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氣的原理(10週年暢銷紀念版):口碑暢銷書《氣的原理》圖解版,讓你練氣養生更輕鬆上手

圖解氣的原理(10週年暢銷紀念版):口碑暢銷書《氣的原理》圖解版,讓你練氣養生更輕鬆上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湛若水
图书标签:
  • 气功
  • 养生
  • 中医
  • 健康
  • 图解
  • 入门
  • 呼吸
  • 调息
  • 传统文化
  • 身心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流傳數千年的道書與現代科學驗證為經,以四階段練氣公式為緯,以圖解方式讓你更易理解與實踐。
本書內容不是學術或哲學思想上的空口白話,更不會讓你流於依樣畫葫蘆的盲修瞎練,
這是實修者對氣的深入研究成果,讓自古流傳的養生智慧,脫去玄祕面紗,貼近日常生活。

數十年來,世界各國已有很多科學家投入氣功的研究,而且得知氣功可以改善健康、提高智力及調動先天潛能,但這些局部的研究發現仍難以一窺氣功的全貌。
而中國的氣功發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只是氣功修練過程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常脫離人們的生活經驗,道家修練語言與現代數、理、化、生、醫用語無法接軌。
現代,健康是練習氣功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書即偏重在練氣與健康之間的關係,讓學習氣功的人得以明白功法原理,俾能正確地運用養生術。

筆者幸得偶遇進入在中國已經傳襲兩千餘年的梅花門學功夫,在三十餘年的練功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思索心法中所蘊含的道理,並找尋氣功與現代科學的相通之處。
本書即以道家練氣公式為綱目闡述氣功原理,在氣的種類、練化、功用及修練方法等面向,試圖為氣功建立初步架構。
在修道練氣這方面,古人的成就顯然比現代人高多了,所以本書採取「古今參照」的論述方式,相信更能讓我們瞭解氣功的真貌。

 

