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在時光列車上相遇

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在時光列車上相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蕭菊貞
圖書標籤:
  • 鐵路旅行
  • 迴憶錄
  • 成長
  • 孤獨
  • 南方
  • 文學
  • 散文
  • 時空感
  • 人際關係
  • 懷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六月九日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戲院上映
  ★    颱灣首部以深度人文觀點保存鐵道文化的電影書
  ★    大師的第一手筆記:首度公開蕭菊貞導演紀錄片拍攝筆記
  ★    收錄:五十張珍貴絕版史料南迴鐵路全線橫縱斷麵圖

  「南迴鐵路是颱灣最美麗、最寂寞的鐵道,也是收藏島嶼記憶最深情的祕境。
  我想說的不隻是火車的故事,而是我們在颱灣共同的成長記憶!」——蕭菊貞導演

  火車穿越的不隻是行政地圖的距離,
  也是串連起我們的生活、文化與記憶的時空膠囊。

  歷經40年的鐵路電氣化,在2020年底,在中央山脈東側的南迴線,颱東--枋寮段,完成瞭電氣化的最後一哩路,老爺級吃柴油的藍皮火車也隨之停駛,颱灣最後一段沒有電線桿、乾淨的海線鐵道風景也成為過去。

  2017年,颱灣環島鐵路最後一段南迴線電氣化工程前,金馬獎導演蕭菊貞帶著團隊前進島嶼南方,用影像為即將消逝的鐵道地景和即將停駛的火車留下紀錄。更因此挖掘齣颱灣這條最美麗又最危險的鐵道興建故事,和前線鐵道員不為人知的生死挑戰。

  六年前的那一夜,蕭菊貞導演就是在這一堆碎石堆上拿起瞭攝影機,開啟瞭鐵道紀錄片的拍攝因緣。

  南迴鐵道是颱灣環島鐵路中最美麗、最寂寞、也最危險的鐵道路線,因為路線貫穿中央山脈南段,連通屏東與颱東,進入山區僅有少數部落散居,也少有公路係統支援,因此它是颱灣環島係統最後完成的一段。

  民國69年到80年的工程,整整花瞭十一年南迴鐵路纔通車,其中有21位工程人員罹難,多因隧道相關工程事故。火車從屏東枋山到大武上颱東間,幾乎都是隧道和高架橋,幾無平地。至今三十年過去,蕭菊貞導演的團隊在拍攝期間沿著枋山溪走,為瞭跟上鐵道的路線,有許多地段甚至還要穿越芒果園,走進溪邊便道,橫過西瓜田……

  鐵道完成後,南迴線雖然是搭乘人數最少的路線,但若少瞭它,颱灣環島鐵路係統也不完整瞭,島嶼南方的東西嚮移動和國防動線也會受到很大的限製,因此夾在中央山脈、大武山和太平洋、颱灣海峽之間的南迴鐵路,在坐擁最美麗壯闊的鐵道景色下,也肩負瞭不可或缺的交通運輸價值。

  本班時光列車沿途停靠:
  鐵道歷史軌跡、人文風景、成長共同記憶等站,
  穿梭在大山大海之間,
  深情療癒,僅此一班。
  火車,這個曾是颱灣人離傢闖蕩、迴傢探親的遠程移動工具,幾乎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在火車上」的故事。而鐵道火車,不隻是交通工具,更是社會、人文的記憶載體。《南方,寂寞鐵道》紀錄下瞭隨著車站改建和鐵路電氣化,現今已漸漸不復存在的珍貴內容和影像,更是颱灣第一部深入鐵道員故事和細膩記錄下紀錄片拍攝過程的電影書。

  本書收錄瞭五十則南迴鐵道上被遺忘的故事,透過魔幻寫實的時間與空間旅程,讓我們彷彿在時光列車上與青春記憶重逢。打開書,讓蕭菊貞導演的細膩文字帶您在山海間神遊、陪您一起搭上島嶼南方的深情列車。

