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生,天亮了!:喝醉的字在O裡散步應無所住的心

各位先生,天亮了!:喝醉的字在O裡散步應無所住的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明智
图书标签:
  • 诗歌
  • 散文
  • 文学
  • 先锋
  • 实验
  • 意识流
  • 现代诗
  • 饮酒
  • 孤独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芬尼根守靈》、比昂、《金剛經》,三種題材的碰撞與交流

  ◎《芬尼根守靈》代表人的苦,用文字密碼將人世間的各種愛恨情仇濃縮呈現。
  ◎比昂思想理論是心理治療層次的介入,協助人們看見苦的真實面。
  ◎《金剛經》代表從靈性層次的介入協助人們「離苦得樂」,悟出般若智慧到達彼岸。

  要把喬伊斯的《芬尼根守靈》、《金剛經》和Bion的O,
  放在一起經驗和想像,起初是有著錯覺做起點,
  只是依稀覺得它們之間是有些共同,也有差異,
  混合著人世間的迷和謎。

  雖然它們在不同的時空下,出現在不同的領域裡,
  就像是風馬牛原本就不相及,
  但是當風馬牛被牽涉在一起後,
  它們之間的相及關係,
  就成為需要探索的人生之謎。

  尤其是比昂晚期的no memory, no desire,
  和《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對話,
  似乎是接近「應無所住」,但是「無住」之後,
  如何生其心呢?那是什麼樣的心呢?
 