太極導引:呼吸與心神的奧秘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太極導引這一古老而精深的養生修煉體系,聚焦於其核心要素——呼吸的調節與心神的專注。太極導引不僅是一種身體的鍛鍊方式,更是一種結合了心靈修持的整體生命工程。本書將從基礎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和實踐導引之法,旨在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體魄,提升精神層次的覺知。 第一部:導引的根基——理解氣與形 第一章:導引的歷史淵源與現代意義 本章追溯太極導引的歷史脈絡,從古代道家修煉、中醫經絡學說中尋找其理論基礎。探討導引術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及其在當代社會中,面對壓力與亞健康狀態時所展現出的獨特價值。我們將闡述導引如何作為一種內在的自我調節機制,如何幫助現代人重獲生命的原初活力。 第二章:形體結構與導引姿態 導引的實踐,首先建立在正確的形體結構之上。本章詳細解析人體在導引狀態下的力學結構要求,包括骨骼的垂直承重、關節的鬆弛度,以及肌肉群的協同作用。我們將拆解基本站樁(如無極樁、太極樁)的要領,強調「根基穩固」、「鬆而不懈」的原則。圖解將輔助說明如何調整脊柱、骨盆與下肢的關係,確保氣血運行無阻。 第三章:生命能量的基礎——氣的認識 不同於單純的肺部呼吸,導引中的「氣」是一個更為宏觀的概念,涉及生命力、呼吸深度與內在運行。本章將區分自然呼吸、腹式呼吸與導引特有的「深長細勻」之氣。我們探討「聚氣」、「行氣」的基本概念,引導讀者通過身體感知,體察氣在體內流動的微弱信號,為後續的深度修煉打下基礎。 第二部:呼吸的精微——調息的層次與技巧 第四章:腹式呼吸的精確練習 腹式呼吸是所有導引練習的基石。本章將提供詳細的步驟指導,區分順腹式(吸氣腹部鼓起)與逆腹式(呼氣腹部收斂)的應用場景。著重講解如何協調呼吸的節奏與身體的微動,避免僵硬與用力過度。內容涵蓋如何利用呼吸來加深禪定狀態,提升內臟的健康功能。 第五章:長短勻細——呼吸的藝術化 當腹式呼吸熟練後,下一步是追求「長、短、勻、細」的境界。本章將探討如何延長呼氣的時間,使其遠超吸氣,從而達到「氣沉丹田」的效果。我們將介紹特定的呼吸配合練習,例如在樁功中配合意念引導氣流在軀幹進行微小的循環,以增強內在的穩定性。 第六章:呼吸與意念的結合——引氣歸元 氣與意(念頭)是導引中密不可分的夥伴。本章專門闡述「意守」的技巧,強調意念不是僵硬的觀想,而是溫和的引導。通過具體的觀想路徑,引導讀者將注意力集中於特定的穴位或部位,學習如何使用呼吸來滋養這些區域,實現「以意領氣,以氣養神」的目標。 第三部:心神的專注與煉養 第七章:靜坐與心神的安定 導引的煉養最終指向心神的安定。本章提供多種靜坐方法,從最基礎的「數息法」到進階的「內觀法」。詳細解析「妄念」產生的機制,並提供實用的對治策略,教導習練者如何在動態的導引練習中保持內心的寧靜,以及在靜止狀態下如何避免「昏沉」與「掉舉」。 第八章:動態導引中的專注力訓練 太極導引的精妙在於動靜結合。本章將分析簡單的導引動作(如開合、旋轉)與呼吸的同步關係。重點訓練習練者在動作轉換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呼吸的連貫性和心神的專注。這部分強調「慢」的藝術——慢速運動如何迫使大腦進入更深層次的協調與控制狀態。 第九章:融入日常:導引的應用與持守 導引修煉的目的並非僅限於練習場。本章探討如何將導引的原則融入日常活動,如行走、工作、進食。提出「行住坐臥,皆是道場」的理念,指導讀者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微型導引練習,保持內在能量的穩定輸出,使身心長期處於和諧狀態。 結語:持之以恆的內在旅程 總結全書的要點,強調導引修煉是一場漫長而細膩的內在探索。鼓勵讀者以開放的心態面對練習中的起伏與瓶頸,將每一次的呼吸與每一次的姿態都視為與自身生命本源對話的機會。 --- 本書特色: 1. 理論與實踐並重: 深度剖析導引的內在原理,同時提供大量可操作的練習指南。 2. 層次分明: 從基礎的形體調整、呼吸訓練,逐步深入到心神煉養,適合不同階段的習練者。 3. 注重感知: 強調自我身體的細微覺察,引導讀者建立對自身生命能量流動的直觀體會。 4. 清晰圖解(註:此處假設書中包含清晰圖解,用於輔助說明動作要領與內在運行): 通過精準的圖示,輔助理解複雜的身體結構與氣流路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湛若水
(1949~2019.04.19)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氣功聯誼會會長,修練氣功30餘年,博覽道家典籍,探討氣功理論,嘗試以科學的語言促進氣功之現代化。長年致力於氣功的推廣,期望社會大眾瞭解氣功、學習氣功,增進身心的健康。

著有:
《氣的原理(暢銷紀念版)》
《內經呼吸養生法(暢銷紀念版)》
《健走功(改版)》(均為商周出版)


相關著作:《內經呼吸養生法:《黃帝內經》的內涵與實用(暢銷紀念版)》《健走功【改版】:適合現代人的氣功健走,每天30分鐘,走出好健康》《內經呼吸養生法:《黃帝內經》的內涵與實用(修訂版)》《氣的原理(暢銷珍藏版)》《健走功:適合現代人的氣功健走,每天30分鐘,走出好健康》《圖解氣的原理》《內經呼吸養生法》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氣的原理之探討
1養生之道重現學習風潮
2能量的世紀即將來臨
3氣功領域包羅萬象
4科學家眼中的氣
5氣的研究須先確立方向

第二章 練氣的原則及方法
6氣是什麼?
7呼吸是啟動身體能量的開關
8呼吸吐納三元件
9道家練氣公式的檢討
10練氣的目的與程序

第三章 練氣化精
11精是養命的基礎
12練氣化精的原理
13精的性質及功能
14如何利用呼吸攝取能量?
15陰竅的運用及導氣入地
16練精必須動靜調和
17練氣化精的功法

第四章 練精化炁
18練精化炁的原理
19練精化炁用意不用心
20採藥與火候控制
21如何進行溫養功夫?

