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

商務禮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立安
图书标签:
  • 商务礼仪
  • 职场技能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职业发展
  • 礼仪规范
  • 商务沟通
  • 职场礼仪
  • 社交礼仪
  • 商务洽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國即將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但是身為一個文明國家的公民應有之國際觀,參與公私國際場合時之應有舉止進退、稱呼言談等,我們捫心自問:我國公民是否已達國際公民之水準?

  1970年代起,手提007手提箱的台灣商人開始走向全球,手提箱內裝的是樣品與目錄,心中充滿的是無限的熱忱與憧憬。與外人直接面對面密集接觸的結果,除了知道英文很重要之外,大概就是面對「商務禮儀」的困惑了。

  由遞名片的方式,以至稱呼、介紹的習慣均顯得格格不入。其他如開會、簡報、協商等國際常見之商務行為,更是讓英勇出征的台商為之忐忑不安。

  由此,作者以多年海外商務接觸的經驗和觀察的結果,撰寫此書,內容含括:商務穿著之禮儀,商務基本之禮儀,商務餐飲禮儀,辦公室禮儀,接待來賓禮儀,展覽會禮儀,記者會禮儀,簽約、剪綵、酒會之禮儀,商務拜訪之禮儀,會議禮儀,簡報禮儀等分門別類加以說明。

  此外在國外旅行時的商務禮儀與旅行時的趨吉避凶技巧,也是本書的重點。另外在國際商務場合的跨文化溝通時,動輒因文化不同而產生了一些可以避免的文化衝擊與誤會,為讓讀者對其他國家地區之宗教習俗及風土人情有一初步之認知,本書也會加以說明之,能知己知彼於前,相信對讀者應有實際之參考價值與助益。
 
《跨越藩篱: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沟通与协作》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商业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本土市场。跨国合作、国际贸易、多元文化团队的建立,使得“沟通”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跨越藩篱: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沟通与协作》并非聚焦于特定行业或地域的传统礼仪规范,而是深入剖析驱动不同文化群体行为模式的核心价值观、思维逻辑与沟通习惯,旨在为现代职场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跨文化情商(CQ)提升框架。 本书共分为六大部分,超过三十万字的内容,力求全景式展现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文化差异,构建高效、和谐的国际协作关系。 --- 第一部分:解构文化底层逻辑——理解差异的根源(约300字)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我们摒弃肤浅的“餐桌礼仪”和“问候方式”的简单罗列,转而深入探讨文化人类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前沿理论,解析文化是如何在历史、地理、宗教和经济结构中被塑造出来的。 核心章节包括: 1. 高语境与低语境的隐形墙: 详细阐述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及其在实际商业沟通中的应用局限,重点分析东亚文化(如日本、中国)与德语区、北美文化在信息传递、合同签订中的微妙差异。 2. 时间观的哲学冲突: 探讨线性时间(Monochronic)与弹性时间(Polychronic)在项目管理、会议准时性、截止日期遵守上的冲突与调和之道。 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张力: 分析决策过程中的“共识文化”与“个人英雄主义”的碰撞,以及如何在混合型团队中平衡个人贡献与团队和谐。 第二部分:跨文化谈判的艺术与策略(约450字) 谈判桌是文化差异最直观的战场。本书提供了针对不同文化谈判风格的实战手册,强调“知己知彼,谋定而后动”。 重点内容涵盖: 1. 关系建立的优先级排序: 针对“先谈关系后谈生意”的文化(如中东、拉丁美洲)与“直奔主题”的文化(如斯堪的纳维亚),提供了从初次见面到建立信任的差异化接触策略。我们详细分析了“面子”概念在不同社会层面的延伸,以及如何在不冒犯对方的前提下表达异议。 2. 非语言沟通的解码器: 身体语言并非全球通用。本章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目光接触、肢体距离(空间感)、手势在不同文化中的禁忌与信号含义。例如,在某些南欧文化中,手势的幅度是表达热情的信号,而在北欧则可能被视为侵略性。 3. 异议表达与冲突管理: 学习如何在避免“公开羞辱”的前提下,有效提出批评或拒绝提议。我们提供了“三明治反馈法”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改良版本,以及在法务谈判中如何识别“委婉拒绝”背后的真实意图。 4. 合同的本质差异: 探讨合同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最终的、不可更改的法律文本(如美国),还是长期合作关系的初步意向书(如部分亚洲市场),以及这如何影响履约和后续的争端解决。 第三部分:高效的多元文化团队管理(约400字) 现代企业越来越依赖虚拟或混合团队。本部分聚焦于如何管理结构迥异的团队成员,实现知识共享与协同增效。 关键管理工具: 1. 虚拟会议中的领导力实践: 针对不同时区和沟通偏好的团队成员,设计平衡的会议流程,确保所有声音都能被听到,避免“沉默的多数”。讨论了如何利用技术工具(如异步沟通平台)来弥补实时沟通的不足。 2. 激励机制的文化适应性: 探讨了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如何因文化背景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强调等级制度的文化中,自上而下的认可可能比公开表彰更有效;而在强调平等的团队中,轮流领导和集体奖励可能更受欢迎。 3. 文化敏感度培训的设计与落地: 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内部培训框架,用以提升员工的“文化智商”(CQ),重点关注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化冲突复盘”,将每一次误解转化为学习机会。 第四部分:全球市场营销与品牌叙事(约350字) 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入乡随俗”,但又保持核心价值不变。本部分关注文化语境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和信息的接收。 营销策略剖析: 1. 色彩、符号与禁忌的审查: 详细列举了在全球不同市场中,常见的色彩联想(如白色在西方与东方代表的含义差异),以及特定符号(如数字、动物形象)可能带来的负面联想。 2. 幽默的文化陷阱: 分析了不同文化对讽刺、自嘲、双关语的接受程度。很多在本土市场广受欢迎的广告语,在翻译和文化转换后可能完全失去意义甚至引发抵制。 3. 故事驱动的本地化: 强调品牌故事的“可信度”是文化敏感的结果。案例研究了全球快消品巨头如何成功地将核心产品价值,用符合当地文化英雄主义或集体叙事的方式重新包装。 第五部分:危机管理与声誉维护的国际视角(约200字) 当危机发生时,不同文化的媒体环境和公众反应模式存在巨大差异。 危机响应机制: 1. 问责制的文化差异: 分析在“高层负责制”文化与“流程负责制”文化中,企业高管应如何进行公开道歉和承担责任,以最大程度地挽回公众信任。 2. 社交媒体的文化回响: 探讨了信息在不同社交媒体生态中的传播速度和情感基调,特别是在强调“和谐”的社会中,负面信息的压制或爆发机制。 --- 总结: 《跨越藩篱》的目标读者是所有需要与外部世界进行有效互动的人士——国际商务人士、项目经理、人力资源专家、全球营销团队,以及任何渴望提升自身全球视野的职场精英。本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基于行为科学和实际案例的工具箱,帮助读者将“文化差异”从障碍转化为竞争优势,真正实现高效、有同理心的全球化协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朱立安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自小喜愛閱讀與運動,及長仍奉行不渝「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古訓,目前行跡已遍及世界八十餘國。現已於科技業退休,目前主要任教於各大學、企業與機構,主要教授課目為國際禮儀、職場倫理以及商務英語等。

