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Math元年:用Python全精通數學要素

AI時代Math元年:用Python全精通數學要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偉生
图书标签:
  • Python
  • 数学
  •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
  • 数据科学
  • 编程
  • 算法
  • 数学建模
  • 高等数学
  • 计算数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圖解思維 + 零基礎 ✦✧✦
▶▶▶  打破數學間不同單元的壁壘,融會完整的知識體系!

  全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基礎:從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開始,並在第1和2章深入介紹向量和矩陣的基本運算,以及在不同章節穿插線性代數基礎知識。

  座標系:第5和6章介紹笛卡爾座標系,將幾何和代數相結合,強調代數式的視覺化和幾何體的參數化。

  解析幾何:第7、8、9章介紹解析幾何內容,重點在於距離度量和橢圓。強調使用等距線和其他視覺化工具,以及橢圓在多個領域的應用。

  函式:第10至14章圍繞函式展開。強調在學習函式時繪製函式線圖、使用視覺化工具觀察二元函式,以及不同函式的特性與應用。第14章解釋數列,強調累加、極限等是微積分的基礎。

  微積分:第15至19章介紹微積分和最佳化問題。導數、偏導數、微分和積分提供了研究函式性質的量化工具。強調使用幾何圖解理解這些概念,以及微積分在最佳化問題中的應用。

  機率統計:第20、21章為機率統計入門。強調代數部分與機率統計的關聯,介紹了二項樹和隨機過程,以及通過影像展示機率統計定義。

  線性代數:最後四章介紹線性代數。第22章視覺化向量和向量運算。第23、24、25章以「雞兔同籠三部曲」為核心,通過虛構故事展示了線性方程組、向量空間、投影、最小二乘線性回歸、馬可夫過程和特徵值分解等內容。

本書特色

  ✪ 將一生中從小學到研究所的數學總整理!
  ✪ 機器學習基礎全部完整打好
  ✪ 將數學視為思想、工具、語言、體系、基石、藝術的角度進行學習
  ✪ 分為基礎、座標系、解析幾何、函式、微積分、機率統計、線性代數七大部分
  ✪ 不再應付考試,重新愛上數學
  ✪ 不再亂猜,寫機器學習程式碼時,每一行指令背後代表的數學基礎都清清楚楚
  ✪ 學數學本身,也學數學歷史,介紹史上幾個最偉大的數學家