感動推薦

  王小棣(電影導演)
  吳念真(電影導演)
  瀋邑穎(醫師)
  陳明章(音樂創作人)
  黃惠偵(電影導演)
  劉剋襄(作傢)
  鄭秉泓(知名影評人Ryan)
  蔣勳(作傢)
  藍祖蔚(國傢影視聽中心董事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在看得到大山看得到大海的地方祭拜感謝
  颱灣,其實把海跟平原都讓給瞭人們,自己就住在群山裡吧。
  你步行在群山裡偶爾會為高聳、為延綿、為四望遙遠、為幾束天光停下腳步,心裡說:「哇!好美啊颱灣。」
  蕭菊貞導演用六年的時間記錄探索南迴鐵道的人、火車,和他們的故事,六年踏實的腳步追上他們在群山裡的身影,探勘、鋪軌、開山洞,長年駐守、搶救修復,或每分鐘踩一下警醒器駕著火車在看不到盡頭的軌道上飛馳⋯⋯在山裡走的深瞭,拍下瞭屬於山和鐵道的寂寞、溫柔⋯⋯

  紀錄片不像劇情片有既定的劇本,這六年蕭菊貞導演不斷有想找的人、想聽的口述、想捕捉的片刻、想多拍的細節⋯⋯當然,就有不斷增加的費用、不斷增加的資金焦慮⋯⋯現在紀錄片終於完成,導演還整理瞭工作筆記,用文字描述瞭好多難忘的經歷和動人的畫麵。
  「退休瞭還會夢到開火車,一直開一直開,前麵忽然沒有路瞭⋯⋯」
  「每一次搭南迴,看到海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
  菊貞導演的旅程帶我們入山、看海、聽故事,看見別人的付齣,讓我們不相遺忘。——王小棣(導演)

  關於蕭菊貞
  《南方,寂寞鐵道》始於一個很簡單的緣由,因為蕭菊貞導演本身是一個重度的火車搭乘者。然而一個真正的好創作者總是這樣的,她可以隻憑著單純的動機,卻創造齣令人超乎意料的繁複精彩。
 
  蕭菊貞導演在颱灣電影圈是個獨特的存在,不單隻是因為她的作品曾創下的輝煌得獎紀錄,更因為她不隨俗浮沉的率真性格,讓她的創作一直保有某種少見的純粹性。
 
  她關切人們生命的當下,也重視颱灣這塊土地上的每一段記憶,不論是曾經身為傳奇但成年後生活潦倒的少棒選手、因戰亂而與傢鄉別離數十載的凋零老兵,又或是眼前這條蜿蜒峻險的南方寂寞鐵道,她透過鏡頭與文字所紀錄的從不隻是故事,而是一段又一段她不忍世人遺忘的歷史。——黃惠偵(電影導演)

  一部發人深省的紀錄片
  《南方,寂寞鐵道》一共剪瞭八個多月,第一幕微黑清晨中,蒸氣火車齣發的第一聲鳴笛,勾起我初中時從柳營到颱南趕火車的記憶,媽媽說過,她和爸爸的初識也是初中時期在火車通勤中,沒想到八十多年前就有浪漫的火車情緣,鐵路聯繫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看到鐵道迷的追車和鐵道員對火車的用情之深令人動容。逐漸消失的歷史痕跡,不該隻是成為記憶,它是文化的一部分,一部發人深省的紀錄片。——陳博文,監製/剪接師

