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的啟示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鱟的啟示錄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夏婉雲
出版者 秀威資訊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3/11/22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如果我收集刀疤們的故事,是不是我心中就有一個牌位,可以供奉他們;收集他們對海的記憶……」

  金門海岸曾經布滿了地雷,排除不易,戰地人們被軍魂干擾,只能建將軍廟以求安寧,成為人們心中難以抹滅的雷區。

  從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的戰爭記憶,觸及來台老兵與戰亂時期的流離、軍人家庭的人世風景等,書中以小人物的命運窺探金門的大風貌。

  一如眇進士蔡復一、羅醫生寶田神父等前賢事蹟,永遠為人所仰望。鱟則住在沿海沙質淺水中,緩緩爬行於無人踏入的濱海邊緣,守望砲火下的滄桑。

  輯一「那一夜的潮汐」敘寫金門,收錄〈鱟的啟示錄〉、〈黑暗星球〉、〈一條細繩,如何拴住一座島〉這三篇浯島文學獎得獎作品,和描寫歐厝戰車、慈湖、大冠鷲的抒情小品文。

  輯二「七十年前的軍魂」藉由北山古洋樓、東一點紅戰場、撿骨行動、李光前將軍廟,展現金門百姓的生命韌性。

  輯三「記憶的總合」敘寫動亂時期被戰爭、政治拆散的家庭、個人;描寫繫於血脈、斬不斷的親情。

  輯四「行到水窮處」述說太武山的忠靈長出了翅膀,寫出打過金門戰役的傳令兵、通信兵、衛生兵如何死裡逃生,返回台灣後怎樣看破生死?或許只有面對歷史的傷疤,才能撫平傷痛。

  ★彷彿電影運鏡般,夏婉雲以異鄉人之姿,見證金門這座歷經砲火蹂躪的島嶼上,底層人物的悲歡身世。

本書特色

  ★彷彿電影運鏡般,夏婉雲以異鄉人之姿,見證金門這座歷經砲火蹂躪的島嶼上,底層人物的悲歡身世。
  ★從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到軍管時期,寫上一代父母、長輩的離散故事,以小人物的辛酸來管窺大時代的動亂。

各界推薦

  楊昌年│臺師大國文系退休教授
  陳長慶│金門睿友文學館館長、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
  許水富│第六屆金門文化獎得主
  張國治│臺藝大視傳系前系主任、臺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臺藝大暨臺師大美術系兼任教授
  楊樹清│報導文學家、燕南書院院長
  吳鈞堯│作家
  齊聲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婉雲


  祖籍湖北,現居台北市。淡江中文博士、台東兒童文學碩士、師大國文系畢業,目前在大學兼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監事。

  早期是兒童文學作家,後改寫新詩、散文,曾獲金鼎獎,金門浯島文學獎三次、新北文學獎三次、教育部文藝獎二次、花蓮文學獎二次、後山文學獎二次,高雄、台中、桃園、台北市文學獎,以及童詩、童話獎。出版新詩、散文、詩論、報導文學、兒童文學共19本。文章選入國小翰林教科書。代表著作:新詩《頑石也點頭──別樣花蓮》,散文《鱟的啟示錄》,新詩論文《時間的擾動》,報導文學《站在石頭上的人:花蓮光華村的記憶與哀愁》,兒童文學《穿紅背心的野鴨》、《坐在雲端的鵝》等。
 
鱟的啟示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推薦序】坐看雲起時/楊昌年
【名家推薦】
在故事和信仰中編織文學/陳長慶
文字遼闊.妳已寫下回聲/許水富
稀有物種及物語.值得書寫與推薦/張國治
霧島的天空,看見一朵雲/楊樹清
文字溫潤如珠.為金門增色筆/吳鈞堯

【輯一 那一夜的潮汐】
鱟的啟示錄
黑暗星球
一條細繩,如何拴住一座島
尋找大冠鷲
歐厝戰車猜想
慈湖風情

【輯二 七十年前的軍魂】
金門慢,台北筷
北山有座古洋樓
尋找心中一點紅
天陰雨濕聲啾啾──撿骨行動
李光前
揹著忠烈祠的火嬸
石蚵火嬸和她的錦婆

【輯三 記憶的總合】
氣味
夢夢相疊
記憶的總合:刀疤們的故事
媽在金門、姊在衡陽
尋找金門地圖
霧樣童年

【輯四 行到水窮處】
蔡厝古道──致明朝.童生蔡復一
從傳令兵到詩人──辛鬱
忠烈長出的翅膀
奔走在電波中:通信兵在台灣
抬著戰爭的衛生兵
浯洲嶼雅石

後記/寫書是修行

 

图书序言

推薦序

坐看雲起時
楊昌年(臺師大國文系退休教授)


