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與翻修最煩惱的94問:70%的人都曾動過裝修念頭,卻卡在預算、施工品質而作罷,本書讓你不只是再想想。

裝修與翻修最煩惱的94問:70%的人都曾動過裝修念頭,卻卡在預算、施工品質而作罷,本書讓你不只是再想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主婦之友社
图书标签:
  • 裝修
  • 翻修
  • 家居
  • 装修指南
  • 室内设计
  • 预算
  • 施工
  • DIY
  • 家居装修
  • 装修经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直接買新成屋還是買中古屋改裝修,哪個划算?
  ◎40年以上老房怎麼改,才不會有安全疑慮。
  ◎兒子愛跑跳,女兒練鋼琴,怎麼用最少的費用隔音才不會被鄰居抗議?
  ◎為了趕上班,一家子早上都得搶廁所,有沒有多人使用又有隱私的設計?

  作者為主婦之友社,是日本實用書首席品牌,
  他們透過問卷調查發現,約70%的人都曾動過裝潢翻修念頭,
  卻因「很花錢」、「麻煩」、「不知怎麼改善」遲遲沒有行動。

  本書特別整理出關於裝修與翻修,最煩惱也最常提出的94問,
  找專業設計師解答並分享案例照片,提供裝修前後對照圖,
  讓你再也不空想,打造理想宅。

  ◎裝修一定會超支,要預留10%預算
 
  以下這些是翻修過程中最被多數人忽略的費用:
  拆除內裝的清運費、鋪設防塵布的保護工程費、暫時租屋的租金、
  拆除後萬一內部結構老化,還要追加的補修工程,
  所以你要預留施工與材料費用的10%,作為臨時增加的開銷。

  現場若想臨時變更設計,記得先找設計師或裝修的接洽窗口,
  而非工班,因為你(業主)在現場亂插嘴,一定會引起混亂。

  ◎老屋該不該修?不憑感覺,有判斷基準

  看牆壁是否龜裂、剝落、發霉或出現白蟻窩;
  檢查衛浴,確認排水口有無堵塞、管線漏水等,
  上述問題都會影響居住品質,要馬上翻修。
  理想是找兩家以上的業者來診斷。
 
  ◎中古屋裝修三件事:安全、安全、安全

  老宅多半不耐震,翻修時要以安全為第一考量,怎麼補強結構,本書全圖解。
  家中有中老年人,廁所要增設扶手等簡易無障礙工程,
  拆除門檻,所有地面調成等高,降低跌倒機率。

  門窗,要有防盜意識,大門要有兩道鎖,
  沒有面向道路的低樓層廚衛空間,是防盜死角,一定要加裝設備。
 
  ◎室內設計強,小家也能越住越大

  ‧客廳、飯廳各占一間,空間就會小。打掉隔間牆用收納架區分,減少壓迫感。
  ‧小孩房,有必要嗎?增設牆壁並不困難,等孩子長大再來切割空間就好。
  ‧建材,會改變氛圍。實木地板觸感好,保暖性強,冬天赤腳走也很溫暖。
  ‧廚房最好要有窗,煮飯的人心情明亮又健康。
  ‧工作區要設在家中最角落,居家也能安靜上班。

  窗戶怎麼變大?電源不夠怎麼加?玄關是門面,如何改大又有光?
  所有設計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動工之前,所有家人都要先聊過,
  過程中的彼此爭執、妥協,是換來理想宅的必經過程。