  其他著作尙有《國際禮儀》、《職場倫理》、《國際生活禮儀》、《國際社交禮儀》、《商務英語ABC》等。雖退而未休仍以推廣國內商務英語、職場倫理以及國際禮儀為職志而未曾稍懈。

图书目录

前 言 i

Chapter 1 商務穿著禮儀 1
一、男士正式服裝 2
二、男士半正式服裝 10
三、女士正式服裝 12
四、女士半正式服裝 15
五、其他場合之服裝 17

Chapter 2 商務基本禮儀 21
一、商務之優先順序 22
二、如何交換名片 28
三、稱呼之禮儀 29
四、握手之禮儀 31
五、目光接觸之禮儀 32
六、偶遇陌生人之禮儀 35

Chapter 3 商務溝通與贈禮 39
一、書信之禮儀 40
二、卡片之禮儀 47
三、送禮之禮儀 49
四、電話之禮儀 55
五、E-mail之禮儀 57
六、視訊會議之禮儀 61

Chapter 4 商務餐飲禮儀 63
一、正式餐會之禮儀 64
二、自助餐會之禮儀 69
三、下午茶之禮儀 71
四、飲酒之禮儀 74
五、敬酒與祝酒之禮儀 76
六、英式PUB & 美式BAR之禮儀 78

Chapter 5 職場基本禮儀 83
一、應徵信函禮儀 84
二、面試禮儀 85
三、職場的服裝儀容 88
四、職場基本禮儀 89
五、職場善習與惡習 96
六、公司會議禮儀 100

Chapter 6 接待客戶禮儀 105
一、接機禮儀 106
二、乘車禮儀 109
三、外賓餐飲安排 111
四、尊重個人隱私 114
五、送禮的技巧 118
六、國際交往中的贈禮習慣 120
七、宴請客戶禮儀 126

Chapter 7 商務拜訪禮儀 129
一、住宿飯店之禮儀 130
二、商務拜訪之禮儀 136
三、參觀時的禮儀與禁忌 140
四、參觀時的行程安排 143
五、餐會與道別 144
六、小費之禮儀 147

Chapter 8 國際會展禮儀 151
一、世界各國商務禮儀 153
二、參展人員之禮儀 160
三、展覽期間之禮儀 161
四、聆聽演講之禮儀 165
五、談話內容之禮儀 167
六、委婉用語 169