《时间的回响:被遗忘的肖像与未竟的旅途》 第一章:褪色的记忆与古老的钟声 故事始于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小镇——“雾溪镇”。这个地方终年笼罩在薄雾之中,仿佛被现实世界轻轻推开,留下一个只存在于旧照片和老人口述中的角落。主人公艾米莉亚,一位年近古稀的钟表修复师,继承了镇上最古老的店铺“时间的针脚”。店铺里堆满了锈迹斑斑的机械、破碎的齿轮和蒙尘的摆锤,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陈年木材混合的气味。 艾米莉亚的记忆如同她修复的那些老钟表一样,时快时慢,充满了断裂的片段。她唯一清晰记得的,是她童年时,镇上那座宏伟的市政钟楼。那座钟楼的机械结构复杂到令人咋舌,据说每走一步,都蕴含着小镇居民的集体情感。然而,在三十年前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钟楼彻底停止了运转,它的巨响也随之消失,小镇似乎也一同进入了停滞状态。 镇上的居民对钟楼的沉默习以为常,但艾米莉亚总觉得那座钟楼内藏着一个未解的谜团,一个与她失踪的祖父——那位伟大的钟表匠——紧密相关的秘密。祖父在暴风雪的当晚失踪,只留下一把样式奇特的黄铜钥匙和一张残缺的星象图。 第二章:星象图下的秘密路径 一天,艾米莉亚在清理店铺深处一个积灰的旧箱子时,发现了一本用羊皮纸装订的日志,扉页上印着一个模糊的徽记——正是星象图上的那个标记。日志的主人是“观测者协会”的一员,一个致力于记录“非线性时间流动”的神秘组织。 日志记载了一个关于“时间节点的理论”:某些特定的地点和时刻,时间流速会产生奇异的扭曲。而雾溪镇的市政钟楼,正是这样一个关键节点。协会成员相信,通过重新启动钟楼,可以短暂地“重叠”过去与现在,从而修正某些历史的错误。 日志中提到,启动钟楼需要一个特殊的“共振器”,它必须由“拥有纯净时间感应力的人”通过“静默之声”来激活。艾米莉亚意识到,祖父的失踪和钟楼的停摆绝非偶然,而是与这个协会的某个宏大计划有关。 她开始研究那张残缺的星象图。星象图并非指向天空,而是指向地面。沿着图上标记的方位,艾米莉亚穿梭于雾溪镇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镇子边缘那个常年被洪水淹没的旧磨坊、镇中心广场下水道系统深处一个废弃的蓄水池,以及老图书馆地下室里一块被遗忘的黑色大理石。 在蓄水池的墙壁上,她发现了一串用古老符号刻下的铭文,这些符号与日志中的描述相互印证,指向一个核心概念——“存在的静默”。 第三章:静默之声的追寻 “静默之声”究竟是什么?艾米莉亚回到店铺,开始拆解她祖父留下的一件未完成的作品——一个内部结构如同迷宫般的机械装置。这个装置没有发条,没有齿轮,只有一个光滑的、由某种未知金属制成的球体,悬浮在装置中央,微微闪烁着微弱的蓝光。 她尝试了各种物理方法——敲击、加热、冷却,都无法让它产生任何反应。直到一个寂静的夜晚,当镇上的所有电力都因雷暴而中断时,店铺内陷入绝对的黑暗与寂静。就在这时,艾米莉亚无意中碰到了她童年时最爱的那架老式八音盒,它发出的最后一个音符——一个极其微弱,几乎无法察觉的高频颤音——恰好在蓝光球体附近回荡。 刹那间,机械装置上的蓝光爆发,球体开始高速旋转,发出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物质深处的嗡鸣,这声音不是听觉上的,而是直接作用于骨骼和内脏的感觉——这就是“静默之声”。 装置被激活后,它投射出一幅立体的全息影像,影像中正是市政钟楼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更令人震惊的是,影像中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她的祖父。他正对着一个巨大的钟摆,似乎在进行最后的调整。 祖父的影像用一种极其缓慢、仿佛被拉伸的语速说道:“不要阻止……停止……并非终结,而是……重置……关键在于……摆锤的……‘锚’。” 第四章:锚点的抉择 艾米莉亚意识到,要启动钟楼,必须找到那个“锚点”。通过对照星象图和钟楼的设计图,她确定了锚点就在钟楼的最高层,摆锤的中心轴。 重返钟楼的道路充满了艰辛。镇政府一直以“结构不稳”为由拒绝任何人进入。艾米莉亚不得不利用她多年来对机械的理解,避开所有现代的安全系统,攀爬上布满冰霜的塔身。 在钟楼顶层的密室中,她找到了那个巨大的、停止运转的黄铜摆锤。摆锤的底部镶嵌着一块与她从箱子里找到的黄铜钥匙形状完全吻合的凹槽。 当她将钥匙插入凹槽时,整个钟楼开始剧烈震动。地面上的“时间节点”效应被触发,雾溪镇开始出现时间错乱的现象:路边新开的花朵瞬间凋谢,昨天喝过的咖啡又出现在桌上,老人们的皱纹忽深忽浅。 艾米莉亚站在摆锤旁,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1. 完全重启钟楼:这将按照她祖父留下的蓝图运行,很可能修正她童年时遭遇的某场不幸,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观测者协会”试图避免的“时间悖论”——因为祖父似乎在阻止某事发生。 2. 保持静默:让钟楼继续停摆,维持小镇目前这种缓慢而压抑的“常态”。 她看向钟楼的机械核心,发现祖父并非停止了钟楼,而是巧妙地将某个关键齿轮卡住,使其无法完全归位。这个卡住的齿轮上,刻着一行小字:“并非前行,而是停驻。” 艾米莉亚明白了。祖父并非要修复时间,而是要保护时间不被“观测者协会”的激进干预所破坏。他用停止运转的方式,将小镇“锚定”在了那个相对安全的瞬间。 第五章:雾溪镇的永恒午后 艾米莉亚最终没有将钥匙完全转动,也没有强行移除那个卡住的齿轮。她只是轻轻地用她随身携带的一枚微小、但异常精准的修复工具,将齿轮卡住的位置稍微加固了一下,确保它能更长久地保持“暂停”的状态。 当她退出钟楼,走下塔身时,天空中的薄雾奇迹般地消散了一瞬,阳光短暂地照耀在雾溪镇的街道上,那是一种温暖、宁静的光芒,而非刺眼的热烈。 镇上的居民似乎没有察觉到刚才发生的时空动荡,生活依旧按照他们习惯的缓慢节奏进行。时间没有倒流,也没有暴走,它只是以一种艾米莉亚可以接受的、平稳的速率继续流动。 艾米莉亚回到了“时间的针脚”店铺。她将那把黄铜钥匙挂在了那个从未发出过声音的机械装置上。她明白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掌控时间,而在于接受它的不可逆转性,并珍视每一个“现在”所承载的重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艾米莉亚继续修复着镇上的旧钟表,但她不再急于让它们恢复“标准时间”。她允许有些钟慢上几分钟,有些则快上片刻,每一个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雾溪镇居民独有的、带有瑕疵却无比真实的时间。而那座宏伟的市政钟楼,依旧保持着它沉默的姿态,成为了小镇永恒的、温柔的守护者。时间,在雾溪镇,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全文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作者群


