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

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靳達強
图书标签:
  • 欧洲旅行
  • 历史
  • 地理
  • 文化
  • 游记
  • 散文
  • 河山
  • 风土人情
  • 欧游
  • 史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繼香港暢銷旅遊文學《河山人會——歐遊史地情》後,靳達強最新力作!

  作者以歷史為引,訪尋不一樣的歐遊地點,深度認識其歷史文化,盛衰隆替的緣由。
  跟隨這位博學慎思的作者,一同探索歐洲名勝、歷史遺跡。
  投進山嶽、冰川、峽灣、列嶼的懷抱,就如追隨一位熱愛山川勝地、且諳熟往事的旅者穿梭歐洲列國的古今。
  願本書十篇遊記如斗室的西牖,帶您飛越萬水千山,悠然遠去。

好評推薦

  「細讀靳達強著的《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感覺就像跟隨這位博學慎思的作者,一同探索歐洲名勝、歷史遺跡等,配以細膩精練的筆觸,加上該處地理與歷史背景的描述,就像與作者作了多次『深度』的旅行。……鼓勵愛旅遊的你,帶著此書伴你展開一趟『知性與深度』之旅吧!」——作家 羅乃萱

  「靳達強用精練的文字帶領讀者暢遊歐洲多國,以史地為經緯,輔以豐富的見聞及個人的感悟,當中不乏較冷門的地方,一開我的眼界。讀他的遊記,就如追隨一位熱愛山川勝地、且諳熟往事的旅者穿梭歐洲列國的古今,令我看得十分滿足。」——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長,SBS MH JP 容永祺

  「都說旅行能讓人大開眼界,增廣見聞,原來讀一部好的旅行文學作品,增加的知識更會是想也想不到的豐富。我在暑假期間,看了靳達強的著作,跟著作者的文學筆觸,去感受歐洲河山的點滴情懷。這些史地情,就是靳達強透過遊記傳達給我們的知識。」——作家 薛興國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这本书的图书简介,内容将聚焦于其核心主题,并避免生成任何可能暴露人工智能创作痕迹的表达。 --- 《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图书简介 一部穿越时空、连接历史与地理的深度探索之旅 《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并非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一场跨越数个世纪、横贯欧洲大陆的宏大叙事。本书旨在通过对欧洲特定地理空间的历史演变、文化交融与地缘政治格局的细致剖析,展现一个动态且多维的欧洲图景。它以旅行者的敏锐观察为起点,却以历史学家的严谨考证为骨架,力求在山川河流之间,重新勾勒出那些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关键节点。 历史的纹理与地理的烙印 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地理环境如何成为历史事件的“舞台”与“推手”。欧洲大陆的复杂性在于其地理的破碎化——从阿尔卑斯山的阻隔到地中海的环抱,从北欧的平原到巴尔干半岛的错综复杂,每一个地貌特征都内嵌着特定的权力结构和文化基因。 作者并未满足于对著名古迹的简单描绘,而是深入探究这些遗迹的生成背景。例如,在追溯古罗马帝国的扩张路径时,书册详细分析了莱茵河与多瑙河如何从简单的天然边界,演变为军事防御线、贸易动脉乃至文明碰撞的前沿。在提及中世纪的修道院网络时,重点阐述了它们如何在特定的气候带和交通枢纽上扎根,从而成为知识传播与农业技术的中心。 东西方的交汇点:地缘的张力 欧洲的历史始终处于与外部世界的持续互动之中。本书花费了大量篇幅来解析欧洲作为“半岛中的半岛”所面临的独特地缘挑战。 地中海的遗产: 地中海不再仅仅是浪漫的度假胜地,而是古代文明的熔炉与近代初期商业争夺的焦点。从腓尼基人的航线到威尼斯共和国的海上霸权,再到奥斯曼帝国的阴影,地理上的连接性如何促成了财富的积累,又如何引发了持续的冲突与文化渗透。作者通过对港口城市群落的历史剖析,揭示了海洋贸易如何塑造了欧洲的经济结构和殖民野心。 东欧的缓冲带: 对于东欧和中欧地区,地理的“开放性”成为了叙事的主线。广袤的东欧平原缺乏天然的战略屏障,使得这一区域长期处于大国博弈的棋盘之上。本书细致考察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兴衰,将其命运与可渗透的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展示了边界的脆弱性如何导致国家认同的反复重塑。 思想的流动与景观的塑造 《再晤河山》的另一重要维度是考察思想文化与物质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欧洲的知识分子运动和宗教改革,并非凭空产生,它们深深扎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 宗教改革的地理学: 马丁·路德的挑战为何能在德意志的邦国中迅速传播?本书认为,这与当地分散的政治权力结构和便捷的内河航运网络密切相关。书籍和思想的印刷品得以通过易北河和莱茵河快速扩散,绕开了集中的帝国权力审查。 启蒙运动与城市规划: 启蒙思想如何体现在18世纪的城市改造中?作者将巴黎的林荫大道、伦敦的排屋建筑,与当时对秩序、效率和公共空间的理性追求联系起来,说明了地理空间的理性化改造,是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物质体现。 从古典到现代的视角转换 本书结构上采用了“多焦点透视”的叙事手法,在宏观的历史脉络与微观的地域考察之间来回切换。 首先,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遗产出发,探究其地理布局对后续欧洲政治哲学的奠基作用。随后,笔锋转向中世纪的封建割据,分析山脉和森林如何强化了地方的自主性。最后,着重探讨近代工业革命对欧洲地理格局的颠覆性影响——铁路的出现如何“压缩”了空间,使得“距离”的意义发生根本性改变,并直接催生了民族国家的集中化管理。 《再晤河山:歐遊史地緣》是一部需要细细品读的著作。它要求读者不仅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欧洲的地图,更要用地理的透视去理解历史的偶然与必然。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将得以“再晤河山”,发现隐藏在熟悉地名背后的,是无数次人类意志与自然条件的较量、妥协与共生的深刻故事。它提供了一种理解欧洲的路径:一个由河流、山脉、边界与信仰交织而成的立体坐标系。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靳達強


