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解歷史,轉換視角是不夠的
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近代的瓦解 現代的萌芽 總體戰給全人類的巨大衝擊
從帝國到民族 重建體係的希望與幻滅 在迷惘不安中探索未來
★★★★★歷史教科書權威 日本山川齣版社70周年紀念钜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建守 選書企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係助理教授 韓承樺 專文導讀
故事StoryStudio網站 轉換期全係列書評 陸續上線中
這套書,讓你完全扭轉世界史的理解方式!
──給我一個年分,我就給你全世界──
近代的瓦解 現代的萌芽 總體戰給全人類的巨大衝擊
從帝國到民族 重建體係的希望與幻滅 在迷惘不安中探索未來
★★★★★歷史教科書權威 日本山川齣版社70周年紀念钜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建守 選書企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係助理教授 韓承樺 專文導讀
故事StoryStudio網站 轉換期全係列書評 陸續上線中
西元1919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歐洲: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條約處理戰後問題,民主平等概念深化
東亞:中國五四運動,朝鮮三一運動,反帝國主義及民族主義勃興
北亞:共產國際成立,共產主義嚮全世界擴張
南亞:甘地欲發起不閤作運動,爭取印度獨立
西亞:鄂圖曼帝國解體,西方列強勢力進駐
北美:威爾遜原則的受挫,美國晉升世界經濟強國
1919年,距今約莫100年的上個世紀初,人類剛結束瞭有史以來影響最廣泛全麵的總體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舊世界體製被破壞殆盡,新事物及新觀念隨之萌生;無論情願與否,世界已然邁嚮全新的未知階段,各國都在試著探索自己的定位與未來。可以說1919年,是人類告別近代、摸索何謂「現代」的關鍵之年。
匆促的巴黎和會與嘗試重建秩序
進行瞭四年之久的一次大戰,在眾人未曾預期的情況下突然結束。為瞭收拾殘局,各國代錶團齊聚巴黎,要開啟一場規模前所未見的大型會議,目的是重建世界秩序。和會事前並無縝密規畫,隻能且戰且走;幾大國的態度也各自不同,甚至相互衝突。雖說如此,這場和會仍舊宣示瞭全人類修復當前秩序的企圖,以及對世界和平的冀求,國際聯盟的成立就是一例。隻是修復結果不如預期,似乎宣告重返過往世界已然不可能。各國隻能帶著不甚滿意的結果,繼續往前走。
戰後的民族自決浪潮
如果說,一次大戰為人類打開瞭名為「現代」的這扇大門,那麼,它也在入口處留下瞭不少遺緒。人類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或運用,纔能順利走進門內。首先就是俄羅斯、奧匈、鄂圖曼等大型多民族帝國的解體,以及東歐、南歐等民族國傢的獨立。美國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原則,深化瞭民族主義浪潮,東亞諸如中國、朝鮮等地也號召反殖民、反帝國主義運動,訴求民族自決。可以說,民族主義裂解瞭戰前帝國角力的時代,邁嚮民族國傢林立的時代,各地無不追求建立單一民族國傢。
民主製度的深化與變形
民族國傢最重要的是培養國民情感,凝聚民族團結。加上一次大戰發展齣動用全國人力與資源投入戰爭的總體戰體製,深化瞭每一位國民對國傢事務的參與,特別是政治領域,女性選舉權也隨之普及。主權在民的思想,以及代議民主製的推行,成為戰後西方國傢的一大發展課題。然而,當時的民主製度的發展,以及人民對民主理念的想像,並不像100年後的我們那麼熟稔而製式。對民主的嘗試,也可能產齣如希特勒這般以極端個人崇拜、種族團結為號召的民選領袖,走上納粹德國的法西斯主義道路。
戰債問題與納粹的興起
納粹的興起,也跟一次大戰留下的遺緒有很大關係。戰後巴黎和會定調對戰敗國的懲罰性賠償,讓德國經濟崩潰;歐陸各國也受美國所製約,被戰債問題綁架。一戰後退迴孤立主義的美國晉升經濟大國,戰後歐陸重建經濟也由美國資本挹注,美國的消費文化與生產製度更是影響全世界。然而一旦這個過於自信的美國經濟崩潰,就會是全麵性的災難。世界經濟大蕭條就是再明確不過的例子。納粹黨在大蕭條中興起,最終奪權,給瞭民生凋敝的德國人民一個重返日耳曼榮耀的希望,也將全世界帶嚮另一場更加慘烈的大戰。
文明的另一個選項:共產世界
大戰結束後,人類世界誕生瞭另一個選項,也就是奉行共產主義的蘇俄。半個世紀前萌生的思想火種,終於在新世紀初化為實際的政治組織。在大戰末期,西方列強也曾試著介入俄國內政,對於蘇維埃抱持猜忌,但也有新興國傢與之閤作,幫助穩固自國勢力。在日後整個二十世紀,這個人類文明的另一個選項如同影子般,與西方資本主義為首的自由世界如影隨形,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五四運動與中國的未來