  本書作者:王明智、蔡文瑞、陳瑞君、李芝綺、陳建佑、許瑞琳、王盈彬、翁逸馨、黃守宏、徐溢謙、劉玉文、郭淑惠、劉又銘、莊麗香、蔡昇諭、陳婉容、蔡榮裕

  【薩所羅蘭】的成員密切合作,走在精神分析的心理風景裡,和文學、藝術、戲劇、電影、人類學等密切交流。我們不是只談論診療室的工作場景,我們更是「回到佛洛伊德」,回到他當年草創精神分析時,在各種資源裡尋找語言,來描繪臨床所經驗的想像和情感等。我們是精神科專科醫師和心理師的組合,目前有資深成員「薩所羅蘭的山」,和年輕協力者「薩所羅蘭的風」。

  薩所羅蘭團隊:
  【薩所羅蘭的山】
  陳瑞君、王明智、許薰月、劉玉文、魏與晟、陳建佑、劉又銘、謝朝唐、王盈彬、黃守宏、郭淑惠、蔡榮裕。
 
  【薩所羅蘭的風】(年輕協力者)
  彭明雅、白芮瑜、王慈襄、張博健。
 

图书目录

序一 滿載而歸的學習之旅(莊麗香)
序二 樂音、雜訊、誦經(許瑞琳)
序三 那一天,在雲端,說夢語(郭淑惠)

前言(蔡榮裕)
第一章
經讀閱驗:夢幻泡影,住進一場夢裡解決人生裡的閱讀經驗(王明智)
因為會醒,所以可以安心做夢,因為有空性,所以萬物皆有可能(與談人:蔡文瑞)

第二章
復而活死:應如是住,災難國度酒歌裡埋伏著經典死而復活(陳瑞君)
点ㄐㄧㄥ蟲山咒(與談人:李芝綺)

第三章
思夢的醒:不住於相,誰在掌管白天裡散步時刻有醒的夢思(陳建佑)
「O」夢。萬花筒(與談人:許瑞琳)

第四章
迷撲離朔:諸相非相,當從表格座標裡走向未知而撲朔迷離。(王盈彬)
諸相非相,即見真相(與談人:翁逸馨)

第五章
形扭變曲:燃燈佛所,走出診療室的空間後矛盾的扭曲變形(黃守宏)
OK, KO, KO, OK, OK, OK, OK, KO, KO, OK, KO……(與談人:徐溢謙)

第六章
序雜失混:諸心非心,過去現在未來在時間因緣裡雜混失序(劉玉文)
解碼芬尼根票根:搭乘比昂的O光速機進入空性樂園(與談人:郭淑惠)

第七章
語實驗言:如筏喻者,說話裡外出流浪者回頭重新言語實驗(劉又銘)
言語斷裂處的PS(註1)是心靈的吶喊,是探尋O的入口(與談人:莊麗香)

第八章
心處用處:應無所住,當O開始在人世因緣裡隨緣處處用心(蔡榮裕)
試以Bion理解精神病的方式探索喬伊斯的新語症(與談人:蔡昇諭)
還至本處(與談人:陳婉容)

附錄一:文學、佛經與精神分析工作坊
附錄二:薩所羅蘭團隊【薩所羅蘭的山】人員介紹
附錄三:《喬伊斯工作坊》[以文會友]與談人名單介紹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710089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滿載而歸的學習之旅
莊麗香