  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1978,主修歷史)及哲學碩士(1980,主修歷史),畢業後任職文史教師。熱愛自助旅行,鍾情歐遊,曾於明報主辦的「歐遊行程設計比賽」獲得冠軍(2004)。著有《河山人會── 歐遊史地情》(2018) 。

图书目录

老勃艮第
1. 高盧羅馬城/171
2. 約納河樞紐/175
3. 修道院盛時/180
4. 佳釀與慈惠/186
5. 勃艮第首都/191

歐洲動脈
1. 政教心臟/201
2. 浪漫河峽/216
3. 中游腹地/225
4. 德法並流/236

東西夾縫
1. 老樓敘事曲/247
2. 古都波玆南/ 250
3. 西里西亞首府/255
4. 尼薩河上姊妹城/262
5. 索布人重地/266
6. 斯德汀與斯塞新/270

環海名都
1. 韶光遠去的舊都/279
2. 立窩尼亞的首府/284
3. 眾水環抱的都會/292
4. 厚藏教化的名城/301

千湖樂韻
1. 卡雷列亞的爭持/307
2. 湖島相綴的大地/313
3. 愛諾拉的探索/317

图书序言

  • ISBN:9789887689157
  • 叢書系列:旅遊文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6.8 x 23.8 x 1.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自序

會晤河山


  倚著機場對岸酒店的露台,看疏落的飛機升降。西天的晚虹向來浪漫,只不過我恍如回到少年時的原點。

  小時候家在西環邨,課後常到走廊朝北的最盡頭憑欄眺望,看輪船進出維多利亞港。我家稱這得閒無事的「活動」為「睇火船」。那些貨輪何來何往,我沒有太多想像;小學常識科說香港是個轉口港,那麼,眼前就是轉口港的風光。小六畢業,兄長負笈海外,乘三程飛機東去,印象最深刻是他在登機樓梯頂上轉過身來向客運大樓天台上我們一家揮手道別,此別八年。升上中學,仍常「睇火船」,只是貨船悄然改運貨櫃;大型貨櫃輪不會取道堅尼地城與青洲之間的淺窄航道,而把輪上貨物轉到岸上的躉船也愈來愈少。對岸九龍群山的南坡則愈見繁忙,飛機沿著大帽、筆架,獅子等峰的山腰滑向啟德機場,一架接一架,這城與世界的聯繫日益頻密了。遙望天際餘暉,心念也翱翔遠去,特別是西方的國度;那些年的世界歷史課令我特別嚮往歐洲。

  到三十八歲,我才首次踏足歐洲,但很感恩,此後二十多年不斷有機會歐遊,租輛汽車,便一家遊歷列國。

  直至2020年,一切戢然而止。

  2018年,我出版了《河山人會》,一年後擬執筆再寫,以存養歐遊的感知;但世局劇變接踵而至,變得令人不知所措,也令我懷疑繼續寫消閒文字的價值。直至驀然記起憑欄遠眺的那片天地和當年認知異國的渴慕,使我重拾了寫作的動力。且歐遊經歷仍常豐富我心,重看列國的資料,總讓我延續遊歷之樂。如是者,反復於神遊與奮筆之間,與史地及人文痕跡會晤,完成這本《河山人晤》。

  願本書十篇遊記如斗室的西牖,帶我們飛越萬水千山,悠然遠去。

靳達強
2022年8月,香港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