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從鳥巢形狀和築巢生態探索遠古世界的繪本
日本知名繪本作傢暨鳥巢專傢鈴木守
帶你走進恐龍演化成鳥類的神奇之旅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經存在著恐龍。
但在6600萬年前,突然「轟」一聲,
一顆超巨大隕石重擊地球,恐龍從此掰掰瞭。
為什麼這場浩劫讓牠們因此滅絕,而鳥類卻倖存下來?
一般認為鳥類的祖先是恐龍,這到底又是怎麼演化的?
其實,從築巢、下蛋、育兒這些行為可以看齣,
恐龍和鳥類的關係匪淺……
●獨特視角解讀恐龍演化祕密
根據研究,現代鳥類是從恐龍演化而來,但恐龍究竟如何學會飛行,以及鳥類如何在大滅絕中倖存,這個問題仍然存在。知名繪本畫傢、同時也是鳥巢研究傢的鈴木守,在眾多鳥巢中發現瞭與人類母親懷孕的肚子形狀相似的窩巢,他很好奇這種鳥為什麼會做齣這種形狀的巢,而這個疑惑也讓他想到瞭從恐龍到鳥類的演化。鈴木守認為,透過研究鳥巢、蛋及育兒方式的不同,或許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恐龍會滅絕而鳥類倖存下來,進而推斷齣遠古時代恐龍演化的祕密。本書展現他獨特的視角,以全新的觀察剖析恐龍演化的奧祕。
●是科學繪本,也是鳥類與鳥巢圖鑑
本書除瞭有豐富的演化知識,鈴木守以充滿藝術性的繪圖,讓讀者看見生物的生存特性與自然的美,並透過簡單明瞭的文字,引導讀者走進動物的世界。既是一本科學繪本,也是精彩豐富的鳥類圖鑑。
●大自然生命教育的展現
恐龍因為巨大隕石的衝擊而滅絕,鳥類則存活下來,透過鈴木守老師的精緻繪筆與圖解,小讀者們將看到各種生物拚命維護生命、養育後代的過程,也能體悟生物為求生存與大自然抗衡所做的努力。
不思議推薦
丁宗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係教授兼係主任
彥如姐姐︱《童話夢想傢》故事頻道主持人
洪誌銘︱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
張東君︱科普作傢
曾文宣︱玉裏高中生物老師、泛科學/國語日報專欄作傢
曾振富︱臺北市國小自然科學領域輔導團召集人、臺北市金華國小校長
楊子睿︱古生物學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楊宗榮︱教育部師鐸獎得主、臺中市國小自然輔導團輔導員、臺中市翁子國小教務主任
蔡政修︱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係&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
ErA︱BIRD ERA《鳥時代》萌禽畫傢
呂軍逸(蝌蚪老師)︱蝌蚪池塘自然文創創辦人
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傢、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生態節目主持人、科普書籍作傢
*適讀年齡:8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