  很高興能參加《薩所羅蘭》以文會友的活動,豐富且多元的一場學習之旅,研討主題以Joyce的《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比昂思想理論與《金剛經》三種題材作為閱讀思考來交流,這三者各有奧妙艱深難懂之處,讀起來相當不易,但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帶來更豐富多元的觀點,讓艱深的題材變得有趣,也讓學習收穫滿載。

  我個人覺得這次的學習題材可以組合成一個三角關係圖,Joyce的《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代表人的苦,用文字密碼將人世間的各種愛恨情仇濃縮呈現,由於過於濃縮變形,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就先感受到無以名之的苦與混亂;《金剛經》代表從靈性層次的介入協助人們「離苦得樂」,常以辯證方法進行思考,能夠悟出諸「相」、「非相」、見「實相」與「空性」,便有機會藉由般若智慧度苦海到達彼岸;比昂思想理論是心理治療層次的介入,協助人們看見苦的真實面,用思考涵容苦,然後得以活出在苦的真實面底下同時存在的神祕或無限潛能。

  能夠形成上述心得主要來自以文會友活動促進的思考學習,尤其對比昂的思想理論也因為此次活動延續去年9月的討論而有時間與機會更進一步的了解。除了比昂的思想理論之外,能細嚼慢嚥的學習《金剛經》,並體會其中的般若智慧是很棒的經驗。如果不是蔡榮裕醫師把《金剛經》納入討論題材,我不知道是不是有機會去研讀佛經,是不是有機會跟《金剛經》有靈性層次的交流,所以覺得感恩。

  然而我也發現收穫還不只這些,對於表達自我思想很害羞但又喜歡思想交流的我來說,這個過程與體驗可以用一個比喻來描述:我愛唱歌但不太會唱,被一個歌唱社團邀請,慢慢學會了唱歌。所以感謝蔡榮裕醫師與《薩所羅蘭》給的機緣!相信閱讀此書的讀者,也將以另一種促進思考的方式獲得學習與思想的激盪。
 
莊麗香
諮商心理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看見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鉅微顧問管理公司》特約心理顧問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推薦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樂音、雜訊、誦經
許瑞琳


  《崔斯坦與伊索德》是歐洲中世紀家喻戶曉的傳說,準備下嫁英格蘭馬克國王的愛爾蘭公主伊索德,與護送她的崔斯坦爵士(馬克國王的姪子)墜入情網,兩人一波多折、不能長相廝守、最後殉情的淒美故事,華格納將這個傳說改寫為歌劇,因為他在當時愛上好友的妻子,在最後一幕,崔斯坦身負重傷只對趕來相會的伊索德叫喚出她的名字就死去了,伊索德傷心至極,唱完絕美的詠嘆調《愛之死》,追隨崔斯坦死去,指揮家卡拉揚用這齣劇告別舞台,李斯特將這幕劇改寫成鋼琴版本,而這首曲子是鋼琴家霍洛維茲的絕響之作,他在演出後四天過世。是什麼樂音讓音樂家願意用生命的餘燼為之燃燒殆盡?曲子裡爬升的半音代表渴望,同時伴隨下滑的半音代表失落,這組不和諧的和弦在指尖反覆遊走著,重複著這樣的渴望和失落,綿延無止盡的「無限旋律」牽引我們越走越遠,卻得不到解答,好不容易兩人相遇了,激盪著熱情的火花,旋即被打斷,又重複數次,音符越來越炙烈飢渴,有限的生命終究是無法滿足愛慾的,直到最後一刻,死亡猶如天降甘霖,甜美的融合音在乾涸的沙漠竄流開來,讓人無法懷疑死亡是唯一的真理,能得到解脫、無限的愛、永恆的融合、以及和諧的秩序,這個旋律深深影響了希特勒,他成為華格納和死亡的信徒,他在最後一天,先跟情人伊娃舉行婚禮、再雙雙服毒自盡,當時播放的音樂正是華格納的《愛之死》。猶如走進富士山腳下的青木原,日本著名的自殺森林,肥沃的火山土壤造就這片綠葉茂密的森林,樹根盤纏交錯、鋪滿苔蘚,就像內心找不到出口的迷宮,既然如此乾脆待下來吧,在日本神山下死去,是多麼寧靜美好,就將「我」溶解吧,甘心臣服在死亡迷人的樂音中。

  但是喬伊斯吵死了!