  ※ 本書資源可至深智官網下載:deepwisdom.com.tw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所提供的图书名称《AI 时代 Math 元年:用 Python 全精通数学要素》之外的、内容详尽的图书简介,重点放在其他领域,避免提及原书主题。 --- 图书名称:数字时代的逻辑迷宫:从计算机科学基础到复杂系统建模 内容简介 在这本《数字时代的逻辑迷宫:从计算机科学基础到复杂系统建模》中,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思维的底层逻辑,探索支撑起我们日常数字生活的理论基石和实际应用框架。本书并非一本面向特定编程语言的快速入门手册,而是一部深入剖析计算思维、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精髓,并延伸至现代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的深度指南。 第一部分:计算的基石——逻辑、结构与效率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构建坚实的概念基础。我们首先深入探讨离散数学的核心分支——命题逻辑与一阶逻辑的严谨形式,阐述它们如何作为所有计算推理的抽象蓝图。随后,我们将进入集合论的世界,理解集合运算如何构建起数据组织的基础单元。 核心篇章将详细阐述数据结构。我们不仅会介绍经典的线性结构(如链表、栈、队列)和非线性结构(如树、图),更会着重分析不同结构在内存布局、访问效率和应用场景上的权衡。例如,在处理大规模社交网络或交通路径优化时,图论的特定表示法(邻接矩阵与邻接表)的优劣对比。 紧接着,我们将系统地考察算法设计与分析。本书摒弃了对特定库函数的简单罗列,转而强调设计范式:分治法(如快速排序与归并排序的内在递归关系)、贪心算法(如何在局部最优决策中逼近全局最优解)、动态规划(对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的应用)。对算法复杂度的分析将使用严格的大O、Ω和Θ记法,并结合实际计算模型的资源消耗进行探讨,确保读者对“效率”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具备可量化的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操作系统与并发——资源调度的艺术 在理解了计算的抽象逻辑后,本书将视角转向实际执行环境——操作系统。我们探讨操作系统的三大核心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 在进程管理方面,本书细致剖析了调度算法的演变历史与现代应用,从简单的先来先服务(FCFS)到更复杂的优先级抢占式调度(如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F)。重点将放在同步与互斥机制上,详细解析信号量、管程以及现代锁机制如何解决并发环境下的数据竞争与死锁问题。 内存管理部分,我们超越简单的分页和分段概念,深入研究虚拟内存的实现机制,包括TLB(转换后援缓冲器)的作用、缺页中断的处理流程,以及页面置换算法(如LRU、FIFO)在模拟现实世界中内存访问模式时的性能差异。文件系统部分,则会比较不同磁盘组织结构和日志机制(如Journaling)对数据持久性和系统恢复能力的影响。 第三部分:网络通信与分布式系统 现代信息社会依赖于高效的网络互联。本书将详细解析TCP/IP协议栈的每一个层次。从物理层的数据编码到链路层的帧结构,再到网络层的IP寻址与路由选择(包括BGP和OSPF等路由协议的原理性差异),最后聚焦于传输层的TCP与UDP。对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流程的深入剖析,以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与拥塞避免)的数学模型,是本节的重点。 随后,我们将进入分布式系统的前沿领域。分布式系统面临的核心挑战——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CAP定理)——将被用严谨的理论框架进行审视。我们探讨实现强一致性与最终一致性的不同策略,并分析共识算法(如Paxos和Raft)如何通过冗余和领导者选举机制,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中达成系统级的统一视图。 第四部分: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计算科学的应用拓展到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建模。我们关注如何使用计算工具来模拟和理解那些由大量相互作用元素构成的系统。 这部分将介绍离散事件仿真(DES)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状态、事件队列和时间推进机制。我们将探讨如何构建和分析基于主体的模型(Agent-Based Modeling, ABM),这在社会学、生态学和流行病传播研究中具有巨大价值。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读者将学习如何将抽象的系统规则转化为可计算的模型,并利用统计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有效解读。 此外,我们还会涉及图论在网络科学中的应用,特别是中心性度量(如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在识别关键节点中的作用,以及社团发现算法(如模块化优化)在揭示复杂网络隐藏结构上的能力。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对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有深刻求知欲的读者,包括对底层原理感兴趣的软件工程师、希望夯实理论基础的研究生,以及任何渴望理解数字世界运行机制的逻辑爱好者。本书假设读者具备一定的代数基础和基本的编程逻辑概念,但侧重于原理阐述而非代码实现细节。阅读完毕后,读者将能够从逻辑、结构和系统层面,构建起一套完整而深刻的计算思维体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姜偉生


  姜偉生,博士FRM。勤奮的小鎮做題家,熱愛知識可視化和開源分享。自2022年8月開始,在GitHub上開源「鳶尾花書」學習資源,截至2023年9月,已經分享4000多頁PDF、4000多幅矢量圖、約2000個代碼文件,全球讀者數以萬計。

图书目录

第 1 篇 基礎

1 萬物皆數
1.1 數字和運算:人類思想的偉大飛躍
1.2 數字分類:從複數到自然數
1.3 加減:最基本的數學運算
1.4 向量:數字排成行、列
1.5 矩陣:數字排列成長方形
1.6 矩陣: 一組列向量,或一組行向量
1.7 矩陣形狀:每種形狀都有特殊性質和用途
1.8 矩陣加減:形狀相同,對應位置,批次加減

2 乘除
2.1 算術乘除: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內先算
2.2 向量乘法:純量乘法、向量內積、逐項積
2.3 矩陣乘法:最重要的線性代數運算規則
2.4 矩陣乘法第一角度
2.5 矩陣乘法第二角度
2.6 矩陣除法:計算反矩陣

3 幾何
3.1 幾何緣起:根植大地,求索星空
3.2 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3.3 角度和弧度
3.4 畢氏定理到三角函式
3.5 圓周率估算初賽:割圓術

4 代數
4.1 代數的前世今生:薪火相傳
4.2 集合:確定的一堆東西
4.3 從代數式到函式
4.4 巴斯卡三角:代數和幾何的完美合體
4.5 排列組合讓二項式係數更具意義
4.6 巴斯卡三角隱藏的數字規律
4.7 方程式組:求解雞兔同籠問題

第 2 篇 座標系

5 笛卡兒座標系
5.1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
5.2 座標系:代數視覺化,幾何參數化
5.3 圖解「雞兔同籠」問題
5.4 極座標:距離和夾角
5.5 參數方程式:引入一個參數
5.6 座標系必須是「橫平垂直的方格」?

