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有很多人曾經在少年時代看到在電影院的螢幕上到處大肆破壞的巨大怪獸,頓時感到心跳加速興奮不已吧!我也是其中之一。幾乎在同一時期,我也受到瞭恐龍電影的強烈影響。不管是怪獸還是恐龍,兩者我都一樣喜歡,但我從當時就開始認為這兩者是「不同的東西」。對於不感興趣的人來說,兩者之間的差異其實很模糊。我還記得我曾對周圍身邊的人執拗地說明:「怪獸是什麼!恐龍又是什麼!」。
如果要大略地說明怪獸和恐龍的不同之處,怪獸是創作齣來的角色,而恐龍是實際存在的生物。按照博物館的方式來分類的話,那麼怪獸是放在人文科學,而恐龍就會放在自然科學的展區瞭。再換一種說法,怪獸是藝術,恐龍是科學,也可以這麼解釋。
本書以「恐龍」為主題,介紹我用黏土造形的模型及其製作步驟。在製作與我們人類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大象和鱷魚這類的現生動物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先觀察活著的動物,確認完形狀,然後再進行製作。不過,像恐龍這種在人類誕生之前就滅絕瞭的古生物,當然是連生存時的照片資料什麼的都沒有留下。我們隻能參考已經成為化石的骨骼這類的標本和資料,想像著牠們活著的樣子。這種依照骨骼化石想像活恐龍姿態的造形物被稱為「復原模型」。在復原的過程中,觀察、考察等科學方麵的思考是不可缺少的,但另外也需要透過想像力來讓形象更加豐富的方法。科學與想像。前麵提到「恐龍是科學」,其實也有藝術的要素包含在內吧!
恐龍造形是個有點偏嚮狂熱愛好者的世界。接下來,我會展示自己的創作方法給各位,但不敢說「這纔是正確的」。事實上我自己也一直在反覆嘗試錯誤。一定會有更好的方法纔對吧!不論是我個人的見解,或是由誰告訴我的資訊,都不是「絕對」的。
就像立體物件一旦改變視角,外觀也會隨之改變一樣,創作和思考都因人而異。我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最好的。隻是覺得,有各式各樣的看法、想法、以及製作方法,絕對是更加快樂有趣的事。請各位一定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閱讀這本書。而且要是能幫助各位找到「如果是我自己會這樣做、這樣想」的話,我會很高興的。
竹內しんぜ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