Chapter 9 公開發表會禮儀 173
一、邀約媒體 174
二、記者會事前準備 176
三、流程掌控 177
四、剪綵之禮儀 179
五、簽約之禮儀 183
六、雞尾酒會之禮儀 187

Chapter 10 國外商務旅行禮儀 193
一、機場內之禮儀 194
二、飛機上之禮儀 198
三、洗手間之禮儀 204
四、自行租車須知 207
五、電梯內之禮儀 211
六、計程車之禮儀 212

Chapter 11 簡報與會議禮儀 217
一、肢體語言的重要 218
二、簡報時之服裝儀容 221
三、簡報時注意事項 224
四、簡報之基本程序 228
五、商務會議禮儀 230
六、投票表決之由來與方式 235

Chapter 12 個人儀態與手勢 239
一、優雅的儀態 240
二、基本的儀表要求 241
三、女性的優雅 243
四、常見的手勢 244
五、西洋的迷信與禁忌 250
六、魔鬼的化身 253

Chapter 13 跨文化溝通 257
一、天主教(舊教,Catholicism) 258
二、基督教(新教,Christianity) 263
三、東正教(Orthodox) 266
四、猶太教(Judaism) 268
五、伊斯蘭教(Islam) 271
六、印度教(Hinduism) 274

Chapter 14 商務旅行意外之防範 281
一、證件與貴重物品之收藏 282
二、行李遺失處理 286
三、小心陷阱處處 288
四、防扒、搶、竊與騙術大觀 290
五、疾病與受傷 295
六、面對索賄之應對 301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2984215
  • 叢書系列:通識教育叢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前言

  1970年代,手提007手提箱的台灣商人開始走向全球,手提箱內裝的是樣品與目錄,心中充滿的是無限的熱忱與憧憬。與外人直接面對面密集接觸的結果,除了知道英文很重要之外,大概就是面對「國際禮儀」的困惑了。
  
  由遞名片的方式,以至稱呼、介紹的習慣均顯得格格不入。其他如開會、簡報、協商等國際常見之商務行為,更是讓英勇出征的台商為之忐忑不安。

  由此,筆者不揣譾陋,以多年海外商務接觸的經驗和觀察的結果,將此書定名為《商務禮儀》,內容共分:商務穿著禮儀、商務基本禮儀、商務溝通與贈禮、商務餐飲禮儀、職場基本禮儀、接待客戶禮儀、商務拜訪禮儀、國際會展禮儀、公開發表會禮儀、國外商務旅行禮儀、簡報與會議禮儀、個人儀態與手勢等分門別類加以說明。將每人都有機會遭遇到的狀況加以分析解釋,不但告知讀者何者為合宜,同時也讓大家瞭解其原因為何。另外為讓讀者對其他國家地區之風土人情有一初步之認知,且在海外商旅時能趨吉避凶,又加入跨文化溝通以及商務旅行意外之防範等文,望我國人從此後與外人從事商業行為時,不論任何場合均能舉止得宜,怡然自處,不再有忐忑不安的情形,並從而代表公司與外人洽商時能讓人更加敬重,是幸!

  正文之前我們不妨先瞭解一下何謂「商務禮儀」?

  一、商務禮儀與社交禮儀之異同

  我們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商務禮儀與社交禮儀到底有何區別呢?為什麼某些在一般社交場合中奉行不渝的圭臬到了商務場合就完全不一樣了呢?如果社交禮儀與商務禮儀互相矛盾甚至衝突時,該以何者為優先呢?

  在社交場合中,「女士優先」、「長者優先」、「地位高者優先」,在商務場合排序中為何有些是有些則非呢?

  當我們思考以上問題並不斷尋找其原因的同時,也讓我們獲得了一些以前未曾有過的觀念,例如「第三性」、「優先順序」等等商務禮儀之基本功能。

  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與「避免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人」?

  首先我們談談商務禮儀的基本功能與社交禮儀之差異。一般來說,社交禮儀之目的在於以良好之言行舉止表現於他人之前,也就是在聚會、相遇或是在一些公共場所,透過良好之服裝穿著、談話習慣與內容、表達之方式與技巧、餐飲之姿態等等來達到給予在場人士良好之印象,從而使與其相處者留下好印象,進而開拓人際關係,達到極佳的群我關係,所以社交禮儀之基本功能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至於商務禮儀則又另當別論。在商務場合,無論是展覽會、記者會、正式會議、參觀拜訪、簽約、展示會、接待客戶等,無一不是具有極其濃厚的商業色彩,所謂的商業色彩,也就是利益色彩。

  例如一家公司的職員在商務場合中的表現,常常會影響其客戶、競爭者、潛在客戶等對其觀感,甚至對其所服務之公司產生疑問或是更具信心。若為負面者,即可能讓人懷疑其公司一再宣傳的品質優良、永續經營、服務第一等是否屬實。

