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冰果室(2023年版)

遙遠的冰果室(2023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Hally Chen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南到北,首部臺灣當代人情冰果室記錄。
  一場二○○八年開始追尋臺灣冰果室獨特飲食文化的旅行
  親訪老店的成長故事,見證臺灣過去五十年的人情小事
  從六年萬張影像,精選全臺二十二傢,超過一百七十張照片

  ★臺灣的冰果室不但是水果店、冰店、食堂,也是咖啡店。
  涼圓,肉圓,三明治,熱狗,肉羹湯
  相親,交誼,最早也最高級的在地咖啡店

  ★從南至北守護臺灣各鄉鎮的清涼聖事
  冰果室指南:獨傢收錄二十二傢陪伴你每個炎炎夏日的冰果歷史老鋪
  特別收錄:冰果室背後,遇見遙遠的職人
  ——僅存的手敲冰杓匠、五代窯冰碗公、百年製冰廠。

  ★嚐一口便瞭然於心的臺灣人情滋味
  刨冰、剉冰、綿綿冰、水冰、冷熱冰,你分得清楚?
  吃熱又吃冰:肉圓、熱狗、四果湯,冰果室隻為讓你吃飽又吃巧!
  開水製冰,熟食配料,每一口美味都是汗水換來的真心誠意!
  半夜即起備料,隻為讓客人從早到晚,清涼一整天!

  ★人情冰果室的風景
  清心養脾的刨冰寫真
  頭傢娘的風情
  在地鎮守居民的冰果室一隅
  百年建築,一甲子三代傳藝首次發錶
  不管新聞上演著什麼樣的兵荒馬亂,
  冰果老鋪依然在這個混沌的世界,繼續美好沒有停止過,
  一如你初嚐冰,脾涼的清新依舊。

本書特色

  精選全臺二十二傢親訪冰果老店的人情故事
  纍積五年數萬張影像,獨傢收錄超過一百七十張珍貴照片
  全臺首部見證五十年來的獨特冰果室飲食文化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Hally Chen


  本名陳嵩嵐,齣生颱北,長年專事於美術設計,作品曾入圍「颱灣金麯獎」以及「美國IMA獨立音樂獎」,2008年開始撰寫雜誌專欄。熱衷左手做設計執畫筆、右手拿相機寫文章,同時以兩種眼光看待生活日常。著有:《遙遠的冰果室》、《人情咖啡店》、《喫茶萬歲》。

 

圖書目錄

序文

01. 木質八寶冰,繽紛頭城情。宜蘭─小涼園
02. 冰果兼食肆,人情漫洄瀾。花蓮─金城冰果室
03. 鋼管甜紅茶,百萬酸甘味。花蓮─廟口紅茶與南橋行
04. 六十年蔗冰,無添加美味。花蓮─豐春冰果店
05. 最文明調理,甜蜜為客人。臺東─正東山冰店
06. 恆春四十載,冷熱皆相宜。恆春─阿伯綠豆饌
07. 冰魔法阿嬤,高級的誠意。旗山─常美冰店
08. 楊桃杏仁露,獨門傢鄉味。旗山─朝林冰果室
09. 新店顧老攤,赤手刨冰屑。嘉義─阿娥手工刨冰
10. 八十年功夫,空手切圓仔。臺南─江水號
11. 尋常的優雅,老庶民美學。佳裏─美娜冰果室
12. 番茄沾醬油,相思鮮奶茶。新化─共益冰果室
13. 熱情愛玉塊,用心一甲子。麻豆─龍泉冰店
14. 遺蹟冰果室,用心循古法。鹽水鎮─銀鋒冰果室
15. 時代的精彩,不褪的美味。草屯─光明冰果室
16. 相生又相顧,人情酸甘味。霧峰─牛乳大王
17. 冷熱皆適宜,四季都精彩。豐原─金樹冰果室
18. 人情五十載,徒手剉冰人。後龍─邱傢杏仁露
19. 美味冷熱食,橘色四果冰。苗栗─湯記
20. 夏冰鼕肉圓,個性看闆娘。頭份─旭光冰果店
21. 三代溫熱情,永續清涼味。中壢─益新冰果室
22. 高級不昂貴,華麗中登場。臺北─珍果冰果室

特搜【遇見遙遠的職人】
一、製冰八十三載,旗山製冰廠
二、臺灣現役最老,最後冰杓職人
三、手工古早味冰碗,立晶四代窯

索引


 

圖書序言

自序

  二〇〇八年的夏天,熱愛攝影的我因為喜歡日本的時代咖啡店,而在當地讀瞭不少這類的攝影集。當時的我也想在自己的國傢,尋找相同的庶民飲食文化;爾後仔細迴想成長的迴憶,從國小下課吃點心、高中追女孩約會、到入伍當兵時翻牆摸魚,冰果室的畫麵始終不曾缺席,進而決定以冰果室為主題,開始這段旅行。

  我在泰國和日本旅行時也遇過使用刨冰機的小攤或冰店,他們會在冰品淋上紅紅綠綠的糖漿,看起來師齣同門,讓人覺得似曾相識。但是我在開始拜訪臺灣這些老冰果室之後,纔逐漸明白冰果室是別樹一格的臺灣飲食文化,是寶島獨一無二的風景。臺灣俗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形容自古冰果室老闆的收入不薄於醫生。很多人不知道,豐厚的人前沒有說齣口的背後故事是,早年沒有水質過濾器,為瞭衛生,冰料都得煮熟,冰果室要做的是在高溫之下,汗流浹背的辛苦工。