  紀錄下颱灣重要的鐵道歷史
  少年時,從高雄屏東走海岸線到颱東,客運每迴都在大武站休息,那時還沒有
  南迴鐵路,從大武、太麻裏到颱東,這是我年輕時常在南迴公路的旅程,路途相當遙遠。二〇二〇年,我再次乘坐著南迴鐵路,延著海岸,從多良、大武、太麻裏,一站一站追憶著過去的思念⋯⋯
  蕭菊貞是一位紮實願意等待的導演,她找我做這部紀錄片的音樂,一看完初剪,我就跟蕭導說:「我知道你要什麼。」
  製作配樂主題「南方,寂寞火車」,我用美麗的阿美橫笛和流浪的手風琴,用音樂編織這條鐵路上的旅人和鐵道員共同的生活記憶。
  謝謝蕭菊貞紀錄下這一段颱灣重要的鐵道歷史。——陳明章,電影配樂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您提供的書名《南方,寂寞鐵道:我們在時光列車上相遇》之外的圖書簡介。 --- 《星辰彼岸的低語》 【一】 破碎的羅盤與失落的航線 這是一部關於失落、追尋與自我重塑的史詩。故事的主角,艾莉亞,是一位曾享譽盛名的天文學傢,她的生命軌跡如同精準運算的星圖,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將她從穩定的軌道上徹底拋離。她的導師,那位被譽為「宇宙哲人」的老者,在一次深海探測任務中神秘失蹤,隻留下一個佈滿未知符號的古老黃銅羅盤,以及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真相不在天上,而在被遺忘的深處。」 艾莉亞的世界因此崩塌。她不僅失去瞭精神的支柱,更被學術界視為異端,她的理論——關於宇宙中存在一種超越光速的「意識共振頻率」——被斥為癡人說夢。為瞭尋找導師的下落,並證明自己的理論並非空穴來風,她毅然決然地拋棄瞭都市的霓虹與學術的榮光,登上瞭前往世界盡頭的貨輪。 這段旅程,從一開始就充滿瞭不確定性。貨輪穿越瞭被稱為「寂靜之海」的禁航區,那裡的洋流詭譎多變,海圖上標註的島嶼時而齣現,時而消失。艾莉亞不再是那個在無塵實驗室裡掌控數據的學者,她必須學會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與充滿疑慮的船員周鏇,並解讀羅盤上那些似乎與古老文明、甚至是與她導師研究的「低語頻率」相關的線索。 【二】 塵封的圖書館與記憶的碎片 航線的盡頭,是一座被濃霧常年籠罩的島嶼——阿卡迪亞。傳聞中,這裡曾是古代智慧的匯聚地,擁有一個傳說中記錄瞭所有文明興衰的「無邊圖書館」。當艾莉亞踏上這片土地時,她立刻感受到瞭一種異乎尋常的寧靜,空氣中瀰漫著古老羊皮紙和潮濕泥土混閤的氣味。 圖書館本身,是一座由黑曜石搭建而成的巨型迷宮。內部沒有窗戶,唯一的照明來自於牆壁上緩慢流動的螢光苔蘚。在這裡,艾莉亞遇到瞭圖書館的守護者,一位沉默寡言、年歲難以估計的盲眼老人。老人似乎對艾莉亞的到來早有預料,他沒有阻攔她,隻是引導她進入瞭圖書館最深處的「記憶迴廊」。 在這個迴廊中,書本不再是紙質的,它們以能量體的形態漂浮著。觸摸其中任何一本書,都會立刻將閱讀者的意識拉入書中所記載的場景。艾莉亞在這裡經歷瞭數百個文明的興衰,看到瞭流星雨如何引發宗教崇拜,目睹瞭科學如何一步步被迷信吞噬。這些經歷極大地豐富瞭她的認知,也讓她開始質疑,人類所堅守的「現實」是否隻是更高維度生命體所投射的一個短暫幻象。 然而,她越深入,越感到自己正在失去對現實的掌握。圖書館裡的記憶碎片開始與她自身的過去交織,她分不清哪些是古老的歷史,哪些是她被遺忘的童年創傷。導師留下的羅盤開始發齣微弱的脈衝,引導她尋找一個特定的「編目號」。 【三】 頻率的共振與時間的夾縫 在圖書館的中央,艾莉亞發現瞭一個被無數藤蔓纏繞的巨大石臺。石臺上鑲嵌著一個與她黃銅羅盤完全吻閤的凹槽。當羅盤歸位的那一刻,整個圖書館發齣瞭低沉的嗡鳴,螢光苔蘚的光芒瞬間增強,照亮瞭四周牆壁上隱藏的符文——那些正是她導師在失蹤前研究的「意識共振頻率」的數學模型。 她明白瞭,導師並非失蹤,而是主動進入瞭這個頻率中。這並非簡單的時間旅行,而是一種「維度切換」。導師相信,隻要能精準地調校齣宇宙背景輻射中的一個特定微弱信號,就能進入一個平行於現實,但時間流動更為緩慢的「緩衝層」。 就在艾莉亞即將觸發傳送機製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齣現瞭——一位曾是她最親密的同事,現已成為國際科學組織「守望者」的特工。這位特工的任務是阻止任何可能顛覆現有物理定律的實驗。他指控艾莉亞的導師進行瞭危險的「時空汙染」,並試圖奪走羅盤。 高潮部分,一場在光與影、知識與秩序之間的激烈對抗展開。艾莉亞必須在維護導師遺誌與保護自身安全之間做齣抉擇。最終,她利用圖書館內積纍的能量,成功地將自己的一部分意識發射到瞭那個「緩衝層」中。 【四】 永恆的對話與新的起點 在那個光線呈現齣紫色漸變的空間裡,艾莉亞終於見到瞭導師。他顯得平靜而超脫,周圍漂浮著無數她從未見過的幾何圖形。導師解釋道,他並非逃避,而是為瞭觀察一個即將到來的、可能徹底摧毀現有宇宙結構的「大寂靜」。人類對時間的理解太過線性,隻有進入這個夾層,纔能以更宏觀的視角進行乾預。 導師並沒有直接給她答案,而是遞給瞭她一把開啟下一個階段旅程的鑰匙——一個水晶雕刻成的音叉。他告訴艾莉亞,真正的智慧不在於知識的積纍,而在於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持續發問。 艾莉亞從圖書館中「返迴」時,阿卡迪亞島已經被濃霧完全吞噬,圖書館的入口永遠地封閉瞭。守望者的特工也消失無蹤,或許是被圖書館的能量屏障阻擋,或許是自行撤離。 故事的結尾,艾莉亞站在海邊,手中緊握著音叉。她知道,這場追尋遠未結束。她不再試圖迴到過去的學術生活,而是選擇瞭另一種存在方式——成為一個行走在現實與虛無邊緣的記錄者。她將音叉輕輕敲擊,發齣隻有她自己能聽見的、悠遠而純淨的共振,準備迎接下一個未知的頻率與未知的目的地。她所追尋的,不再是逝去之人,而是那永恆流動的、關於「存在」的真理本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蕭菊貞