在上個世紀被西方強取豪奪的東方大國中國,藉由一次大戰後的契機,開始思考未來。應該模仿西方政治體製,還是謀求符閤東方傳統的政治體製?以五四運動為濫觴,當時受西方近代教育洗禮的中國知識分子,無一不麵臨這樣的大哉問。包括日後提齣多種學說的孫文等人,都試圖找尋中國得以在新時代安身立命的現代國傢形象。雖說日後的發展邁嚮黨國體製、有期限的一黨專政,但終究提齣瞭不全然等於西方的可能性。隻是從今日看來,同樣是拒絕西方民主製度、閤理化中國獨特的獨裁統治,相隔逾百年的論調,竟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性。
1919年,正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年分。「歷史的轉換期」係列以這一年做為全套書的終冊,似乎也宣示瞭這樣的態度。人類的歷史充滿瞭可能性。每一個關鍵的轉換年分,都是當下充滿能動性的人們,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做齣選擇、相互影響,最後共同形塑齣屬於該時代的特徵,並開創下一個時代。
「歷史的轉換期」係列特色
*橫切式敘事,全球史書寫的另一種可能
以往的歷史寫作,多半著重單一地區或主題,從上古一路談到現代,也就是時間軸的「縱切式敘事」。近年全球史概念盛行,提倡以更廣闊、更多元的視野理解歷史,也齣現不少挑戰這種縱切式敘事的新歷史著作。包括新觀點的嘗試(自然史、環境史),新視角的切入批判(東亞視角、庶民視角、遊牧民族視角),以及多語言史料的引用(貿易史、文化交流史)。然而,真正從根本上顛覆、提齣新的「橫切式敘事」的,就是這套書瞭:它挑選一個特定歷史年分,並告訴你,那時間全世界各地都發生瞭些什麼事。
*推動世界前進的「轉換期」:當時人的能動性,及各地重大轉變的共時性
然而,挑選特定年分,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挑選,也不是以後人眼光做後設角度的挑選。本套書挑選的11個年分,都是「當時人們深切感受到重大變化」的轉換期。他們跟今天的我們一樣,都麵對不可預測的未來,不斷做齣相同或迥異的選擇。本套書即針對此能動性進行分析。同時,這樣的變化具備「共時性」,好幾個地區同時產生瞭類似的重大轉變,而這段轉換期帶動瞭世界前往下一個階段。本套書開創瞭某種可能,也就是不以零星四散的方式敘述,而是透過廣闊的視野,通盤關注同一時間各地人們直接麵對的問題,以及他們迴應問題的多樣性與共通性。
*具體實例如漣漪一般,彼此碰撞而成的世界
本套書雖標舉全球史的廣闊視野,但在挑選篇章上抱持自由態度,不強製對同一時間的世界各地進行平均挑選,而是在這狹窄但別具意義的時間範圍內,盡可能提供鮮明生動的實例。這些事例像漣漪一般,不斷往外擴散又彼此重閤;描繪齣這些漣漪彼此碰撞的軌跡,就是本套書的特徵。「世界史」不是各國國別史的集閤體,也不是單一框架下的均質產物;從紮根於各地區的視野齣發,透過彼此接觸的對話,展現齣活生生的鮮明姿態,這纔是本套書所談的世界史。
*主流與非主流並進,拓寬視野,提升歷史素養
專文由各冊編者自由挑選,不侷限是主流或非主流地域的歷史。部分冊數挑選廣為人知的歷史進行分析(如第一冊,羅馬帝國與秦漢帝國);部分冊數則依該年代麵臨之變遷,挑選鮮為人知的歷史為例(如第八冊,北亞毛皮貿易、東南亞海盜與印度洋西岸奴隸製)。在培養新時代提倡的「歷史素養」時,拓寬以往對歷史的理解視野是必要的。而本套書正是最好的示範與參考用書。
*各冊編者總論,重點補充專欄,以及臺灣學者導讀
各冊開頭均附該冊編者總論,講述該特定年分世界各地麵臨的重大轉變為何,帶領讀者概觀整體樣貌。除瞭主要敘述,也附上做為補充的專欄。本次引進繁體中文版,也邀請歷史學者擔任各冊導讀人,補充臺灣在地學者的觀點。
本套書共11冊:
『歴史の転換期』監修 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鬆久男
第1冊 前221年 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南川高誌編)
第2冊 378年 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南川高誌編)
第3冊 750年 普遍世界的鼎立(三浦徹編)
第4冊 1187年 巨大信仰圈的齣現(韆葉敏之編)
第5冊 1348年 氣候不順與生存危機(韆葉敏之編)
第6冊 1571年 白銀大流通與國傢整閤(岸本美緒編)
第7冊 1683年 近世世界的變貌(島田龍登編)
第8冊 1789年 追求自由的時代(島田龍登編)
第9冊 1861年 改革與試煉的時代(小鬆久男編)
第10冊 1905年 革命的浪潮與團結的夢想(小鬆久男編)
第11冊 1919年 邁嚮現代的摸索(木村靖二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