6 三維座標系
6.1 三維直角座標系
6.2 空間平面:三元一次方程
6.3 空間直線:三元一次方程組
6.4 不等式:劃定區域
6.5 三大類不等式:約束條件
6.6 三維極座標

第 3 篇 解析幾何

7 距離
7.1 距離:未必是兩點間最短線段
7.2 歐氏距離:兩點間最短線段
7.3 點到直線的距離
7.4 等距線:換個角度看距離
7.5 距離間的量化關係

8 圓錐曲線
8.1 圓錐曲線外傳
8.2 圓錐曲線:對頂圓錐和截面相交
8.3 正圓:特殊的橢圓
8.4 橢圓:機器學習的多面手
8.5 旋轉橢圓:幾何變換的結果
8.6 拋物線:不止是函式
8.7 雙曲線:引力彈弓的軌跡

9 深入圓錐曲線
9.1 圓錐曲線:探索星辰大海
9.2 離心率:聯繫不同類型圓錐曲線
9.3 一組有趣的圓錐曲線
9.4 特殊橢圓:和給定矩形相切
9.5 超橢圓:和範數有關
9.6 雙曲函式:基於單位雙曲線
9.7 圓錐曲線的一般形式

第 4 篇 函式

10 函式
10.1 當代數式遇到座標系
10.2 一元函式: 一個引數
10.3 一元函式性質
10.4 二元函式:兩個引數
10.5 降維:二元函式切一刀得到一元函式
10.6 等高線:由函式值相等點連成

11 代數函式
11.1 初等函式:數學模型的基礎
11.2 一次函式: 一條斜線
11.3 二次函式: 一條拋物線
11.4 多項式函式:從疊加角度來看
11.5 冪函式:底數為引數
11.6 分段函式:不連續函式

12 超越函式
12.1 指數函式:指數為引數
12.2 對數函式:把連乘變成連加
12.3 高斯函式:高斯分佈之基礎
12.4 邏輯函式:在0 和1 之間設定值
12.5 三角函式:週期函式的代表
12.6 函式變換:平移、縮放、對稱

13 二元函式
13.1 二元一次函式:平面
13.2 正圓拋物面:等高線為正圓
13.3 橢圓拋物面:等高線為橢圓
13.4 雙曲拋物面:馬鞍面
13.5 山谷和山脊:無數極值點
13.6 錐面:正圓拋物面開方
13.7 絕對值函式:與超橢圓有關
13.8 邏輯函式:從一元到二元
13.9 高斯函式:機器學習的多面手

14 數列
14.1 芝諾悖論: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
14.2 數列分類
14.3 等差數列:相鄰兩項差相等
14.4 等比數列:相鄰兩項比值相等
14.5 費氏數列
14.6 累加:大寫西格瑪
14.7 數列極限:微積分的一塊基石
14.8 數列極限估算圓周率

第 5 篇 微積分

15 極限和導數
15.1 牛頓小傳
15.2 極限:研究微積分的重要數學工具
15.3 左極限、右極限
15.4 幾何角度看導數:切線斜率
15.5 導數也是函式

16 偏導數
16.1 幾何角度看偏導數
16.2 偏導也是函式
16.3 二階偏導:一階偏導函式的一階偏導
16.4 二元曲面的駐點: 一階偏導為0

17 微分
17.1 幾何角度看微分:線性近似
17.2 泰勒級數:多項式函式近似
17.3 多項式近似和誤差
17.4 二元泰勒展開:用多項式曲面近似
17.5 數值微分:估算一階導數

18 積分
18.1 萊布尼茲:既生瑜,何生亮
18.2 從小車等加速直線運動說起
18.3 一元函式積分
18.4 高斯函式積分
18.5 誤差函式:S 型函式的一種
18.6 二重積分:類似二重求和
18.7 「偏積分」:類似偏求和
18.8 估算圓周率:牛頓法
18.9 數值積分:黎曼求積

19 最佳化入門
19.1 最佳化問題:尋找山峰、山谷
19.2 建構最佳化問題
19.3 約束條件:限定搜尋區域
19.4 一元函式的極值點判定
19.5 二元函式的極值點判定

第 6 篇 機率統計

20 機率入門
20.1 機率簡史:出身賭場
20.2 二元樹:一生二、二生三
20.3 拋硬幣:正反面機率
20.4 聊聊機率:向上還是向下
20.5 一枚質地不均勻的硬幣
20.6 隨機中有規律

21 統計入門
21.1 統計的前世今生:強國知十三數
21.2 散點圖:當資料遇到座標系
21.3 平均值:集中程度
21.4 標準差:離散程度
21.5 協方差:聯合變化程度
21.6 線性相關係數:線性關係強弱

第 7 篇 線性代數

22 向量
22.1 向量:有大小、有方向
22.2 幾何角度看向量運算
22.3 向量簡化距離運算
22.4 向量內積與向量夾角
22.5 二維到三維
22.6 投影:影子的長度

