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暗逃進更深的黑暗時,你可以如何保有勇氣?
荷蘭人色爾瑪逃離了納粹的迫害,來到了中國,卻親身見證了大躍進與大飢荒,也是文革期間唯一受困中國的荷蘭人。她如何目睹新中國從備受期待演變成大型人道危機,又如何保持了自己在黑暗中的勇氣?
二十世紀中,北京除了是共產新中國的首都,也聚集了來自各國的毛澤東共產主義支持者,人們對這片土地的發展滿懷期待,但事與願違。本書藉由荷裔猶太人色爾瑪的人生經歷,在他倖存的親友協助下,細膩地呈現毛澤東統治時期複雜、嚴峻的革命氛圍,以及飢荒、批鬥等人道危機。
色爾瑪.佛斯在荷蘭出生、成長,二戰期間成功逃離了納粹的迫害。就讀劍橋大學期間,色爾瑪遇上了她未來的丈夫:曹日昌。兩人生下子女後,在北京共組家庭。
曹日昌在共產新中國身居要職,但有外國血統的色爾瑪與其子女卻始終被社會另眼看待。一連串的政治風暴將中國推向文化大革命,曹日昌最終倒台被捕,色爾瑪隨後遭到拘禁,子女下鄉勞改。
色爾瑪成為唯一親身經歷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躍進、大飢荒與文化大革命的荷蘭人。她與家人接連成為毛澤東意識形態下的受害者。
透過色爾瑪的書信、親友、舊識,本書描繪了外國人如何看待革命氛圍下的北京:盛大的十一遊行、來自歐美的共產主義盲目信奉者、大飢荒、以及破壞一切傳統與西方象徵的紅衛兵。還有,她如何在黑暗中保有自己的勇氣。
得獎記錄
2017年荷蘭利布里斯(Libris)歷史獎
獲獎作品
聯合推薦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歷史普及作家)
金哲毅(故事StoryStudio專欄作家 金老ㄕ)
陳一隆(台中一中歷史科教師)
黃克武(中研院近史所特聘研究員)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
盧省言(台師大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蘇曉康(中國旅美流亡作家,中國報導文學作家、《河殤》總撰稿人)
卡羅琳.維瑟描寫了一位荷裔猶太女子色爾瑪如何逃過納粹的迫害,並為愛遠赴中國的故事。色爾瑪富足的荷蘭家庭與貧困高壓的中國社會形成強烈對比。這本書不只是一部家庭史。卡羅琳.維瑟將文化大革命的駭人歷史呈現到讀者眼前。──荷蘭利布里斯歷史獎評審報告