  崔斯坦爵士,柔音中提琴摧花手,在歷史永恆回歸中的某個時代,以上帝之姿行海盜之實,從北阿莫里卡遠渡愛爾蘭海裂波碎浪而來,尚未曾再度抵達彼岸濃情蜜意之小歐羅巴邋遢破敗瘦⾻嶙峋的地頸,也尚未會再度以統治者之名以監禁伊索德為由發動他的半島戰爭,揮舞著孤挺超屌的鐵桿長槍,直如筆迅如矢,一場狂野的戰鬥,口中噴出乳白星沫,「非降即戰!」《芬尼根守靈:墜生夢始記》第一頁

  他嘰哩呱啦在吵什麼?整本書布滿難以理解的雜訊,嘮叨不休,從書開頭貫穿到書尾句點的利菲河叨叨絮絮地流著、勤奮地流著,他就像個在河邊洗衣的老媽子,把全人類的污穢和罪惡全拿來洗了,一邊洗一邊講著故事和道理,細數哪裡少了一顆扣子、哪裡脫了線、這個髒是踩到鄰居家的狗大便、這片血是撞到自家門染上,即便人類這麼不聽話讓人失望,他從不放棄,繼續用力地洗,要把血漬污垢盡可能地洗乾淨,先用衛星天線將洪荒以降所有的雜訊收編進來,再用充滿雜訊的收音機大聲放送,要謹記歷史的教訓啊!雖然他知道人類終究會再犯錯和摔跤的,但他從不放棄,繼續像老媽子一樣提醒別忘了帶零錢書本和眼鏡,在死神面前他顯得如此可笑啊!一戰和二戰後的歐洲整片焦土廢墟,喬伊斯像是掙扎出頭的雜草,旺盛的生命力,讓路過的人類忍不住停下來摸摸他,摸的同時內心乾涸的井竟也汩汩滲出水來,邊笑邊嘆息邊嘴巴咕噥著這是什麼吵雜的書啊!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東方的佛教安靜多了,空性慈悲地陪伴我們2500多年,歷經多少戰亂和顛沛流離,撫慰多少人心,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抄寫著《金剛經》,盼望在金剛智慧中明心見性,破除事相,化解一切煩惱,為了求得自在無礙,一遍又一遍的誦經,規律的節奏像是在子宮中聽著母親的心音,我們被溫柔地包覆起來,隔絕了塵世的喧擾和苦痛。科學研究證實心跳聲、海浪聲、雨水聲這些規律的大自然聲響有舒壓催眠的效果,因為很規律,就像一堵牆一樣可以把你包覆在裡頭不會受到外面不規律、突如其來的聲音干擾,讓你平靜放鬆、有安全感。人性既存的死亡本能,向外攻擊和殺戮、向內自責和自殺,讓人類不得安寧,而古老的《金剛經》早在幾千年前就創造了這些規律的誦經音律,像個偌大的子宮包覆著東方淨土,超度人性的陰暗,讓人的心靈可以重新投胎轉世。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

  在佛教要達到涅槃首要是破除貪嗔痴、滅絕一切煩惱和刺激,但人性就是會有生死本能和各種慾望,所以要去掉我、無我才能達到涅槃。自殺也是為了殺掉自我和痛苦,讓一切刺激歸零,投向涅槃。獨裁和戰爭美其名也是為了創造一個理想的秩序、趨向涅槃的樂音。那是不是多多誦經洗滌人心,是不是多聽聽喬伊斯的雜訊開懷大笑,浸入他所營造的包羅萬象、萬物合一、無邊無際的海洋感覺裡,一樣符合離苦得樂的涅槃原則,就不會有戰爭了?戰爭讓佛洛伊德為了躲避猶太屠殺差點服毒自盡,戰爭讓比昂上了兩次戰場,沒有戰爭或許就沒有今天精神分析的深度,佛洛伊德或許不會提出死亡本能,比昂或許不會窮極一生探究O(origin),終極現實、神性、真理、無限、或物自身。