  資深紀錄片導演。曾任記者、專欄作傢、戲劇監製、編劇、導演。現為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喜歡說故事,在大學四年級時發現影像的迷人力量,於是開始拍攝紀錄片,《紅葉傳奇》(1999)和《銀簪子》(2000)連續兩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颱北電影獎、紀錄片雙年展颱灣獎,並入圍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以及山形影展等重要國際影展,對於颱灣的紀錄片風潮起瞭帶動作用。監製電視戲劇作品亦多次獲得金鐘獎及亞洲電視獎肯定。

  著有:《銀簪子-終究,我得迴頭看見自己》、《大毛&Coffee:一個紀錄片導演與流浪狗的故事》、《蔬果密碼:中醫師與營養師的健康對談》、《導演的人生筆記:光影背後的感動與追尋》、《我們這樣拍電影》、《故事的秘密:寫在劇本之前的關鍵練習》。

圖書目錄

【推薦語】

第一章:一個人的孤單,一群人的不寂寞

1.在火車上
2.帶我走嚮南迴的人
3.鐵漢柔情
4.南迴有故事嗎?
5.寂寞鐵道
6.啟程,齣發All Right
7.在黑夜微光下潛行
8.追上火車
9.南迴鐵道員
10.一個人的孤單,一群人的不寂寞

第二章  看見與看不見
1.認識意外的朋友
2.開火車的人
3.迷人的3671、3672
4.認識第一組司機員師徒
5.父親的帽子
6.鐵道員身邊的女人
7.想拍火車嗎?我可以帶你們去
8.司機員的生死關
9.一定要拍嗎?
10.陸上擺渡人
11. 看見與看不見
12. 再給我半小時就好
13. 解構
14. 獨一無二的存在
15. 火車是有生命的
16. 黑金剛

第三章  我們的鐵道時光
1.枋寮站的第一個女站員
2.十次規劃纔定線的南迴鐵路
3.很難迴傢的工作
4.南迴與我
5.我們的鐵道時光
6.徵收土地
7.瀧溪站的午後時光
8.挖隧道的人
9.皇後商號
10.我把迴憶交給妳
11.搶救南迴全線大圖
12.感動的眼淚
13.詩人的大武情懷
14.火車,不隻是火車
15.享受孤獨

第四章 在南方的列車上,我們相遇
1.鐵道迷
2.三代鐵道傢族
3.蒸汽火車的拍攝考驗
4.等瞭三年的訪問
5.不忍歷史盡成灰
6.在南方時光列車上,我們相遇

【終章】
後記:鐵道大神
外一章:火車鳴笛
跋文:我的火車拾光   文/瀋邑穎醫師(《南方,寂寞鐵道》監製)

附錄:五十張南迴鐵道全線橫縱斷麵圖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206669
  • 叢書係列:Mark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後記

  1.鐵道大神!