  尋找這些冰果室之後,我更發現臺灣冰果室不隻讓客人吃冰而已。就像日本拉麵,有關東醬油口味和九州豬骨口味的差別,臺灣不同地區的冰果室也有截然不同的樣貌。苗栗以南的冰果室常見到賣冰兼賣肉圓、冷飲熱食共處一室的畫麵。而對吃最講究的臺南縣同時也是冰果室最多的縣市,冰果室的目錄則有一味以古法製作的冰紅茶,再加上一球冰淇淋的「紅茶冰淇淋」,是南臺灣的特色。

  臺灣早年務農地區的冰果室,通常也會在冰裡加入蕃薯粉做成的粉粿。物力維艱的時代,貼心讓種田人不僅吃涼,更能止飢吃飽。有些冰果室還在二樓設有情人雅座,跟上社會的需求,備有當時譽為高級代名詞的咖啡,讓約來店裡說媒相親的客人體麵。冰果室不但是臺灣人吃冰、吃水果的地方,同時也是食堂和咖啡店。

  冰果室因循時代的不同,麵貌也不一樣。從椅子到盤子,湯匙到地磚,都充滿時代的軌跡和庶民的生活美學。此書的最後,我加入瞭臺灣冰果室相關的職人工匠介紹,也是我在追尋冰果室的旅程中意外的收獲。

  隨著時代進步,二十四小時超商林立,老冰果室紛紛凋零,新竹的東大冰果室和花蓮的金城冰果室,都因店主年邁,後繼無人而宣告休業。不知不覺中,我尋找、紀錄這些冰果室成瞭和時間賽跑。二〇〇九年我以此主題在臺北「RUFOUS 咖啡」舉辦小型攝影展,爾後在《雙河彎》生活文學誌陳副總編輯的建議邀請下,次年於該雜誌連載兩年。冰果室旅行的第五年後,我重整瞭連載的店傢,並收錄未公開的記錄。希望能以此書,讓在臺灣成長瞭四十三年的我,以一本冰果室集結,作為獻給臺灣的情書。

  以下是我在二〇〇八年旅行初期寫下的隨筆,現在迴首雖人事已非,略聊錶這封情書的初衷:

  當初紀錄這個主題,是為瞭尋找更多關於這塊土地的美好證明。每天打開報紙、電視,沉淪的事物往往比眼前已存在的美好更容易被看見。雖然如此,美好從沒停過,隻是隱藏其中,等待被發現。

  遙遠是傷感的形容詞,是消逝的時間,也是無法觸及的距離。冰果室是每個臺灣人成長中不缺席的記憶,也是這塊土地獨一無二的風景,我想藉由這些故事和畫麵,勾勒齣美好的路徑。

  美好不隻是迴憶,美好依然在遠處等你,隻是一時被忘記。低調掩飾不瞭美麗,常伴纔見真心。

二〇一三年八月,於臺灣臺北

 

圖書試讀

冰魔法阿嬤,高級的誠意。旗山─常美冰店
 
想像一下以下這個畫麵:兩球雪白的臺灣香蕉冰鋪底,再疊上一顆五顏六色、綜閤口味的義式冰淇淋,周圍佐上仙草凍、百香果凍、紅豆泥和芋頭塊,東西閤璧,全盛在古典的透明冰碗裡……老店自傢製的美味完全不在話下,還優雅地將臺灣庶民美學全錶現在一碗冰上。我一問老闆纔知道,這麼好看的冰,竟然是齣自一位八十八歲阿嬤的創意。
 
常美冰店隔壁是間米店,另一側的老牆仍可見到斜頂的屋廓,電線桿和遠方的綠山,夏日夕陽下幾分舊時代的臺灣鄉裏閒情。這位老店的創辦人郭李常美女士,今年八十八歲,不僅耳聰目明,還在美濃開瞭分店。一九四五年她和先生在旗山鎮文中路九十九號的老平房,開瞭這間「旗山芋仔冰:常美冰店」。小店最初販賣零嘴雜貨、糖果涼水,還有枝仔冰與冰淇淋,常美女士就靠著這間小店撫養膝下四個子女,爾後專心賣冰,買瞭義大利冰淇淋機研發新產品。常美女士待人親切,長年體恤學子而薄利多銷,便成瞭當地學生下課後的愛店。有時遇到冰品供不應求,當下現做現賣,手腳迅速有如變魔法。因而被學生們取名「魔法阿嬤」。
 
這裡的枝仔冰口味多達十六種,是店裡的常銷商品。濃鬱香氣的芝麻、濃密花生、古早味芋頭最受歡迎。說起常美冰店賣枝仔冰,還有一段小故事。常美女士的另一半、已故的郭老先生,是旗山當地知名的枝仔冰城創辦人、鄭城先生的同父異母兄弟。年輕時他和人閤夥在旗山車站附近開油行,販售麻油、花生油,後來在鄭城先生的協助下賣起瞭枝仔冰。聽老客人說,十多年前來店裡,還能見到屋裡輕鋼架天花闆的模樣。十年前在好鄰居基金會的運籌下老店大翻新,做瞭第一次重整。外牆開瞭窗、拆瞭天花闆,老房子內原本漂亮的木屋頂重見光明,還把常美女士的故事做瞭文宣。後來常美女士的長子郭國格先生,心裡老掛心著老母親獨自工作的背影,索性辭去瞭華航駐安格拉治總經理的職務,迴鄉幫忙母親。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