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大百科:從鳥人到超音速客機的飛機演進史  世界飛機系列8

航空大百科:從鳥人到超音速客機的飛機演進史 世界飛機系列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東尼.伊文斯
图书标签:
  • 航空史
  • 飞机
  • 飞行器
  • 航空技术
  • 航空工程
  • 世界飞机系列
  • 科普
  • 军事航空
  • 民用航空
  • 飞行演进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從早期的飛船、客機到現今突破音速的戰鬥機++
\按時間軸統整超過百年的飛機演進史&航空科技發展/
 近400張照片圖解+獨立專欄介紹經典機型!

  一個多世紀以前,北卡羅來納州某座小鎮一對兄弟對於翱翔天際的渴望,幫助人類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經過大量試飛實驗與訓練,萊特兄弟首創飛行控制系統,為日後飛機的實際運用奠定了基礎。

  從古時功能拙劣卻極富創意的鳥翅造型裝置,到以木材和布料打造、能夠停留在空中幾分鐘的單人飛行器,如今巨無霸客機可同時載運數百人在幾小時內飛到世界的另一頭;從早期空戰雙方飛行員以手槍互相射擊,到今日匿蹤戰機以巡弋飛彈精準轟炸,飛航科技進步速度之快令人嘖嘖稱奇。

  本書記載的飛行器將私人飛機、客機、直升機、戰鬥機、轟炸機和飛船囊括在內,細數關於所有機型的演變大歷史。明確而連續的時間軸統整了各年分值得一提的大事件,皆為航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400張照片圖解讓內容更加豐富,針對特別重要的飛機亦有獨立專欄詳述其規格及歷史,引領讀者深入研究這些偉大的發明。最後是關於著名的戰鬥機空戰王牌、飛行員、創新家以及先驅等航空界偉人的生平概述,多虧了他們的努力和熱忱,世人才有機會見識到飛機能有如此驚人的發展。