  70%的人都曾動過裝修念頭,卻卡在預算、煩惱施工品質而做罷,
  本書讓你不再只是想想,打造理想宅。

名人推薦

  看屋達人/羅右宸 推薦
  建築博士/王本楷 審定
 
室内设计与空间美学:打造您的理想生活环境 一部深入探索人与空间关系、兼顾实用功能与美学表达的权威指南。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居住空间不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个性表达、情感沉淀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跨越纯粹的装修操作层面,进入更广阔的室内设计与空间美学领域,理解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艺术感知,将“房子”真正转化为“家”。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涵盖从宏观的居住理念构建到微观的材质细节选择,旨在为所有对居住环境有更高追求的人士提供一套完整且系统的思维框架。我们相信,优秀的设计源于对生活深刻的洞察,而非简单的堆砌装饰。 第一部分:居住哲学的重塑——理解空间的功能与情感价值 在动手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立对“家”的认知。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明确自身的生活习惯、审美偏好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1. 居住行为分析与空间动线规划: 生活流线的梳理: 详细分析家庭成员的日常活动轨迹,如晨起、工作、休闲、待客等,如何形成有效的空间动线。探讨如何优化动线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折返和干扰,提升日常生活的效率与舒适度。 功能区域的界定与弹性: 讨论开放式、半开放式与封闭式空间各自的优缺点。着重介绍多功能空间的设计策略,例如如何通过可移动隔断、隐藏式家具等技术,实现空间在不同功能间的灵活转换,以应对小户型或家庭结构变化的挑战。 2. 光影叙事与自然元素的引入: 自然光的捕捉与引导: 深入分析不同朝向房间的光照特性,学习如何利用窗户尺寸、室内隔断、镜面反射等手法,最大化自然光的深度和广度。探讨采光不足区域的补偿性设计方案。 人工照明的层次构建: 区别基础照明、重点照明和氛围照明(装饰照明)。解析色温、显色指数(CRI)对空间感知的影响,并提供不同场景下(如阅读、用餐、放松)的理想照度建议。 引入自然的温度: 探讨如何将绿植、水景、天然石材和木材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入室内,创造亲近自然的居住体验,并分析其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部分:风格的提炼与材质的语汇 室内设计风格并非一成不变的标签,而是通过对材质、色彩、造型的精确运用所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本部分将带您深入理解不同设计语汇的内涵。 3. 解构经典与现代风格的精髓: 极简主义的深度: 探讨真正的极简并非是“空无一物”,而是“精确留白”。分析极简风格中对比例、几何结构和隐藏式收纳的极致追求。 北欧风的实用浪漫: 剖析北欧设计中对自然光、原木色、低饱和度色彩以及人性化家具的偏爱,以及如何避免过度“田园化”的倾向。 新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平衡术: 学习如何提取古典元素(如线条、对称性)的韵味,并用现代材料和简洁手法进行转译,创造出既有历史底蕴又不失时代感的空间。 4. 表面处理的科学与艺术: 地面材料的选择指南: 对比木地板(实木、复合、强化)、瓷砖(釉面、哑光、通体)、水磨石、艺术涂料等地面材料的耐用性、维护成本、触感和视觉效果,并提供针对特定区域(如厨房、浴室)的防水与防滑建议。 墙面质感的表达: 从环保乳胶漆的色彩科学,到壁纸、文化石、艺术涂料(如微水泥、肌理漆)的应用场景。重点分析如何利用墙面纹理来调节空间的纵深感和温度感。 五金件与细节的品味: 强调开关面板、门把手、踢脚线等“隐形”细节对整体品质感的决定性作用。如何根据整体风格统一或对比选择金属饰面(拉丝镍、黄铜、哑光黑)。 第三部分:收纳的智慧与空间优化技术 高效的收纳是保持空间美感和使用舒适度的基石。本部分着重于如何将功能性内化于设计之中。 5. 定制化收纳系统的设计逻辑: “藏”与“显”的辩证法: 讨论哪些物品适合完全隐藏(如杂物、清洁工具),哪些物品适合半开放展示(如书籍、收藏品)。 深度与高度的黄金比例: 讲解不同功能(衣物悬挂、叠放、电器摆放)所需的标准尺寸,避免因盲目追求大容量而造成空间浪费或取用不便。 垂直空间的潜力挖掘: 针对层高有限的空间,探讨吊柜、高架收纳以及嵌入式壁柜的设计技巧,确保视觉上的轻盈感不被厚重的储物破坏。 6. 卫浴与厨房的核心功能区优化: 厨房三角动线的优化升级: 深入分析洗涤区、备餐区、烹饪区的合理布局,并介绍台面材质(石英石、岩板)的耐用性对比。 卫浴空间的干湿分离进阶: 不仅是简单的淋浴房,还包括浴室柜的收纳深度、镜柜的照明集成、智能马桶的安装预留等一体化设计考量。 第四部分:跨越设计与实施的鸿沟 优秀的设计必须能完美落地。本部分关注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中的关键决策点。 7. 环保与健康标准:从材料到通风: 关注室内空气质量(IAQ): 详细解读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的选择标准,理解甲醛、苯系物等对健康的影响。 新风系统与除湿策略: 探讨在不同气候区如何科学配置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的持续流通,这是健康居住环境的硬件保障。 8. 预算的理性分配与价值投资: 核心投资区域的界定: 指导读者识别哪些部分(如水电基础工程、核心卫浴设备、人体工程学家具)应该投入更高预算以保障长期使用体验,哪些部分可以通过后期软装迭代来调整。 价值评估而非单纯价格对比: 学习如何评估供应商提供的方案,将关注点从初次报价转移到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和使用价值上来。 本书力求通过理论指导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能够与设计师、施工方进行有效且深入的沟通,最终实现一个既美观又高度契合自身生活需求的居住空间。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将生活蓝图精确转化为现实环境的实用美学手册。

