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忠年鑑2012-2022(PO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極忠年鑑2012-2022(POD)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財團法人極忠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3/05/15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本年鑑以極忠文教基金會民國101年(2012)1月至民國111年(2022)12月歷屆董事會與秘書處的會議記錄為本,輔以兩岸大事彙編而成。本年鑑分「記事年表」、「規章辦法」、「專題報導」、「董事會」四大部分。
 
本書特色
 
  將十年來秉持宗旨,於國際及兩岸學術藝文交流、服務社會國家的實績留下記錄,一方面檢視有沒有完成涵靜老人、智忠夫人的理想與期望,一方面對參與「極忠」二十年活動的兩岸朋友致上深深的敬意!期許大家:為了中華子孫和平統一,有尊嚴的屹立於歷史洪流,與傳承中華文化繼續努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極忠文教基金會
 
  宗  旨: 研究天帝宇宙大道,發揚中華學術文化暨提倡孫逸仙思想,促進早日實現以和平統一中國,為人類謀求永遠和平幸福,達成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之長期奮鬥目標。
 
  設立時間:教育部民國81年(1992)4月28日台(81)社字第二一五七三號函准設立。
  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民國81年7月15設立登記。
  法人登記證書:登記簿第66冊第55頁第一六六二號。
 
  設立地點:中華民國台灣省台北縣新店市(現為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2段159號
 
  業務範圍:一、獎助或辦理符合本基金會宗旨有關之各種學術性出版工作。
  二、獎助或辦理符合本基金會宗旨有關之各種學術研究工作。
  三、獎助或辦理符合本基金會宗旨有關之各種學術性交流活動。
  四、獎助研究發展天帝宇宙大道、中華學術文化、孫逸仙思想之優秀人才。
  五、獎助傳習天帝教學術研究暨符合本基金會宗旨之清寒子弟。
  六、其他符合本基金會宗旨,且經董事會通過之教育、文化、公益事項。
極忠年鑑2012-2022(PO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壹、敘-涵靜老人與極忠文教基金會
貳、編輯體例
參、極忠文教基金會簡介
肆、記事年表
伍、規章辦法
陸、專題報導
一、華山尋根朝聖與「天地正氣」碑
二、關於極忠文教基金會於第九屆之青年活動
三、「2017華山幹訓」紀實與省思
四、2017華山幹訓心得
五、 歸根復命,繼往開來-2018極忠文教基金會上海-蘇州尋根幹訓
六、關於臺灣文化探索營
七、 李子達董事對於極忠第九屆青年活動之身教言教
八、 極忠核心工作:獎學金培育人才與兩岸民間學術藝文交流
九、 極忠文教基金會財務報表:民國101-111年(2012-2022)
柒、董事會
編輯後語

图书序言

 
  壹、敘-涵靜老人與極忠文教基金會
 
  一、
  極忠文教基金會創立於1992年5月23日,時年92歲的涵靜老人李玉階先生(1901-1994   學名鼎年 字玉階)是基金會創建者,以其與德配過純華女士的道名「極」初與「智」忠,為文教基金會命名。
 
  涵靜老人手訂基金會宗旨:「本會以研究天帝宇宙大道,發揚中華學術文化,暨提倡孫逸仙先生思想,促進早日實現以三民主義和平統一中國,為人類謀求永遠和平幸福,進而達成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之長期奮鬥目標為宗旨。」涵靜老人一貫地肯定中華文化是世界和平,人類和諧的主流精神,廿一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
 
  二、
  涵靜老人於極忠文教基金會創建前後,分別於1991年元月15日與1992年6月5日,兩度致函給鄧小平先生。擷錄其部分:
 
  「我於公元1901年生於江蘇省吳縣(蘇州),就學於吳淞中國公學,參與1919年(民國8年)中國最早青年運動『五四學運』,是上海學聯的總務部長」
 
  「我是一個歷經憂患,自始窮究天人之學的中國傳統知識份子。我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真諦,我希望中國富強、和平、統一。我更祈禱中國人能生活在自由、民主、繁榮、無虞匱乏、無須恐懼的國家,並有尊嚴屹立於國際社會中,不為時代潮流所淹滅。」
 
  「我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宗教徒和『有神論』者,但我關懷世界、關懷社會、關懷時代、關懷同胞。我認為當前人類最大的苦難根源,是出自于『恨』而沒有『愛』。我所服膺的中心思想就是中華文化的仁愛思想與王道精神,呼籲世人急起從根自救,擴大人類生存合作之思想領域,祛除侵略鬥爭之兇暴心理,邁向『精神重建,道德重整』。」
 
  「觀照今天世界人類共同面臨著生活與生存的危機,其解救之道惟有揚棄暴力與私見,共同打開共生、共存、共進化的大門,邁向和平、繁榮、積極建設的康莊大道。因此,宗教徒與共產黨人固是道不同,但面對人類進化的共同期望卻是一致的,就當前急務而言。那就是中止人類流血戰爭的『破』,積極進行增進人類福祉的『立』。」
 