第五章 練炁化神
22神是什麼?
23後天返回先天的途徑
24練炁化神的心法

第六章 練神還虛
25何謂精氣神合一?
26練神還虛了道成道
27修性與修命

第七章 氣與養生
28淺談各類養生術的保健原理
29排濁納清保健康
30負面情緒是健康殺手
31熬夜失眠最傷身
32傳統養生功法
33完美的養生之道

結語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208305
  • 叢書系列:商周養生館
  • 規格:平裝 / 264頁 / 23 x 17 x 1.55 cm / 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99歲

图书试读

在臨床上,我很喜歡用中醫與能量的角度來思考疾病並且辯證之。對於學習自然醫學的我而言,西方的能量與東方的氣是可以互通的概念。《圖解氣的原理》,架構在原有的經典大作《氣的原理》一書,加上豐富的圖像說明,讓對氣與現代醫學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深入淺出的了解到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一本不得多得的好書。——自然醫學博士/王永憲

湛若水先生《圖解氣的原理》,內容出今入古,又不泥古,行文之間,娓娓道出「氣」之系譜,獨樹一格。相信讀者閱畢此書,必定獲益良多!——作家/辜振豐

針對中國幾千年的各種道書,深入淺出的描述氣的修練次第,同時,又提供作者自我體驗與諸道書不同的見解,可說是一本很好的氣的「參考使用手冊」。……把氣的原理研究清楚,落實到每個人的健康之上,與天地萬物同一鼻息,自然就會有環保概念,與地球萬物共創美好的生活環境。——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羅錦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拿在手上那种触感就很舒服,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封面设计简洁又不失内涵,色彩的搭配也相当到位,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内页的排版布局清晰明了,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无压力,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关键概念的呈现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逻辑链条非常顺畅,让人很容易就能抓住重点。这样的细节处理,让阅读体验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完全不是那种随便印印就拿出来销售的普通书籍能比拟的。对于注重阅读体验,喜欢收藏实体书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收入囊内的佳作,光是摆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让人每次拿起都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感。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中蕴含的那种严谨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治学态度。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总是能做到论据充分,逻辑清晰,仿佛背后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作为支撑,让人由衷地感到信服。但这种专业性并没有让内容变得枯燥或冷漠,相反,透过那些严谨的论述,你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探索真理”的那种执着和热情,以及对读者能够真正受益的真诚期望。书中时常穿插着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悟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这些“点睛之笔”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层次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或参考书,更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哲学思考录,引导我们去反思更深层次的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组织简直可以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整体脉络安排得极其合理,让人读完一个章节后,会自然而然地期待下一个章节的内容会如何承接和深化。它并非东拉西扯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像搭建一座精密的桥梁,从基础的构建开始,逐步向上延伸,每一步都为下一步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那种生硬的转折感,仿佛是水到渠成一般,知识的积累和认知的深化都是循序渐进的。这种严谨的逻辑架构,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一次系统性的学习和梳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且扎实的知识体系,这种扎实的学习过程,远比零散地获取信息要有效得多。

评分

这本书在叙事的手法上,展现了一种非常高超的“化繁为简”的能力。它不像某些专业书籍那样,动辄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让人望而却步。相反,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读者“对话”,用非常生活化、贴近日常经验的语言去阐述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我发现自己读起来几乎没有卡壳的地方,很多原本以为需要反复揣摩才能理解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同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种平易近近的文字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像我这样以前对这方面知识抱持着敬畏之心的人,也敢于深入探索。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写作,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在你耳边循循善诱,这种互动感是很多书籍所欠缺的,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和受用。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初步预期,它带来的启发是多维度的。首先,它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一点毋庸置疑,能够直接指导实践操作,让人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看待某些事物的底层逻辑和思维定式。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理念与我自身过往的经验进行比对和校正,发现很多困扰已久的问题,竟然可以通过这个新的视角得到豁然开朗的解答。这种知识的“迁移能力”才是好书的价值所在,它教会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是“如何思考”,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框架,这种思维工具的获得,其价值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它会伴随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