著者信息

編集簡介

主婦之友社


  日本實用書首席品牌,根據讀者的需求出版如料理、健康、育兒、室內設計等生活類書籍。

譯者簡介

黃筱涵


  從事出版翻譯10年以上,譯作超過150本書。但比起譯作數量,更重視從作者們身上獲得的知識。希望未來能持續以這些知識為基礎,不斷拓展翻譯之路。

  譯有《東大名譽教授的歷史講堂!建築裡的世界史圖鑑》、《用年表學藝術史》、《LinkedIn活用大全》等書。
 

图书目录

推薦序 讓你更懂怎麼與師傅溝通/羅右宸

第一部 裝修與翻修,最煩惱的事
第1章 該準備多少錢?

1.    70%的人都曾動過裝修念頭
2.    預算有限,哪些地方優先處理?
3.    裝修一定會超支,口袋要夠深
4.    購屋付款流程與房貸申請

第2章 老屋該不該修?有基準
1.    定期檢查門窗、浴室
2.    磁磚或外牆龜裂,建築物本體損傷
3.    屋齡40年的公寓該怎麼修?
4.    先確認建築工法,再決定改格局

第3章 買中古屋改裝,先問管委會
1.    買中古屋,裝修預算怎麼分配?
2.    購屋前,先查地籍資料
3.    老公寓改裝,細節超乎你想像
4.    下大雨的隔天最適合看屋

第4章 找誰幫我裝修?
1.    名氣不等於品質,從需求找業者
2.    比價格更重要的是,彼此溝通合拍
3.    多找兩、三家業者共同報價

第5章 不能只選自己喜歡的,和同住者多討論
1.    動工之前,所有家人先聊過
2.    多看裝潢前後的比較案例
3.    最適合動工的季節
4.    工期超過2週,要找暫住處
5.    只改廚房或衛浴,怎麼邊修邊住?
6.    我怕工程噪音會吵到鄰居
7.    小規模改裝也要簽約
8.    施工期間,寵物住哪裡?

第6章 施工前後注意事項
1.    有空就到現場監督
2.    動工後,家具擺哪裡?
3.    臨時想變更內容,找窗口,而非現場師傅
4.    我要上班,怎麼和現場師傅打好關係?
5.    別急著付尾款

第7章 裝修三件事:安全、安全、安全
1.    老宅不耐震,如何避免倒塌?
2.    換雙層玻璃窗,預防結露
3.    家有老人,廁所要裝扶手
4.    門窗,要有防盜意識
5.    低樓層怎麼防盜?

第8章 溫度、空氣品質,都要列入考慮
1.    通風的關鍵,窗戶
2.    夏天要涼,冬天不能冷
3.    格局對了,電費就不貴

第9章 室內設計強,小家也能越住越大
1.    恢復成毛胚屋,管線能重拉
2.    不刻意區隔客廳飯廳
3.    但在客飯廳交界放收納架
4.    小房也能有大餐桌
5.    最時髦的內裝:室內窗
6.    家有幼兒,安全防護不能少
7.    小孩房,真的有必要嗎?
8.    孩子老窩在房間?縮小他的空間
9.    不常使用的房間,拆掉變客廳
10.    無邊榻榻米,時髦和風
11.    工作區放角落,居家也能安靜上班
12.    牆壁當螢幕、角落做展示區
13.    陽臺,在家就能野餐
14.    玄關窄,打掉旁邊的房間
15.    低預算的高規格改裝

第10章 廚衛舒服了,全家都有感
1.    廚房太窄,難用又有壓力
2.    系統廚房,打掃收納都輕鬆
3.    廚房有窗,明亮又健康
4.    浴室,夏天要涼冬天要暖
5.    獨棟,衛浴不能蓋在臥室上方
6.    衛浴設備三合一,空間就出來
7.    增設洗臉盆,全家不再天天搶廁所
8.    加點小裝飾,廁所也走時尚風