 
航空史的宏伟画卷:探索飞行梦想的辉煌历程 本书将带您深入探索人类征服天空的漫长而激动人心的历程,从最早的飞行幻想,到蒸汽动力时代的探索尝试,再到喷气时代的腾飞,以及未来飞行器的前瞻构想。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融合了科学、工程、社会变迁与个体英雄主义的史诗。 第一部分:梦想的萌芽与早期的探索 在人类真正掌握飞行技术之前,对天空的向往早已渗透在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辨之中。本部分将追溯那些远古的飞天梦想,从伊卡洛斯的神话,到李奥纳多·达·芬奇的精妙设计草图。我们将详细考察早期尝试者们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如何产生足够的升力,如何控制方向,以及如何克服重力的束缚。 轻于空气的时代:气球与飞艇的兴衰 我们会将笔墨聚焦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气球和飞艇占据天空主导地位的时期。详细介绍蒙格菲尔兄弟的热气球首飞,以及氢气和氦气在浮力应用中的不同命运。随后的篇章将深入解析刚性、半刚性及非刚性飞艇的结构差异,重点剖析齐柏林飞艇(Zeppelin)的黄金时代,以及“兴登堡”灾难带来的深刻影响,如何促使航空界将重心迅速转向更安全、更可靠的动力飞行器。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奠定了后来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第二部分:动力时代的黎明:飞机的诞生与成长 本部分将聚焦于改变世界的一系列关键发明,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更重于空气”的飞行时代。 莱特兄弟的突破与“管控飞行” 我们将细致还原怀特兄弟在基蒂霍克海滩的实验过程,剖析他们成功将“翼型设计”与“三轴控制系统”(俯仰、偏航、滚转)相结合的革命性意义。这不是偶然的成功,而是对空气动力学深刻理解的体现。本章还将涵盖早期各国(如法国、英国)对飞机的快速跟进与改进,例如对动力系统(内燃机)的优化和机身材料的革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技术催化剂 战争,在残酷的背景下,往往成为技术爆炸的温床。第一次世界大战将飞机从侦察工具迅速推向战斗武器。本章将详细分析飞机设计如何适应战争需求——从双翼机到三翼机的演变,从机枪同步射击系统的发明,到轰炸机概念的初步形成。我们将探讨这场冲突如何极大地加速了航空工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部分:跨越与突破:两次大战间的黄金年代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航空界进入了一个追求速度、航程和可靠性的黄金时期。 打破纪录的先驱者 本章将描绘那些驾驶着简陋机型完成史诗般壮举的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的孤单跨越大西洋之旅,如何点燃了公众对航空的热情;以及女性飞行员,如阿米莉亚·埃尔哈特,如何挑战性别与技术的双重极限。我们将分析这一时期单翼机取代双翼机的设计趋势,以及金属结构取代木质和帆布结构的必然性。 民航的萌芽与商业化挑战 从邮政运输到客运服务的艰难起步。探讨早期的航空公司如何建立航线网络,以及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初步追求。例如,对全金属客机(如道格拉斯DC-3)的成功研发,如何确立了现代客机设计的基本范式,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盈利的客机。 第四部分:喷气革命与超音速梦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率先将喷气式发动机投入实战,彻底颠覆了传统螺旋桨飞机的速度上限。 喷气时代的开启与过渡 详细介绍早期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涡轮喷气发动机),分析梅塞施密特Me 262等早期喷气战斗机对战术空战的影响。随后,本部分将关注战后各国如何迅速将喷气技术应用于民航领域,例如英国的“彗星号”(Comet)的早期尝试与教训,以及波音707如何奠定了现代喷气式客机的基础。 冲破音障:人类的极限挑战 我们将集中描述人类首次突破音障的历史时刻——查克·耶格尔驾驶“贝拉X-1”的壮举。本章将深入分析超音速飞行的空气动力学难题,包括激波的形成、阻力急剧增加以及对材料耐热性的要求。这部分内容将为理解后来的超音速客机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第五部分:现代航空的格局与未来展望 进入后半个20世纪,航空业走向成熟化、专业化,并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宽体飞机的时代与全球互联 本章将探讨波音747等大型宽体客机出现后,航空旅行如何变得更加大众化、价格更加亲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结构和文化交流方式。同时,我们将考察军用航空领域,如超音速轰炸机和早期隐身技术概念的诞生。 面向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最终,本书将展望航空业的未来方向。讨论环保压力下对高效能涡扇发动机的持续改进;对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客机复兴的努力(如“静音超音速技术”);以及对垂直起降(VTOL)技术和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最新研发进展。我们也将探讨如何利用新材料、人工智能和先进的空气动力学模型,设计出更安全、更安静、更可持续的飞行器,延续人类对天空的无尽探索。 本书旨在通过严谨的史料梳理与生动的叙事,为读者描绘出一部完整的、从茹毛饮血的飞行梦想直到星辰大海的航空发展壮丽史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東尼.伊文斯(Anthony Evans)


  著有多本軍事史及航空史的作家。他在1970年代初期進入出版業,參與了數百本經典軍事書籍的製作,包括《緊湊的時間軸: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史/航空史》、《波灣戰爭:沙漠之盾和沙漠風暴行動》、《現代空優戰鬥機:美國空軍圖解史、戰役、飛機和人員》、《現代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戰鬥機:飛機、武器及其戰場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插圖雜記》等。1980年代,他和同事成立了DAG出版公司,協助軍事史相關的出版商製作書籍,包括Worth Press、Greenhill、Cassell、Osprey、Brassey's、Allison & Busby以及Bloomsbury。

大衛.吉本斯(David Gibbons)

  《世界信仰與宗教》的作者,也是《緊湊的時間軸: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史/航空史》的合著者。他在1970年進入出版業,成為Arms and Armor Press 的編輯總監,出版1970、1980年代一些重要的軍事史書籍,其中有多本已成為經典。1980 年代時,他與安東尼.伊文斯共同創立了DAG出版公司,出版多本時間軸系列以及軍事、歷史相關書籍。隨後,他為Conway、Bloomsbury 和Third Millennium Press 編輯並設計了多本書籍。
 