  涵靜老人在致鄧小平先生兩封信中指出:1990年12月7日中共中央第七中全會宣示: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與中山先生在民生主義第一講中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民生主義,其實都是市場社會主義。」「三民主義應屬適合中國人的溫和的社會主義。」
 
  涵靜老人希望在小平先生指導下「保障私有財產,才能發展私有經濟,建立起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混合體制,才能使大陸同胞生活,由溫飽而逐漸小康富裕,尤其世界冷戰結束之後,世界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若干區域性經濟組合,勢將積極興起,若無大陸與臺灣之合力發展,勢必遠落人後,將無法立足於太平洋之濱,非但無法與世界潮流配合,且將使全球中國人淪為世界之負債,而非資產。」
 
  三、
  涵靜老人一貫地肯定中華文化是世界和平,人類和諧的主流精神,廿一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
  三十年來,董事會依據宗旨,落實的核心工作為:
  (一)贊助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增進雙方瞭解,以發生影響力。
  (二)辦理獎學金培育人才。
 
  基金會自1992年贊助宗教哲學研究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兩岸會議, 邀請大陸六所工業大學來臺訪問,即以贊助兩岸學術、文化交流,主辦或協辦以中華文化、天人實學、孫逸仙思想為主題的研討會為重點工作。
 
  李子弋前董事長(1926-2016),道名維生,涵靜老人長子、追隨涵靜老人近七十載, 引《論語》:「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指出「天下歸仁」是孔聖的願望,也是涵靜老人生前未竟的心願。期許涵靜老人的弟子門人及後輩,共同把涵靜老人的天人實學與弘化全球的心願,一步一步來達成。
 
  於2012年贊助華東師範大學涵靜書院成立,10月23日揭牌儀式,李董事長與該校楊世駿黨委書記共同主持,以開展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及傳承中華文化和培養人才的重責大任。再於基金會之下成立涵靜書院,親自講授中華文化及天人實學講座。
 
  李子弋前董事長明白指出:涵靜老人認為廿一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就是老子說的「道蒞天下」的世紀,成立涵靜書院的意義,就是要將「道蒞天下」的宏願散發出來。
 
  四、
  涵靜老人成立極忠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民間力量,在會務活動上,要多做學術交流活動,使兩岸能在學術、文化上多增加接觸,發生影響力,為國家、民族多做一些有積極意義的事。」
 
  三十年來,基金會李光燾、李子弋、陳文華、劉緒倫四位前任董事長,及現任李顯光董事長,與歷屆董事與秘書處同仁協力繼志述事,為承負涵靜老人的願力而奮鬥。
 
  三十年來,極忠贊助兩岸學術藝文交流總經費新臺幣24,703,210元整,兩岸交流互訪總計1,095人次,大陸及國外人士來臺參加學術藝文活動,合計438人次。大陸17所學術單位學者來臺參與研討會,共發表12篇研究涵靜老人的論文,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五位教授的8篇論文及獲深造獎學金的4篇碩士論文。
 
  三十年來,極忠核發獎學金434人次,總計新臺幣10,443,875元整。獎助鼓勵家境清寒、優秀子弟進修學業、服務社會。另設研究獎學金、深造獎學金獎助臺灣地區學子深造、從事專案研究、或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並獎助大陸研究生(如:西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來臺從事專案研究。
 
  涵靜老人手訂立會宗旨精神,就有一條:「發揚中華文化暨闡明孫逸仙先生思想,以促進實踐中國和平統一,為人類謀求永遠和平幸福!」李子弋前董事長深刻體認兩岸和平對話,最好的共同語言就是「孫文思想」。
 
  2006年基金會與北京大學合辦第一屆孫文論壇於北京香山、以「孫中山思想與兩岸民生問題」為主題,兩岸共發表43篇論文。2009年與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央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第二屆孫文論壇於臺北國父紀念館,以「民生主義之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兩岸共發表25篇論文。
 
  2011年與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省歷史學會共同主辦第三屆孫文論壇於陝西師範大學雁塔校區,以「紀念辛亥革命陝西光復及孫中山思想及其現代意義」為主題。
 
  2013年與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共同主辦第四屆孫文論壇,以「孫中山先生的政治思想與實踐」為主題,兩岸共發表15篇論文,5場專題演講。
 
  2016年促成基金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合辦孫文論壇的李子弋董事長、步平前所長先後回歸自然,基金會以一封唁電致近代史研究所,雙方再續合作,並決定以後每年合辦孫文論壇。
 
  2017年基金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孫中山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協辦第五屆孫文論壇於廣東中山市,以「時代變遷與孫中山思想的發展與闡釋」為主題。
 