第11章 陽臺廚衛一直線,家務少一半
1.    縮短動線,家事更輕鬆
2.    洗衣機放陽臺,取衣晒衣不再是苦差

第12 章 讓家裡不再堆滿收納箱
1.    搬家或裝修,都要斷捨離
2.    收納的原則,拿取收起都方便
3.    房子小,更要設計收納間
4.    餐盤太多怎麼擺?
5.    把壁櫥改良成收納間
6.    收納,要考量家事動線
7.    超完美書架設計
8.    廚房總被調味料、廚具占滿
9.    洗面乳、肥皂、牙刷牙杯堆滿滿
10.    再小的廁所也能有收納
11.    窄玄關看起來很寬敞
12.    門板最占空間,能省就省

第13章 建材,會改變氛圍
1.    想換地板,一定要拆原來的嗎?
2.    PVC地毯與塑膠地板,好清洗又便宜
3.    看型錄不準,索取樣品多比較
4.    實木地板觸感好,保暖性強
5.    家裡小孩愛跑跳,得選隔音建材
6.    公寓可以增設地暖嗎?
7.    壁紙或油漆?關鍵在批土
8.    鋁窗多加一道漆,舊窗也能亮晶晶
9.    玄關是門面,最好有光
10.    窗戶怎麼變大?改上下
11.    推門改拉門,側邊牆不能太窄
12.    換門不換框,費用省很大
13.    讓清潔變輕鬆的廚衛設備
14.    將屋內死角改成室內晾衣間
15.    崁燈壁燈吸頂燈,效果各不同
16.    電源不夠怎麼加燈?做軌道燈
17.    最需要插座的地方,廚房
18.    如何用最低價格取得材料?
19.    寵物友善翻修方案
20.    某些小物件可自行採購
21.    DIY,能省下部分預算

第二部 成功實例分享
1.    改造公寓住宅,彷彿待在咖啡廳
2.    中古獨棟,隔出一部分來開店
3.    邊住邊改,配合生活型態來裝修
4.    切割空間,育兒生活更餘裕

第三部    後悔、爭執、妥協,都是必經過程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377093
  • 叢書系列:Style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讓你更懂怎麼與師傅溝通
看屋達人/羅右宸


  我進入活化資產(按:規畫評估客戶持有多年之土地、建物等,以出租、標售地上權、自行規畫開發、聯合開發、都更等方式,來增加其收益)、老屋裝修這個行業超過10年,裝潢翻新的案場超過300戶,深深了解裝修有很多細節必須注意。

  臺灣屬於海島型國家,由於地震多、溼氣重,導致許多建築物因自然產生損傷,有危險疑慮。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可得知臺灣有將近450萬棟屋齡超過30年的老房。大齡老屋潛藏居住安全隱憂,該怎麼改裝才能住得安穩、舒適?

  這些問題都能從《裝修與翻修最煩惱的94問》得到答案。

  室內裝潢與房屋的主結構、格局形狀息息相關,是一個需要大量專業與經驗推疊的新領域,其中的眉角細項,外行很難略知一二。

  為什麼我會說這是個新領域?

  因為材料、工法、科技能組合成各種不同的元素,光是材料就有成千上萬種,每個工項的工法也因施作師傅的施工細節度,而有差異。

  而裝修最難的地方,就在於每個房屋案場都是獨一無二的,隨著屋況及環境不同,存在各種可能難以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克服的挑戰,這就需要專業從業人員的智慧來處理。

  《裝修與翻修最煩惱的94問》不是要你學會所有跟翻修有關的技能,而是幫你培養出能與師傅溝通,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住宅的大腦。懂得自己想要居住的生活與基本的裝修專業知識後,才能在預算內,住進理想中的住宅。

  本文作者畢業於元智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在學期間,發現自己對房地產有著極高的熱忱,進而悉心專研。在大學期間,看過上千筆房地產物件,接觸五百多位房仲代銷業者,更創下22歲、同時有22間房收租的驚人紀錄。

  成立How Life好生活新創企業公司,以解決租賃服務市場中,房東與租客資訊不透明的問題,讓年輕人能租到性價比高的租房為核心目標。同時也將幫房東打理老屋、空屋,創造新價值,當作活化市場,提高房屋價值的方式。

