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心無法說苦,身體會代為喊痛。
擁有諮商師、美國舞蹈治療師、藝術治療師等多項證照的心理師博士,
告訴你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方法。
擁有諮商師、美國舞蹈治療師、藝術治療師等多項證照的心理師博士,
告訴你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方法。
當無法用話語說齣心理的痛苦時,身體會透過癥狀錶現齣來,因為身體不會說謊,它忠實地貯存所有的情緒,若是過往內心的創傷未獲得抒解或釋放,就會變成不安、憤怒、焦慮等負麵情緒儲存在身體裡。身體不適或生病就是在提醒我們,要麵對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處理問題,並相信身體與生俱來的智慧與能力。
本書作者南希京有習慣性胃痛的宿疾,透過肢體運動與舞蹈動作,她纔發現身體的疼痛,原來是她長期逃避負麵情緒所付齣的代價。她從缺乏母愛與關懷的親身經歷中,領悟到人們痛苦的根源,在於失去瞭母親的懷抱。這裡所說的並非隻是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更代錶「像母親一樣的安全基地」。身體就像是我們的母親,擁有母性的身體能撫慰受傷的心靈,照顧內在小孩。
有愛的地方就有傷,我們要學會用身體打開心理的結。作者將透過身體獲得的療癒與成長體驗,歸類成十二種「正身」(Bodyfulness)練習,像是建立心理防護罩、使用身體的煞車係統、放空身體的力量……等,告訴我們如何運用身體的語言自我關愛,與自己溝通交流。
當身體動起來,被壓抑情緒也會跟著動起來,不再受到束縛,我們便能看見隱藏在情緒背後的真實自我,產生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想法。無論是尊重自我、平靜的心靈、良好的關係,或是幸福的人生,一切都必須從迴歸身體開始。
——透過「身體的語言」瞭解內心——
沒有接觸,便無法感受到照顧與關愛。
當我們身處痛苦之中,溫暖的碰觸與沉默的凝視,比無數言語更能帶來慰藉與療癒。傷口復原不是靠舌尖的話語,而是肢體的接觸。
心理健康取決於我們如何感知自己的身體。
透過身體感受情緒時,我們就能好好照顧並控製情緒。當與自身情緒建立健康的連結時,便能與他人的情緒進行有意義的連結。
在危機時刻,身體會自我保護。
逃離恐懼是種潛意識的智慧,像赤腳踩地、輕拍皮膚、按壓肌肉等自我碰觸的方式,就像使用身體的煞車係統,能使神經係統冷靜下來。
想將憤怒的攻擊性轉化為創意的能量,就要用心傾聽身體。
就像要認識身體纔能使用身體一樣,我們必須覺察憤怒纔能有意識地使用憤怒。當身體動起來,情緒也會跟著動起來。在肌肉活動的同時便能釋放緊張,被壓抑的情緒也得以流動,幫助我們自然轉換心情。
麵對悲傷,纔能瞭解自己的深度。
心理創傷是儲存在身體裡的痛苦記憶,不論是哭泣或把痛苦說齣來,都能清空並釋放受睏在記憶中的情緒毒素。透過悲傷來度過痛苦,能使身體放鬆,也能獲得新的活力與能量,進而更深入認識自己。
動,是讓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操控自己的身體,在必要時刻讓身體動起來,就代錶你已經成為自我生命的主宰。即便在麵對生命時偶爾會覺得煩躁、不安或恐懼,但仍要繼續麵對這個世界,依心之所嚮跨齣每一個步伐。
療癒推薦
諮商心理師 趙守箴、東西方心理學博士 劉謙慧、諮商心理師暨藝術治療師 林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