细的宏量和微量营养素替代方案。特别关注了维生素B12、维生素D、铁和Omega-3脂肪酸的植物性来源优化策略,确保宝宝的全面发展不受饮食限制的影响。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它不提供单一食谱的答案,而是教会父母一套灵活应变的“思维工具包”,使每一位父母都能自信地、科学地,为自己的宝宝量身定制每一餐的健康蓝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語霙


  營養師、作家、講師、自媒體創作者,也是一歲小男孩的媽咪。

  因減脂而踏上學習營養之路,從體脂肪31%的泡芙人成功甩脂為24%,體會健康飲食為生命帶來的美好與自在,將營養知識轉換成好理解的系統化知識,透過演講、寫作、自媒體創作,讓更多人知道。

  結婚生子後,致力將營養學應用於家庭料理,創作出美味與營養兼具的料理,讓家人與寶寶吃得開心又健康。

  學歷及證照: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營養學系雙學位
  103年營養師專技高考營養師
  保健食品工程師
  體重管理營養師
  CTSSN運動營養專業認證

  著作:
  30天甩掉腦人體脂肪線上課程《yotta友讀線上學習平台》
  不節食、不斷醣,營養師的高效甩脂計畫

  自媒體:
  臉書: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IG:suanyuying
  Youtube: 營養師愛碎念
 

图书目录

作者序

ChapChapter1  認識副食品
開始使用前大人和寶寶皆需做好準備

副食品是什麼?為什麼要吃副食品? 10
出現這四大徵兆,代表寶寶準備好要吃副食品了  14
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及生理變化  18
嬰幼兒口腔發展與食物型態       22
現在正流行BLW是什麼?適合我家寶寶嗎?  27
副食品派別多,泥派、BLW、混合派……該如何選擇? 31
副食品新觀念──以「家庭」為核心,少量多樣化、跟著大人吃! 34
寶寶跟著大人吃執行前必知的五大守則  37

Chapter2  養出健康寶寶的營養知識與食物選擇
均衡飲食是茁壯成長的關鍵

2-1如何養出健康寶寶?從嬰兒時期建立均衡飲食  42
2-2嬰幼兒需要的六大類食物────全榖雜糧類 46
2-3嬰幼兒需要的六大類食物────富含蛋白質的豆魚蛋肉類  50
2-4嬰幼兒需要的六大類食物────蔬菜類  54
2-5嬰幼兒需要的六大類食物────乳品類  58
2-6嬰幼兒需要的六大類食物────水果類  62
2-7嬰幼兒需要的六大類食物────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66
2-8嬰幼兒常缺乏的營養素  70
2-9嬰幼兒飲水量建議   77
2-10寶寶的一天怎麼吃?一日菜單示範  82
2-11寶寶也能吃外食,便利商店、火鍋店、飯店自助餐的食物挑選原則  85
2-12市售副食品挑選原則  90
2-13這些食物,寶寶千萬不能吃!93
2-14米餅的挑選原則  96

Chapter3 寶寶副食品實戰篇
選對「小幫手」可以減少許多麻煩

3-1副食品工具介紹  102
3-2副食品的烹調方式  105
3-3嬰幼兒餐具挑選原則 108
3-4嬰幼兒餐椅、圍兜兜的挑選 112
3-5寶寶一天可以吃多少鹽?多大才能吃調味料呢? 116
3-6手指食物圖鑑 120

Chapter4 常見的疑難雜症
事先了解常見狀況勿驚慌

4-1寶寶感冒/染疫時怎麼吃?126
4-2寶寶挑食、長不胖怎麼辦? 130
4-3寶寶需要補充保健食品嗎? 134
4-4寶寶食物過敏的處理方式  140
4-5寶寶便祕時的應對方法 144
4-6寶寶可以吃大人的零食嗎?148
4-7寶寶可以喝調味乳嗎?151

寶寶的副食品食譜   
4~6個月
1.    米糊  156
2.    燕麥糊 156
3.    蘋果泥 157
4.    水梨泥 157
5.    香蕉燕麥粥 158
6.    高麗菜泥 158
7.    紅蘿蔔泥 159
8.    毛豆泥 159
9.    地瓜泥 160
10.    鷹嘴豆泥 160
11.    南瓜濃湯 161
12.    花椰菜濃湯 161
13.    番茄濃湯 162
14.    馬鈴薯玉米濃湯162
15.    香菇雞湯粥163

7~9個月
16.   烤土司 164
17.    蒸地瓜 165
18.    鮮奶小饅頭 166
19.    香菇藜麥蘿蔔糕 167
20.    干貝雞肉粥 168
21.    什錦海鮮粥 169
22.    翡翠蛋花湯 170
23.    鯛魚豆腐煲 171
24.    清蒸鱈魚 172
25.    甜椒烤鮭魚 173
26.    鮮菇蒸蛋湯 174
27.    寶寶雞塊 175
28.    烤薯條176
29.    柔嫩炒蛋 177
30.    番茄炒蛋 178
31.    蔬菜海鮮煎餅  179
32.    絲瓜煎餅 180
33.    蒜炒花椰菜181
34.    香煎豆腐排 182
35.    香蕉芝麻條 183
36.    莓果麵包布丁184
37.    芋頭豆奶 185
38.    氣炸南瓜 186
39.    麻油雞湯麵線 187
40.    香蕉鬆餅 188
41.    胡蘿蔔炒蛋 189