23 雞兔同籠1
23.1 從雞兔同籠說起
23.2 「雞」向量與「兔」向量
23.3 那幾隻毛絨耳朵
23.4 「雞兔」套餐
23.5 套餐轉換:基底轉換
23.6 豬引發的投影問題
23.7 黃鼠狼驚魂夜:「雞飛兔脫」與超定方程式組

24 雞兔同籠2
24.1 雞兔數量的有趣關係
24.2 試試比例函式: y = ax
24.3 最小平方法
24.4 再試試一次函式: y = ax +b
24.5 再探黃鼠狼驚魂夜:超定方程式組
24.6 統計方法求解回歸參數

25 雞兔同籠3
25.1 雞兔互變奇妙夜
25.2 第一角度:「雞/ 兔→雞」和「雞/ 兔→兔」
25.3 第二角度:「雞→雞/ 兔」和「兔→雞/ 兔」
25.4 連續幾夜雞兔轉換
25.5 有向量的地方,就有幾何
25.6 彩蛋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273913
  • 規格:平裝 / 680頁 / 17 x 23 x 2.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感謝


  首先感謝大家的信任。

  作者僅是在學習應用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演算法時,多讀了幾本數學書,多做了一些思考和知識 整理而已。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由於作者水準有限,斗膽把自己所學所思與大家分享,作者權當無知者無畏。希望大家在Github 多提意見,讓這套書成為作者和 讀者共同參與創作的作品。

  特別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的欒大成老師。從選題策劃、內容創作到裝幀設計,欒老師事無巨細、一路陪伴。每次與欒老師交流,都能感受到他對優質作品的追求、對知識分享的熱情。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曾幾何時,考試是我們學習數學的唯一動力。考試是頭懸樑的繩,是錐刺股的錐。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從小到大為各種考試埋頭題海,數學味同嚼蠟,甚至讓人恨之入骨。

  數學所帶來了無盡的「折磨」。我們甚至恐懼數學,憎恨數學,恨不得一走出校門就把數學拋之腦後,老死不相往來。

  可悲可笑的是,我們很多人可能會在畢業的五年或十年以後,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重新學習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悔恨當初沒有學好數學,甚至遷怒於教材和老師。

  這一切不能都怪數學,值得反思的是我們學習數學的方法和目的。

  再給自己一個學數學的理由

  為考試而學數學,是被逼無奈的舉動。而為數學而數學,則又太過高尚而遙不可及。

  相信對絕大部分的我們來說,數學是工具、是謀生手段,而非目的。我們主動學數學,是想用數學工具解決具體問題。

  現在,這套書給大家一個「學數學、用數學」的全新動力– 資料科學、機器學習。

  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已經深度融合到我們生活的各方面,而數學正是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不是所有人生來都握有一副好牌,但是掌握「數學 + 程式設計 + 機器學習」的知識絕對是王牌。這次,學習數學不再是為了考試、分數、升學,而是投資時間、自我實現、面向未來。

  未來已來,你來不來?

  本書如何幫到你

  為了讓大家學數學、用數學,甚至愛上數學,作者可謂頗費心機。在創作這套書時,作者儘量克服傳統數學教材的各種弊端,讓大家學習時有興趣、看得懂、有思考、更自信、用得著。

  為此,叢書在內容創作上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 數學 + 藝術——全彩圖解,極致視覺化,讓數學思想躍然紙上、生動有趣、一看就懂,同時提高大家的資料思維、幾何想像力、藝術感。

  ■ 零基礎——從零開始學習 Python 程式設計,從寫第一行程式到架設資料科學和機器學習應用,儘量將陡峭學習曲線拉平。

  ■ 知識網路——打破數學板塊之間的門檻,讓大家看到數學代數、幾何、線性代數、微積分、機率統計等板塊之間的聯繫,編織一張綿密的數學知識網路。

  ■ 動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和大家一起寫程式、創作數學動畫、互動App。

  ■ 學習生態——建構自主探究式學習生態環境「紙質圖書 + 程式檔案 + 視覺化工具+ 思維導圖」,提供各種優質學習資源。

  ■ 理論 + 實踐——從加減乘除到機器學習,叢書內容安排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兼顧理論和實踐;在程式設計中學習數學,學習數學時解決實際問題。

  雖然本書標榜「從加減乘除到機器學習」,但是建議讀者朋友們至少具備高中數學知識。如果讀者正在學習或曾經學過大學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統計),這套書就更容易讀懂了。