  電影拍完,並不是旅程的結束,我還希望這些故事能讓更多人知道,看見。因此發行上映是不得不的決定,雖然我就創作年資上算來資深,但對於商業發行經驗,完全是菜鳥。因此,除瞭籌措因為拍攝過程不足的資金缺口外,又得再加一筆發行上映的資金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牽猴子電影的總監王師建議我走群眾募資的路,一方麵可以宣傳,也能同時補上資金缺口。

  如何被看見,也是一門學問。

  群募過程裡,拍瞭一支短片讓我說創作理念,也貼瞭十數篇短文,想讓大眾更瞭解我們的故事,我必須懷抱著愚公移山一樣的心情,不能怕不能害羞,就是要一直說、一直說。

  最後讓我感動的事發生瞭,不隻是民眾贊助進來,也開始有人跟我分享他們自己的鐵道故事。其中我的創作理念短片釋齣後,就收到一則動人的留言,那位朋友告訴我,當她看到我們影片中,黑夜鐵道工程畫麵裡齣現她父親的身影時,她在電腦前哭瞭好久,她細數在成長記憶裡,父親以鐵道工作為使命的態度如何點滴影響瞭她,讓她也開始追火車⋯⋯也有年輕人來訊息告訴我,「導演好,我就是你劇照上那群年輕學生裡的一個,當時是我們在畢業前夕,好朋友約好一起火車旅行⋯⋯」還有陸續有很多朋友們也傳來訊息,分享瞭在火車上他們難忘的成長經驗⋯⋯

  感謝大傢!我都看到瞭,點滴匯聚的故事,藉由火車的運載和鐵道的環繞,凝聚我們身處在颱灣庶民生活裡的一頁共同記憶,這就是文化積纍的的養分呀!

  *****

  但是否一切就此美好順利呢?

  現實人生顯然無法像童話故事,找個節點就畫下完美句點。我的考驗仍是一波一波襲來,身心都麵臨試煉,其中有件事我也想留下紀錄。

  關於寂寞、孤單,那是我在南迴鐵路上穿梭拍攝時,不時會飄進心裡的一種共感,一開始我以為是火車老舊,以為是搭乘人數少,甚至以為是我個人的心情,但後來我慢慢發現⋯⋯還有。

  那是一股難以形容的哀傷,像一陣微風,偶爾當我們在山中、在海邊等待火車時,這股感傷就會靠過來想和我打招呼。當募資活動快要結束時,影片也進入瞭最後修片階段,這感覺越來越濃,甚至濃烈到讓我難以入眠,心頭也一直覺得被牽絆著。說也奇怪,同時間也連著好幾個不同領域的朋友,都來勸我換片名,說這紀錄片的片名要再考慮⋯⋯。現在迴想起來,那真是一段精神混亂時期。

  後來在好友的介紹下,我和一位民間高人見麵,他為我占卦⋯⋯

  那個午後是很難忘的震撼和當頭棒喝。

  「你們都沒祭拜呀!那能在大山裡平安完成拍攝真是不可思議!」高人說,我一聽當下也愣住瞭。

  「我們就一直跟著故事走,人和故事一直來一直來,我就一直追一直追,真的沒想太多!」他看著我苦笑。

  後來,當我在卦上看見瞭有一群大神在守護著我們時,內心受到瞭很大的震撼。

  「有什麼是我現在該做的嗎?」我問。

  「不隻是寂寞,祂們還有想錶達的。⋯⋯導演妳要再去一次,跟祂們報告你們的進度和方嚮!」

  一時間,我有點空白,「去哪裡?南迴那麼長,將近一百公裏呀!」

  「去看得到大山,看得到大海,也能看到火車的地方。妳現在想到哪裡?」

  ………那我大概知道瞭。

  一週後,攝影師老傅陪我去瞭一趟颱東,在地的朋友宜桂也開車來幫忙。「要去哪裡?」朋友問,往大武方嚮開吧!我們邊走邊看。其實我這時候真的是憑著感覺走,我相信如果這是一股召喚,我會知道該去哪裡。

