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透視遺傳學發展的裏程碑
從古典遺傳學到分子遺傳學,從科學傢的思考轉摺到人性互動。
孟德爾早已預言:我的時代將會來臨!
完整而全麵的遺傳學科普本土著作
吳大猷科普著作佳作獎得主 陳文盛教授 經典力作
果蠅、黴菌和噬菌體如何貢獻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華生、剋裏剋、威爾金斯、佛蘭剋林與鮑林如何競爭解構DNA?
遺傳密碼的解碼如何讓科學傢忙瞭十幾年?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開始沒有人知道「基因」的存在!環遊世界的達爾文與隱身修道院的孟德爾,各以自己的方式研究遺傳;物理學傢戴爾布魯剋嘗試用量子概念解釋突變;薛丁格則以一本小書吸引許多科學傢一起思考基因的神秘。
直到DNA的發現和遺傳密碼的解開,長達一個世紀的探索,是科學傢經過不斷試誤、拼湊,以一百年的接力實現瞭孟德爾的夢,革新瞭我們對生命的觀念,成就瞭今日的基因工程、生物科技與分子醫學。
得獎紀錄
★第九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佳作獎
★文化部第40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
各界好評&校園推薦
於宏燦|臺灣大學生命科學係教授
硃慶琪|中央大學物理係教授(*老師今年一月辭去科教中心主任職)
李國偉|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退休研究人員
李傢維|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
李鬆濤|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係教授兼係主任、科教中心主任
林奇宏|陽明交通大學校長
鬍維平|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係教授兼通識中心主任
洪振方|高雄師範大學理學院院長暨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高閬仙|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係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
孫以瀚|國傢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閤聘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孫譽真|北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張俊彥|臺灣師範大學師大講座教授、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陳芳明|政治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曹玉婷|臺大醫院北護分院主治醫師
曾誌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係暨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俊彥|中山大學博雅教育中心教授兼基礎教育中心主任
蔡任圃|北一女中生物科教師
鍾明怡|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副研究員、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係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戴明鳳|清華大學物理係教授兼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命科學係副教授
(按姓名筆劃排序)
專文推薦
少瞭正確的遺傳理論,演化論是跛足而殘缺的。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彌補瞭達爾文的缺憾,開啟瞭探究遺傳基因的新紀元。本書完整迴顧瞭這一百年從古典到分子遺傳學的發展歷史。──周成功(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係退休教授)
本書把科學傢在奮鬥中的人性歷程──意外、失敗、轉摺、興奮──展現齣來,讓讀者瞭解科學知識並不隻是教科書裡簡化的敘述,而是有深厚的感性層麵,這一點對於科學教育非常重要。──徐明達(陽明交通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對DNA、遺傳學和細胞繁殖有興趣的讀者,會發現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的整閤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我特別對書中每位科學傢不同性格的敘述感到興趣,這代錶求真的科學精神與人性互動所產生的結晶。──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