  而我們試著用我們的有限去接近黑暗無聲宇宙的無限,試著在無重力的死亡國度用力投擲個什麼看看能不能擦出一點點光亮,雖然沒有像喬伊斯這樣眾聲喧嘩、沒有像《金剛經》這樣空靈聊慰、沒有像比昂這樣在星空中畫出一個個的符號,我們只能提供接地氣的O,讓你坐上安全充氣艇O,儘管放鬆在我們共創的心智漂漂河探險,有驚聲尖叫屍橫遍地的戰場,有各種扭曲變形的綺麗夢樂園,有石破天的石壁,有摩斯密碼的解密,有AI虛擬世界,有孫悟空72變,有孟德爾的豌豆,有出走的網格……,暢遊完16種O的多重宇宙,回到原點,也許你也會想建構一趟自己的心智漂漂河~
 
許瑞琳
精神科專科醫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台中心身美診所醫師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那一天,在雲端,說夢語
郭淑惠


  國中時,很羨慕身上有一台隨身聽(walkman)的同學,那是件很酷炫的事,當時我跟爸爸說想買一台,他沒回應這件事,反而跟我說以後錄音帶都會不見,會被「光碟片」取代,那是圓形薄薄一片,可以存進更多的歌曲,那時覺得像天方夜譚,只是他不想買給我的託詞罷了。幾十年後,當年的失望和渴望的隨身聽早已被成長的浪潮衝得不見蹤影,光碟被雲端空間取代了。現在不需出門,只需在個人手機上點一下螢幕便將影片送到眼前,小時候周末,一家人到百視達挑片子租錄帶是古老的回憶,像很遙遠的過去,就像爸媽說他們小時候要開灶煮飯,一切的改變在一剎那間,人事已非,何者為是?所謂的先見之明,需要一個未來人的未來思惟。

  三月在山風頻道《心理的午餐》時段,和蔡榮裕醫師一起談Bion Transformation in O,他指出Bion晚年在精神分析的立論上起了很大的變化,有些人以為他瘋了,但就是因為他當年堅持走得更遠,現在我們才能跟著他的腳步有更多可能去想。我很開心自己在精神分析圈子中先交了佛洛伊德這個朋友,最近又認識Bion這個怪咖,他很有勇氣,是我心中的未來人,他信任自己的直覺,勇敢地跳躍到另一個時空。2015年4月24日女太空人Samantha Cristoforetti在國際太空站,朗讀了但丁《神曲》(La Divina Commedia)的片段。她選擇的是《天堂》(Paradiso)第一章,但丁飛昇向著神界的光、女太空人升空到深奧宇宙、比昂探究終極真理之處,只是不知道返回人間如何用語言述說:

  此刻我置身神光最亮的區域,
  目睹了那裡的景象,再降回凡間,
  就不能—也不懂得—把經驗重敘。
  因為,我們的心智朝著欲念
  靠近時,會潛入極深處行進,
  使記憶無從追隨而落在後面。

  (但丁《神曲3:天堂篇》黃國彬譯本)

  這場以文會友討論的文本包括《芬尼根守靈》、《金剛經》及比昂的「O」,這三者搖滾撞擊發酵,烘焙後嘗起來的味道,像是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貝果(everything bagel),O的造型,體驗平行宇宙的多重人生,芬尼根wake中的文字,跳躍在不同國家語言,被解構重組,大玩語言文字遊戲,這一切都在空性之上。過度智性的推敲理解是烤過頭的焦燥貝果,順隨意識自由流動才能玩味貝果真滋味。一群人分享著自己口中貝果的滋味,思想者將思想以文字傳上雲端,在雲端召開視訊會議進行交流,正如電影的結尾出現「天馬行空」四個字,三月十九日這一天,我們在空中行天馬,說著夢語。

  註:黃國彬(譯)(2003)。《神曲3:天堂篇》(原作者:Dante Alighieri)。台北:九歌。
 
郭淑惠
諮商心理師
新竹《心璞藝術》心理諮商所所長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會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專業督導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
聯絡方式:xinpu48@gmail.com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