  婉雲的創作,其詩、文均佳。最難得的是她的勤力持續是為諸生之冠,這一特點使我驚佩。天道酬勤,她的創作日漸豐美可觀。如今散文新作《鱟的啟示錄》出版,正是她的勤力、情懷與金門的結合,樂為推介。

  一、勤持第一

  民國六十二年我由台中靜宜學院返回師大,婉雲是我第二年教到的學生;其後與耕莘青年寫作會結緣,她是我最得力的臂助;與我相似的她亦是教學、研究、創作三途並進的全方位。其人性格熱誠積極,早年致力於兒童文學,其後開展至中、西文學比較,歷年獲獎無數,研究與創作的出版已有十多種。迨至耕莘開授各種文學研究班、創作研習班,她從策劃、聯絡到參與皆無缺席,無役不從。最難得的是有一陣子她的健康不佳,仍然抱病參與。直到她去淡江讀博士班,我又是她的論文指導教授,論文《台灣詩人的囚與逃──以商禽、蘇紹連、唐捐為例》完成之後由爾雅出版,我曾撰〈九仞之成〉為評序,表揚她最重的價值二項,一是她融合中西理論的紮實新穎;二是她勤力終成的驚人(她是一位異數,是我所指導近百位研究生中少見的自制、勤力的魁首)。這一路行來荏苒四十餘年。她是耕莘眾多青青子衿中與我淵源最深、最親近的一位。

  使我激賞處是她的勤持之力,一如我園中的花木永遠向上、向陽,每一次的目標奔馳無不竭盡全力,甚至於帶病力疾從公。

  眾多騏驥中勤力堅持的冠軍非她莫屬,使我敬佩,真想叫她站在師大校訓「誠、正、勤、樸」榜下第三格,昭告學弟學妹們,標的、榜樣在此,照著做吧!

  二、經歷之憶

  二十五篇散文都是她事先經歷的追憶,指向不一。

  最使我激賞的是看起來非屬刻意而為,而似是信手撿來的「狀物」二篇。全書的冠軍首選篇目非〈鱟的啟示錄〉一文莫屬,屬於「名物」題材的敘介,那是「捉孤鱟衰到老,捉鱟公衰三冬」令人欽敬的「夫妻魚」。天地不全,人生自無十全,我們得向異類學習之處儘多。時當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行將停廢之際(甚至可以預言二十一世紀婚姻制度行將成為歷史陳跡),此篇的價值旨在促進反省;否定傳統制度最大誘因在爭取無限自由,但人類的行為一般都是利弊互見。這種改變必然造成人口的銳減,甚至滅絕,那可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改變不見得就是好,然則今後我們究應何去何從?唉!已知不好要有所決斷,但又知不能沒有決斷。就時下的現況,看來令人擔心。那風尚的影響看來已一定是弊多於利的了。

  〈尋找大冠鷲〉一篇中,因大冠鷲啟示了認知視野,引起作者的生命動力。「夢想自己能貼在鷹鷲翅膀下,隨著牠在天際遨翔,看牠以怎樣的銳眼,逡巡這片山野?每片土地都充滿了活力和滄桑。」是啊!人生動力有強有弱,若不能激發,豈非虛耗一生?而動力之凝,由於鷹鷲飛揚萬里的經歷滄桑,我們又何能不去踪跡其中?

  記人篇章有〈從傳令兵到詩人──辛鬱〉記已逝詩人,其人詩作常以長句形成氣勢,我曾列入教材,如〈原野麼〉:「你就是我學習所及的那空氣中佈施著野性的芬芳的原野麼?你就是日日作我的衣夜夜作我的被衾的那披沐著許多生靈撫孕著許多生靈的原野麼?」惜乎作者對辛鬱的藝術介紹不多,倒是傳達了詩人對現實處境的失望、憤怒。

  篇章中屬於自述的不多,已知婉雲帶病為之一掬同情。知她求醫歷程,那段日子竟是「站著吃飯,跪著看書,躺著刷牙」生不如死的病痛醫之不去,終至於熬到雲破月來,獲致到「生命每個階段皆在思索能否再『進一步』,經過一波三折,經過高坡險阻,益發見到美麗事物。生命真正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經走過,看遍各式或各樣的風景。」這就是可喜、可貴的人生「自得」了!好樣的,婉雲!為妳喝采!

  三十八年以後,成年人來台的是外省第一代,在台出生的是外省第二代。我是在十七歲來台,不屬於第二類,似應是「一.五代」。婉雲是第二代,自然身濡到上一代的辛酸流離:留在大陸的遭逢到文革(五十五年─六十五年,延至六十七年)十二年的清算鬥爭人禍慘毒;來台的雖由遷徒逐漸安定,但經過「四小龍之首」的褪色,政黨惡鬥,民生凋零,抑鬱無奈,也還不過是一個苦悶了得。

  〈氣味〉自敘性高,由味覺延伸到親情,老兵來台,村民滄桑,迄至辭世。末段傳神之筆:「真要收集,應收集什麼呢?父親的枕頭味?衣服味、皮膚味、髮味?還是那些絲絲扣住每隻味蕾的食物味?」「收集」的溫習、補償常在人去之後,雖然是人之常情,但畢竟總是長逝不返,又何能解?