图书目录

前言 9
航空史 10
航空事件時間表
1900年以前 48
1900~1910年 54
1911~1920年 59
1921~1930年 71
1931~1940年 79
1941~1950年 111
1951~1960年 146
1961~1970年 184
1971~1980年 207
1981~1990年 227
1991~2000年 233
2001~2023年 241
戰鬥機空戰王牌 250
航空界偉人 254
飛機的武器裝備 280
索引 288

齊柏林LZ飛船 54
信天翁D.III型戰鬥機 62
紐波特17~28型戰鬥機 64
索普威斯F.1駱駝式戰鬥機 65
福克Dr.I型戰鬥機 66
福特5-AT三引擎運輸機 74
多尼爾Do X型水上飛機 76
R101型飛船 78
亨德利.佩吉H.P.42型客機 79
容克斯Ju 52/3m型運輸機 81
波音247D型客機 83
馬丁M-130型水上飛機 85
漢克He 111型轟炸機 86
梅塞施密特Bf 109型戰鬥機 88
B-17空中堡壘式轟炸機 89
霍克颶風式戰鬥機 90
道格拉斯DC-3達科塔式運輸機 91
齊柏林LZ-129興登堡號飛船 92
超級馬林噴火式戰鬥機 93
梅塞施密特Bf 110型戰鬥機 94
休特S.23型C級水上飛機 95
福克-沃爾夫Fw 200A兀鷹式客機 96
波音314型長程水上飛機 98
三菱A6M零式艦載戰鬥機 102
福克-沃爾夫Fw 190型戰鬥機 103
三菱G4M型轟炸機(貝蒂) 106
北美航空工業P-51野馬式戰鬥機 109
阿夫羅蘭卡斯特式轟炸機 111
梅塞施密特Me 262型戰鬥機 112
梅塞施密特Me 163彗星式攔截機 115
道格拉斯C-54空中霸王式運輸機 117
格魯曼F6F地獄貓式戰鬥機 120
洛克希德星座式客機 122
格羅斯特流星式F.8型戰鬥機 123
洛克希德P-80流星式戰鬥機 126
波音377同溫層巡航者客機 130
北美航空工業F-86軍刀式戰鬥機 137
維克斯子爵式客機 139
德哈維蘭彗星式噴射客機 142
米高揚米格MiG-17型戰鬥機 144
霍克獵人式攔截戰鬥機 147
波音B-52同溫層堡壘式轟炸機 150
圖波列夫Tu-16獾式轟炸機 152
布里斯托大不列顛式客機 153
阿夫羅火神式轟炸機 154
洛克希德U-2型偵察機 158
波音707型噴射客機 160
洛克希德C-130海克力斯式運輸機 162
達梭超級神祕B.1型戰鬥轟炸機 165
東南飛機製造公司SE.210卡拉維爾式噴射客機 166
圖波列夫TU-104型客機 167
米高揚米格MiG-21戰鬥機 170
貝爾UH-1易洛魁式直升機 172
達梭幻象IIIC/IIIE型戰鬥機 173
英國電氣閃電式P.1B攔截機 175
安托諾夫An-12運輸機 176
麥克唐納F-4幽靈II式戰鬥機 178
阿姆斯壯-惠特沃斯AW.660大船式運輸機 181
米爾Mi-8型直升機 186
波音-維托爾CH-47契努克式直升機 188
運輸聯盟C-160運輸機 190
洛克希德SR-71黑鳥式偵察機 192
波音747客機 200
法國南方飛機公司/英國飛機公司協和式客機 202
米爾Mi-24直升機 204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DC-10型客機 206
阿古斯塔A 109A Mk II多用途直升機 209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15鷹式戰鬥機 210
空中巴士A300-600型客機 211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AH-64阿帕契式直升機 215
伊留申IL-86型客機 216
波音E-3A哨兵式空中預警機 217
塞考斯基S-76型直升機 218
法國航太超級美洲獅式直升機 220
米高揚米格MiG-29戰鬥機 221
英國航太FRS.1海獵鷹式戰鬥機 222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A-18大黃蜂式戰鬥機 224
伊留申Il-76/A-50空中預警機 225
洛克希德F-117夜鷹式攻擊/轟炸機 226
洛克威爾B-1B槍騎兵式轟炸機 230
貝爾-波音V-22魚鷹式運輸機 234
諾斯洛普-格魯曼B-2A幽靈式轟炸機 235
洛克希德-馬丁F-22戰鬥機 236
歐洲戰機公司颱風式戰鬥機 238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613427
  • 叢書系列:世界飛機系列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9 x 24.2 x 1.8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相当枯燥的工具书,充满了年代久远的参数和晦涩的术语,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的文笔流畅且富有画面感,即便是像我这样对机械结构了解不深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标志性飞机的“个性化”描绘,仿佛赋予了这些机器生命。比如某些侦察机在设计上体现出的那种极致的简洁与效率,或是某些轰炸机在体型上所展现出的威慑力。这些描述将冰冷的技术数据转化为了可感知的、有温度的历史片段。