10~12個月
42.    番薯QQ餅    190
43.    紅藜鮭魚蛋炒飯191
44.    南瓜海鮮燉飯  192
45.    雞肉野菇炊飯  193
46.    鮮蚵菠菜烏龍麵 194
47.    清炒海鮮筆管麵 195
48.    鮮蝦餛飩 196
49.    鮭魚海苔壽司 197
50.    法國土司 198
51.    吐司披薩 199
52.    玉米起司蛋餅 200
53.    苦茶油拌地瓜葉 201
54.    吻仔魚烘蛋 202
55.    香煎櫛瓜片203
56.    烤鯖魚 204
57.    清蒸玉米 205
58.    馬鈴薯蛋沙拉 206
59.    雞肉漢堡排207
60.    清蒸玉米筍 208
61.    絲瓜蛤蜊冬粉 209
62.    蘿蔔玉米排骨湯 210
63.    番茄牛肉湯 211
64.    酪梨牛奶 212
65.    芝麻豆漿豆花 213
66.    杏仁燕麥粥 214
67.    紅豆湯  215
68.    水果奇亞籽優格 216
69.    菠菜起司派 217
70.    茄汁肉醬義大利麵 218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536692
  • 叢書系列:CARE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2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我是一位從事自媒體工作的營養師,除了不定期錄影或演講教學外,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在家工作」,2020年我結婚了,婚後隨即懷了兒子小漢堡,一直嚮往有自己的孩子,加上懷孕過程中賀爾蒙的催化,我整天沈浸在滿滿的幸福當中,當時我在心裡打定主意:「小漢堡2歲以前,我都要自己帶,每天幫他準備營養的三餐加點心」!

  剛從月子中心回到家,一打一雖然很消耗體力,但我依然甘之如飴,直到寶寶滿4個月開始吃副食品後,我的生活開始變調。

  第一次煮十倍粥給小漢堡吃,他似乎不太喜歡,吃了幾口就撇頭不吃,剩下一大鍋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請家人幫忙試喝,大家異口同聲說出:「這麼難喝,難怪他不愛喝啊!」。

  我更積極的準備各種副食品給小漢堡吃,南瓜泥、燕麥粥、香蕉泥……,小漢堡總算吃得津津有味、眉開眼笑,但是光準備副食品、餵食、清洗及善後就佔據我大量的時間,好不容易寶寶睡著了,我還得抓緊時間兼顧工作、寫寫臉書貼文、維持粉絲專頁熱度,一刻不得休息,每天晚上睡覺前,我的身體彷彿被毆打過一般的疲勞與痠痛。

  凡事親力親為,把寶寶擺在優先順位的我,生活逐漸失控,夜晚睡不飽、白天沒精神、工作效率低落、吃飯也經常囫圇吞棗的亂吃一通,育兒從原本的甜蜜變成了沈重的負擔。

  有天寶寶午睡,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眼淚流了出來,我覺得自己很可憐,為了帶小孩,我已經多久沒有一個人出門走走、沒有和朋友聚餐,甚至因為沒辦法好好吃飯而復胖,我一個營養師都不像營養師了?

  好險我天生樂觀,遇到問題就會找方法解決,我開始研讀許多醫師、營養學家、家庭主婦的副食品書籍及國內外嬰幼兒營養的資料,試圖找出最高效率的育兒方法,但是最終我得到一個結論——沒有一種嬰幼兒飲食方法是完美無缺的,吃泥狀食物少了口腔刺激、吃手指食物容易髒亂、先米精後麥精、避開過敏食物的鐵則也早已被推翻,而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出一套自己可以輕鬆實踐的飲食法」。

  在我們營養學的領域裡,飲食越多元,所獲得的營養素就越多、對長期的健康越有助益,因此我更有信心,改造我的副食品準備方式。

  我開始以家庭為核心,把寶寶視為「搭伙」,假如今天家裡煮糙米飯、炒青菜、煎鮭魚、香菇雞湯,那麼就在食物調味前,取出要給寶寶食用的部分,蔬菜、魚肉搗碎,香菇雞湯加一點米飯煮成粥,飯後水果吃小番茄,切幾顆成為手指食物給寶寶練習;假如今天我沒空煮,那麼就帶著寶寶吃外食,挑清水燙一燙即可食用的火鍋或是在便利商店買個蒸地瓜給他。

  我發現,這樣一條龍的作業方式,寶寶可以在一餐當中攝取到2~5種不同類別的食物,營養遠勝單調的食物泥,而且我可以在短時間內同時完成大人及小孩需要吃的食物,完全不費力、不浪費時間,在寶寶6個月開始執行BLW、手指食物的練習後,我可以和寶寶同步用餐,再也不用為了餵小孩吃飯兒吃冷掉的飯菜,我的生活逐漸找回該有的秩序,壓力瞬間少掉一半,情緒問題也改善很多。