  著有《我25歲,有30間房收租》、《選房、殺價、裝修,羅右宸(全圖解)幫你挑出增值屋》。

  羅右宸的社群媒體:
  買房達人羅右宸臉書:www.facebook.com/buyhouse888/?locale=zh_TW
  HowLife 好生活臉書:www.facebook.com/howlife.com.tw/?locale=zh_TW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对着家里的那堆装修合同书简直是望而生畏,每一页的乙方条款都写得滴水不漏,而对我们甲方的保护却含糊其辞。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关于工期延误的赔偿条款,几乎形同虚设,等你发现工人跑路了,半个月过去了,你除了干着急,几乎没辙。我买过几本所谓的“装修圣经”,结果里面洋洋洒洒写了各种风格搭配和色彩理论,对实际操作中的扯皮环节着墨太少。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在合同签订前,有哪些关键性的条款是必须加上去的?比如,针对不同阶段的验收标准,必须明确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如果地砖铺贴出现空鼓,扣款比例应该是多少?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对业主相对有利的合同范本分析,或者至少指出那些合同中常见的“文字游戏”,那绝对是无价之宝。毕竟,装修不仅仅是美学上的创造,更是一场严谨的法律和商业博弈。我需要的是一把能保护我钱包和精力的“尚方宝剑”,而不是一本介绍欧式复古吊灯样式的图册。

评分

谈到装修后的“收尾”阶段,简直是一场关于完美主义和现实妥协的拉锯战。很多硬装都做完了,但最后总有些鸡毛蒜皮的小毛病层出不穷:踢脚线与墙面有缝隙、柜门关不严、插座面板歪斜等等。这时候,你再去找当初的装修队返工,他们往往敷衍了事,或者干脆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我上次的经历就是,竣工验收单签了,尾款结清了,但一个窗户的密封条总是有问题,我打电话过去,对方态度就开始变得爱答不理。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个详尽的“最终验收清单”,把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全部列出来,并且建议一个合理的“质保期内维修服务要求范本”,那就太实用了。验收不仅仅是看硬装是否平整,更要考察那些影响长期居住体验的微小之处。我渴望的,是一个能让我从头到尾把控全流程,包括最后一道“讨债”和“索赔”环节的实用指南。

评分

装修过程中,最让人心力交瘁的环节,绝对是隐蔽工程的验收。墙体拆改、水电布线这些一旦封死在里面,后续出问题就是大工程。我上次装修,为了省点钱,选了一个价格特别低的“一站式”装修公司,结果就是,他们帮你搞定一切,但你对每个环节的把控度几乎为零。他们说水管用了什么品牌,但你也没法去工厂核实真伪,只能看着工人敷衍地走一遍流程。我特别希望能看到如何使用一些简单、非专业性的工具来对关键节点进行自检。比如,如何通过水压测试来判断管道连接是否牢固?如何用简单的电工笔或万用表检查线路的接地情况?那些专业监理的费用实在太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个“DIY基础监理指南”,教会业主在关键节点“叫停”并进行抽查,那就能省去未来十年因为隐蔽工程质量不佳而带来的维修噩梦。这不仅仅是省钱,更是买一份安心。

评分

在材料采购这一块,我简直是掉进了一个“品牌陷阱”。市场上的材料商,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说成是“环保”和“进口”,但价格却天差地别。我花了大量时间跑建材城,听着销售员声嘶力竭地推销,最后买回来的东西,可能跟隔壁小店的同类产品在实际耐用性上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包装更精美一些。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对常用主材(瓷砖、地板、乳胶漆)进行一个去标签化的深度解析。比如,某种品牌的乳胶漆,它的核心成分到底是什么?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VOC含量和遮盖力,而不是那个浮夸的广告语。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不同预算下的材料“性价比清单”,明确指出哪些品牌或类型的产品在特定价位区间是“良心之作”,哪些是纯粹的“智商税”,那就能帮我们避开无数个选择的泥潭。我不想做个被市场营销牵着鼻子走的消费者,我想做个聪明的、对自己的家负责的采购者。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真是直击灵魂,充满了那种“我就知道会这样”的共鸣感。我最近刚经历了一场小型居家改造,简直是把市面上能遇到的坑都踩了一遍。最让人抓狂的就是前期规划阶段,光是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足够让人头秃。设计师A说这个墙面必须砸掉重来,设计师B又说结构没问题,稍微改动一下就好。这种信息不对称和专业术语的轰炸,让外行人感觉自己像个傻子。我当时最需要的是一本能用大白话把我拉回现实,告诉我哪些是“锦上添花”,哪些是“生死攸关”的必需品。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直面现实的残酷,比如油漆工偷偷给你换了次品涂料,或者水电改造完工后,你根本不知道水管到底是怎么走的,万一以后漏水了,找谁负责?如果这本书能详细拆解一下不同工种的报价构成,以及如何避免那些隐藏的增项陷阱,那简直是太值了。现在市面上的书要么太偏向高端设计美学,要么就是过于技术性,缺乏那种“过来人手把手教你省钱避坑”的实用指导。我真的很期待那种能让我读完后,能自信地跟工头对峙,而不是稀里糊涂签字画押的干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