  聊聊數學

  數學是工具。錘子是工具,剪刀是工具,數學也是工具。

  數學是思想。數學是人類思想高度抽象的結晶體。在其冷酷的外表之下,數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人類樸素的思想。學習數學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要死記硬背公式定理,理解背後的數學思想才是關鍵。如果你能畫一幅圖、用大白話描述清楚一個公式、一則定理,這就說明你真正理解了它。

  數學是語言。就好比世界各地不同種族有自己的語言,數學則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和邏輯。數學這門語言極其精準、高度抽象,放之四海而皆準。雖然我們中大多數人沒有被數學「女神 」選中,不能為人類對數學認知開疆擴土;但是,這絲毫不妨礙我們使用數學這門語言。就好比,我們不會成為語言學家,我們完全可以使用母語和外語交流。

  數學是系統。代數、幾何、線性代數、微積分、機率統計、最佳化方法等,看似一個個孤島,實際上都是數學網路的一條條織線。建議大家學習時,特別關注不同數學板塊之間的聯繫,見樹,更要見林。

  數學是基石。拿破崙曾說「數學的日臻完善和國強民富息息相關。」數學是科學進步的根基,是經濟繁榮的支柱,是保家衛國的武器,是探索星辰大海的航船。

  數學是藝術。數學和音樂、繪畫、建築一樣,都是人類藝術體驗。透過視覺化工具,我們會在看似枯燥的公式、定理、資料背後,發現數學之美。

  數學是歷史,是人類共同記憶體。「歷史是過去,又屬於現在,同時在指引未來。」數學是人類的集體學習思考,它把人的思維符號化、形式化,進而記錄、累積、傳播、創新、發展。從甲骨、泥板、石板、竹簡、木牘、紙草、羊皮卷冊、活字印刷、紙質書,到數字媒介,這一過程持續了數千年,至今綿延不息。

  數學是無窮無盡的想像力,是人類的好奇心,是自我挑戰的毅力,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是看似荒誕不經的猜想,是一次次膽大包天的批判性思考,是敢於站在前人臂膀之上的勇氣,是孜孜不倦地延展人類認知邊界的不懈努力。

  家園、詩、遠方

  諾瓦利斯曾說:「哲學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家園。」

  在紛繁複雜的塵世,數學純粹得就像精神的世外桃源。數學是,一束光,一條巷,一團不滅的希望,一股磅礴的力量,一個值得寄託的避風港。

  打破陳腐的鎖鏈,把功利心暫放一邊,我們一道懷揣一分鄉愁,心存些許詩意,踩著藝術維度,投入數學張開的臂膀,駛入它色彩斑斕、變幻無窮的深港,感受久違的歸屬,一睹更美、更好的遠方。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与一位经验丰富导师的私下交流。作者的笔触非常亲切自然,没有丝毫架子。他似乎总能预料到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的困惑点,并在关键时刻提供恰到好处的注解或拓展阅读建议。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整个学习路径变得平滑许多。不过,对于那些纯粹想速查某个特定函数用法的读者,这本书的深度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有些“啰嗦”,毕竟它更倾向于系统性地构建知识框架,而不是单纯的API参考手册。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的教科书范畴。它更像是一张通往现代数学应用领域的地图,指明了方向和关键节点。我发现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Python库,更重要的是,我对底层数学逻辑的理解得到了质的飞跃。书中对算法复杂度和性能考量的讨论,也体现了作者对工程实践的深刻理解。唯一的遗憾是,在涉及最新研究进展的部分略显保守,如果能紧跟前沿热点,增加一些关于深度学习优化器背后数学原理的探讨,那就堪称完美了。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没有按照传统的数学学科分类来组织内容,而是紧密围绕着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来构建知识体系。这种“以终为始”的教学法非常有效,让我很快就能看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解决一个我工作中遇到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效果立竿见影。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希望作者能加入更多关于特定行业应用案例的深度剖析,这样能让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图文并茂的解释部分,看得出来作者在视觉呈现上花费了不少心思。我特别喜欢它如何将复杂的数学概念拆解成易于理解的步骤,并且巧妙地融入了Python代码实例。对于我这种既想巩固数学基础又想掌握编程工具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不过,我倒是希望在某些高级算法的推导过程上能有更深入的探讨,目前的介绍更偏向于应用层面,对于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可能还略显不足。总体而言,它像是一本高质量的技术手册,实用性极强,让人感觉手握未来。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独特,它有一种老派学者的严谨,但又穿插着现代工程师的务实。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原本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欣赏它对“为什么”而不是仅仅“怎么做”的关注。比如,在介绍线性代数时,它不仅仅展示了如何用Python计算矩阵,更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运算背后的几何直觉。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些章节的跳转可能略显突兀,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预备知识才能跟上节奏,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这反而是效率的保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