  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有獨樹一幟的生活及飲食型態。

  這本《營養師媽咪的健康寶寶飲食法》並不是要「教你」怎麼育兒,而是以營養學的概念為基礎,親身經歷為輔,統整出一套適合現代家庭,讓媽咪及寶寶都受惠的飲食方法,如果你因寶寶的飲食問題所苦,經歷和當時的我一樣的黑暗期,相信在閱讀此書之後並且努力實踐後,你也能夠撥雲見日、重拾育兒的開心與喜悅。

孫語霙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被这本书的副标题深深吸引住了——“70道让妈妈轻松准备的副食品”。“轻松准备”这四个字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是一个朝九晚五的职场妈妈,下班后陪娃做饭已经耗尽了所有精力,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那些需要耗费数小时熬煮的复杂食谱。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利用高效工具(比如电压力锅或者空气炸锅)能在半小时内完成的营养餐。更重要的是,我期望这本书的食谱能够充分考虑到食材的可替换性。因为我们居住的地区,有些进口的或季节性的蔬菜水果可能不太容易买到,如果食谱能提供“A食材可用B食材替代”的说明,那就太贴心了。另外,关于“宝宝粥”的部分,我希望它能超越传统的白米粥,加入更多富含铁质和DHA的食材,但制作过程依然要简单快捷,最好是那种可以一次性多做一点,分装冷冻,工作日直接拿出来加热即可的“批量生产”方案。毕竟,时间就是我们这些父母最稀缺的资源。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太有吸引力了,光是看到“營養師媽咪”这几个字,就感觉专业性和实用性都得到了双重保障。我最近正为宝宝的辅食问题焦头烂额,尤其是应对他时不时的过敏反应和那些令人头疼的挑食行为,简直让人心力交瘁。市面上的育儿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写得过于理论化,或者配方复杂到让全职妈妈望而却步。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正接地气的、可以立即上手的解决方案。比如,那种能够清晰指导我如何分辨和处理常见宝宝过敏原的章节,如果能有图文并茂的步骤讲解就更好了。另外,面对宝宝对某些食物的强烈抗拒,我急需一些创新的“伪装”技巧或者调整喂养时机的建议,而不是简单地催促我“多尝试几次”。这本书既然提到了BLW(宝宝主导式自主进食),我更希望看到它如何将安全性和营养均衡完美结合,毕竟BLW对食材的处理和形状的把控要求很高,新手妈妈很容易因为担心噎食而退缩。期待它能带来那种“原来可以这么做”的顿悟时刻,真正帮助我建立起喂养的信心,而不是徒增焦虑。

评分

我一直对如何科学地平衡宝宝的宏量营养素感到困惑。市面上的辅食书往往侧重于介绍某一种超级食物的好处,但很少有书籍能提供一个清晰的、覆盖宝宝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营养蓝图”。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导航仪一样,告诉我从6个月到两岁,宝宝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应该如何动态调整。特别是关于脂肪的选择,是应该侧重于植物油还是动物脂肪?如何巧妙地在辅食中增加健康的脂肪来源,而不是让宝宝的饮食过于清淡。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个简单的“一周食谱规划表”,让我们不必每天为“今天吃什么”而绞尽脑汁,那简直是无价之宝。这种系统性的规划,远比零散的食谱更有价值,它能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科学的喂养体系,而不是被动地应对突发状况。

评分

我对“BLW手指食物”的部分抱有极大的好奇和期待。我了解BLW的好处,但实践起来总觉得战战兢兢。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非常具体的、针对不同月龄(比如7-8个月、9-10个月)的食材质地和形状指南。例如,蒸胡萝卜条应该是多软才合适?牛油果应该切成什么形状才能让小手抓握起来不至于滑落或散开?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如何确保这些手指食物在被宝宝抓握和咀嚼的过程中,不会形成危险的圆形或硬块。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从入门到精通”的BLW安全处理流程图,并且针对常见食材(如肉类、豆类、水果)提供不同的软硬度测试标准,那将是所有尝试BLW的父母的福音。我需要的是那种能消除我对安全问题的顾虑,让我放心大胆让宝宝探索食物的专业指导。

评分

这本书提到能解决“感冒”期间的饮食问题,这一点非常戳中我。宝宝一感冒,胃口就会变得奇差无比,大人怎么吃得下清淡的食物,宝宝更是抗拒。我需要的不是那些听起来很厉害的“药膳”,而是简单易懂的、能帮助增强免疫力和补充水分的“舒适食物”。比如,当宝宝喉咙不舒服时,有什么食物可以帮助舒缓而不是刺激?如果感冒伴有腹泻,哪些食材需要严格规避,哪些又能帮助肠道恢复?我非常期待看到营养师如何用食物的力量来辅助宝宝度过生病期,而不是单纯依赖药物。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病号餐”的快速制作指南,并且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食物对生病中的宝宝有益,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提升,因为它直击了家长在育儿低谷期的痛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