  訓練有素、禮儀良好之職員可達成替公司加分之目的,反之亦然。公司在產品品質方面花了相當大的精力與金錢來建立,但是極有可能會由於少數職員之舉止失當而影響公司之獲利機會與發展,一般具有規模的公司多深知商務禮儀之重要性,因此在員工教育訓練時勖勉有加者有之,殷殷告誡者有之,其目的則是一致的,就是避員工在商務場合中犯了不該犯的錯誤,當然最基本的是「如何避免做一個令人討厭的人」。

  二、「第三性」的產生

  前面我們曾提到,社交場合與商務場合之禮儀中經常產生矛盾與困惑,先說說女性之地位吧!

  女性在社交禮儀中一向享特殊與尊榮的地位,這是一種由來已久的習慣了,可能是由於女性天生在體能方面較弱,在社會中也比較容易受傷害,競爭時也較處於劣勢,因此可能在大男人沙文主義下之禮讓表示強過對手的觀念下,以禮讓女性來表現男性紳士風度的習慣就慢慢地養成了。

  由於男性競相在女性面前(或其他男性面前)表現風度,於是造成了西方世界有些相當奇怪而大家卻視為理所當然的尊重女性之禮儀,當然女性一旦獲得如此禮遇,她們也多是樂於歡心享受的,這也是我國女性出國在外或與西方男性相處時常常會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女性之例子不勝枚舉,例如男士駕車時必須先替女士開車門,待其坐定後再為其關好車門,之後再繞過汽車回到駕駛座開始當司機。等到達目的地時,如此之禮儀程序反過來再來一次。另外,如女性進入房間內時所有在場男性(除了幼童)一律得起立表達敬意,待女士坐定後男士方才得以陸續復坐,待女士有事起身時,諸男士又得起立表達敬意,待女士離開房間後,諸男士才得以復位。其他如拉座椅、按住旋轉門或電梯門等例子更是隨處可見。

  但是在商務場合中,如果客戶是男性,而負責接待者是女性的話,上述的標準禮儀是否仍然適用呢?答案是不一定,如果客戶是來自西方社會,又擁有良好之教養者,有些可能仍然會比照社交禮儀來遵行,因為他已養成習慣,根深蒂固了。但是一般來說,在商務場合並不強調「女士優先」,而是將重點放在「客戶優先」上。

  轉變為「第三性」,也就是中性,所謂中性,就是非男性亦非女性,只是公司之職員,性別已不重要,他應該做的事是公事,也就是公司交辦理之事,如扮演好會議中之角色、妥善接待公司之客戶、產品說明之主講者等,不論男性或女性,性別均不重要,只要把該做的事做好,該演的角色盡責演出即可。

  三、商務禮儀中之優先順序

  再來我們談到社交禮儀中非常重要的優先順序。眾人皆知,在社交場合中,無論是座位、介紹順序、離到場順序均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如果沒有依此一約定俗成之方式執行,一定會引起極大之爭議與不快,但是在商務場合情形又不一樣了。

  在社交禮儀中我們一向以參與者之社會地位、年齡、與主人之關係、性別等當做優先順序的重要參考指標,然後據此來安排所有事情。但是在商務禮儀中我們不得不提起「客戶優先」與「公司倫理」這兩種觀念。

  在公司內部中,自然一切均以參與者在公司中之職位來訂定順序,其順序一定是董事長→總經理→一級主管→二級主管→三級主管→一般職員→行政支援人員等,絕不可能因為個人之年齡、性別、社會地位等而改變。例如,一個年齡很大即將退休之小職員,無論其年齡多長、年資多久,總是不可能在排序時超過其主管,儘管其主管可能是一個剛剛才由學校畢業的年輕小伙子。

  另外如一家公司之警衛人員,雖然其任職前已在軍隊中擔任上校團長此一高階軍官,但是在公司中他只是一名基層警衛,遇見其上司,可能之前服役時只是一名二等兵,也是一切均須採以下對上之禮儀對待之。以上所說的就是「公司倫理」,也就是一切以個人之職位以及所主管之事務決定其在公司內應有之地位。

  另外說到「客戶優先」。當我們與客戶在商業場合相處時,自然而然會表現出「客戶優先」的情形,公司在新進員工社會化的過程中早已灌輸所有員工此一觀念,所以無論在與客戶用餐、接待、引導參觀、解釋說明、休閒娛樂、球敘等時,一定會將客戶置於首位,儘量以尊榮客戶、滿足客戶所有需求為基本要求,英語中有一句話十分適合「客戶優先」這一觀念,那就是:“Your wish is my command!”,我們不妨也用這一句話來為商務禮儀之定義做一闡明吧!

朱立安 謹識
台北2023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