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架飞机都是特定时代文化、工业能力和战略需求的综合产物,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阅读体验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陷入纯粹的技术细节泥沼,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历史的长河视角。当我翻到关于喷气时代的章节时,那种速度与力量的爆发感几乎要冲出纸面。作者对突破音障的那段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张力营造,让人屏息凝神,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坐在驾驶舱里,即将见证物理极限被打破的飞行员。而且,书中对不同国家在航空技术竞赛中的角色和贡献也做了平衡的梳理,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性。对于那些对工程设计和历史交叉点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参照系和思考维度。它让你明白,每一次飞行的进步,都不是偶然的灵光一闪,而是无数次试验、失败与修正的必然结果。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止步于“飞行器本身”,而是巧妙地将航空史融入到更宏大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之中。比如,作者如何论述内燃机技术如何反哺了航空业的飞速发展,或者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如何彻底改变了飞机设计的美学边界。这种宏观视野的穿插,使得全书的知识密度极高,但又因为过渡自然而不会让人感到疲惫。阅读此书,就像是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从最早的木头和帆布结构,到如今那些流线型的金属艺术品,每一步的飞跃都清晰可见。它不仅满足了我对飞机本身的好奇心,更让我对人类如何运用科学来突破自然限制的决心和毅力,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意。

评分

读完这本厚重的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史诗感”。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航空器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浓缩了人类征服天空的宏大史诗。从早期的滑翔机到一战的木制双翼机,再到二战时期那些令人心惊的喷气式战斗机,每一种机型的演变都紧密地联系着当时的社会背景、战争需求乃至美学潮流。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设计哲学”的探讨,比如为什么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某种特定的机翼形状或发动机布局会成为主流,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远超出了我以往接触的任何航空科普读物。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构建着那些经典机型的三维图像,那些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在作者的笔下变得触手可及,让人由衷地为人类的创造力感到震撼。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飞行历史认知的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一直对飞机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好奇,从最初那些不切实际的构想,到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成功滑翔,再到后来那些充满了钢铁和力量的庞然大物,每一步都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作者对于早期飞行器的描述非常生动,那种笨拙却又充满希望的尝试,让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先驱们面对未知时的兴奋与恐惧。尤其是一些早期飞机的设计图和侧面描写,展现了技术在萌芽阶段的曲折和反复,这比单纯罗列事实要引人入胜得多。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技术突破时所采用的叙事方式,它不仅仅是技术的罗列,更是对人类不屈精神的赞颂。这本书的细节把控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对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起来也毫无障碍,反而能从中体会到工程学上的精妙之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