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你同意嗎?不少孩童受到過度的關注與保護。你能在生活裡認齣這些受溺愛孩童的身影嗎?依賴、畏懼、哭鬧、撒潑等,不達目的不罷休。再看看為數不少的成人在麵對群體生活的各項挑戰時,同樣隻關注自己,不關心他人感受,沒有同理心,更甚者採取遠離他人或對抗他人的姿態。個體不能與群體閤作,也不認為有貢獻的必要,這是怎麼一迴事?
要理解個體的思考、感受、認知和行為,必需先瞭解其生命風格,或從其對生命任務之因應模式來看。個體心理並非四分五裂,主觀意識及夢境般的潛意識其實是一整體且都朝嚮個體獨特的虛擬目標。試想受溺愛孩童會如何想像及渴望可預期的未來?當養成逃避任務或要他人為其生活負責而不可得時,引發的不止沮喪、焦慮、憤怒、痛苦等情緒,還有更多無法預測的癥狀及自傷、傷人的舉動。阿德勒曾說「如果個體不能有所洞察,再多的痛苦經驗也無法改變其生命風格。」
生命風格是個體的特性及其嚮世界展現自我方式之總和,身心健康的最佳狀況是個體具社會情懷且有勇氣朝嚮社群並願意參與閤作。形塑生命風格的起點是傢庭,父母該是第一位老師,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師,尤以溺愛對孩童的危害最大,長期以往受溺愛個體的挫摺忍受若無良好調適,隨之而來的心理活動、成癮、犯罪、引發精神官能癥等問題不容小覷。時至今日,這些現象仍是傢長、教師及諮商輔導人員關注與需多方學習的焦點。
個體的內在渴望到底是什麼?如何能尋得解方協助個體洞察呢?深諳人性的阿德勒預知缺乏對社會關心的個體將導緻生活的失敗,為解消傢庭有害影響、解決個體問題,唯創造鼓勵環境使個體感受與人連結、有能力、有價值並有勇氣剋服睏境時纔得以實現。《阿德勒解析受溺愛兒童的生命風格:成年後與精神官能癥、夢境、犯罪與愛情的關係》一書收錄近乎成熟時期的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內容完整且具跨時空的智慧,絕對是自助助人者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
趙元芝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第4屆理事長
臺中市立清水國中教師
英文版編輯序
阿德勒於 1931 至 1937 年間發錶的文章,以極為成熟的方式,扼要錶達其對於理論與實務的想法。本冊收錄 28 篇文章,其中有 5 篇針對兒童發展,主題涵蓋癥狀選擇、溺愛的後果、犯罪的預防,以及教育;5 篇探討理論性議題,包含人格自我一緻的一體性、心理活動的結構、追求優越感,以及社會情懷;3 篇關於精神病理學,談論精神官能癥患者的性格、癥狀、對於世界的圖像,以及精神官能癥的預防;5 篇包含阿德勒對於強迫型精神官能癥、恐懼女性、酒精與藥物成癮、身心連結以及心身睏擾的想法;2 篇論及傢庭星座與個體的最早迴憶,阿德勒在文中針對這些議題,提齣實務診斷上的指引。此外,他也用相當誇張的方式,呈現個體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的異同,並且提齣有關心理治療技術的珍貴洞見。阿德勒對於人性,以及人類尚未實現的潛能,有著不同凡響且跨越時空的智慧,若希望更深入理解這些內容,本冊文集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
本冊收錄的 5 篇阿德勒後期作品,由蘇菲亞‧德‧瑞絲(Sophia J. de Vries)翻譯,距今已超過 15 年,正是因為她這份最初的貢獻,啟發瞭「古典阿德勒翻譯計畫」。本冊亦收錄數篇原本就以英文發錶的文章,經內人羅莉‧史丹(Laurie J. Stein)編修,改善文字風格與可讀性。
對於不熟悉阿德勒學說的讀者,可以參考本冊附錄之〈古典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其他綜論性質的文章,包含〈古典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務〉,以及〈民主的心理學〉,分別發錶於《阿德勒臨床實務工作全集》的第一冊與第二冊。透過研讀本係列第一冊至第七冊,讀者將能更深刻領會阿德勒理論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