  〈夢夢相疊〉形式新力,以信函表族群的悲苦,血緣互動的祖、母、女三代連心,慘絕至極、夢境鮮活,引領悲憫。

  〈記憶的總合:刀疤們的故事〉敘老兵和台妹的結合,我以為大可不必測度此篇是為自敘;它的屬類仍是大時代動亂流離悲苦的反芻,是借喻。這一篇的結尾很好,感性淋漓:「海邊榮民一一回『老家』了,如果我收集刀疤們的故事,是不是我心中就有一個小小牌位,供奉他們,收納他們對海的記憶。爸爸!海一定是鹹、苦、酸、澀,集記憶的總合;您,在我心中,也是。」時日不遠,讀者們當還能體會到那種悲苦的往昔吧!

  〈媽在金門、姊在衡陽〉敘寫貧富懸殊,也是結尾感人:「藕斷絲連的血緣、千辛萬苦尋到的血緣,上蒼為何又在刀口上舔血?五十歲充滿了悲歡離合,我眼中滿是飄泊的蓬草,在秋風中搖晃。」是啊!那年代的我們,如蓬草,長在動亂的時局裡流離。

  三、坐看雲起時

  婉雲從事寫作,自兒童文學、論評、新詩、報導文學,進至於散文,自是「坐看雲起時」,常行、應行的新向,新篇出版,貴在她篇章終尾非常精彩,已是大將風範,可喜!

  散文的要素不外情、理、事。我以為情與理儘可晦隱(超過即是濫情、說教),但「事件」必應充實著力。此外,文章表現無非是文字的排列組合,散文對修辭的要求猶在小說之上,應講求。希望婉雲能秉持她一貫的動力,更上層樓。是為序!

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筆於台北

图书试读

一條細繩,如何拴住一座島(節錄)
 
一、含笑的獅子
 
從來不知道那麼偏鄉的小小村落裡會冒出長相這麼奇特的人,也沒料到,後來成長的歲月中,我是被這個人「嚇大」的。
 
三歲時,牽媽媽的衣襬在排隊,排到一個「大鬍子」面前,我從沒見過這種「人類」,嚇得躲到媽媽身後哭叫。那個人皮膚白、身材高、鼻子大、鬍子掃帚樣一大把,低下頭時,像一頭含笑的獅子。從來沒見過如此特殊模樣的人,我嚇得慌了,一直哭。媽媽只好不停哄我,領到滿懷的奶粉尷尬的離開。
 
後來媽媽只要一聽到哪裡在發麵粉,她就想盡辦法趕快去領,我多去幾次就不怕了,因為嚇我的這位「大鬍子」會發五彩糖果給我吃。媽媽沒信教,也不是貪小便宜,實在是家裡食指浩繁,你看!我叫九妹,是永遠吃不飽的屘妹。
 
他的長鬍子模樣的確像聖誕公公。聖誕老公公穿紅衣、紅褲,他是穿軍服,沒有騎麋鹿,是騎摩托車、或開吉普車來。他住在金門,一兩個月就散發一次,不是一年來一次;村子人不知他到底有多少麵粉?奶粉從哪兒來的?只是盼著、等著,他也不太傳教,媽媽們就腆著臉領著。
 
這不怪媽媽,常常開飯我就要哭一場,蕃薯有大有小,我常爭食搶食,認為別人的大、我的小。為吃,我浪費了最多精神填這個無底洞,家裡有點好吃的,我總要偷點吃,直到一天,我發現一處有吃食。
 
金門軍管戒嚴時期逢單打日,我們就要躲砲彈,我很小就學會看日曆躲砲彈,日曆上面是單數,晚餐才吃到一半,就聽到咻咻咻的砲聲,我熟練的走到自家防空洞裡躲避,防空洞裡空氣不好,潮濕又悶熱,全家人圍著一個煤油燈蹲在那裡,警報解除後出來。有一日一出來,村子出了狀況;阿堯嫂被砲彈碎片打到,血流滿地、痛得哇哇叫,還好骨頭沒有裂,不一會兒,有個穿草綠色軍裝的人騎機車飛快來了,他不是軍人,是「大鬍子」,他細心的包紮阿堯嫂。原來這個「阿督仔」還是個醫生,在發麵粉的教堂旁設了一個小醫院。
 
金門人人皆兵,村子的阿全哥滿十六歲了,在搶灘搬運物品時受了傷,就送到這個醫院來;小學放學後我故意繞道太湖去醫院看看。

鱟的啟示錄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鱟的啟示錄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鱟的啟示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鱟的啟示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