  2018年第六屆孫文論壇,由極忠文教基金會、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共同主辦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論壇主題:民族復興與文明對話。子題有五:民族主義專題、民族平等與民族國家建設、民族主義與文化反思、民生安和樂利與中華文化振興、濟弱扶傾與世界和平。兩天議程,兩岸44位學者與會,包括2場專題演講、16 篇論文發表及與談。
 
  第六屆孫文論壇的籌備,完全由秘書處承擔,我們期許本屆孫文論壇如大陸學者的說法:「傳、幫、帶」,傳,承傳與延續;幫,幫助提攜後進;帶,指引帶路,讓年輕學者與會務工作人員能接上前人的研究積澱與實務經驗。
 
  涵靜老人說:「我們要培養正氣,慢慢地在無形中在轉化氣運,但是不能急,急也急不起來啊!每個人都有天命,要懂得『藏器待時』,等時間啊!『器』就是天命,守住自己的本分,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
 
  時代在變,兩岸社會日趨多元,國家民族觀念被挑戰、孫學研究出現邊緣化現象,需要提攜年輕人參與相關的學術活動、兩岸交流,以因應時代。
 
  2014年3月第八屆第五次董事會議,李子弋董事長於臨時動議時提議成立青年部,對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予以關懷支持,請李顯光董事規劃組織。
 
  基金會於2017、2018年舉辦在臺陸生「臺灣文化探索」營隊,2017年起的青年幹訓, 即著眼未來,以期延續中華子孫之情感。
 
  自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至今,兩岸交流陷於停滯,然,基金會努力摸索以開創新局面。
 
  2021年11月《臺閩社會與文化融合》一書出版,由「極忠」贊助,「涵靜孫學和平論壇」主編,以「孫中山的文化融合及社會融合的理論」為本,以大陸人民在臺灣、臺灣人民在福建各五篇案例,及香港人民在臺灣的身分認同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對兩岸最終是否能融合,提供了嚴謹可供參考的版本,既紀念涵靜老人,也闡示了本基金會的宗旨。
 
  同月,第三屆兩岸孫學研究學術論壇視訊會議,由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中華民國兩岸關係發展協會、陳守仁孫學研究中心主辦,「極忠」協辦。
 
  敬謹概述財團法人極忠文教基金會三十年來努力,以示永續涵靜老人與智忠夫人創會精神之行動見證。

图书试读

▌四、2017華山幹訓心得
 
◆面臨的挑戰
 
個人常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從前人手上繼承了什麼,而又要留下給後人什麼?
 
2017年的華山幹訓活動,遠因可以追溯回2012年,當時臺大人生哲學研究社蒙基金會同意贊助,隔年前往北京大學與哲學系學生交流。活動籌劃過程,我們要回應以下問題: 花錢讓臺灣年輕人去認識大陸年輕人有用嗎?類似的活動很多,為什麼我們要做?
 
後來數年,在幾次正式與非正式的交流活動中,我們有過這些經驗:
 
聽大陸學者回憶親身參與過的近代中國大事,討論一朝一代文化風氣影響;聽年輕上班族解釋為何放棄國外穩定工作回中國;聽學生訴說因為家中曾受制度面不平等待遇,將來想走法律為人爭取權益,聽剛出社會的人講解他眼中的市場,聽唱片行老闆暢談一個又一個樂團的起落故事,聽道長介紹如何順應時代變化,推廣道教到社會上…。
 
在這些過程中,我們增加了對大陸人的了解,不再僅止於閱讀媒體資料,而是眼前這些有血有肉的人,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喜樂甚至於無奈。
 
對參與這些活動的臺灣年輕人,最直接的影響是改變了對大陸人的看法,增進自身視野,並且對於大陸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我曾經對兩個人開玩笑說:「以後人道忙得快升天的時候,要靠你們來北京幫忙送中秋月餅」。看似玩笑之言,隱含著基金會希望能持續成長,後繼有人甚至於大陸能拓點發揚光大的期許。
 
◆關於活動及儲備幹部
 
面對當前新局,極忠文教基金會過去舉辦過許多兩岸學術活動,累積的成果要如何繼承延續? 這些資源中能是否有部份,能幫助年輕人認識兩岸,進而培育人材幫助基金會運作?未來這些人於社會上成為中堅骨幹時,能否因為對於大陸有深切的了解,在做相關決策時,往更好的方向走? 過去在涵靜書院上課時,曾經聽李子弋前董事長說道,在什麼樣的場合他幫忙臺灣說過什麼話,當時就被啟發一個想法:如果有建立更深更廣的人際連結,未來兩岸間會有那些精彩故事?

極忠年鑑2012-2022(POD)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極忠年鑑2012-2022(POD)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極忠年鑑2012-2022(PO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極忠年鑑2012-2022(PO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