  最後我選擇在一個能看見大山、看見大海、看見鐵道火車的地方停瞭下來。那是在大鳥部落附近的濱海公路上,不知為何心裡就是知道「就是這裡瞭」。

  我們走進大鳥溪畔的產業道路,遠遠的就看見遙遠處有一個圓形的平颱,我和攝影師說,「就去那邊吧!若要祭天、祭鐵道大神正好有個桌麵⋯⋯」,沒想到靠近後纔發現,那個圓型平颱不是矮桌,而是裝置藝術傢吳思嶔的作品。

  〈名字嗎?我有很多個〉當我看到說明立牌上寫著這作品名稱時,可以說是完全嚇呆瞭!「你怎麼知道我在找名字?」我心裡想。

  更難思議的是,那個大圓盤竟然不是矮桌,而是作品本身(如圖),上麵刻著象徵矮黑人的圖騰。原來這山裡曾經有著颱灣原始的矮黑人傳說,在排灣族的長老口傳歷史中,就在我們現在站的位置,是祖先曾經看過他們的遺址⋯⋯

  我實在很難形容當時的心情。

  默默地,我們把要祭拜天地的物品擺在一旁,倚著大山,麵對著高架鐵道和太平洋,我開始大聲說齣:「感謝山川神靈對我們拍攝過程中一路的護佑,還有鐵道大神的引領⋯⋯」就在我說齣「鐵道大神」這句話時,正巧一列普悠瑪畫過我們眼前的高架鐵道,一旁的攝影師忍不住驚呼!「這太⋯⋯」。我知道這可以是純屬巧閤,但身處在那刻時空裡,實在很難不為這巧閤感到驚嘆!

  那天從中午一直到傍晚五點多,我一直站在那兒,在山風、海風不斷地吹拂下,突然領悟瞭一件事。

  感受到「寂寞、孤單」是真實的情感,但「不想被遺忘」或許纔是呼喚。

  離開前,我用特別帶來的小筊杯開始擲筊,請問我片名該怎麼調整好?有趣的是,我把團隊們苦思齣來的新片名一一請示,結果怎麼問都不成:無筊。這讓我一度懷疑這個木頭小筊杯是否製作不良?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我甚至忍不住說,「大神啊!你有很多名字,給我一個吧!」還是不行⋯⋯

  最後,我突然閃過一念,「是不是不用換名字?禰們隻是想告訴我,不隻是孤單不隻是寂寞,是不想要被人們遺忘!你們是島嶼南方的山靈,你們是守護鐵道的英靈!是這樣嗎?」奇蹟齣現,我竟然擲齣連續聖筊,當時身心的震動真是無法形容。

  記下這段故事,如果有讀者覺得太不科學,我也隻能微微笑,你們就當是看故事吧!但對所有拍電影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走到哪拍片或開鏡時一定要敬拜天地,我拍片幾十年遇到大大小小事也不勝枚舉,隻能提醒自己要保持單純虔敬的心。

  ******

  迴到颱北後,電影發行王師跟我通電話,說「現在院線有一個不錯的檔期是六月九日,導演要不要考慮看看?那段時間都是好萊塢大片,排片很不容易,雖然學生還差一週纔放暑假,但是我們也可以拚拚看!說不定能在商業片中擠齣一條路。」

  我聽瞭有點猶豫,很擔心自己有辦法和《玩命關頭》這樣的片放一起上檔嗎?但想想也沒退路瞭,就答應吧!

  又過瞭幾天後,我和臺鐵的翁惠平大哥通電話時,告訴瞭他這訊息:六月九日《南方,寂寞鐵道》全颱上映!希望他也能多幫忙我們宣傳,畢竟紀錄片發行資源實在太拮據瞭⋯⋯結果我話還沒說完,他就驚呼:

  「導演,那天是鐵路節耶!」

  鐵路節?真的嗎,六月九日?

  隨即他就把維基百科鐵路節資料傳來給我看,我看著手中的手機畫麵,一時間真的不知該怎麼想這些事。心裡隻有無盡的感恩。

  我會打起精神,鼓起勇氣,繼續前進All Right!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