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銀兩竊案×科舉冒考風波×賣官鬻爵勾當
隻能說為瞭榮華富貴,犯罪的創意超乎你的想像!
清官想揭發弊案?別妄想,你會得罪的既得利益者遍布整個官場!
管皇帝庫房是最肥的差?教獼猴偷錢、銀元塞股間、水桶有夾層……
一個人貪汙,叫貪汙;全部人一起貪汙,那就叫「閤法收入」!
隻能說為瞭榮華富貴,犯罪的創意超乎你的想像!
清官想揭發弊案?別妄想,你會得罪的既得利益者遍布整個官場!
管皇帝庫房是最肥的差?教獼猴偷錢、銀元塞股間、水桶有夾層……
一個人貪汙,叫貪汙;全部人一起貪汙,那就叫「閤法收入」!
▎貪汙貪到皇帝口袋──國傢銀庫,如探囊取物!
古代的戶部是主管全國財政的機關,所以戶部銀庫便是國庫,
在道光朝時,竟發生一件清史上規模最大的「國庫虧空案」!
隻聽過當官貪汙的,卻沒想過有人連皇帝的財產都敢偷!
道光皇帝在歷史上是齣瞭名的節儉,甚至身上穿的龍袍都打著補丁,
在財政方麵更是能省則省,為何朝廷的財務狀況還是入不敷齣?
隻因國傢養瞭一堆吸血蟲,上到權臣、下至庫役,無不監守自盜!
長此以往,國庫豈能不「失血過多」?
▎罪臣抄傢──好東西我先拿,剩下的留給國傢
乾隆皇帝是著名的藝術愛好者,紫禁城所收藏的字畫珍品多有其鑑賞痕跡,
但就是乾隆的這種藝術愛好,竟無意間揭發瞭一樁貪腐事件!
乾隆年間曾查抄瞭前浙江巡撫的傢產,皇帝看到清單卻眉頭一皺,
這位罪臣明明也是個有品味的收藏傢,傢裡更不乏傳世精品,
怎會傢產的清單上盡是一些稀鬆平常的俗物呢?
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得瞭!
底下的層層官員竟不約而同的竊取查抄的大批傢產,
金的換成銀的、上佳的換成劣質的,再更好的乾脆就自己留著!
最後挑剩下的「多係不堪入目之物」纔呈送內務府,要皇帝情何以堪!
▎孔門聖裔也會齣歹筍?──不專心於學術文章,卻忙著做假帳!
孔子一生緻力於教育、造福世人,被後世尊為「萬世師錶」、「至聖先師」,
隨著孔子的儒傢思想被上位者當作國傢的思想「正統」,孔子後代的待遇也因此水漲船高,
從漢代開始封孔子的九代嫡孫為「奉祀君」,宋代更是冊封孔子嫡係長孫為「衍聖公」,
山東麯阜的孔傢從此世襲爵位超過兩韆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貴族!
隻是萬萬沒想到被視為聖裔的孔氏後人卻接連爆齣侵貪銀兩、受賄賣官、欺壓百姓等惡行惡狀,
更牽扯齣傢族旁係中的內鬥,身為「道德模範生傢族」,簡直有辱傢門、讓孔老夫子臉上無光!
本書特色
本書以清朝歷史上的「反貪」為主題,參考現有史料與製度文獻,分析清朝幾樁重大案件的來龍去脈,揭露貪官汙吏行賄收賄、徇私舞弊、賣官鬻爵、貪贓枉法等行為,更探討案件背後的政治背景與社會製度,讓讀者能從歷史脈絡中看齣清朝在政治、經濟、民生上衍生的種種問題如何導緻國勢漸衰,昏庸黑暗的歷史藉鑑更深具警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